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2020-12-12 皮球見聞

#美麗長江之歌# 並@中國綠髮會

往往一項工程能夠賦予一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文化,都江堰就是這樣一座古堰。

據《史記》記載:「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也成為天府靈魂之所在。

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如此千年古偃,真是值得一觀。

01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區約50公裡。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

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02都江堰的設計理念

都江堰作為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是一個科學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李冰作為創建者,更是名垂千古,功不可沒。

選址首先是為軍事考慮,最初是為秦攻佔蜀國而修,考慮的是運輸功能。

建成後,又成為易守難攻之地,成為一處要塞。在岷江河畔的玉壘山上,建造了玉壘關,它傍崖臨江、居高臨下,被譽為「川西鎖鑰」。

其次考慮到灌溉功能,選在山地與平原交界處,利用魚嘴分水、寶瓶口無壩限量引水、飛沙堰、金剛堤攔沙,成就了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歲修:任何一項工程,如果沒有很好的維護與維修,都無法經歷千年。

李兵在設計之初就留下了治堰準則:「深淘灘,低作堰」。這是都江堰長生不衰的主要訣竅,人們將其奉若經典,世代遵從,不敢有違。

「低作堰」是指飛沙堰要低作。飛沙堰過高,雖然枯水季節寶瓶口可以多進水,但洪水季節卻會造成嚴重淤積,使工程逐漸廢棄。

「深淘灘」中 「灘」指的是風棲窩下的一段內江河道,每年洪水過後這裡會有沙石淤積,必須歲修。

所謂「深淘灘,低作堰」,即切忌用高作堰的方式在枯水季節增加寶瓶口的進水,那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用深淘灘的方式疏浚河道,以此增加枯水季節流入寶瓶口的水量,供灌溉之需。

為此,李冰在河床下埋石馬,明代改為四根臥鐵,作為深淘標誌,周密的設計成就了偉大的工程。

放射狀灌溉:成都平原從水患連年,到成為天府之國,正是由於從內江中引流而來的適量江水,呈放射狀灌溉著成都平原,密如蛛網的灌渠使灌溉面積在兩宋時期便達到1300平方公裡。

從李冰的整體設計中,不難看出,因勢利導方法貫穿始終,這是對自然的最好尊重。

03詩意都江堰:清山春《灌陽竹枝詞》詩:「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湧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清何盛新《伏龍觀》詩:「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清董湘琴《遊伏龍觀隨吟》:「峽口雷聲震碧端,離堆鑿破幾經年!流出古今秦漢月,問他伏龍可曾寒?」

杜甫的:「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古老的都江堰,它的的詩意貫穿了古今,成為人們拜水都江堰的原因之一。

都江堰的故事,如今仍在繼續。

關隘風雲早已黯淡,昔日的航運、古道也被鐵路、高速公路所取代。

以都江堰為節點,一張交通網絡已鋪陳開來:北抵九寨溝、南達峨眉山、西抵四姑娘山、東達成都。而且憑藉成灌快速鐵路,都江堰步入成都「半小時生活圈」。

如今都江堰坐擁青山綠水,懷抱如畫風景,它已成為成都的專屬名片。

「深淘灘,低作堰」這句治堰準則已成為華為的戰略哲學,不僅告誡人們勿要急功近利,也是對華為商業模式的一種高度概括。

都江堰既是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色的結合,也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結晶。

你是否也想體驗一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就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吧。

相關焦點

  • 古堰故事 | 李冰治水千秋都江堰
    李冰的豐功偉業造福了天府沃野良田也造就了川蜀文化的璀璨光芒古堰之水從遠古流淌至今風雲變化、歲月更替都江堰的故事講述了上千年今天,我們再講李冰治水說起都江堰,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 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都江堰是中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水文化搖籃」。古堰與周圍的古城、古關隘、古道和頗具特色的民居相映成趣,山、水、域、林、堰、橋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滿城水色半城山」的特色。
  • 古堰畫鄉通濟堰畔,荻草豐茂,格桑花海連綿起伏,兩岸風景如畫
    在浙江省麗水市古堰畫鄉,深藏著一座建於南朝時期的通濟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所謂「古堰」指的就是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的通濟堰,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洩兼備的水利工程,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沿通濟堰順流而下,兩岸風景如畫。其地天生麗質,也就有了古堰畫鄉的美名。
  • 膩害了都江堰!一堰造天府,至今仍作用
    近日,都江堰迎來了2019最大洪峰這座千年古堰又雙叒叕登上熱搜航拍都江堰水利工程洩洪再次讓人驚嘆一堰造天府,千年仍作用兩千多年來,飛沙流水各有道「四六分水,二八排沙」有條不紊的進行這項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的「古代生態水利工程」在大自然的嚴考之下,仍舊巍然屹立於岷江之上,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 麗水堰頭古村,千年古堰風景如畫,一個個驚喜等你來發現
    該村依山傍水,歷史悠久,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麗水「古堰畫鄉」的核心區塊。沿著風景如畫的小道前行可以欣賞到很美很美的景致哦。,樹齡均在1000至1500年間,是華東地區最壯觀且樹齡最長的的古樟樹群,這裡依山傍水,靈氣十足,擁有樹齡一千年以上的古樟達10株。
  • 打卡首批天府旅遊名縣②:都江堰,不止一座千年大堰!
    中國旅遊城市世界罕見的「三遺」城市四川最負盛名的天府旅遊名縣今天帶你雲打卡都江堰一篇文章解鎖吃喝玩樂都江堰的魅力,可不止一座千年大堰# 「三遺」之城,都江堰超好玩 # 光是都江堰「三遺」之城的名頭就夠全世界羨慕的了
  • 雲遊鹹寧 | 古堰凝眸韻千年,一灣活水入畫來——古堰灣
    雲遊鹹寧 | 古堰凝眸韻千年,一灣活水入畫來——古堰灣 2020-04-01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服遊古堰、森林音樂節、夢幻大湖秀...都江堰這份「雙節活動包」請你查收~
    2、漢服遊古堰·共賞青城月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在全國範圍內徵集100個「漢服家庭」免票「中秋遊古堰,共賞青城月」,共同歡度中秋國慶雙節~5、趣味打卡賀中秋·強國積分兌禮品遊客可憑學習強國積分在都江堰景區指定商店享受購物、品茗、演出優惠或憑積分兌換文創紀念品及其他伴手禮等國慶小禮物。
  • 散文|青城嵐:都江堰——70年時光溫語
    在如畫的祖國山河裡,你以這樣的底蘊與中華同輝,華章紛呈,這仍是你!你啊,就是以治水智慧聞名於世、以道之靈韻幽甲天下、以厚重文化溫潤歷史,讓我們摯愛、讓我們醉心的共同家園——都江堰。依託你的這方山山水水,循因勢利導、乘時制宜理念,造就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千年洗禮,設計功效一如當初,「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勝景在此起源、亙古綿延。70載春秋,彈指一揮。可以告慰的是,「深淘灘、低作堰」等治水要訣非但未曾遺失忘卻,甚而已然融入我們的血液中、靈魂裡,付諸每寸土地、每個角落,煥發著新的時代光芒。
  • 「古堰邀明月 盛世迎國慶」青城山—都江堰等你來嗨
    2020年9月28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召開了「2020中秋國慶『古堰邀明月 盛世迎國慶』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景區疫情防控、「古堰邀明月 盛世迎國慶」主題活動、秋季線路產品等內容。此外,還向遊客推薦了「體驗三遺之旅」「古堰秋韻養生之旅」「秋染都江銀杏之旅」「拜水問道,邂逅冰雪奇緣」等多條好玩的秋冬季旅遊線路。
  • 久等了,千年銀杏終於驚豔上線!都江堰『8大最美銀杏觀賞地』來襲,水靈妹邀你11月暢遊古堰踏金秋~
    西安的千年古銀杏樹去年火了,而在堰功道旁,也有一棵千年古銀杏,名為「張松銀杏」,相傳是張松親自栽種。岷江的江色在秋已然絕美,安瀾索橋搖搖晃晃,人兒在橋上或行或立,目之所及,皆是美好。每年秋天,有許多人都會來這裡採風,金黃的銀杏葉子落滿村子的各個角落,隨著清晨薄霧的蔓延,那風景如畫裡江湖一樣
  • 江哥探幽丨都江堰,掬起千年富民之水
    乘興登高舉目望,天府之國稻花香。寶瓶口、離堆、古堰等幾個部分組成的,是一個充分利用了自然條件,經部分人工開鑿,合理分配水流,以「疏導」水量達到趨利避害目的的水利工程。飛沙堰的洩水作用,有效控制水量,確保四川盆地成為「天府之國」。
  • 除了都江堰,我國還有5個古堰,而且它們個個都是世界遺產
    除了都江堰,能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水利工程古堰,我國還有5個,其中三個在浙江。重要的是不僅這些古堰保存完好,而且至今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多麼的偉大。通濟堰和大港頭、堰頭、坪地和保定等共同組成的古堰畫鄉現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名副其實的山水畫卷景點。通濟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壩、通濟閘、石函、葉穴、渠道、概閘及湖塘等組成,其渠道呈竹枝狀分布,48條支渠、321條毛渠漫延整個碧湖平原,渠上建閘七十二座,並以湖塘儲水灌溉。
  • 都江堰是怎樣從「人或成魚鱉」的蜀地變成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聚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巖山矗立於城區,山水、城林、河堰相融。都江堰,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靜靜地閃爍在碧波蕩漾的岷江中遊。仿佛一道永恆的風景,橫亙在巴蜀大地上。說都江堰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工程的鼻祖,一點不言過。有部紀錄片《世界遺產中國錄》之青城山與都江堰。當介紹到「二八分沙」、「四六分水」,我們一幫人簡直看呆了,要知道泥沙排放到現在也是世界性難題啊!
  • 都江堰,不止一座千年大堰!
    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是國家歷史名城、中國旅遊城市世界罕見的「三遺」城市今天帶你雲打卡都江堰一篇文章解鎖吃喝玩樂都江堰的魅力,可不止一座千年大堰「三遺」之城都江堰超好玩光是都江堰「三遺」之城的名頭就夠全世界羨慕的了世界文化遺產
  • 堰遇千年 畫裡跨年——2021古堰畫鄉舉辦「這才是跨年」活動
    目前咱們古堰畫鄉正處淡季,沒有人山人海,但風景秀麗,活動豐富,如何躲避人流享受跨年?古堰畫鄉給你準備好了「五星」跨年攻略!一大波精彩的跨年主題活動(一)古今交融的國風跨年詩會遇見古堰畫鄉之美,探索甌江詩路文化。
  • 青城山下都江堰,一份山光水色的畫卷
    因此,古人把這類未解之謎,歸結於魔法神跡。而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把神話和智慧,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中,青城山就是日月靈氣匯集之地。古俠小說中的青城派,更是賦予青城山一絲俠義之風。而在課本中存在的都江堰,是國人周知的古代水利工程,延續了千年,造福了沿河文明。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青城山都江堰主要景點由三體組成,分別為青城山、青城後山和都江堰。
  • 巴蜀之地,天府之國,然而造就它的真正原因卻是這樣的
    四川成都素來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但這是什麼造就的這一切呢,或許有朋友能想到,沒錯,那就是都江堰。而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一事就不得不談談當時的歷史背景了。當時的秦昭王正在為統一天下的事積極做準備,而巴、蜀在統一中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被秦國的有才之士看重,就對秦昭王說「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於是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國郡守。
  • 你不知道的都江堰
    《灌陽竹枝詞》裡說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湧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都江堰市以世界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建於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風雨仍發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千年古堰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標準。都江堰市原名灌縣,早在夏禹時代稱「導江」,傳說因夏禹治水導江至此而得名。
  • 雨中玩浙裡,千年延續的古堰畫鄉水利奇觀,洪水考驗中的世遺古堰
    ,「通濟堰」古堰時至今日,依然在發揮水利調蓄的作用,造福了當地1500年,保障了浙西南最大的糧倉「碧湖盆地」的風調雨順,讓這裡從以前的蠻荒之地,變為旱澇保收的世外桃源。通濟堰的營造技藝非常特殊,千年之前就應用了一系列科學原理和先進技術,首創了拱壩形式,古堰的建築材料最初為木蓧土礫壩,後來在1205年(南宋)才改為「石壩」,整個古堰壩體一直保持著古老的拱形結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