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很多人都喜歡刷手機,尤其是刷朋友圈。近些年微信作為一種重要的社交通訊軟體,已成為人們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其中朋友圈記錄承載了眾多的喜怒哀樂,朋友圈也成了很多人記錄日常的平臺。朋友圈中,有人玩自拍,有人曬美食,有人炫車炫房,有人發心靈雞湯,還有人推銷商品等等,朋友圈是個百花筒,應有盡有,這種簡單的分享模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滿足感也能滿足一些人喜歡窺探別人私生活的心理。
朋友圈雖好但也有很多人從不發朋友圈也不點讚或極少發朋友圈的,甚至乾脆關閉朋友圈,不發任何動態,也不去觀看他人的動態,這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呢?有些心理學家說這種人城府深,對自己保護欲很強特立獨行,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真實看法,具有掩飾性性格,不能相互信任不可深交要遠離,其實這種說法是有所偏頗的。
單從表面來看,刷朋友圈,相互點讚評論,可以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使彼此友誼更加深厚。而有些人不跟隨潮流不喜歡被別人評頭論足,也不在意身邊人的生活,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往往在艾森克人格問卷中「掩飾性」得分很高。
不過人的成長受到環境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生活中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網絡上通常也很沉默。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可能認為發出來的消息會使他人誤會,怕說錯話,正是因為有所顧慮,不想自己的意思被他人歪曲,又或是不想讓他人看到不完美的自己。小編覺得不發朋友圈的,一,耐得住寂寞的人。二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事,生活低層且平凡,沒啥好發的。三,成功的人士,沒時間去發。四,性格內向自卑且懦弱的人。五,城府深疑心重的人。
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發朋友圈動態,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吃個飯,走個路,買個啥東西,坐個車,都喜歡在朋友圈暴露,各種秀找自我安慰,天天不是推銷,就是秀,浪費時間,虛榮浮誇盡顯無疑。不時發幾條很正常,記錄生活,分享幸福,宣洩煩惱,緩解壓力,但是發多了確實招人煩。朋友圈有親朋好友,但也有很多是為了工作其實並不很熟悉的人,喜怒哀樂都發上去給幾乎不相識的人看,是不是膚淺一點?
凡事都有兩面,不能一概而論,但不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只要沒有違背道德法律,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才組合成了繽紛多彩的生物群落!只要不違背道德、法律,生活是自己的隨心而動吧!好多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我們高攀不起的人!不用你遠離,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誰!不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只是單純的嫌麻煩或者是不想發而已,說實話,不發朋友圈的人不光是不發朋友圈,一般沒事也從不和別人聯繫,比較不喜歡交際,聯繫的人只有那幾個親人朋友。沒有必要去遠離他們。喜不喜歡發朋友圈,與人的好壞無關,與人的陰暗面無關,發不發朋友圈就能看出性格心理的,可比看手相,星座,面相的low多了!總之人各活法,包容才是理智。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