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封閉粵海關澳門總口

2020-12-13 騰訊網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割佔香港島。前以租借名義在澳門定居的葡萄牙人乘機擴張勢力,想效仿英國吞併澳門。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澳門總督派兵封閉粵海關在澳門的機構,驅逐海關人員,澳門總口被迫遷至黃埔。清政府一百六十多年來在澳門的海關管理權就此被帝國主義攫取。

粵海關澳門總口衙署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它位於珠江口西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外貿易的中轉港。葡萄牙商人從明嘉靖十四年(1535)開始來中國沿海通商貿易。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賄賂澳門官吏,以每年向香山縣繳納500兩白銀租金的條件,獲得了在澳門半島南部居留和貿易的權利。

康熙十九年(1680),清廷在廣州復置市舶提舉司,暫許外國人在澳門進行陸路貿易。其後,清廷平定海疆,決定開海貿易。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在廣州設立粵海關,此後,陸續在全省沿海口岸開設關口。

清政府認為澳門是外國人聚集重地,各國百貨流通,為當時廣東僅次於虎門的重要商貿口岸,應加強外國商船往回貿易的管理與稽查,於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設立粵海關澳門總口。

澳門總口的設立,使澳門通往廣州的對外貿易運輸從陸路改為水路,方便了商船往來。據《粵海關志》記載,從乾隆十四年(1749)至道光十七年(1837)澳門正稅總口每年約徵銀二萬九千六百兩。在粵海關轄下七十五口中,澳門的關稅收入冠絕各港口,比第二位江門口高出一倍之多。

1838年《粵海關志》中的澳門總口圖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英籤訂《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割讓香港島。香港被闢為自由港後,迅速吸引了船舶停靠,澳門的商業地位一落千丈,粵海關澳門總口的稅收也受到牽連。澳葡當局迫不及待地要求效仿香港,侵奪包括海關權在內的中國在澳門主權。

道光二十五年(1845),葡萄牙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兩年後,澳門總督亞馬留(Ferreira do Amaral)試探性地關閉了澳門總口下屬的南灣口稅館。道光二十九年(1849)3月,亞馬留髮布公文,勒令澳門總口不得向葡萄牙和中國商船徵收關稅,並派兵封鎖了稅館正門。3月13日,亞馬留親自率兵驅逐海關全部官員和兵役,並「率領數十名士兵釘閉澳門的中國海關,推倒關前懸掛中國旗幟的旗杆」。中國政府對澳門擁有主權的象徵物——粵海關澳門總口——就這樣被關閉了。

澳門總督亞馬留

對於亞馬留的公然挑釁行為,兩廣總督徐廣縉、廣東巡撫葉名琛和粵海關監督基溥協商後認為,中國正與英人交涉廣州入城問題,不可輕易開戰,轉而決定「以商制宜」,用撤走澳門華商的辦法在經濟上制裁澳門。「眾商既去,則澳門生意全無,不必糜帑興師,已可使之坐困。」華商和澳門總口的轉移地點選在黃埔口,這裡原來就是外國船隻停泊之處。此後,澳門總口與黃埔掛號口合併,黃埔掛號口成為粵海關的一個總口。

面對澳葡當局的野蠻訛詐,徐廣縉等人一味畏葸退縮,只關心眼下海關的稅收不受影響,卻沒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如何恢復對澳門的主權。

就這樣,在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背景下,清政府一百六十多年來在澳門的海關管理權被帝國主義攫取。

參考文獻:

.石小燕:《粵海關澳門總口的設立與被迫遷至黃埔》,載中國海關博物館

廣州分館編:《大鐘樓的故事》,第47-50頁。

.周湘、李愛麗等:《蠔鏡映西潮:屏蔽與緩衝中的清代澳門中西交流》,

第176-178頁。

.(葡)施白蒂:《澳門編年史》第四卷,第1641頁。

.《兩廣總督徐廣縉等奏報酌移稅口試辦情形折》,載《明清時期澳門問題

檔案文獻彙編》第二冊,第574頁。

歷史看點 | 粵海關承辦政府公債

供稿/ 中國海關博物館 粵海關博物館

監製/ 陶永

編輯/ 劉暢王福蓮邱柏心

美術編輯/ 衛昊

相關焦點

  • 澳門在明朝時期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不過,很多人在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澳門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眾所周知,葡萄牙雖曾一度稱霸海上,但後來隨著歐洲其他強國的崛起,葡萄牙的勢力日漸衰微。
  • 中國社會科學院任智勇:影響巨大的粵海關改革的原因是什麼?
    湯象龍先生於1935年在《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一期上發表《光緒三十年粵海關的改革》一文,對粵海關的這次改革做了初步的探索,但這篇文章主要論述粵海關的腐敗(弊政),沒有注意到當時的政治和財政背景,對於改革的主要過程和內容涉及較少,對於這次改革的影響也基本沒有涉及。
  • 葡萄牙佔據澳門:不速之客的到來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進入並佔據了澳門(當時稱蠔鏡),開始了對澳門實行四百餘年的統治。 當時,海道副使汪柏接到奏報,稱有一夥外國人在澳門登陸。這幫人自稱是遇到了風浪,貨船觸礁進水,浸溼了貨物,希望在澳門這塊地方上岸。領頭的船長還說,只是暫時停留,晾乾了貨物就走。
  • 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葡萄牙人「入鄉隨俗」,也學會了賄賂這一招,他們以20%的關稅為代價,先後賄賂了廣州地方都指揮使黃慶和廣州海道副使汪柏。葡萄牙上交的稅銀當葡萄牙人獲得了在中國沿海通商的權利之後,一開始還算安分守己,但是時間一長,他們便老賴似的,在中國澳門建設房屋居住。當然,由於這種行為並不是很過分,所以澳門當地的官員也並未對此行為進行深究。
  • 「澳門接納了我 我屬於澳門」——記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畢玉明)葡萄牙人若澤·馬蒂亞斯從沒想過會來到澳門並在這裡長期生活。23歲時因為工作造訪澳門,如今11年過去,他已經把家安在了這個遠離故鄉的中國特區。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在澳門的殖民統治終告落幕,回歸中國的澳門隨之邁入嶄新時代。
  • 為何葡萄牙曾在澳門建銅像紀念殖民者?這背後是滿清抹不掉的恥辱
    曾經在澳門有一座雕像,紀念的卻是葡萄牙殖民者的總督,因為這個總督被殺,滿清丟失了澳門。說起來,滿清這件事確實很丟臉。1553年,葡萄牙商人通過賄賂中國官員,以貨物被水浸溼需要晾曬為理由,留在了澳門。1554年,明政府批准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區進行貿易,此後葡萄牙商人開始在澳門定居。
  • 從澳門與十三行看近世中外交往
    文/金國平 葡萄牙人是近代世界以來最早與中國直接接觸的歐洲民族。從1557年他們正式定居澳門起,通過廣州交易會及後來的「十三行」與省城廣州發生了密切的接觸與貿易,留下了豐富史料。
  • 明朝戰勝了葡萄牙,為什麼澳門卻還是失去了?
    並且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因明朝水師求戰的堅定意志和哥丁霍在是否開戰上猶豫不決,人明軍一開始就佔了上風,經過反覆較量,葡萄牙接受失敗。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在1557年開始葡萄牙人在明朝下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是依舊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 請你記住,澳門從來沒有割讓給過葡萄牙!
    總之,以後這筆銀子就成了葡萄牙人留居澳門的地租銀了。  交了地租,按照國際通行,澳門就成了葡萄牙人的居留地。從這點來說,澳門僅僅是葡萄牙人的居留地,主權是中國的。只要協商好,誰交租金都可以住。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鴉片戰爭以後。
  • 澳門的獨特魅力,葡萄牙式建築,吸引眼球
    澳門雖然是個小城市,但去了也不會厭倦,我喜歡這裡中西合璧的都市風情,更喜歡這裡悠閒舒適的生活氛圍。澳門的旅遊地標很多,但除了膾炙人口的經典之外,還有一些隱藏在城市裡,很少有人去的地方值得探索。從龍環葡韻到嘉模聖母堂,從嘉模會堂到官也街,遇見彩色澳門,文藝情調。
  • 澳門在明朝時期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不過,很多人在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澳門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眾所周知,葡萄牙雖曾一度稱霸海上,但後來隨著歐洲其他強國的崛起,葡萄牙的勢力日漸衰微。
  • 走進最早記錄葡萄牙人來澳門的中國人
    他作於1564年的這份奏疏,被認為是澳門開埠後「第一份中文文獻」,是國人關於葡萄牙人入居澳門的最早記錄。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1513年葡萄牙人首次來廣東  關於澳門的得名,屈大均《廣東新語》稱:「凡番船停泊,必海濱之灣,環者為澳,澳者,舶口也」。
  • 明朝500兩白銀,就把澳門租給了葡萄牙,划算嗎?
    最早到達印度洋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後來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群島。對於這些西方的探險者,我們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們打破了我們寧靜的生活,另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不少積極的影響,尤其是科技文明的影響。但是對於封閉的明朝和清朝,這些葡萄牙人又是不受歡迎的,那麼這些葡萄牙人是如何留在澳門的呢?
  • 明清時期明明「閉關鎖國」,那葡萄牙人為何卻能夠居住在澳門?
    我們一般並不說當時明朝是「喪權辱國」丟失了澳門,因為畢竟當時明朝是屬於「恩準」葡萄牙人住在澳門,而且葡萄牙人是需要給明朝政府進貢並向廣東地方政府納稅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當時澳門在全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位?明清更替後,清朝對澳門又是什麼個態度?由於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西方傳教士未能獲準進入中國傳教前,都停留在澳門。
  • 澳門大西洋銀行將為葡萄牙總儲金局下屬機構
    新華社澳門3月29日電:據澳門大西洋銀行本周三公布的消息,澳門大西洋銀行所隸屬的葡萄牙大西洋銀行已決定和葡萄牙政府總儲金局合併,因此澳門大西洋銀行也將成為葡萄牙總儲金局下屬機構。澳門大西洋銀行總經理蘇鈺龍在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整個合併程序預計將在4個月內完成,屆時,葡萄牙總儲金局將全權負責一切有關大西洋銀行的權益和責任,但澳門大西洋銀行現有名稱、經營政策、在澳業務均不會改變。蘇鈺龍表示,大西洋銀行在澳門的經營前景看好,澳門回歸至今,澳門大西洋銀行總存款已增加18%,貸款方面的市場佔有率也相當穩定。
  • 中葡雙方訂立《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葡萄牙獲得對澳門的侵佔!
    鴉片戰爭時,葡萄牙乘西方殖民者在攫取中國特權之機,於清道光29年(1849年)3月5日在澳門發布通告,封閉澳海關監駐澳辦事處,停付澳門租金。25日澳門葡萄牙官員亞馬勒以粵督拒其清裁海關設立廣州領事為名,驅逐澳門同知,封閉海關、劫掠財產,停付自16世紀以來按年交納的租金,基本侵奪了中國在澳門的主權。不過自葡萄牙人入居澳門非法佔據的近300年間,從未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
  • 1887年的大國博弈:清朝為何要把澳門的主權拱手讓給葡萄牙?
    歷史是複雜的,清朝之所以會把澳門主權拱手讓給葡萄牙,並不僅僅是喪權辱國那麼簡單,而是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 葡萄牙竊據澳門一事,最初可以追溯到1553年。在此之前,葡萄牙的選擇並不是澳門,而是屯門,也就是今天香港的西部地區。
  • 澳門的葡萄牙人,吃住在我國還有國籍證,為何卻不認為是中國人?
    澳門位於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在明清時期才被葡萄牙人盯上,最後還以「租借」的名義取得了居住權,讓我們的澳門成為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隨著我國的實力壯大,在上世紀末期澳門被我國收復,這才重新回到祖國母親懷抱。
  • 澳門最具葡萄牙風格的建築群,至今還保留葡萄牙人的生活場景!
    來到澳門,除去體驗行政特區的商業繁華,當然更應該去澳門八景「鏡海長虹」、「媽閣紫煙」、「三巴聖跡」、「普濟尋幽」、「燈塔松濤」、「盧園探勝」、「龍環葡韻」、「黑沙踏浪」,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確實得好好品味一番文化的過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