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家鄉—金達萊開滿了山坡

2020-12-25 老美的美好生活

金達萊,又名高山杜鵑,在延邊,她是春天的使者,每年4月末至5月初,漫山遍野,鋪天蓋地,遠遠望去,像雲霞落滿群山。金達萊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州花,延邊人民將此花視為堅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徵。

敦化市金達萊花谷

敦化市「金達萊花谷」在敦化市沙河沿鎮沙河橋村,自然形成,花谷綿延兩公裡,如同紫色雲霞布滿兩岸,在懸崖峭壁、陡坡巖石的縫隙中競相開放,花枝在春風中搖曳,令人賞心悅目,河谷水流湍急,拍打兩岸,仿佛置身人間仙境。目前還沒過度開發,還保持著天然的原生態,每年花開山野,遊人如織。

靈動嫵媚

在金達萊盛開的這片土地,也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在抗日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有無數的朝鮮族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村村皆抗日,屯屯出英雄」,這是延邊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壯麗史詩上光輝的一頁。金達萊,她是延邊各族兒女的英雄花,著名詩人賀敬之曾對這片革命熱土進行了高度概括:「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火紅的金達萊,那是烈士的鮮血化做的花朵,怒放在這片被英雄熱血灑染的土地,守護著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們。

嬌豔俏麗
熱情似火
紅霞滿山

我非常喜愛金達萊花,熱情奔放,肆意開在山巒峭壁上,無拘無束。像及了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樂觀開朗,熱情好客。下一個五一節,來延邊州觀賞金達萊吧。

相關焦點

  • 金達萊-民間故事
    普天下花兒不止千萬種,其中開得最早的要數金達萊,最惹人喜愛的也是金達萊。每年一開春,冰雪剛剛消融,花草樹木還沒有從冬眠中甦醒,金達萊就盛開在山坡上,深谷裡,巖縫中,萬紫千紅,十分好看。孩子們喜歡它,姑娘們熱愛它,連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對它讚不絕口。這究竟是為什麼?原來,這裡還有一個悲壯動人的故事呢!
  • 戰地金達萊,花兒為誰開?——記志願軍老戰士文工隊員任紅舉
    新華社上海10月8日電題:戰地金達萊,花兒為誰開?任紅舉說,「槍炮聲就在耳邊吼,我就坐在山坡上採訪了他。」這名戰士叫胡修道,他帶領戰友共擊退敵人40餘次進攻、斃傷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5天後,任紅舉創作出山東快書《金星英雄》。這個節目任紅舉幾乎演遍了全軍。胡修道的名字也就此傳遍全軍乃至全國。
  • 延邊田野山間開放的第一朵花:金達萊花
    金達萊花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州花,又名尖葉杜鵑、興安杜鵑,主要生於山坡,草地,灌木叢等處。金達萊耐寒,生長在山上,是延邊大地田野中開放的第一朵花。這是延邊安圖亮兵臺大頂子山上含苞欲放的金達萊,一枝枝金達萊像山林中的火炬。
  • 雲南又一怪——山坡爬滿龍爪菜
    雲南又一怪——山坡長滿龍爪菜「忙啥呢?還不回來,這兩天野菜滿山坡啦」我一聽有了精神,也顧不得腦中剛剛整理好的假期計劃表,一股腦的驅車衝到了尋甸,到尹武山尋了一波野菜。翻山越嶺,只為了我心愛的「龍爪菜」,事先已經做好了踩點的工作,才踏上清明雨後混雜著泥土芳香的土地,就被鄉親們帶領著直奔「主戰場」。
  • 桃花滿園,梨花滿山,金達萊朝鮮族特色民俗村賞花進行時
    金達萊花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州花,主要生長在山坡,草地,灌木叢中,當她盛開時,紅紅豔豔、密密層層、滿山遍野、疊錦堆秀!朝鮮族人民把它作為堅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徵。2010年,和龍縣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襲擊,三個村莊幾乎被洪水摧毀,很快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重建,並用金達萊這個最美好的名字來命名。如今的金達萊民俗村已經華麗轉身,實現了「農旅一體」,成為集民俗旅遊、休閒觀光、農家旅館為一體的特色朝鮮族民俗村。
  • 綻放的金達萊——開在脫貧攻堅前沿陣地上的希望之花
    中國臺灣網7月7日延吉訊 (記者 尹賽楠)金達萊,是田野中開放的第一朵花,熱情的朝鮮民族將它看作春天的使者,寓意著美好和幸福。在位於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脈北麓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久開放」的金達萊,搖身變作這裡的州花,成為當地人民祈盼繁榮、喜悅的真切表達!圖們市石峴鎮水南村。
  • 進入金達萊民俗村延邊體驗朝鮮族的生活
    幾年前,我帶著朋友們參觀了美麗的神秘長白山,並繼續開車向東到延邊延吉。在路上,我發現了一個被水包圍的村莊,住在山的後面。這房子有朝鮮族的特點,這與我們的漢族村莊風格不同。於是他下車到村裡去了解情況。原來這是金達萊民俗村,名為「朝鮮族第一村」,名為「全國最有魅力鄉村」。我們一行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個民族特色村,這真是一次美麗的邂逅。金達萊村原名巖村,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和龍市西城鎮。原村被洪水摧毀後,現在的金達萊村就建在原來的村址上,舊貌有所改變。
  • 金達萊花與山海之吻
    在韓國,金達萊是田野裡最早開放的花朵,韓國人將其視為春天的使者,是堅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徵,也把濟州的春天裝扮得格外嬌豔欲滴,生機盎然。藍天下盛開的金達萊,遠遠望去猶如花蕊簇擁的波浪。而在濟州西歸浦中文洞,看到的是驚天動地的山海之吻。
  • 走進延邊的金達萊民俗村,體驗朝鮮族的生活
    幾年前,和朋友們一起東北自駕遊,遊覽了美麗神秘的長白山,又繼續向東行駛,前往延邊延吉。路途中發現了一個村子,村子環水,背山而居。房屋具有朝鮮族特色,跟我們漢族村落風格不同。於是下車前往村子,探個究竟。我們一行人,興致勃勃地遊覽了這個民族特色村,這真是一次美麗的邂逅。金達萊村原名明巖村,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和龍市西城鎮。2010年原來的村子被洪水衝毀後,在村子原來的地址上,修建起了現在的金達萊村,舊貌換新顏。
  • 金達萊漫山,團結情滿懷
    「開呀麼開呀滿山開,長白千裡盡春暉,花呀麼花呀那金達萊花,為什麼開得這樣多,這樣美……」一首民歌《金達萊》唱出了延邊人民對金達萊花的熱愛之情。在這裡,金達萊花的圖案、雕塑隨處可見。紅豔豔的金達萊,每年仲春時節盛開,但在延邊各族人民心中,象徵著民族團結的金達萊,四季常紅,燦若雲霞。
  • 這個靠做泡菜的村子,延邊朝鮮族金達萊,生活條件優越得超乎想像
    依託濃鬱的朝鮮族民俗風情和金達萊品牌優勢,藉助上下長白山旅遊交通便利優勢,初步打造成為了集民俗旅遊、田園觀光、風味餐飲、農家旅館等功能於一體的AAA級現代農村田園旅遊新區,自然山水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有適宜度假的氣候環境,具有較高的觀賞遊憩價值。生活在東北的朝鮮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著色彩亮麗、形式特異的民族服飾,而且有著極具特點的飲食、祭祀、喪葬等等民族風俗。
  • 當杜鵑花開滿了山坡的時候,你依然是我的春天
    在哀勞山脈的深處,有一處村落叫「倮厄」,按當地古老彝話的意思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寨子四面青山環繞,山上淌下的一條小溪從村裡穿過,清悠悠的水從古至今沒有斷流,溪流兩岸居住著幾百戶彝族人家。有一個叫月媚的女孩,她就出生在那裡。那裡有過我最美麗的青春故事,也留下了我一生都無法忘卻的憂傷。認識媚的那年,我剛上大一。
  • 席慕容:遇見最美的你,從此生命中開滿了花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1】偶遇—是多麼美的字眼作家席慕容曾有一次坐火車經過山間,火車駛過一條長長的隧道後眼前突然亮起來,她無意間回頭朝後面的山上望去,突然看到山坡上一棵開滿了白花的油桐樹,驚嘆不已。「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她想要看得仔細一點,可惜火車一轉彎,那棵樹就看不見了。這棵無意間出現在席慕容生命裡的油桐樹,美得那樣真實,獨自佇立在高山上,仿佛一位遺世獨立的仙子。
  • 走進吉林延邊:金達萊漫山,團結情滿懷
    走進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吉林延邊——金達萊漫山,團結情滿懷「開呀麼開呀滿山開,長白千裡盡春暉,花呀麼花呀那金達萊花,為什麼開得這樣多,這樣美……」一首民歌《金達萊》唱出了延邊人民對金達萊花的熱愛之情。在這裡,金達萊花的圖案、雕塑隨處可見。
  • 冰天雪地金達萊開,高寒地區新能源客車設計的國泰「樣本」
    金達萊花裝飾著藍色車身,飾以絢麗彩條,清新、靚麗,一輛輛純電動公交車行駛在白雪皚皚的延邊,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冰寒的冬季仿若迎來陣陣春風,為整個城市披上一層溫暖的底色。車輛外部整體以藍色為主基調,與東北深藍的天空遙相呼應;整車兩側增加彩條與金達萊花裝飾車身,體現了獨特的朝鮮族民族特色;前圍燈具採用貫穿式設計,燈具外形為三角形設計,活潑靈動,配以前面罩整體的弧線,給人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後圍造型與前圍造型相呼應,整體式尾燈配以整體式後圍造型布局,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
  • 金達萊花期氣象條件預測
    春到踏青賞花,觀金達萊之美。進入四月,最讓人期盼的就是觀賞漫山遍野的金達萊花。據氣象資料顯示:2017年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和龍市總的氣候特點是氣溫略低,降水偏少。根據近幾年金達萊花期分析,預計今年金達萊的開花期較常年提前1~2天,將在21日前後進入初花期,24日前後進入盛花期。由於我市4月中下旬氣溫較高,降水略少,加之春季風力大,土壤散墒快,建議根據天氣情況注意做好前期對景區金達萊植株的澆灌工作,確保花期持久。
  • 藥香滿山坡(遇見)
    除了褐色的石磡如墨痕,漫山儘是蔥綠,好像這從山坡流淌下來的陽光也是綠色的。「藥姑山上百藥全,只缺甘草與黃連。黃連苦了半世人,沒得甘草水不甜!」從山坡上流淌下來的,還有飄渺的山歌,直漫過心坎。村主任小戴指著半山腰上採摘金銀花的人說:「唱山歌的老漢就是戴日光,是咱詹橋鎮餘灣村的建檔立卡戶。」
  • 我愛家鄉的美麗胡枝子(59)
    這個季節只要你隨便走到村外的山坡處,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原來秋天的山坡竟也是嫣紅的一片。滿山的野花,可與春天的杜鵑鬥豔。小時候經常上山砍柴火,最喜歡的就是這種蒲梢,蒲梢枝幹挺直,力氣不大的小孩也很容易綑紮它。最主要的是它都生長在距離村子不遠的平緩山坡上,十來歲的小孩不到半天也能砍一擔回家。
  • 古瓦之上,楊梅掛滿枝頭的山坡,遇見三七市
    不說大家也知道,每年六月就到了我們餘姚人接受大自然慷慨饋贈的時候了。夏日遊,楊梅滿枝頭。一邊採摘,一邊品嘗每年那獨有的滋味——我們餘姚的荸薺種楊梅。紫黑的果實,肉柱柔軟,可食率高,甜多酸少,不是我們餘姚人誇自己家鄉的楊梅好,而是由衷地對該品種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