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網
位於北京西北部,長城以南、軍都山下的昌平素有「北京後花園」之稱。
之所以被稱之為「北京後花園」不光是因為昌平景點眾多,是旅遊的好去處;還因為昌平的位置偏遠。為了減少通勤時間,家住昌平的小方選擇三環內租房居住,因為「回一趟家,要花上兩個多小時。」
而昌平也因「睡城」聞名。天通苑、回龍觀、望京,北京的三大睡城中,昌平佔了兩個。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2009年北京未來科學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昌平區南部「落子」,之後國家電網、中糧、武鋼、中國鋁業、中國電信、中國兵裝、國家電投等央企的研究院、研發中心先後完成進駐。
昌平的迅速發展,也讓昌平有了「高精尖」的新印象。
未來科學城擴容16倍
新地產財經走訪未來科學城發現,正在建設的工地上,「用科學手段打造生態新城」「打造未來科學城,建設創新型國家」標語隨處可見。
未來科學城是以引進央企研發機構和海外人才為特色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之一。目前正在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集聚一批高水平企業研發中心,建設重大共性技術研發創新平臺,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2019年6月,未來科學城發布新版規劃,未來科學城規劃面積將由原來的10平方公裡擴大至170.6平方公裡,面積增加16倍。
根據規劃,擴容後的未來科學城東至京承高速,與順義區接壤,距首都機場10公裡;南至回南北路,距北五環10公裡,且與回龍觀、天通苑相鄰;西至京新高速,與海澱區接壤;北至北六環。
未來科學城將進一步圍繞「先進能源、先進位造、醫藥健康」三大核心領域,構建「兩區一心」的空間格局。
其中,東區打造「能源谷」,是以央企研究院為主,重點承載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創新功能的創新區域;西區打造「生命谷」,以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研發創新為主要方向;兩區中間是未來科學城的生態綠心。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科學城在「三城一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三城一區」指的是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未來科學城,地處中關村科學城和懷柔科學城的連接點上,功能定位在「搞活」,打開院牆搞科研,集聚一批高水平企業研發中心,研發創新平臺,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交通不便尚未形成商圈
和發展40餘年,早已成熟的中關村相比,剛過10歲生日的未來科學城還屬於高速發展的「成長期」。這也意味著,未來科學城的大多配套設施仍存在於規劃中。
2015年底,地鐵17號線正式施工。根據規劃,地鐵17號線在未來科學城南區和北區各設一站,首尾連接未來科學城和亦莊新城,可以直達望京、CBD等熱點區域,預計於2021年底至2022年底分段開通運營。
另根據《軌道交通13號線拆分工程規劃方案》,13號線將拆分與17號線相接,開通後可串聯「三城一區」。
17號地鐵的開通,或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未來科學城的交通不便。但截至目前,交通仍是困擾未來科學城工作、生活的一大難題。未來科學城內交通以公交為主,到達距離最近的地鐵站天通北苑需要坐公交長達半小時。
還有居民在政民互動上指出,未來科學城開車進城區有兩條路,一條京承高速,一條安立路,兩條路也是早晚高峰的堵車「重災區」。
不僅如此,未來科學城目前為止還是商業「荒地」。
根據規劃,未來科學城計劃未來三年新建成33萬平米住宅配套、7萬平米商業配套、10萬平米公共配套,基本建成80萬平米城市綜合體。
位於未來科學城英才南一街與魯疃西路交匯處的保利未來大都匯也在其宣傳標語中指出,這裡將「涵蓋5萬平商街,5萬平購物中心」。
2019年12月,保利曾表示未來大都匯預計於2020年6月整體交房。不過6月4日,新地產財經走訪時,保利未來大都匯仍處於施工狀態,項目尚未封頂。
新地產財經走訪調查時還發現,目前未來科學城內並無商圈,僅有兩家較為簡陋的社區超市。此外,甚至有小區門口停靠麵包車對紙巾、消毒液、水果、零食等日常用品進行售賣。
剛需房火熱
2019年12月,《昌平分區規劃》獲批,《規劃》指出,未來科學城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約69萬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約87.92平方公裡。
未來科學城的居住需求也讓房地產企業紛紛入駐。
2015年,華潤在未來科技城連拿兩塊地。其中,未來科技城北區地塊由華潤未來科技城聯合體以17.2億元競得,共配建17400平方米公租房,樓面價2.3萬元/平方米;小湯山地塊由華潤+未來科技城以33億元摘得,共配建26300平方米公租房,樓面價1.78萬元/平方米。
2018年,昌平區北七家鎮未來科學城南區地塊以41億元被未來科學城+城建+金茂聯合體競得,溢價率0.99%,折合樓面價2.11萬/平方米。
目前,未來科學城在售新盤有華潤未來城、未來公元、東方藍海中心、金辰府、和悅華璽、融尚未來、未來金茂府。
新地產財經梳理發現,未來科學城內,限競房和商品房差價將近一萬元。其中商品房均價約6.1萬元/平方米;而限競房售價在4.98萬元/平方米—5.42萬元/平方米之間不等。
未來科學城內,住宅多以三居室為主。其中又分為90平方米以下的剛需房和120平方米及以上的改善型住宅。
以未來金茂府為例,金茂在未來城分為東、西兩個地塊。西邊戶型主要是75㎡兩居、89㎡三居,總價390萬起;東邊地塊戶型為120-160㎡三四居,總價700萬起。
一位中介告訴新地產財經,「(未來科學城)剛需賣得快,基本上一開盤很快就賣完了。」而網上披露的公開信息也證實了這一點,2020年1月中旬,小戶型的未來金茂府悅公館一期房源售罄。
未來科學城的建築工地上仍在塵土飛揚、嗡嗡作響。伴隨著近2、3年來基礎設施的不斷兌現,未來科學城的樓市或將迎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