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薪人群來講,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個人所得稅」了,只要每月達到交稅的標準了,說明你的工資水平還是可以的。中國的個稅在1980年就開始徵收了,當然低於標準線之下的工資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也給很多低薪人群減輕了壓力。隨著老百姓們的工資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國家也上調了工資個稅的起徵點,目前是5000元。
個稅的徵收方式也是有區分的,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超額累進稅率,另一種就是比例稅率,一般稅率在5%——45%之間,在此其中,個稅繳納實行的45%的最高邊際稅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工薪階層了。
不過很多人表示,和周邊地區相比較,中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還是偏高的,例如新加坡的編輯稅率在15%之下,美國的個稅雖然高達39.6%,但是美國在相關的福利待遇方面還是有「扣減」政策的,如果你在美國買房、看病、子女上學,都可以大打折扣,實際稅率大概在25%左右。
針對這個問題,黃奇帆表示,中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偏高,就會帶來很多的問題了。為了改變現狀,黃奇帆提出一些建議,他表示應該降低個稅中工薪所得最高稅率,降至25%左右和美國保持差不多的節奏即可。面對社會各界的建議,有關部門這幾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針對個稅進行改革。
就拿去年來說,在個人所得稅的相關項目中,國家就增加了教育、醫療、住房、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堪稱是稅制模式的一大改變和升級了,相較於之前更加的全面。而國家稅務局也在前段時間發布了《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從2021年正式實施。這則「公告」到底有哪些亮點呢?
首先就表示,納稅人全年累計收入在6萬元之內的月份,暫不扣除個人所得說,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除此之外,目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值得思考,結合之前明星「偷稅漏稅」事件可知,現在國內的很多富豪為了追求所謂的「利益最大化」,都會通過各種手段達到避稅、節稅的目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將公司在低稅率的國家地區註冊,例如新加坡,這樣稅收就少了。實際上,矛盾點就在目前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上面嗎,如果這兩者相同,相信高收入人群節稅、避稅的情況可能就會改善了。企業高管再也不用花費心思思考怎麼節省稅費了,甚至還願意按照個人所得稅的標準繳納,這樣就可以增加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的收入比例,算是一件好事了。
針對個人所得稅,董明珠表示,年薪在10萬元以下的人可以不交稅,有錢就多繳稅,這樣可以帶動消費市場, 還可以縮短貧富差距。大家如何看待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