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隨著新冠疫情的快速擴散,多個國家對中國採取了旅行禁令。
當武漢的疫情完全控制住,海外疫情又快速惡化了。
於是,民航局在3月底出臺「五個一政策」,即一家航空公司在一個國家只能保留一個航線,並且一周最多只有一個航班。
停課數月之久的留學生,僅有極少數人在第一時間搶到了票、順利回了國。
而剩下的那些人,只能眼看著為數不多的航班機票價格水漲船高。
回國經濟艙機票在1個月內從疫情前的8、9千元,被炒到了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
更有甚者,一張疫情期間的經濟艙機票在經過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後,最高竟被炒到了18萬元。
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但為了儘早回到家中,旅客們只能掏錢購買「天價機票」。
據《封面新聞》報導,目前,上海和北京公安已經成立專案組,以涉嫌詐騙立案調查「天價機票」。
已經有數名旅客成功找代理人退回購票差價。
但掏過天價機票錢的旅客當中,有90%依然以為這是市場正常溢價,殊不知自己成了倒票、炒票的受害者。
4月16日,中國民航局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國際機票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對國際機票全部採取直銷模式,確保公開透明、明碼標價,杜絕中間環節倒票、炒票行為。
儘管要求公開透明、明碼標價,但在機票全部售罄的情況下,許多留學生和家長都不是從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手裡買到的票,而是從「黃牛」手裡購票。
據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宋剛(化名)透露,在五個一政策實施後,從歐美回國的經濟艙機票從平時的8、9千漲至3、4萬(正常溢價),但依然一票難求。
一些機票代理商嗅出了其中的商機,開始趁機炒高機票價格,牟取暴利。
但在民航局聞聲趕到、下發上述《通知》後,這些機票代理商仍未停止炒票價的操作。
相信這段時間買過機票的同學都知道,包機是中國政府派去接學生回來的,這裡暫不討論。
當直飛和包機無論如何都買不到時,中轉兩、三次都有可能,但價格頗高。
加價最離譜的,堪數直飛航班。
由於滯留海外的人群歸家心切,直飛航班經濟艙價格被炒高至十幾萬元的大有人在。
時代的一粒灰,對於仍然留守在海外的留學生來說就是一張「天價機票」。
由於疫情被困海外的留學生仍然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群體。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1日的報導,英國一名年僅21歲的青年男子在隔離期間精神崩潰,向家人發送「告別」簡訊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搜索關鍵字,你會發現,有不少正值陽光青春的青少年們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的社會大停滯而絕望甚至是精神崩潰。
這對於留學生及其家人朋友們來說無疑是一個警鐘。
瀏覽新聞,這些被新冠病毒社會隔離而壓垮的年輕人尚且居住在自己的祖國,身邊是自己的家人、朋友。
而留守海外的留學生們,他們與最親近的家人朋友之間隔著大洋,有著時差。
落寞感,孤寂感是這場疫情中,留學生感受最深的情緒。
是去是留,成了當時留學生最大的難題。
有的留學生,為了回國花費40萬。
一名學生必須從巴黎飛往廣州,半小時之前看機票還是一萬九,猶豫了片刻沒下定決心是否要買,頁面再刷新,票價轉眼到了兩萬多。
除了面對瞬息萬變的票價,一路上很多留學生不吃不喝,努力將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有留學生為了避免自己不幸「中獎」被取消航班,一口氣買了十幾張機票。
從新加坡轉機的,從杜拜轉機的,甚至從臺北轉機的,花費將近40萬。
最終的回國路線是曼城-杜拜-香港-北京。
從最終訂好票,到全副武裝出發去機場,只有四個小時。
機票代理商們,正是看準了這個機會。
因為他們知道,許多在英國讀書的中國小學生、初中生,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管出多高的價格都希望孩子平安回來。
於是,不管加價多少,總會有人買的。
今年6月,由於海外疫情大爆發,大學全部停課,一位姓周的女士希望為身在加拿大讀本科的兒子買到機票,儘快回國。
她通過朋友找到了一名「特價機票代理人」。
代理人將一張7月從溫哥華直飛成都的原價4萬多元的東方航空經濟艙機票,最終以1萬訂金,總價10萬多元的成交價格,賣給了周女士。
紐約的研究生小程,則是花了6.1萬元買到了一張原價2萬多的衣索比亞航空的中轉航班,輾轉回到了上海。
「代理說沒辦法把價格放低,因為價格低了對方也不給他位置。當時想的是,能成功回國就好了,哪兒想得到其他那麼多。」
這些黃牛機票代理商之所以能拿到直銷的機票,是因為勾結了私自倒賣機票的航司內部員工。
民航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國際機票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有一條明文規定:杜絕內部員工的違規操作行為。
在京滬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後,航司內部有人員私自代理機票的,最終將以涉嫌職務侵佔罪進行刑事拘留。
以10萬多元為兒子買機票的周女士在得知自己購買的機票是黃牛代理違規違法操作,涉嫌詐騙和非法經營之後,打電話至航司投訴。
第二天,那名黃牛代理就給她退回了6萬元差價。
據周女士稱,目前已有多家涉嫌公司被查處,多位知情旅客收到了差價退款。
但90%遭加價買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詐騙了,還以為這是正常漲價。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曾有類似遭遇,可以直接向航司舉報或報警,然後去找票販子退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