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腐:中央設定反腐路線圖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三不腐:中央設定反腐路線圖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導,「中央打老虎,蠅官也反腐,國慶中秋節,收成不忍睹。」中秋剛過、國慶尚早,就有人在網上吐槽反腐背景下收禮銳減。有人可能不習慣,那就慢慢習慣;更多的人卻倍感欣慰,感嘆一種難得的清明之氣。

  中央反腐舉措被人們寄予厚望。中秋前夕,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宣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人民監督權力。決策層傳出的信息表明,「三不腐」的思路正在清晰,反貪腐的方向也已經明確。

  8月25日,王岐山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時也表示,「不敢」僅僅是個開始,後面還有「不能」、「不想」兩項更為艱巨且複雜的工作。

  「不敢腐」的態勢漸漸清晰,「打虎拍蠅」的反腐風暴震懾力十足

  十八大以來,已有49名省部級以上官員被查落馬。按任職領域來看,涵蓋地方黨政、中央部委、國有企業;按工作狀態分,在任和退休都不能倖免。更為人所矚目的是,中央對周永康、徐才厚、蘇榮三位國家級領導的查處,打破了民間流傳的「刑不上大夫」的傳言。

  而連根拔起又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點部門、省份貪官一鍋端。中石化、發改委,四川、山西成為反腐重災區,尤其是山西,省委班子落馬4人,中央反腐刮骨療毒、壯士斷腕之意可見一斑。

  二是老虎要打,蒼蠅也不放。據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1600起,處理黨員幹部6767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8365人。小官巨腐、小官小腐都被處理,基層腐敗土壤剷除不少,輕微腐敗苗頭拔掉很多。

  從會所的重新定位到天價月餅及奢侈品的銷售銳減可以看出,十八大後反腐風暴的震懾效應已經顯現,可謂樹威。

  對此,王岐山也曾表示,「我現在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敢』這條已經初見成效。」

  而接下來,更重要的則要建立制度,讓權力受到制約和監督,形成「不能腐」的機制,之後還須重建信仰,走向「不想腐」的境界。三個臺階,三個跨越,其間工作複雜,道路漫長。

  用法治推進「不能腐」,創新監管制度讓腐敗不再回潮

  相對於高壓治標打擊腐敗,建立一套防腐、反腐的制度,消除官員腐敗的土壤、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則更顯得複雜和艱巨。

  做到「不能腐」需要在權力的制約與監督方面有明顯的推進,也就是說,要限制官員的權力、限制政府的權力,讓他們沒有機會、沒有空間濫用權力,這既需要勇氣來革自己的命,更需要智慧來限自己的權。在反腐的過程中,這一步顯得最為關鍵和重要。

  習近平此番對「三不」的論述,明確表示要「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也為「不敢腐」的實現路徑指明了方向。

  按習近平在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紀念會上發言的表述,要從根本上有效的監督權力,需要讓法治發力,確保各級人大能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令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

  在公布周永康接受審查的當天,中央也早早地便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公之於眾,便有「將法治作為反腐治本之策」的其中之意。

  讓幹部做事時只有依法辦事的唯一選項而不能以權壓法,讓幹部違法後的只存在認罪伏法的唯一結局而難以提錢出獄,才能保證不會重演連續三任太原市公安局長前腐後繼的醜劇。

  與此同時,實現「不能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監管制度創新。也只有制度建立起來了,才能避免「人亡政息」,才能從人治走向法治,才能保證腐敗現象不再回潮,也才能不再給官員們「犯錯誤的機會」。十八大後,腐敗案件交由上級紀委負責、巡視組等舉措,就是反腐敗工作在制度上的創新。按照王岐山的說法,制度創新還將進一步推進,進一步讓官員們「不敢腐」。

  從被動不腐到主動廉潔,「不想腐」的根本在於「正心」

  只有在「不能腐」實現的基礎上,「不想腐」的境界才能出現,貪腐之風剎住,正氣才能抬頭。

  從「不敢腐」到「不想腐」,是官員從「被動不腐」到「主動廉潔」的過程,也是政府改善形象、重新樹立公信力的過程。

  「主動廉潔」的根本在於「正心」。

  要使理想信念深入人心,既要靠幹部培訓教育制度,也包含內化在規章制度中的教育引導。根據日前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的《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表明未來黨中央將以以各種制度要素的整合、創新帶動黨的建設工作全局,保證黨組織整體的純潔性

  從正面看,黨建改革方案提出「推動幹部能上能下,解決幹部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問題」有望改變貪腐官員、庸官們充斥基層官場的問題,改變目前仍依舊存在的「劣幣驅除良幣」不良現象,令清廉之人上位、讓有為之人當權,形成更為清明的政治生態。

  從反面看,深化黨的組織制度改革劍指「季拆拆」、「李挖挖」等人在進行權力尋租時的獨斷專行;幹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瞄準的正是買官賣官、小官巨腐、帶病提拔等腐敗現象。用思想教育指導制度建設,用制度建設體現思想教育,力求在黨內就營造出面對腐敗能夠說「不」的自律效應。

  此次習近平「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排序點明了黨中央對反腐問題上下層次的認識。反腐的最終目的是讓全體黨員幹部積極地「不想腐」,將個人追求和黨的目標統一起來,而非僅僅讓蛀蟲消極地「不能腐、不敢腐」。(李堯)

相關焦點

  • 聚焦四中全會:承接氣魄大破之後大立 反腐謀治本
    中新網10月21日電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20日至23日召開,依法治國成為主要議題,境外華文媒體給予高度關注,分析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給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司法公信力建設和反腐帶來積極變化:為「有法必依」制定路線圖,承接去年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氣魄,預計將提出加強司法公信力措施;通過反腐大「破」官場痼疾,「大破」之後急需「大立」,本次全會有助反腐走向治本。
  • 中央部署城市發展"路線圖" 拒絕"大洋怪"建築
    中央部署城市發展"路線圖" 拒絕"大洋怪"建築 2016-02-21 19:13:01參與互動    【中央部署城市未來發展
  • 廣州日報:是誰讓網絡反腐低俗化?
    稍加留意一下當前的網絡反腐,冠以低俗化、無序化似乎也不為過,就拿眼前幾件網絡反腐事件來說,確實充斥了不雅視頻、豔照等低俗的字眼,讓人很難與傳統的官方「嚴肅」式反腐相聯繫。不過說網絡反腐低俗化傾向嚴重,這顯然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說法。
  • 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路線圖出爐
    信息 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路線圖出爐 2016國務院昨日發布《關於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路線圖,今年將率先在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啟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意見》明確了改革的時間安排。2016年選取國防、外交等領域率先啟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 王岐山參與APEC反腐系列會方案審定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央紀委官網獲悉,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反腐敗合作關係」為主題的APEC反腐系列會受到我國高度重視,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和副書記趙洪祝親自參與了會議總體方案的審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指出,「中央對舉辦好此次會議高度重視,要求一定要利用好這一機制,辦出亮點,提高我話語權,凝聚成果。」  中央紀委官網披露,王岐山、趙洪祝對召開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系列會議高度重視,親自審定總體方案。中央紀委常委會還召開會議,明確將主辦APEC反腐敗工作組系列會議作為2014年反腐敗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要求加強對內對外統籌協調,推進以追逃追贓為重點的反腐敗國際合作。
  • 中國反腐沒有「紙牌屋」,習大大在美國是這樣談反腐的
    歡迎晚宴上,習大大在演講中再次表明反腐決心,他強調,中國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順應人民要求,打擊黨內腐敗。中國的反腐沒有權力鬥爭,沒有紙牌屋!  堅定的眼神、有力的聲調、儒雅且威儀的態度,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國家主席、黨的總書記習近平,被國人親切的稱為習大大。
  • 「峇里島路線圖」:懸念在後
    「峇里島路線圖」籤訂  10年前制定的《京都議定書》雖然無法達到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定目標,但畢竟是全球防範氣候變化努力的重要的一步。本次大會期間,各方對達成「峇里島路線圖」充滿期待,期望新的協議能夠擺脫以往的缺陷,真正落實控制全球氣候暖化的目標。然而,大會卻舉步維艱。
  • 官方三令五申剎中秋歪風 節日反腐漸有"套路"
    節前,從中央到地方,狠剎公款送禮、嚴打節日腐敗的一道道禁令密集出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持續的節日反腐,重擊官場每逢佳節集中上演的腐敗歪風。 禁令之下的中秋節,「天價月餅」鮮見蹤影,高端禮品餐飲市場應聲遇冷。
  • 反腐當警惕「灰色地帶」
    近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著名記者、主持人芮成鋼傳出被檢方帶走,這是繼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涉嫌受賄出事後,央視發生的最大「餘震」。芮成鋼出事再次發出強烈信號,腐敗不僅涉及官員,其他權利也可能成為腐敗的活躍源頭,即所謂的腐敗「灰色地帶」。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反腐——打虎拍蠅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反腐敗上出重拳、發實招,「國內打虎拍蠅,海外獵狐追贓」,一連串「老虎級」、「蒼蠅級」的貪官落網,民心為之一振、風氣為之一新。透明反腐、責任反腐、節日反腐、治奢反腐、法治反腐、網絡反腐、國際追逃等一系列舉措成為十八大以來反腐新常態。用事實證明了「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是空話和口號。
  • 通姦、斷崖式降級、燈下黑:熱詞背後的反腐新邏輯
    熱詞六:中央巡視組       【來源】2003年「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組織部」巡視組正式成立。2009年更名為中央巡視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在反腐這場「大戲」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已成為高懸在貪官頭上的一把利劍。
  • 臺灣《旺報》:中紀委反腐大刀揮向體制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臺媒稱,中共中央紀委持續強勢反腐行動,連官媒新華網也罕見地在春節期間連續兩次高調發文談反腐。據臺灣《旺報》2月4日報導,2月2日新華網發表中央紀委研究室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就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進行解讀的文章,再次高分貝強調要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創新,並喊出「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口號。
  • 反腐官員成微博潛水族 部分設專人收集舉報信息
    在過去的一年,「小滑鼠扳倒大貪官」,點燃的不只是公眾反腐的熱情,也讓越來越多的官員思考如何從網絡借力,推進位度反腐,讓反腐更加高效。  黨的十八大以後,高層頻頻發聲,多地反腐發力。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當選中央候補委員還不到20天便落馬;重慶不雅視頻書記雷政富被曝光63小時後遭免職;山東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更是在網民舉報12小時後被調查;廣東40天內5名高官落馬。
  • 老人自費反腐獲賠償是筆糊塗帳
    安徽靈璧縣七旬老人湯尊自費反腐,成功扳倒9名幹部後,落下了一身債務。日前,靈璧縣信訪局在召開聽證會後,決定讓湯尊所在的向陽鄉政府對其補償4.3萬元,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4月28日《市場星報》)  近年來,隨著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強,民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從最初的記者、名人實名舉報,到情人、前妻揭腐,再到七旬老人的自費反腐,這樣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形,值得欣慰。但更應該從給力中看到不足,找出誤區和紕漏。老人自費反腐獲賠償,看似皆大歡喜,實則得不償失。  反腐,本應是紀委和公檢法的職責,奈何淪落到讓一位七旬老人自費的地步?
  • 中國反腐風暴
    過去一年,中央「打虎」節奏加快,力度加強,中紀委全年立案調查的省部級及以上官員達40名。與此同時,「軍老虎」也紛紛落馬。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1月14日剛剛閉幕,「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新聞門戶網站」中國軍網就在第二天17時發布消息稱:「軍隊權威部門今天對外公布了2014年軍隊查處軍級以上幹部重大貪腐案件情況。」
  • 反腐報導娛樂化之憂
    原標題:反腐報導娛樂化之憂   【摘要】一些媒體將反腐報導娛樂化,「腥星性」味足,迎合了某些人「窺視癖」心理,暴露出個別媒體職業倫理的喪失。為此,需要媒體瞄準「意義」靶心,做「度」的把握。一要有擔當,二要勤修習,三要存敬畏,四要善作為。
  • 資源領域反腐:多名「煤老虎」現出原形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呂佳蓉報導 前不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邱慶新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中央一號文件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
    中央一號文件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 2018-02-04 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新社北京2月4日電 (記者 陳溯)臨近春節,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 將正風反腐之劍越磨越亮
    最近,2020年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正風反腐」從20個候選熱詞中脫穎而出,蟬聯熱詞榜榜首。同時,在兩會會場內外,「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強化對黨員領導幹部監督」等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反腐不靠中紀委,靠誰?
    「在反腐敗問題上,只靠中央抓,那能抓得過來嗎?」5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一篇名為《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的文章,提到地方巡視工作缺乏責任擔當、幹部帶病提拔等問題,引發媒體廣泛關注。(5月12日央視網)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作為反腐敗的主力軍,不僅一馬當先,而且成績斐然,從中央到地方,光副部級以上的大「老虎」都被打下來一百多隻,涉及黨政軍企等各領域、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