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15:2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萍 通訊員 洪敏
「這裡的每一個郵戳,記錄的都是戰『疫』重要時刻。」杭州市集郵協會副會長、63歲的老黨員吳文興一邊指著自己精心設計的紀念郵戳一邊介紹。
這一枚枚郵戳,凝結著他的心血。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持設計製作戰「疫」主題郵戳、紀念封,直到現在已經完成40餘枚。他用這種特殊方式,記錄舉國戰「疫」的重要節點。
太多故事值得被記錄
在全民抗「疫」日子裡,有太多感人故事令人淚下。從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到所在小區的社工、物業、快遞小哥、計程車司機以及下沉到社區的機關幹部……所有人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是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故事,深深觸動我的心靈。」吳文興說,「我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去記錄這些平民英雄、偉大事跡。」
吳文興曾在杭州老幹部大學篆書篆刻班學習過兩年,平日又有集郵愛好,他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做這件事?
於是,吳文興決定用紀念封與紀念戳來記錄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戰「疫」故事。他宅在家裡認真搜集素材,尋找戰「疫」每一個關鍵節點,央媒、官媒是他重點關注對象。
每一個紀念戳都主題鮮明
「媒體上的宣傳畫,大多數要修圖後才能用到紀念封上,有的要裁剪重新構圖,有的要拼圖,有的要改變或添加文字。」吳文興說。印在紀念封上的紀念戳,直徑一般在30毫米左右,以線條圖為主,所以需要尋找合適素材,如果沒有合適的圖,他就先手繪再掃描,最後進行電腦製作。「有的戳圖要設計幾個方案,看效果而定。」吳文興說,為保持所有郵戳在形式上的統一,他選擇在圓形基礎上進行變化,放棄矩形或異形。
2個多月來,吳文興已經設計40枚紀念戳與紀念封,每一枚都有鮮明主題:「同舟共濟同心抗『疫』」「斬瘟神」「致敬白衣天使」「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0新增我們一起在等待」……一個個郵戳記載著全國抗「疫」歷史進程。
讓郵品承載歷史記憶
這些做好的紀念戳和紀念封,並非安靜地呆在抽屜裡,而是被寄了出去。「每種紀念封,我寄給自己一枚,再寄給朋友一些。」吳文興笑著解釋,「通過郵局寄,就有了確定的寄件日和收件日,不可複製,更有『郵味』了。」
在用郵方面,吳文興也儘可能選擇與主題接近或關聯的郵票,如愛心、祝福、鮮花、一帆風順、天安門、國旗、黨徽、警徽、環保、長城、郵政運輸、美麗中國、國門、聯合國徽志等,使其與紀念封主題協調一致。
在每一枚紀念封封背,都有簡短文字說明。例如2月8日製作的《時間就是生命》紀念封,封背說明寫著:「……為搶救病人,武漢用10天時間蓋起一所能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並已接受確診病人,雷神山醫院也即將建成……」吳文興說:「我希望自己製作的紀念封與紀念戳,能成為這場疫情阻擊戰的歷史記憶。若干年後,人們見到這些郵品,能清晰回憶起這場舉國戰『疫』的重要時刻。」
15862443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