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斯塔萬格驅車前往這次45天北歐自駕遊中最具挑戰意義的攀登布道石、遙望呂瑟峽灣了。從斯塔萬格到布道石首先要坐輪渡到泰於(Tau)碼頭,然後驅車前往布道石停車場,從碼頭到布道石停車場約20公裡。
下了輪渡,挪威的天氣又恢復到陰沉狀態,只能期待不下雨就好,驅車途中路過一個很小的休息點,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無人管理地方卻有一個很乾淨的衛生間,洗手池的操作都是觸摸式,十分乾淨,讚一個。
快到景區時,從後面開來一隊摩託車隊,約四、五人。在挪威,城區外的道路基本是雙向兩車道,為方便他們通行我們減速讓路,示意他們超車,他們超車時,個個都舉手握拳表示感謝,體現了良好的素質。在景區門口還看到了他們。北歐人的穿戴主色調是黑色。
作為愛好旅行的我來說爬山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在國內也爬過不少名山大川,都很輕鬆。沒想到此次北歐之行,在挪威實實在在地「爬」了一回山,雖不高,卻也讓人感到不輕鬆啊。
從停車場到布道石的登山路徑全長3.8公裡,從起點開始約有幾百米的上坡,是修整過的石階路。但幾百米後與其說它是山路,不如說是亂石堆更恰當。
非常不好走,不過,這樣的山爬起來才過癮。為了防止遊客迷路或走錯路,公園管理者在沿路的枯樹和石頭上,畫上紅色的T字,並標有已走過和剩餘的公裡數,作為路標。
這讓我不僅想起了國內作為遊覽區的名山大川,有些路雖然陡峭險峻,但都修得非常好,有防護欄,很安全。但少了自然野性,也難怪不少驢友們還是青睞於爬野山了。
其實適當地保留一些原始的不經加工的山路,讓人體驗一下原生態的自然狀態不失是種好方式。魯迅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通往布道石的近四公裡山路卻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路。布道石的路就是這樣的路,是人們用腳板走出來的一條路。好走一點的路段滿地碎石,難走一點石階高度參差不齊,有的亂石階甚至高達半米,還有的路段就根本沒路,需要在大石壁上手腳並用地攀上爬下。
還有一個讓人想不到的是:攀爬布道石將近四公裡的路,來回用時約五個多小時,而沿路沒有衛生間,沒有商店,沒有休息處,想歇腳只能在山路中的巖石上坐坐,所有的吃喝及各種用具都要自己攜帶,這無疑是對體力的又一次嚴峻的挑戰。
是啊,前往步道石的山路(包括步道石本身),是不用購票的,這也意味著遊人和景區沒有任何契約關係,如果發生意外,責任自負,這恐怕也是景區管理者的精明之處了。不過至今還未發生過意外。
路途雖難,但路上的風景卻相當不錯,累了就站著歇一歇,或坐在巖石上看看峽灣風景,如有喜歡的風景就留個影。看著這些不斷前來的各國遊客,相互攜持,一路天南海北地閒聊著,這點辛苦也就煙消雲散了。
唉,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山路時,一大塊烏雲,罩在頭頂,下起了雨,好在十多分鐘後,烏雲過境,露出了些許藍天,感謝老天的眷顧啊!
挪威有三大奇石:布道石、奇蹟石、魔鬼石(又稱魔鬼之舌)。而這三大奇石中這塊呂瑟峽灣中部的布道石是最容易攀爬的一塊石頭。考慮到這次我們出行的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了,為安全只好放棄了其他二塊奇石的攀爬。
布道石雖然是挪威奇石中最好徒步的一個,但一路還是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為了保護環境和自然風光,沿途不修建任何建築,這種以自然山石為主的景觀理念還是值得讚賞的,旅遊的目的也就是欣賞純自然的山水風光,這樣的艱辛也有所值了。
一路還看見不少背著嬰兒爬山的中青年人,真佩服他(她)們愛心和勇氣。也有一些老人,拄著拐杖,相互攙扶者,走在沒路的山路上,又是在這多變的天氣裡,一會風,一會雨,一會霧,一會晴,就像我們已經走過的人生,讓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