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考慮緩慢回購股份實現私有化 或可助孫正義擠出其他投資人

2020-12-20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據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正在討論一項新的私有化策略,通過逐步回購流通股,讓其創始人孫正義持有足夠多的股份,從而擠出其餘的投資人。

知情人士表示,此舉可能將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這意味著這家日本公司將繼續出售資產,從而為連續的股份回購提供資金。這些消息人士不願透露自己的身份,因為軟銀尚未對外公布這一計劃。孫正義本人不會購買更多的股票,但是他的股份所有權(當前大約為27%)將隨著其他投資者出售股票而增加。這些知情人士表示,日本法律規定,當孫正義的持股比例達到66%時,他就可以強制其他股東出售股票,而且或許無需支付溢價。

知情人士稱,該計劃的一個優勢是,它為軟銀提供了靈活性,讓該公司可以在其股價下跌時購入自己的股票。如果是正式回購,則必須要支付溢價,溢價幅度可能在25%左右。股東們可能也會支持回購,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的交易價格低於其所持有的公司的總價值的情況下,例如阿里巴巴、Uber和DoorDash等。

今年2月,孫正義曾表示,他認為軟銀應該維持上市公司的身份。最近,在被曝出可能將進行私有化回購的消息之後,孫正義拒絕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今年11月孫正義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如果我們的股價下跌,我將更積極地回購更多股票。」軟銀拒絕對此報導發表評論。在回購計劃被媒體報導之後,軟銀的股價漲幅最高達到6.7%。

在此前至少5年的時間裡,孫正義曾多次表達過私有化的想法。今年3月,軟銀股價因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而暴跌,當時他開始與顧問和貸款人進行對話,與其展開對話的機構包括包括激進投資者Elliott Management Corp和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 Investment Co。儘管軟銀的市值達到了500億美元,且其資產價值是這一數字的3倍,但是銀行依然難以相信該公司。一位參與談判的人士表示,他們提出了不利的條款,使談判未能得到結果。

於是,孫正義公布了出售約430億美元資產以償還債務和回購股票的計劃。截至今年6月,他已經出售了價值137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部分T-Mobile美國公司的股份,以及其日本電信企業軟銀公司的一些股票。隨後,孫正義跟進一步,宣布以大約400億美元的價格將Arm出售給了英偉達,並出售了手機分銷企業Brightstar的多數股權。

孫正義表示自己現在坐擁800億美元的現金。一些表現良好的IPO,也給軟銀帶來了一些較大的收益,其中包括KE控股和DoorDash。

然而,軟銀的市值迎來了大幅上漲,自今年3月份以來,其漲幅超過了160%。孫正義控制之外的股票,總價值大約為870億美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軟銀沒有披露其收購計劃的義務,除非他們採取具體措施,例如成立特別委員會來審查收購,或者獲得銀行的融資意向書。這位知情人士稱,日本企業管理層回購非常罕見,而日本的信息披露規定也存在灰色地帶,這將給軟銀創造可操作的空間。

一位知情人士稱,如果股價跌破一定的水平,孫正義仍然有可能進行傳統的管理層回收,但是他拒絕透露具體數字。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軟銀最大的外部股東Elliott也將參與進來,但是前提是該公司股價仍以低於其基本價值的價格進行交易。這位知情人士透露,與3月份相比,當前軟銀的槓桿率也較低,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貸款。

在今年回購了1.35萬億日元的股票後,軟銀持有大約12%的流通股。孫正義通過各種實體控制著大約26.8%的股份。此前該公司已經宣布,將在明年7月再回購價值1.5萬億日元的股票。按照昨日的收盤價計算,這將使孫正義的持股比例增加到接近35%,距離獲得有決定權的多數股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考慮到當前面臨的挑戰,以及喜歡使用現金進行收購的傾向,一些分析師懷疑孫正義是否會需求股票回購。

Jefferies高級分析師阿圖爾·古約爾(Atul Goyal)說道:「今年以前,孫正義幾乎沒有表現出用回購解決股價下跌問題的欲望。我們是否應該相信,他現在會把幾年時間和軟銀的所有現金都花在這個計劃上,而不是做他真正喜歡的事情,即在科技領域下大賭注?

古約爾表示,軟銀的戰略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回購很可能會提高最終交易的成本。就算孫正義成功將自己對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到66%以上,古約爾也不相信他能夠在沒有小股東挑戰的情況下完成回購。

軟銀內部的很多人也反對私有化的想法。私有化所需的現金數額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私有化還可能引起信用評級機構的打擊,使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債券再融資變得更加困難。另一位知情人士稱,回購會導致孫正義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無法進行大規模交易,這也是讓他感到有些顧慮的因素之一。

今年2月,當他表達了回購的想法時,孫正義表示自己在經過認真考慮後,決定不進行交易。他當時表示,保持軟銀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讓股東參與公司的發展,並實行管理紀律,包括提高透明度。

相關焦點

  • 用1年時間擠走其他投資人!軟銀擬通過緩慢回購股票實現私有化丨熱...
    軟銀私有化再次被提上日程,知情人士稱,軟銀CEO孫正義考慮通過緩慢回購股份的方式實現私有化。逐步回購流通股,讓孫正義持有足夠多的股份,從而擠出其他投資人。緩慢回購的優勢是,在股價下跌時靈活回購股票,上漲時可以暫停回購。
  • 消息稱軟銀考慮私有化,通過「慢動作」回購股票方式
    據彭博12月9日消息,軟銀正考慮一項新戰略,通過逐步回購股票,提高CEO孫正義的持股比例,使他能夠擠走剩餘的投資者,最終實現私有化。這一策略在軟銀內部被稱為「慢動作」或「慢熱」收購,過程可能持續一年以上。
  •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 孫正義出售阿里巴巴股份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  孫正義稱,在未來兩三個月內,任何災難都可能發生,軟銀只是在最壞的情況下為公司提供流動性,防止全球緊急情況的發生。  孫正義並未提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災難「的具體情況。
  • 軟銀逆轉:不變的孫正義
    軟銀反轉之劇烈就是資本市場與現實經濟間鴻溝的縮影。拋售 900 億美元資產、回購軟銀股票孫正義厭倦了反覆無常的市場。面對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萎縮,他決定回購軟銀股票,從東京證交所私有化退市。孫正義告訴《日本經濟新聞》資深記者杉本貴司,他覺得退市後更自由,可以承擔各種風險。這不是靈光乍現。他考慮已久,並將想法告知了幾位軟銀核心高管、聯繫了貸款銀行。因為一位共事多年、亦師亦友的董事堅決反對,孫正義最終放棄了私有化,讓軟銀留在交易所。
  • 為應對「最壞」情況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  提起日本軟銀集團,提起孫正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願景基金和一連串科技初創企業的名字。最近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軟銀集團的淨利潤遠遠高於市場預期。運氣之神,再次把孫正義推到了高光時刻。
  • 680億美元 軟銀欲進行日本史上最大私有化交易
    網易科技訊 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內幕人士透露,軟銀公司社長孫正義正在與國外的合作夥伴商討日本軟銀公司私有化事宜。
  • 軟銀拋售三分之一日本移動子公司股份 套現104億美元
    孫正義的多次資產出售使軟銀集團迅速籌集到巨額的現金。除了軟銀公司和英偉達的交易之外,軟銀集團已通過套現137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票和以及出售T-Mobile美國的股票,套現約200億美元。
  • 400億美元出售Arm,軟銀投資光環不再,押注美國科技股止損
    為提振市場和投資人的信心,軟銀隨後宣布啟動約4.5萬億日元的資產出售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回購股票、償還債務、回購債券等提供資金。軟銀已經出售價值4.3萬億日元的資產。在出售Arm之前,軟銀選擇「割肉」阿里巴巴,後者被認為是軟銀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據統計,目前軟銀已通過減持阿里股票獲益1.6萬億日元。
  • 孫正義拋售800億美元資產 含200億美元阿里股票
    近日,在遠程出席一場活動時,日本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表示,目前軟銀正大舉拋售資產囤積現金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最糟糕情況。不過孫正義並未置評他是否會讓軟銀私有化,從公開市場退市。。背景介紹:孫正義是阿里巴巴的早期支持者。2000年初,孫正義向當時還不為人所知的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之後孫正義分別追加了4000萬和6000萬美元的投資。
  • 孫正義要買TikTok,軟銀為何鍾情印度
    起起伏伏之外,軟銀在印度其實一直穩紮穩打,多年投資培養了數個獨角獸,可見其對印度近乎執著的寵愛。對於創業者來說,軟銀的資金一直非常誘人。不僅因為願景基金的資金量大,更因為孫正義比其他投資者更敢於冒險抬升估值,尤其是在印度這種風險資本匱乏的地區。2013年,軟銀首次「登陸」印度市場,投資了7500萬美元給電商平臺Snapdeal。一年後,加投6.27億美元。
  • 孫正義再出招:雅虎日本和Line將於2020年10月完成合併
    L軟銀今天上午在一份聲明中稱,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的交易將在2020年10月完成。雅虎日本在上個月更名為Z Holdings,軟銀是其最大股東。作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的最新手筆,其目標是通過合併這兩家公司,打造一個立足日本並擴展全球影響力的AI巨頭。
  • 孫正義從阿里賺了多少錢?
    2000年,在初次見面交談10分鐘左右(根據孫正義的回憶),孫正義決定向剛剛創辦不到一年的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  4年後,阿里巴巴剛推出淘寶平臺不久,軟銀又繼續追加了投資,當時阿里一共融資了8200萬美元,其中軟銀投了6000萬美元。  通過兩次投資,軟銀用8000萬美元,換來了大約30%的阿里股份。
  • 孫正義回歸保守 軟銀逆風翻盤
    外界普遍認為,軟銀的股價上漲與孫正義的策略調整有密切關係。彭博社評價,一向以激進的投資風格出名的孫正義正在變得保守。孫正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一切,軟銀正為經濟長期低迷及可能的機會做準備:「防禦是戰鬥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現在現金就是我們的防禦。」
  • 軟銀將投50億美元回購至多6.7%股份 馬雲將辭任董事
    (原標題:軟銀將以5000億日元回購至多6.7%的股份)
  • 孫正義蓋海市蜃樓,軟銀挖萬丈深坑
    聖誕節前,多家外媒報導稱,軟銀正與 WeWork 就一筆最高達 200 億美元的投資進行談判,談判已接近尾聲。為了向外界宣告這筆「軟銀輪」資金的進帳,WeWork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Adam Neumann 準備了一個籌劃已久的品牌升級。然而,據 FastCompany 1 月 8 日報導,孫正義的一通電話,敲醒了 Neumann 的黃粱美夢。
  • 孫正義突放大招!要海外"借殼上市" 軟銀太缺錢?
    (原標題:孫正義突放大招!要海外「借殼上市」,軟銀太缺錢?)上市費用由投資人承擔,其目的是為了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讓被併購的公司能迅速上市。
  • 軟銀與英偉達磋商出售ARM股份,收購剛滿四年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3日電 在宣布出售日本國內通信子公司軟銀和美國通信公司T-Mobile US的部分股份後,軟銀集團又將賣出標的瞄上了四年前收購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廠商ARM。據日經中文網報導,軟銀集團日前與美國半導體製造商英偉達進行談判,考慮出售旗下ARM的股份。軟銀集團因投資對象企業估值低迷,正在致力於改善財務狀況,推進資產出售。如果放棄在半導體設計領域擁有很高份額的ARM,軟銀集團著眼於人工智慧(AI)時代的戰略將被迫調整。
  • 軟銀CEO孫正義:日本不允許網約車是「愚蠢」的
    原標題:怒批網約車禁令愚蠢 孫正義滴滴合擊日本打車市場手握全球大出行領域最大權杖的孫正義(MasayoshiSon)一直有個無法規避的尷尬。作為軟銀集團CEO,儘管孫正義通過軟銀及其願景基金幾乎投遍了全球各大出行公司,但一直沒有機會將網約車業務順利在日本本土落地。為此,不滿的孫正義日前公開抨擊了日本政府的網約車禁令。
  • 孫正義最近「很受傷」,日本軟銀預計2020財年經營虧損1.35萬億日元
    就在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軟銀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計入約1.2萬億日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來源:軟銀2019年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說明會素材)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下,一向步伐激進的軟銀集團面臨史無前例的最強壓力測試。
  • 軟銀股價跳水,「日本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岌岌可危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孫正義突然之間,「軟銀」似乎成了孫正義(Masayoshi Son)帝國的一個出人意料的貼切名字。但是孫正義卻因為他的1000億美元的視覺基金而遇到了讓閃電擊中兩次的困難。周四,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股價重挫17%,本月早些時候的跌勢進一步擴大。早些時候的損失部分可以用冠狀病毒引起的恐慌來解釋。不過,周四的暴跌正值投資者質疑孫正義是否有能力讓他龐大、負債纍纍的企業集團實現軟著陸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