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如人心》絕對是今年最神仙的一檔國產綜藝了,臨近收官,9分不止的豆瓣評分還在節節攀升。
這檔美聲選秀類節目,在多個方面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以前總以為唱男中音男高音的都是要大腹便便的,結果一看節目裡邊,嚯,這叫一個男神扎堆,不是很像金城武,就是酷似劉昊然。臉長得不好的,都不好意思宣稱自己嗓子好。
以前還總以為老藝術家、教授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學究模樣,但在節目裡近距離見到了年過50的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才發現,這人竟然這麼愛笑,這麼平易近人,沒有架子。
廖昌永坐鎮在尚雯婕和劉憲華兩人中間,在這檔美聲節目中,他無疑是最專業、最權威的人。
來參賽男歌手們,小的不到20歲,大的有30好幾。星星眼收割機鄭雲龍,今年剛好是28歲,履歷當然也很優秀,是「音樂劇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讓人想起廖昌永28歲的時候,已經在41屆法國土魯斯國際聲樂大賽上,以第一名的身份,向觀眾席拋飛吻了,何等的意氣風發。想想還真可怕,別的不說,一個中國人,跑到法國唱法語,還拿了第一名。
在美聲界,廖昌永絕對是活生生的傳奇,來到《聲入人心》,每次發言,左邊的尚雯婕和右邊的劉憲華,就秒變迷妹迷弟。
廖院長發言總是一針見血,但又十分溫和,時不時有那麼點節奏之外的狡黠。
廖昌永的笑容很有親和力了,笑起來就跟唱高音似的,每次都會張大了嘴。
大多數他是站在臺上的歌唱家,是莊嚴肅穆的藝術家,是代表國家形象的國寶級,但是在他笑的時候,總能發現那不同於他人的童真與純粹,是個實打實的顏藝帝。
看他笑到眯眯眼;
笑到四肢離地;
甚至還有假笑男孩同款笑。
作為中國第一男中音,甚至是「亞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的搞怪細胞還真是你想像不到的。
最近有一段關於廖昌永的視頻很火,是在2011年上海遊泳世錦賽開幕式上,廖昌永唱《泳動》。
唱到一半,高潮來了,只見他脫下西裝,亮出泳衣,跳下泳池,激情蛙泳25米。
上岸之後,廖昌永只是雙手把溼發往後捋,就著泳裝,撿起地上的話筒,繼續開唱。
一套動作極為流暢,雖然入水的時候看起來拍得肚子有點疼,但瑕不掩瑜,特別是別人遊完之後,氣息平穩,馬上開唱都不帶喘兒的。
估計廖昌永本人也沒想到,這段視頻能在7年之後火了。下邊還一片讚嘆,第一次見歌唱家用這種方式演唱的。說唱美聲的也真是厲害,肺活量就是好,遊泳唱歌都沒壓力,算是「屬性點雙職業共享」。
如今回頭再看,廖昌永笑得直拍手,瘋狂吐槽自己,說自己的泳衣太難看了,把腿顯得這麼短。
當時的導演,還特意安排廖昌永要真唱,就是要讓他氣喘籲籲的唱。
然而沒想到,廖昌永詮釋了什麼叫「真·文體兩開花」,不好意思讓導演失望了,真是一點沒喘。
用自己的歌喉打動了世界的廖昌永,在他的學生時代,最自信的其實就是體育。
當年在他家鄉四川郫縣的全縣中學生比賽中,他拿過標槍第一名,鉛球第三名。對運動的熱愛他保留至今。三次接受採訪,有兩次身上帶著傷,一問怎麼弄的啊?前兩天跑步/打球時傷的。
在他身上,是純正的「文體兩開花」,開得確實好,但實際上開得也並不容易。
雖然他從小就特別喜歡音樂,但在家鄉農村,這個詞太遙遠了。當廖昌永說自己要考音樂學院的時候,家裡親戚全都傻了,指著他的腦門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唱歌能當飯吃所?」
那時候廖昌永在川西上高中,要過岷江,江上唯有一條索橋。每次過索橋,都會被撲面而來的大山壓得有窒息感,所以一到這兒,他便會情不自禁的大喊。他要吼給山的外邊聽,雖居於盆地,努力向外開拓,由窄到寬。
他的前半生,幾乎都是在向著更寬廣遼闊在追尋。走出大山來到上海,又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如今問上海人,廖昌永絕對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問上海人廖院長的家鄉在哪,多半答案是:上海。
誠然上海讓廖昌永的人生更寬闊了,但順著記憶的窄道往回走,四川的那個小城,才承載了他所有的泥土眷念。
廖昌永著實愛笑,看上去無比樂觀,但當了解過他的人生之後,才發現,他人生中的坎坷,像他的皺紋一樣曲折。
在彼時的郫縣小城裡,常年都是豆子微微發酵的味道,廖昌永的父親曾是警察,常常在外地奔波,媽媽幹農活,一家人清貧,但又其樂融融。
廖昌永7歲那年,父親卻突然辭世了。廖昌永回憶說自己出生以來和父親待在一起的時間不過半年,但生活的擔子壓得一家人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悲慟。
廖昌永並不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他身上的勁,都源自於,不想讓父親的在天之靈失望。
這股勁,最終讓他站在了上海音樂學院的大門前,那年他19歲。天下著大雨,他坐著25塊的硬座票,從四川來到上海,出了車站,找不著路啊,想打個計程車,要45塊,比自己的火車票都貴,只得放棄。
終於趕公交車到了學校,雨太大,廖昌永只得脫下腳上那雙母親準備的新鞋,光著腳,走進了教室。
年少的苦,再從廖昌永的口中講出來,都是帶著笑意的,他的樂觀與奮進,讓他一轉眼,已經站在了美聲的國際舞臺,一時間,他接連榮獲三項國際大獎,還收到了大都會歌劇院的邀請函,這可是世界頂級的歌劇院。
然而廖昌永的選擇是,拒絕邀請,留在國內。在當時,其實有一個特別集中的大學生出國浪潮,和廖昌永同時參加了比賽的同學,就全部出國了。
他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在國外參賽、演出,獲得了那麼多鮮花和掌聲,有何感想。」的時候,廖昌永說,我多麼希望這些鮮花和掌聲都來自我的國人。
於是他選擇了留在國內任教,把周小燕老師傳授的歌唱方法再傳給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歌聲唱給國人聽。
聽聽廖昌永的新歌《寬窄吟》,歌裡面唱到:
驀然回首 悟到了寬窄
天地是寬 家門是窄
這簡直就是廖昌永的人生寫照,可邁足一覽世界之寬,也可偏居這隅細品人生之窄。
年少時,他踏著泥濘,從四川的大山窄門,一步步走到更寬闊的舞臺;到中年,望見了世界之寬,他又選擇退居窄地。他從窄到寬,又從寬到窄。
有人說他沒有到更大的舞臺嶄露頭角,殊不知,自持寬窄,才是大智慧。
對如今的廖昌永來說,他的窄是他的家庭,是四川的血脈,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哺育;更高的舞臺、世界頂級,這些對於廖昌永來說並非不重要,正因為兩者同樣重要,他才選擇了寬窄並重。正因為「天地是寬,家門是窄」,所以他選擇站在家門,眺望世界。
對於有些人來說,寬可能是正直豁達,窄是智慧精微。寬也可能是勇往直前,窄是步步為營。
但對於廖昌永來說,他的寬,是連接起了在岷江邊大叫的少年和世界舞臺上高歌的藝術家;他的窄,飽含了小城裡揮之不去的豆瓣氣味和對祖國深沉的愛。
手機淘寶搜索「談資發紅包」,搶淘寶年貨節通用現金紅包,每天3次,最高8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