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呢?要遠離他們嗎?

2020-12-15 優淘邦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很多人都喜歡刷手機,尤其是刷朋友圈。近些年微信作為一種重要的社交通訊軟體,已成為人們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其中朋友圈記錄承載了眾多的喜怒哀樂,朋友圈也成了很多人記錄日常的平臺。朋友圈中,有人玩自拍,有人曬美食,有人炫車炫房,有人發心靈雞湯,還有人推銷商品等等,朋友圈是個百花筒,應有盡有,這種簡單的分享模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滿足感也能滿足一些人喜歡窺探別人私生活的心理。

朋友圈雖好但也有很多人從不發朋友圈也不點讚或極少發朋友圈的,甚至乾脆關閉朋友圈,不發任何動態,也不去觀看他人的動態,這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呢?有些心理學家說這種人城府深,對自己保護欲很強特立獨行,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真實看法,具有掩飾性性格,不能相互信任不可深交要遠離,其實這種說法是有所偏頗的。

單從表面來看,刷朋友圈,相互點讚評論,可以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使彼此友誼更加深厚。而有些人不跟隨潮流不喜歡被別人評頭論足,也不在意身邊人的生活,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往往在艾森克人格問卷中「掩飾性」得分很高。

不過人的成長受到環境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生活中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網絡上通常也很沉默。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可能認為發出來的消息會使他人誤會,怕說錯話,正是因為有所顧慮,不想自己的意思被他人歪曲,又或是不想讓他人看到不完美的自己。小編覺得不發朋友圈的,一,耐得住寂寞的人。二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事,生活低層且平凡,沒啥好發的。三,成功的人士,沒時間去發。四,性格內向自卑且懦弱的人。五,城府深疑心重的人。

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發朋友圈動態,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吃個飯,走個路,買個啥東西,坐個車,都喜歡在朋友圈暴露,各種秀找自我安慰,天天不是推銷,就是秀,浪費時間,虛榮浮誇盡顯無疑。不時發幾條很正常,記錄生活,分享幸福,宣洩煩惱,緩解壓力,但是發多了確實招人煩。朋友圈有親朋好友,但也有很多是為了工作其實並不很熟悉的人,喜怒哀樂都發上去給幾乎不相識的人看,是不是膚淺一點?

凡事都有兩面,不能一概而論,但不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只要沒有違背道德法律,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才組合成了繽紛多彩的生物群落!只要不違背道德、法律,生活是自己的隨心而動吧!好多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我們高攀不起的人!不用你遠離,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誰!不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只是單純的嫌麻煩或者是不想發而已,說實話,不發朋友圈的人不光是不發朋友圈,一般沒事也從不和別人聯繫,比較不喜歡交際,聯繫的人只有那幾個親人朋友。沒有必要去遠離他們。喜不喜歡發朋友圈,與人的好壞無關,與人的陰暗面無關,發不發朋友圈就能看出性格心理的,可比看手相,星座,面相的low多了!總之人各活法,包容才是理智。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相關焦點

  •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隨著網絡的普及,社交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面對面的交流,到通過微信進行溝通。現在微信聊天,已經成為人與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也很喜歡,把自己的日常發在朋友圈。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去看看他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但朋友圈也不代表著真實,很多騙子,會把自己的朋友圈經營得很好。對於朋友圈,也是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有一部分群體,是從來不發朋友圈的。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因為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對於這個問題,可以一起來了解下。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才是最值得深交的對象
    所以,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和時代,要了解一個人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難,完全可以從他或她的朋友圈就可以看明白。 朋友圈發展到現在,越來越清晰的情況是,發圈的人越來越少了,人們似乎厭倦了這些行為和表達方式。那麼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調查表明,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是這三種性格!
    現如今,信息發達程度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它已經完全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了,像QQ、微信裡面都存入了我們每一個的回憶、工作、生活,所以不難發現我們很喜歡看朋友圈發表的信息,因為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的際遇,也可以知道他們的生活如何,但你的身邊有那種來沒有發過朋友圈的女生嗎?
  •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怎麼想的?心理學家:十分可怕
    我們每個人都有分享自己生活的欲望,而社交軟體的朋友圈功能正好滿足了我們的這種需求。當我們遇到什麼糗事時,會發到朋友圈供大家一樂,當我們處於人生的重要時刻,會想要在朋友圈記錄下來,當我們僅僅只是在某一刻產生了一些感慨,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我們的感悟。可以說,點進一個人的朋友圈,他的性格就一目了然。
  • 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性格,女生的性格能看出家境
    現在不僅很多的年輕人,他會利用朋友圈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就連我們的父輩們也已經加入到了這個大軍當中去,有什不開心的事情,或者說是有什麼開心的事情,也喜歡在朋友圈中訴說一下,可是在這群人當中不得不說也有很多的潛水軍,潛水軍就是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那麼這些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性格是怎樣的呢?
  • 那些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或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失去了什麼
    謝楠提及龔琳娜是一個不給朋友圈設置權限的人。謝楠說:「仿佛在她那兒永遠開著一扇門,歡迎老朋友隨時來坐坐,微笑著說,我很好啊,你呢?」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的溫暖。這一類朋友,平時跟他們聊天少,他們自己也幾乎不發朋友圈,也不會點讚留言我的朋友圈,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待在我的好友列表裡。時間久了,都會忘記好友列表裡有這個人。
  • 那些加了微信好友,卻從來不說話的人,是什麼原因?看完明白了
    那些加了微信好友,卻從來不說話的人,是什麼原因?看完明白了微信的話,對於我們都不陌生。現在的話,可以說離不開微信。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對於微信主要的是在上聊天。不管是朋友之間的聊天,還是家人之間的聊天。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回家第二天,我竟在朋友圈裡發現了母親發的圖片,父親在她圖片下面點讚留言。後來就經常見母親發朋友圈,多數是轉發別人的東西,她卻很高興,每次見我都跟我說她的朋友圈裡發生的故事。連老年人都把發朋友圈當成一種樂趣,咱們年輕人的朋友圈就更不用說了,向來都很活躍。今天這個發個美食,明天那個發個風景,都樂此不彼。而那些從來不發消息的人,少之又少。
  • 人際交往心理學:遠離不發朋友圈的人?看清這3點,你就懂了
    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各種通訊設備的出現,帶火了那些通訊APP,大家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再加上微信的普及,身邊很少有人不用微信,人們大多數的交流都有線下變成了線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在朋友圈裡面分享的生活瑣事。大家通過朋友圈就能看到他們的生活,點讚評論一起互動,還能看出大多數人的性格特點。然而有的人卻不發朋友圈,朋友圈什麼內容都沒有,也不與別人互動。
  • 吃個必勝客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吃個必勝客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這個話題是我偶然間在知乎上看到的,正如看到標題以後點進來的大多數的你們一樣,我也想通過各方評論對這一話題一探究竟……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條評論:「先別問別人的心態,先問問你自己的心態。」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你發現了嗎?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所以,我欣賞那些依然敢於在朋友圈裡做自己的人。他們熱愛生活,也願意坦誠地面對生活,即使也會遇到周圍不好的的評論,但他們從來不曾活在別人的評論裡。不會被動搖,也不會為自己真實的表達感到羞愧。
  • 一個人心理是否成熟,就看他有沒有在朋友圈發這4種內容
    肆意灑脫的嫉惡如仇都是年少時候的事情,當我們脫離了幼稚單純,逐漸走向社會,走向成熟,就要漸漸容忍諸多的不公和學著接受自己所討厭的人和事物,也就不能夠像曾經一樣,口無遮攔的去批判那些自己討厭的東西。而那些在朋友圈中肆意抨擊他們討厭的東西的人,雖然表面上看是為人真實,實際上都是心理還不夠成熟的體現。
  • 經常旅遊,卻從不發朋友圈,這些人是什麼心態呢?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前車馬很慢,書信也很慢,想見的人要走很遠,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夠見到。現在有了手機,直接就可以視頻聊天,與自己的親朋好友互相嬉戲打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經常會出去旅行,但是卻從來都不會在朋友圈裡面發自己旅行時的所見和所感。他們會有這樣的表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呢?朋友圈雖是一個傳遞自身情感的媒介,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有的人他並不善於表達自身的情感,而是習慣自己去消化。
  • 從來不玩微信朋友圈,往往是以下幾種人
    我們難以站在白巖松的角度上思考人生,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微信朋友圈的不足,我們也開始理解那些從來不玩微信朋友圈的人,比如下面這三種人,基本就屬於從來不玩朋友圈的人。
  • 那些經常去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有些人旅遊為什麼不喜歡發朋友圈?我是喜歡旅遊的人,也去過國內不少的地方,我不熱衷於發朋友圈。有的朋友就覺得去旅遊了,不發朋友圈去旅遊有什麼意思?當時我就很疑惑,去旅遊和發朋友圈有什麼聯繫嗎?去旅遊是自己喜歡才去的,發朋友圈也是自己想發才發的,去旅遊和發朋友圈沒有必然的聯繫。雖然我不發朋友圈,但是我會在我的平臺帳號上面發布一些旅遊的動態。為什麼我不喜歡發朋友圈呢?
  •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他們都是什麼心理?網友:太對了!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都是什麼心態?微信推出了一項重要的隱私權限: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從「最近半年」,增加到「最近三天」。所以會覺得真正關注你的人一天內就會看到你的朋友圈,何況是三天,其次,這是一種保護自己隱私的做法。雖然,朋友圈現在不僅是朋友圈,更多的是只有微商,工作夥伴,一面之緣的人……很多很多稱不上朋友的朋友。並且每天都在添加著,而他們覺得被不熟的人翻閱到以前的自己,有種被窺探隱私的感覺。
  •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他們是性格怪癖嗎?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獨來獨往。他們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獨處,一個人逛街。但是你和他們打交道,卻發現他們很和氣,也很友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些獨來獨往的人慣有的高冷孤僻。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相處分享快樂和憂傷嗎?答案當然不是。
  • 朋友圈是一個人對外的名片,喜歡發朋友圈的女人有3個性格特點
    現在的我們,總是喜歡用朋友圈去記錄自己豐富的生活。相似的經歷,卻有著不同的感慨,有著共同的話語,卻各有感觸。 蔡康永說:「我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 假如《名偵探柯南》中的人物有朋友圈,他們會發什麼?
    《名偵探柯南》從1994年連載至今,已經有一千多話了,其中各種讓人不可思議的作案手法和神乎其神的推理也讓小編著迷不已。漫迷們看過《名偵探柯南》,但是你們有看過他們的朋友圈嗎?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小夥伴們去看網友們自製的《名偵探柯南》等人物的朋友圈吧,看看他們平時生活中和漫畫裡有什麼不同。
  • 有些人經常旅遊但從不發朋友圈,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我是一名旅遊愛好者,我也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但是朋友圈我很少會發。有些人認為,既然都去旅遊了,不發個朋友圈,哪還有什麼意思呢?不白旅遊去了?!誰知道你去過呀?!當時,我很困惑。誰說的去旅遊,就非要發朋友圈呢?這個跟我去旅遊有什麼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