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2020-10-11 回顧世界歷史名跡

都江堰是中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水文化搖籃」。古堰與周圍的古城、古關隘、古道和頗具特色的民居相映成趣,山、水、域、林、堰、橋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滿城水色半城山」的特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天府美自古堰來」,「直與峨眉爭秀色」。一看便知這是讚美都江堰的詩句。通過這兩句詩我們不難感受出古人對都江堰的特殊情懷,因為沒有都江堰何來的天府之美,又怎與峨眉爭秀?也是緣於此,都江古堰,才以其偉大的氣勢呼喚著一代又一代的水利科學工作者,才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來許多遊人。

然而,不管是科學工作者,還是遊人,來到這裡後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千年古堰的不朽風姿讓人流連忘返,千年古堰的靈魂—水和人,更讓人讚嘆感動。

千年古堰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走出灌縣車站,轟隆隆的水聲,潮溼的空氣,就讓人感覺好像都江堰已經近在咫尺了。其實不然,這不過是從寶瓶口流下的江水在南橋下面的水閘處分流而掀起的濤聲與水氣而已。然而,就是這早來的濤聲和水氣也足以讓人領略到都江堰的水勢之威猛了。

有此感覺可能還是緣於餘秋雨先生對都江堰的描寫吧。他在文中這樣寫道:「忽然,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動,一種隱隱約約的騷動種還不太響卻一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得急於趨附。不知是自己走去還是被它吸去的,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觀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抖。」

先生筆下的都江堰之水真是動人心魄,讓人一看就有了非要身臨其境不可的渴望和衝動,所以急切間就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都江堰的咽喉工程—寶瓶口。寶瓶口奇峰兀立,玉壘山與離堆對峙兩邊;岷江之水在這裡被金剛堤分割噴瀉而出,狂濤拍岸,浪花有如飛雪。如果沒有這寶瓶口吞進岷江之水,川西壩子就成不了膏澤之地,成都平原也不會有今天的美麗富饒。

(圖片來源於網絡)

踏過人字堤,來到都江堰另一樞紐——飛沙堰。飛沙堰,本領非凡,不但能排洩洪沙,還能力舉千斤,如鼎的頑石也能被它拋出內江。但是秋時節的飛沙堰卻顯得格外的安靜,內江溢出的江水在堰中大小的鵝卵石上汩汩流淌,石滑水清,遊人竟可徒步涉水而過。

和飛沙堰緊緊相連的就是建築在岷江的江心的百丈金剛堤。它是眠江的分水堤,有如逆臥於江心的巨鯨。它的頂端像極鯨魚的嘴巴,所以被形象地稱為分水魚嘴。來勢洶湧的滔滔眠江水到了分水魚嘴被分為內外二江後,頓時斂神靜氣,再也不敢恣意妄為。岷江的狂暴不羈,在都江堰面前蕩然無存,只能眼睜睜地任遊人漫步於金剛堤之上,近看紅花綠樹遙望江天寥廓以及依稀的千裡雪峰。雄偉壯觀的都江堰,有如高明的取手,自如地駕取著野性的岷江,澆灌著蜀中萬頃田疇。

都江堰之魂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到都江堰,就不能不說李冰父子。李冰是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郡守。由於岷江水患不絕,蜀地百姓田園毀滅,民不聊生。於是,李冰帶領他的兒子和百姓在灌縣的岷江出峽處壘石作堰,鑿離堆,將岷江水患馴服,使蜀地成為「天府之國」這莫大的功績,人民當然會永遠記住的。「恩波浩淼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這副伏龍觀楹聯就真真切切地記下了李冰父子的蓋世功勳。

李冰父子為了觀山勢察水情,可以說足跡遍布了岷江兩岸。在都江堰,幾乎到處都能夠看到李冰父子昔日的身影,人們為了表達對其父子二人的敬仰和愛戴,還專修了伏龍觀和二王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伏龍觀位於寶瓶口側離堆之上,是祭祀李冰的專祠,因李冰降服孽龍而得名。伏龍觀三面懸崖絕壁,峭壁如削,下臨驚濤駭浪,與附近的山、水、城、堰、關、津梁古蹟相輝映於山光水色之中,氣勢不同凡響。伏龍觀內,供奉著李冰的石像,高約3米,造型簡樸,儀態從容。

從金剛堤踏上凌空飛架於岷江之上的安瀾索橋,就可以到達橋頭的二王廟。二王廟面臨滔滔岷江水,背靠巍巍玉壘山,氣派雄偉,規模宏大,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為了紀念李冰父子,當地人民不但在廟裡供奉著李冰父子的神像,還在走廊門柱上懸刻了許多匾額和楹聯,歌頌他們父子承繼大禹,急民所急,「利濟斯民」「利濟全川」的頑強毅力與獻身精神——

恢拓禹功名父子,創開天府古神仙

灌輸益部成堯甸,疏鑿岷源紹禹功

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食天儘是此公賜予

萬流歸一匯八百裡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

青城山(圖片來源於網絡)

信步走在二王廟殿宇之間,腦海中不禁閃現出2000年來因朝代更迭而揚起的煙塵,在煙塵中,帝王將相王公顯貴的音容雖然依稀可見,但最終還是被煙塵湮滅。倒是李冰父子和這不變的青山江水,一直清晰地印在腦海裡,刻在心懷間,留在現實中。

(注: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個關注。小編會努力更新。

相關焦點

  • 巴蜀之地,天府之國,然而造就它的真正原因卻是這樣的
    四川成都素來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但這是什麼造就的這一切呢,或許有朋友能想到,沒錯,那就是都江堰。都江堰在建立初期的時候叫「湔堋 」, 是世界文化遺產,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它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而創造這一偉大奇蹟的人就是李冰。
  •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美麗長江之歌# 並@中國綠髮會往往一項工程能夠賦予一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文化,都江堰就是這樣一座古堰。據《史記》記載:「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也成為天府靈魂之所在。
  • 遊玩「天府之國」成都,最全的交通景點美食介紹
    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今天的成都更是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傳說中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現在,錦裡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
  • 人間珍寶——天府之國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接著我們去感受一下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有一聯曰攻心為上潤物無聲懂民情,順民意,才能得民心武侯祠(漢昭烈廟)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也是最負盛名的諸葛亮
  • 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都城,文化氣息濃鬱,是「天府之國」的腹地!
    這是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都城,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它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從未更改城名也不曾遷移城址,平靜而祥和地屹立於「天府之國」的腹地,確是一座讓馬可波羅都驚嘆不已的「錦繡之城」這就是成都。
  •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天府之國」?
    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在哪裡? 與今天大多數人想的不同,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並非四川盆地,而是用來形容關中平原;即使在四川,最開始的「天府之國」也只是形容成都平原,而非四川全境。
  • 《天府之國》
    千裡迢迢踏進天府之國高山仰止綿延大江大河舟車勞頓探尋九寨神奇奇峰雪水匯集五彩海子環山盤旋朝聖峨眉金頂登凌絕頂俯瞰雲蒸霞蔚拾級樂山一睹大佛真容臨都江堰望滔滔的泯江水利工程造福兩千餘年身披雨衣無懼風雨瀟瀟爬山涉水只為攬攝美景上東坡樓拜謁杜甫草堂
  • 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有五大最美旅遊勝地,堪稱人間仙境
    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有著不可思議的仙境九寨溝,另外,還有充滿佛氣的峨眉山,有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河川湖沼到溫泉瀑布,從巖溶地貌到丹霞地貌,天下美景盡收眼底,今天總結一下,四川四大最美的旅遊勝地,有秘境,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踏入,有機會的話,趕緊去吧
  • 探訪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古人智慧
    5月4日,天府新飛躍主流媒體瞰四川活動進行到第二天,全國40餘家主流媒體記者來到四川都江堰,實地觀看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古人治水智慧。據景區導遊介紹,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該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魚嘴、飛沙堰以及寶瓶口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巧奪天工,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長存的「不壞金身」。兩千多年來,都江堰把滔滔東洩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水旱從人「天府之國「的富饒與美麗。
  • 「天府之國」四川,除了九寨溝,還有12個5A景區,一些卻鮮為人知
    01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杜甫、張大千等人對青城山憐愛有加。這裡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 遊三千年"天府之國"成都景點旅遊攻略
    成都旅遊必去景點,十大網紅景點成都旅遊必去景點大全必玩推薦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古文化之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之國」美稱。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十分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錦官」,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簡稱為「錦城」。
  • 誰才是真正的「天府之國」
    我們現在都知道,在中國有一個地方被稱之為「天府之國」,那就是成都平原。其實最初被稱為「天府之國」的並不是成都平原,並且在古代中國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的除了成都平原之外,還有8個地方也被稱為「天府之國」。
  • 成都是如何取代關中平原(西安)成為「天府之國」的?
    說起天府之國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都,更是有「少不入川」的說法,其百度詞條釋義為「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後專指四川」。可見這「天府之國」的美名已經是刻進四川了。1、最早的天府之國是關中平原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最早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方是關中平原。
  • 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旅遊愛好者必打卡之地,天府之國成都
    成都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就衝著「天府之國」,我相信就有無數的遊客們想要一睹其風採了,當然,成都的魅力不僅僅於此,成都還是全國十大古都之一和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國時期的劉備便是在此建立了蜀國,所以它還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
  • 2020年旅行推薦地:成都,中國新晉一線城市,天府之國,休閒之都
    以目前城市的發展和口碑,成都已經成為了國內外投資者的寵兒,同時也成為了中國西部的引領者和標杆城市。有人說到成都,就會想到川劇變臉,也會想到川菜火鍋,其實一點都沒錯,用四川話來講就是巴適得很,意思是很好、舒服、合適,正宗、地道。自古以來,巴蜀之地,農產富饒,環境優美,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華夏西南屬國建都之地。
  • 盤點成都5大之最,除了最古老的都江堰,看看你還知道幾個?
    除了亮眼的經濟,成都還有5大之最,除了最古老的都江堰,你還知道哪幾個?3、擁有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個聞名中外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39;天府之國&39;。如今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最偉大工程,除了萬裡長城還有一處在川蜀,有鎮川之寶美譽
    萬裡長城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建設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禦工程,對中國走向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萬裡長城不是所謂的好漢,自古以來,萬裡長城吸引了無數中華文人和許多國際人,中國最偉大工程,除了萬裡長城還有一處在川蜀,有鎮川之寶美譽。
  • 天府之都「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成都向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一個古老而時尚的文化名城,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以自己強大的包容力迎接著來自各地的旅途者。寬窄巷子是極具成都特色的一條商業街,巷子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店鋪,古樸的味道,是最能夠感受到老成都的特色的地方。春熙路成都最為繁華的商業步行街,有著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各類專賣店、以及擁有眾多的中華老字號商場。是購物者的天堂。
  • 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世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萬民
    他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唯一完整留存、至今仍在一直使用、且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他成就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他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他就是都江堰。其中中國的都江堰位列其中。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現如今,都江堰不僅承擔著成都平原水利調節的作用,更是一個世界聞名的風景名勝區。
  • 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被譽地球同緯度最宜居的地區卻鮮為人知
    說起天府之國,或許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四川成都。但其實歷史上有七個地方被人稱之為天府之國,而這最早的天府之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漢中市。只因為根據資料,最早「天府之國」最早是當今的陝西關中平原地區,直到唐代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些變差,所以讓人淡忘了這座最早的「天府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