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過:「去一個城市去看它的菜市場,才和這個城市有了肌膚之親。很多人一般去所謂的地標建築——名勝古蹟,名勝古蹟都是『西裝革履的』,裝扮得很好。但是菜市場裝不了,它想裝都裝不了。」
菜場就像是一座城市百態生活的縮影,也是一座城市的潘多拉魔盒,在哈爾濱的早市、夜市和菜市場,你可以見識到最「土」的貨,聞到最獨特的氣味,碰見最能侃的大爺!
在布滿陽光的清晨,感受自然的一切美好,微風,鳥鳴,陽光……慢慢地逛,遊蕩在清晨的菜市場,不追不趕,不急不躁。走進菜市場,白白胖胖的大饅頭騰雲駕霧出鍋,早點攤新炸出的油條伴著油煙氣飽滿地上架,一組畫面和諧的對照也隨之映入眼帘。
PIC/盛貴林
各種時令蔬菜,嫩生生的,黃的綠的白的紅的紫的,顏色煞是好看。好似隨意一擺,卻莫名充滿了藝術氣息。
這麼有趣的早市,年輕人卻很少逛。一方面早市出得太早,他們習慣去超市或者夜市,超市裡整齊、乾淨、明亮、安靜,貨籤價籤一目了然,打包結帳更為便捷。另一個原因,他們也許根本不知道家或住所周圍,有早市這麼個神奇的存在。
在正陽花園早市,李阿姨買完大蔥環顧小攤正要掃碼付款,就被攤主一句「不能掃碼,只收現金」婉拒;小道上隨處可見爺爺奶奶擺在地上的小攤位,擺著自家院子裡種的菇娘、白菜……整個早市都透露著一股時間定格般的復古氣息。
PIC/盛貴林
PIC/盛貴林
看買辣椒就知道,冰城人「戰鬥能力」很強。北方人普遍口重,格外寒冷的冬天讓這裡的人辛辣不忌。紅辣椒、綠辣椒、尖辣椒、辣椒寶子……光辣椒都有好幾種。大家買辣椒跟買小菜一樣,大把大把地往袋子裡抓。要是看你袋子不夠裝,買辣椒的大叔大嬸總會熱情地「給你套個大點的袋子」,不要都不行。哈爾濱人特有的熱情、直爽就在這點滴小事裡,讓人時常感覺一股暖流湧入心頭。
相比於早市,夜市這個名字好像聽起來顯得更神秘些。但其實不然,當你走進夜市,就像走進了生活的細枝末節。看著攤位上碧綠帶刺的黃瓜,香氣撲鼻的地產香菜,細綠的小蔥,聽著緩緩入耳的鼎沸人聲,一股煙火味撲面而來。
紅彤彤的秋果,滿車的瓜,還有夾雜在其中的「現炒現賣」——鍋包肉、地三鮮、血腸酸菜……冰城特色菜在這裡都能尋著蹤影。耳畔吆喝聲此起彼伏,即使心情再差,逛著逛著,也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想,這個菜要不要買,是不是還要再買些水果,再買點肉類……
熱熱鬧鬧,擠擠挨挨,萬千生命匯聚的煙火之氣在此升騰。生活華美的表皮之下,儘是粗糙生猛的顆粒,將其揉碎了落入盤中,便是「活著」的鹹酸滋味,足以抵消一天工作的疲憊,讓人感受到生活切實的奔頭。
說到哈爾濱的菜市場,你永遠繞不開傳說中的「八雜市」。它於1902年建成,是哈埠第一座菜市場,現在的人們叫它道裡菜市場。
最初它是以攤床為主的露天市場,哈埠作家李錫文在《哈爾濱老街市風情》一書中講:「八雜市的商品以『雜、小、零』而著稱。雜是指飲食、服裝、炊具、日用百貨齊備。小是指商品體積、重量輕巧,方便攜帶。零是指蠟燭火柴論根,頭繩論尺,糖果論塊,白菜半棵也賣。」1910年10月26日新八雜市工程竣工,共有鋪面二百三十六所。1933年,新八雜市改稱南市場,1983年改稱道裡菜市場,1990年6月1日拆除改建的菜市場竣工開業,營業面積擴大到13000平方米,主要經營肉食、水產、禽蛋等26個大類、3000多個品種。道裡菜市場經濟效益居全國十三大菜市場之首。2006年,哈爾濱道裡菜市場被首批認定命名為「中華老字號」。
時光荏苒,如今的道裡菜市場則更能體現冰城美食特色,一進門「八雜市」三個醒目的紅字便跳入眼帘,緊挨兆麟街出入門的是東北特色烤冷麵,然後龍江特產——老東北炒貨攤上的榛子、瓜子等個頭飽滿地等待你將它收入囊中,秋林食品、一手店的副食更是香氣四溢。
菜市場近哈一百門售賣的各種酥食甜點,有軟糯的小蛋糕,有炸得金黃的麻花子,有現打包的小餅乾,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肉類多以豬肉為主,豬蹄、排骨、筒子骨、連精帶肥的大塊肉,燉湯買大骨棒,炒菜直接割塊肉,想包餃子找老闆幫忙絞成肉餡。
被清理乾淨的大馬哈魚,被撐開肚皮掛在欄杆上風乾,偶爾順著風向悠悠地轉個圈,向我們展示著它的好身材。沒有一個多鐘頭你是逛不完也逛不仔細八雜市的角角落落的。所以要帶上好奇心、耐心,還有人民幣……
///
其實,與其說菜市場是一處生活購物的聚集地,不如說它是一個小型開放式的社交場所。在同一個攤位碰上,在一條街轉角遇到,只要是相熟的人,總能立足聊上兩句。菜市場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從這張名片裡,能夠讀出這個地方的文化特性,能夠反映出這片人的生活習慣,能夠了解到大家的感情喜好,也能夠感受到當地居民生活的真實和美好。
在這裡,再忙碌的人也能放鬆下來,趁著買菜的空檔,聊上幾句自家小孫子的學習,探討一下互相最近的生活趣事。
「來買菜啦,今天還是老樣子吧!」
「剩下的你都拿上吧,就這一把了!」
「今天燉湯嗎?這個骨頭今早剛卸的,來點不!」
要是幾天沒見著,還得關心一句,「最近怎麼沒來了?很久沒見了啊!」
PIC/盛貴林
PIC/盛貴林
有時候哪怕你什麼都不買,也要送你一把香菜或者兩棵蔥,讓你回家配配菜,像是生活了幾十年的老鄰居。
菜市場無疑是熱鬧的、喧囂的,置身於其中時,再孤獨的靈魂也不會有恍若隔世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從偏僻的山林回歸熱鬧社會的安全感。
我們都偏愛一切帶有煙火氣息的事物,街角曬太陽的小花貓,楊樹下棋場廝殺的老大爺,菜市場裡大聲叫賣的商販……其實,你我都是充滿煙火氣息的世俗人,在這喧鬧嘈雜而又美好溫暖的人間駐足。我曾幻想過很多奇蹟與美好,後來才知道,存在即是奇蹟,存在即是美好,如你如我,如這人間。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