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為海洋水產專門建了個大型「綜合醫院」

2021-01-08 齊魯晚報網

「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採風」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慎行樓的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對於海洋水產來說,這個中心就相當於是專門為他們開設的一個大型「綜合醫院」。

據介紹,這個「水產醫院」其實是威海海洋職業學院與威海海洋發展局合作成立了,這個叫做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的地方,將為威海全市海洋生物疫病監測防治,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漁用藥物耐藥性監測普查,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培訓等,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和支持,為區域漁業經濟健康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高起點規劃,構建「1+4+N」海洋生物疫病防控體系

針對威海市海水養殖風險日趨凸顯,海洋生物疾病逐年增多等突出問題,威海海洋職業學院依託校內23個實驗實訓室及14名從事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的專職教師等資源,科學規範構建了以威海市為中心、三區1市為分中心以及N個海洋生物疫病防控監測點的「1+4+N」海洋生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服務全市海洋產業的健康促進中心。切實為漁民、企業解決海洋生物病害防治及科學養殖所面臨的問題,促進專業群與產業群緊密對接,推動海洋強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確保全市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

堅持高標準定位,科學確定中心職責與任務

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根據全市現有養殖情況及產業所面臨的問題,科學確定了功能定位和所開展的項目任務。在「立足威海,服務全省,推動漁業綠色發展」總體目標推動下,以當地優勢品種大菱鮃、海參、鮑魚、南美白對蝦等為主要監控對象,以海洋生物的疫病病原調查、升級疫病防控技術、研發生態高效水產藥物為主攻方向,全力攻關水生動物防疫監測工作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充分開展疫病發病機理研究,完善生態、免疫和藥物等疫病防控技術措施,推廣海水養殖聯用疫苗,規範水產用獸藥的使用與檢測,建立轄區內常規化、標準化的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海洋生物疫病檢測以及流行病學調查,提升魚病疫情預警和風險評估精度,加強漁業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隊伍培訓工作,逐步建立起預測、預報、預警、預防技術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堅持高規格設計,科學布局功能實驗室

按照「任務決定功能、功能決定設計」的思路,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科學規劃建設生物和化學兩大功能區,改建1600m2綜合實驗室,其中生物功能區490m2、化學功能區1110m2。生物功能區投資550萬元,主要建設接樣室、樣品前處理室、洗消室、分子生物室、無菌室、細胞室、免疫學實驗室、組織病理室、寄生蟲室、魚病遠程輔助會診室等10個功能實驗室,配置高速冷凍離心機、PCR儀、水平電泳儀、凝膠成像儀、遠程會診等儀器設備508臺(套),可承擔病毒、微生物、寄生蟲、免疫學、遺傳學等病防項目。化學功能區投資591萬元,主要建設液質聯用-液相色譜室、氣質聯用-氣相色譜室、原子螢光-原子吸收室、胺基酸分析室、天平室、前處理實驗室、樣品室等7個功能實驗室,配備液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胺基酸分析儀、超低溫冷凍儲存箱、微波消解儀等精密儀器設備50餘臺,可承擔水環境監測調控、汙染環境預防控制等項目。

堅持高質量推進,加快中心項目建設

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聘請了原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陳輝研究員、原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技術推廣處處長王玉堂研究員為特聘專家,負責中心建設項目的整體推進與統籌協調,確保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項目建設落實落地。近日,中心建設方案評審會、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啟動儀式分別在學院舉行,標誌著中心正式進入建設運營階段。目前,各項建設任務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將有效促進海洋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稿件來源: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食品工程系:探索食品美味獲得多項科技進步獎
    近年來,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緊密對接區域優勢產業,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已設立5個高職專業,分別為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精密醫療器械技術專業,在校生1391人。同時,先後承辦第十一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食品加工與安全創新設計大賽、2020年山東省「技能興魯」農產品食品檢驗職業技能競賽。「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採風」活動採訪團來到了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海洋食品加工實訓室,在這裡,記者們看到了學生們製作的花式多樣、香氣撲鼻的美味海洋食品。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11月27日上午,「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走進了位於渤海之濱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威海市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重點布局水產養殖技術、船舶智能製造、電子商務技術等6大專業群,擁有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開設了水產養殖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船舶工程技術、雲計算技術與應用等32個專業,3個專業獲得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認定,在「金平果」首次發布的全國高職專業排行榜中,
  • 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明德學院 感受職業院校不一樣的傳統文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記者 劉佳琦 攝影 韓春義)作為新興職業院校,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在校園文化體系建設上一直以敢於突破、創新培養為亮點,建設明德學院,構建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化塑造」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又一次走在全省前列。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科協組織學生參觀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科協組織學生參觀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 2020-12-1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即將跨入新百年新徵程的重要歷史時刻,威海校區著眼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重大需求,按照「一二三四」特色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集成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優勢,將原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和土木工程系合併成立新的海洋工程學院。
  • 威海:海洋強市建設 「領跑」 全國
    「十三五」成就巡禮  □記者 陶相銀   通訊員 李忠蕾 報導  本報威海訊 「十三五」期間,威海堅持「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全力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相繼獲批「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市」「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
  • 視頻|「十三五」期間,威海獲海洋領域五個國家級試點示範
    」「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國家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區」,是全國唯一獲得海洋領域五個國家級試點示範的城市。此外,威海還積極發展綠色漁業、高效漁業,打造了綠色養殖新模式,規劃總面積100多萬公頃的生態養殖區,建成5處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15處省級水產原良種場,創建省部級健康養殖示範場65家,構建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集中連片「貝、藻、參」立體生態循環養殖區,成功創建了首個國家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區。
  •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是一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納入全國高考統招計劃,具有獨立頒發國家學歷證書資格的職業高等院校,以涉海專業為特色,以打造「本地離不開,業內認同度高,國際能交流」的海西一流「福建海洋職業大學」為願景,經國家海事局批准的含無限航區的船長、輪機長等在內的各類普通、高級船員、特種船船員等23項教育培訓資質;校園擴建工程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
  • 東方海洋車軾: 打造智慧型海洋牧場綜合試驗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車軾帶來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和以實施漁港港長制為抓手強化漁業資源保護和推進漁港經濟區振興的建議。建議的背後,是他20餘年來對海水養殖和水產品加工業務事業的專注,以及對我國海洋經濟區建設發展的期盼。
  • 現代海洋產業論壇在威海舉辦 400餘名國內外專家齊聚
    中國山東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劉潔) 12月5日,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第六屆年會暨現代海洋產業論壇在威海舉辦,來自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400餘名代表參加了論壇。山東省政府副省長於國安,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秘書處秘書長金玉彩,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威海市副市長高書良參加活動。
  • 威海聖航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為公益助力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王震 劉寧6月6日上午,「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在山東省威海市西港小石島國家級海洋牧場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共120餘人參加活動。作為活動的承辦方之一,威海聖航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在前期籌劃、組織分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無償提供十餘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我們是威海市漁業協會水生生物養護分會的一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愛護海洋、關愛海洋。」威海聖航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宗成介紹說。
  • 威海市文登區海洋發展局關於威海威高海瑞寶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水域...
    因威海威高海瑞寶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不動產權證(海域)編號為魯(2020)文登區不動產權第0018570號/0018572號/0018573號/0018574號/0018576號/0018577號/0018578號/0018579號/0018580號/0018581號,權利人變更為「威海威高海瑞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省熱帶海洋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省熱帶海洋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舉辦首屆學術研討會2019-01-22 14: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高校之窗        瀏覽量: 3901 1月18日上午,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省熱帶海洋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水產南繁種業及健康養殖學術研討會在三亞校區召開。
  • 威海十大海洋新聞邀您投票!抽獎送威高海洋館門票
    威海新聞網訊 2020年漸入尾聲,回首過往的一年,威海加快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完善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建設取得一系列新成效。12月28日起,2020年威海十大海洋新聞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快來為您心目中的十大海洋新聞投票吧!
  • 寧波大學將建梅山海洋科教園 海洋學院為主題
    本報訊(記者俞永均北侖記者站金旭孟通訊員林萍)筆者近日從梅山規劃分局獲悉,寧波大學梅山海洋科教園建設總體方案確定,將以海洋學院、海運學院、國際學院為主體,沿水平展開、起伏有致的建築基底,以海浪的流動感暗喻海洋的遼闊、開放和包容,而圖書館、mit教學樓、行政樓等如同海浪中的礁石,成為校園的景觀核心,體現海洋文化主題,傳承寧大建築風格。
  • 小石島「變」出遊釣型海洋牧場
    投資設立西港海洋牧場的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是一個靠海吃海的集團性企業,長久以來從事著海水增養殖、捕撈及玻璃鋼船舶製造等和海洋沾邊兒的行業。老話說得好:「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走在這條道兒上的西港水產明白,這條路是時候拐個彎了。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廣西錄取分數線
    2020-12-04 12:25:53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 威海將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規劃布局出爐!
    威海市海洋發展局供圖威海是一個海洋大市,海域1.14萬平方公裡,是陸域面積的兩倍,海洋資源豐富,具備發展海洋經濟的潛力和優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的發展目標。威海是全國唯一、同時獲得海洋領域四個國家級試點示範的地級市。
  • 威海下半年將爭創漁港經濟區建設國家試點和全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齊魯網威海7月22日訊「2018年威海全市水產品產量272萬噸,人均約一噸,市場卻不在威海。」如何更好地將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實現海洋工作突破發展?威海全市海洋工作座談會給出了答案。上半年,威海市海洋經濟「雙招雙引」成果顯著。結合企業大走訪,形成包括260多項需求的「海洋科研需求清單」,深入走訪對接41家涉海高校院所,形成包括800多個成果的「海洋科研成果清單」,以「兩張清單」為基礎,積極搭建科技合作平臺,初步形成146個合作意向,目前已籤約9個。
  • 第二批省級海洋牧場示範項目名單公示,威海5家入選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19年第二批省級海洋牧場示範項目名單,威海5處入選,分別是田園型的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威海藍源水產有限公司、靖海集團有限公司、威海潤福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投礁型的山東人和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