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發生開始,「機票價格」始終在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中佔有一席之地。
從2月開始,歐美飛往中國的單程經濟艙票價從平日的數千元飆升至數萬元仍一票難求,時至今日天價機票仍在繼續。
海外留學生回國難
新冠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由於回國一票難求,留學生還在『打加時』,更悲催的是加時賽依然遙遙無期!
對於沒有財力和關係進行商務包機的普通留學生來說,現在回國的機票有兩種,一種航空公司的普通航班,票價被炒到十幾萬一張;另一種是大使館包機回國,票價在3萬左右,但是需要抽籤被抽中才能買。
根據票務網站的信息顯示,一張在6月7日從洛杉磯飛往上海、途經巴黎的非直飛換乘航班,經濟艙價格為7.1萬元,公務艙為11.7萬元,頭等艙為16.7萬元,且不保證百分之百出票。疫情爆發之前,此類機票的經濟艙價格僅為2000元左右。
中美天價機票(圖源:新浪微博)
從中國民航網微博的評論可以看出,留學生如今確實因為買不到機票而焦頭爛額、怨聲載道。例如中國民航網發布六月航班安排的微博下,高贊評論為「這是陰間航班嗎,怎麼我一張票都看不到?」「如果還有航班有票,我就叫你爹。」
實際上,即使「幸運地」從票代那裡買到了天價機票,也不保證可以順利起飛。
據證券時報報導,在美國東部地區上學的劉冰(化名)表示,「從四月準備回國,每天醒來就拿著世界地圖開始規劃轉機路線。目前已經被取消了三張機票。房子馬上就要到期了,如果再買不到機票就必須出門找房子,但是目前美國疫情這麼嚴重,又發生了暴亂。」
「上次航班又被取消,我打電話告訴媽媽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只是囑咐我一定注意安全。後來妹妹告訴我,媽媽掛完電話後就哭了。」劉冰哽咽道。
一位家住洛杉磯的華人女子趙小姐稱,她的媽媽去年12月從深圳來洛杉磯探親,本來打算過完春節,2月份就回去,沒想到一夜之間,洛杉磯直飛深圳的航班取消,隨後趙小姐的母親買了多張轉機回國的機票,但被連續退了5次。
趙小姐的母親不會說英語,不能轉機,只能直飛;包機價格太過高昂,普通人家承受不起。因此,回國機票選擇非常有限。
趙小姐在微信上諮詢機票代理,發現洛杉磯直飛中國的經濟艙機票,要15萬人民幣打底,瞬間被這可怕的價格嚇退。
趙小姐稱,媽媽為了回國「幾乎瘋魔」,現在每天什麼都不幹,就捧著手機刷機票,但每買一張,就被退一張,這讓母親非常崩潰,甚至說出「機票再被取消我就不活了」的氣話。希望一次次落空後,母親整日臥床,如生大病一般,不吃不喝,勸也勸不動。
趙小姐請來了醫生,醫生給母親看過後,說是「神經官能失調」,最好的解藥只有「回國」。
更絕望的是,即使能「幸運地」從美國機場順利起飛,也不保證可以順利回國。
近日,21名在美華人花費數萬元買機票回國,卻被困在中轉國瑞士,遭瑞士遣返回美國的悲催經歷,引發網友和媒體關注——
據報導,這群華人是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們有的人早已畢業多時,在美國找不到工作,急著回國,但卻因疫情下的限航措施,機票被取消多次。直到最近,他們想出了一條「曲線回國」的方法:先從紐約飛瑞士,再從瑞士飛新加坡,再從新加坡飛廈門回中國。這一通轉機的路線下來,每人光機票就要花9000美元(約6.4萬人民幣),21人總共花費超過百萬人民幣。
然而,飛機落地瑞士機場後,一行人興衝衝地走下飛機,準備換機票飛新加坡時,卻從瑞士機場人員口中得到噩耗——瑞士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籤證不符合新加坡移民局的規定,無法前往新加坡,必須現在立刻返回美國。
這突如其來的遣返令,對幾名留學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要知道,已經畢業的留學生,一旦離開美國,手裡的學生籤證就自動失效了,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再合法地進入美國境內。
即使中國駐蘇黎世大使館出面調解也無濟於事。最終,一部分持學生籤證的中國留學生,因為當地警方持續的警告,被迫登上了返美班機。
還有6人,因為疑似籤證過期,不相信能順利入美,拒絕登機,至今仍被困瑞士蘇黎世機場,目前自費住在酒店裡,正焦急尋找其他可行航線。
圖源:新浪微博
實際上,現階段,不少在美華人正經歷著回不了國的煎熬。很多人本是來美國探親,或旅遊度假,根本沒打算長待,誰知卻因疫情被困在美國近半年,回家之路遙遙無期。
為什麼留學生回國這麼難?
首先,政策限制影響航司運力供給。
如同「五個一」政策下供給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導致機票價格飆升一樣,由於政策限制導致的供不應求將使機票維持在非正常的高價位。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尚不樂觀,多數國家對於開放入境仍持保守態度,開航政策和籤證政策仍需要視疫情控制情況而謹慎斟酌。
杜拜機場執行長Paul Griffiths認為:「後續國際航班的放開將可能主要依靠疫情已經受到較好控制的國家之間建立雙邊協議,如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開放協議,從而在此基礎上重啟兩國間的國際航班運營。」
其次,「客艙社交距離」降低了運載能力。
疫情期間,許多國家通過規定「社交距離」來降低病毒傳播概率,而為了在有限的飛機客艙空間中達到有效「社交距離」以滿足公共衛生安全要求,一些航司自發採取「空置中間座位」的措施。
以最大載客量為149人的波音737-700為例,如果中間的座位空置,只能搭載約99人,客座率為66.4%,已在剛剛能夠保本的客座率邊緣徘徊。如果後疫情時代,航班上仍然保持這樣的「客艙社交距離」。
客艙社交距離(圖片來源:CNN)
第三,機艙消毒降低了飛機利用率。
為了使客艙保持一定的衛生安全標準,許多航司都引入了定時消毒機制。如果未來飛機都需要在過站時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將導致過站時間增加,從而降低飛機的利用率,這一點對追求高飛機利用率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將造成更大影響。
此外,有些航空公司(例如阿聯航空)甚至在每個航班上都配備了專門負責衛生和消毒工作的人員,這一舉措大大增加了航班的人力成本。
第四,部分國家接二連三傳出的禁令。
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6月1日發布「暫停中國某些非移民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的通知,轉述美國總統川普5月29日發布的公告,稱將禁止或限制「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學生或研究人員入境。根據官方估計,這項計劃或許至少影響3000人,而其中一些人可能正在從事重要的研究項目。
圖源:白宮網站
與此同時,其他籤證政策也還在收緊。6月2日,美國大使館表示,取消中國大陸地區6月8日至6月26日的移民和非移民籤證預約。換言之,基本全部類型的赴美籤證均取消預約。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交通部傳出的消息,暫停所有往返美國的中國航空公司定期客運業務。6月16號之後,美國將不會有返回中國大陸的客機,再次入境美國,讓留學生的回家之路更遙不可及。
天價機票何時是個頭?
6月4日,中國民航局根據當前疫情形勢發布新規,其中包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可適度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以入境航班落地後旅客核酸檢測結果為依據,對航班實施熔斷和獎勵措施等。
民航局宣布,放寬國際客運航班限制,可適度增加具備條件國家航班增幅;此前暫停直飛中國的95家外國航空公司,可以選擇中國一個具備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運營一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
37個城市具備國際客運航班接收能力(圖源:新浪微博)
此外,民航局在堅持了「五個一」不動搖的前提下,對國際航班實行「獎勵」和「熔斷」機制。
獎勵措施: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為零的,可在航線經營許可規定的航班量範圍內增加每周1班,最多達到每周2班。
熔斷措施: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達到5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1周;達到10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4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調整用於其他航線。「熔斷」期結束後,航空公司方可恢復每周1班航班計劃。
也就是說,新規將在事實上增加回國航班的數量,也擴大了乘客在購買中轉航班時的選擇空間。
民航業評論員張仲麟對此評論指出,民航局通知的本質,則是把中美航班這個球踢回美國那兒:「復飛條件我寫的明明白白,你自己看去。」
張仲麟還認為通知中的熔斷機制「更妙」,有利於讓航空公司切實地重視起登機前檢疫,也能變相增加一些防控工作得力航空公司的航班量。
當地時間6月5日,美國交通部(DOT)發表聲明稱,允許每周有兩個由中國內地航司運營的往返中美直飛航班,政策立即生效。這份新命令稱,「這將與中國允許的美國航司飛往中國的航班總數相同。」
美國交通部網站6月5日發布的命令截圖
路透社獨家援引美國政府和航空公司人員稱,美國交通部計劃在未來幾天發布一項修改後的命令,可能會允許一些中國民航客機繼續飛行。報導認為,這一變化應能讓美國航司從6月8日起恢復「一周一次一城」的赴華航班,但仍遠低於美國政府所說與中國航班協議所允許的水平。
中國民航局的新政實施後,相信會有更多國外航空公司恢復直飛中國或中轉航班的航線,海外華人購買回國機票的壓力也會減輕。
隨著疫情的好轉,恢復正常生活的曙光正在出現,希望所有意外被困異鄉的華人,都能順利回家,與家人團聚;希望大家不論身處哪個國家,都能做好防護措施,調整好心態情緒,平安順遂地度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