歐洲是美的,這裡有厚重的文化歷史和多樣的自然風光;
歐洲是有靈魂的,她孕育了無數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家。
在剛剛過去的寒假裡,匯佳學校小學部合唱團、民樂團、舞蹈團和美術團共52名同學踏上這片土地,在捷克和奧地利展開了一場激蕩人心的藝術夢想之旅。
在為期10天的研學中,孩子們或遊走於歐洲的街頭與美術館,體驗豐厚的藝術文化底蘊;
或與國寶級藝術大師面對面,學習最為專業的知識技能;
又或者勇敢登上頂級的舞臺,向世界展示匯佳學子的光芒與風採。
師生們還特意拜訪了奧地利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學校。
這所蜚聲中外的合唱團曾獻禮匯佳新年音樂會,此次回訪讓兩所學校、兩個國家間的友誼更加深厚。
這份獨一無二經歷帶給他們無限的藝術靈感,並將成為值得珍藏一生的寶貴回憶。
01多瑙河畔的藝術課堂
藝術是匯佳教育的三點支撐之一。
為了滿足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學校設立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必修和選修課程。
這一次更是將藝術課堂延伸至多瑙河畔,讓孩子們獲得更為深刻的藝術體驗。
走在金色城市布拉格時,他們感嘆於歐洲古典建築之美,了解到洛可可式、哥德式、巴洛克式等建築風格的區別和設計理念;
參觀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時,倫勃朗、拉斐爾、提香等世界著名畫家的原作近在咫尺,他們在流轉數百年的藏品中感受歐洲不同時期的生活面貌與藝術風格;
漫步在「音樂之都」維也納時,無處不在的音樂瑩潤著每個人的心靈,他們追隨著大師腳步,探索古典音樂的發展軌跡……
研學中的兩節藝術大師課更是讓大家受益匪淺。
第一節來自於奧地利國寶、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主席兼藝術總監傑拉爾德·維爾特教授。
作為中歐音樂交流的使者,他曾多次前往中國進行合唱大師班授課,還在世界和平合唱節等國際合唱賽事中擔任藝術委員會主席。
維爾特教授從開聲開始,循序漸進地教授大家放鬆面部、調整坐姿,以及如何在合唱中演繹不同的聲部。經過專業的指點,每個人都發現了自己的進步空間。
第二節來自於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著名藝術家Nera Nicol。她被譽為表演的天才,在舞臺上帶來了很多真正的藝術個性。
在3小時激情、嚴謹、高標準的課堂上,Nera老師親身示範,用耐心細緻的講解帶領同學們走進芭蕾舞的美妙世界。
老師照顧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舞蹈水平和特色,合理的安排我們的站位,讓每一個人都從中收穫很大。
我們在老師的指點下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蛻變。
白色的芭蕾舞裙隨著我們的轉動輕輕的飛舞,剎那間舞場成了清澈的天鵝湖,而我們就是那天鵝湖中一隻只高傲而美麗的天鵝。
——五年級5班曹馨月
在與藝術家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孩子們提高了自己的才藝與技能;
大師們對生活與藝術的熱忱也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02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
在IB課程體系中,學會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是重要的主題之一。
平日裡,藝術團的孩子們活躍在各類演出、比賽當中,這一次更是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風採。
2月16日晚,懷著緊張而激動的心情,匯佳合唱團與民樂團的學生登上世界頂級舞臺——維也納金色大廳,與歐洲著名的音樂藝術團體共同唱響「中歐之夜」盛典音樂會。
當維也納古典音樂、中國悠揚的民族音樂、合唱、鋼琴、管樂、交響樂共同迴響在舞臺上空時,全場觀眾起身致敬,金色大廳內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此刻,古老的歐洲迴蕩起東方的音符韻律,人類共同的音樂語言交流出彼此獨特的文化沉澱。
提及這次精彩的演出,孩子們的父母流露出滿滿的感動與自豪。
當他們的足跡印在古老的布拉格克魯姆洛夫小鎮上的時候、當他們漫步在《音樂之聲》和《茜茜公主》故鄉的時候、當他們的歌聲和悠揚的民樂響徹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時候。
我想這無疑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經歷之一。
——五年級3班肖雪峰家長
此行,兒子作為鋼琴伴奏,隨合唱團及老師們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引吭高歌,展示了中國匯佳人的風採!
是榮耀,也是督促!期待合唱團精彩繼續,在2019迎接新的挑戰!
——四年級2班陳紀帆家長
在這份榮光之外,作為「懷祖國心,做世界人」的匯佳人,孩子們更想讓世界感受到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
在奧地利米爾茨市舉辦的「中奧絲路情」新春音樂會上,藝術團為國際觀眾帶來《詠荷》、《中國夢娃》、《四季的問候》、《小世界》等具有濃鬱中國特色的節目,用歡樂的音符、美麗的舞姿、別具特色的民族技藝,向歐洲人民傳遞新春的歡樂。
活動結束後,米爾茨市市長卡爾魯迪舍爾先生對藝術團的表演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為大家頒發了親筆籤名的證書。
從登臺前的緊張到接受掌聲時的自信從容,這份成長令人感動。
這份經歷將賦予他們更多勇氣,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
這次歐洲研學我最驕傲的事就是能站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上演出。
此次歐洲之行拓展了我的音樂空間,開闊了我的音樂視野,給我心中的音樂種子提供了更新鮮的肥料,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四年級1班胡可欣
臺灣著名作家蔣勳說過這樣一段話。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認識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
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
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麼不一樣。
他們將來長大以後,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
蔣先生所指的「擔當」,是廣闊的眼界學識,是包容的國際情懷,是善於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讓學生擁有這樣的素質,是匯佳設計所有研學課程的初衷。
我們希望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看到大千世界的不同和相似。
在不斷觀察、感受、探索、反思地過程中,獲得一顆求知若渴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成為終生的學習者和探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