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火的嘮叨:也談談全棧工程師

2020-12-24 CSDN技術社區

【編者按】大多數人認為全棧(Full Stack)工程師,也可以叫全端工程師,無論是前端知識,還是後端架構你都要了解。但在筆者四火看來全棧並不等於全面、「全棧」也不等於「全端」,但可以肯定的是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在全棧工程師中扮演無比重要角色。一個真正的全棧工程師,目標只有一個:創業。


縱使目標再大,人的精力有限,於我來說,早些時候遠大目標隱約是「成功的軟體工程師」這個樣子,但是目標是需要逐漸細化的。這些年我漸漸對自己的定位和未來有了一個清晰一點的認識。確實我有很強的觀點,覺得軟體工程師需要有足夠的全面性,在《我眼中的工程師文化》中我也說「工程師文化,不是只有權力的一面,它對工程師的要求,是每個人都要足夠能幹,都要做許多的事」……

但是,全面性不代表沒有專精、沒有方向。深度和廣度統一的問題已經有許許多多過往的人和我說過了,不存在一個在某一領域精深的牛人但是知識卻很窄,也不存在一個博學大師但是卻沒有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而方向更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以前和朋友開玩笑總結了幾類工程師的發展方向,就像打怪升級一樣,有資料庫專精、有前端專精、有語言設計專精、有機器學習領域專精,甚至還有企業流程諮詢專精、敏捷實踐專精的……領域劃分實在是太寬闊了,就看技能點數如何分配。

我當然也給自己尋找了方向。在這個網站的右上角我放上了三個關鍵詞,大概是對當前的我一個側面最粗略的描述:

  • #Web#是我一直以來感興趣的領域,早有人說網際網路軟體的技術和發展甩傳統軟體好幾條大街,尤其在見到很多朋友、牛人投身網際網路領域,我更對它充滿憧憬;
  • #JavaEE#算是我相對熟悉的領域,雖說這幾年接觸的東西稍微多一些;
  • #全棧工程師#是我的方向之一,粗略地說我現在也已經符合這樣的標準,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以我的觀點而言的,每個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在這裡我會說說我的看法。

其他人的理解

關於這個話題,當前頗有爭議,雖說大部分工程師表示認可。在 Google 搜索「Full Stack Developer」的第一條記錄,是 Laurence Gellert(前湯森路透的工程師)寫的一篇名為《What is a Full Stack developer》的文章,這篇文章的觀點其實還是非常切合主線的:

p>To me, a Full Stack Developer is someone with familiarity in each layer, if not mastery in many and a genuine interest in all software technology.

並且羅列了滿足「full stack」應當掌握的各層技術,包括伺服器、網絡、主機環境,數據建模,業務邏輯,API 層/Action 層/MVC,界面,用戶體驗和理解用戶、業務所需。

在國內,知乎這個帖子應該算是熱帖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第一條回復就提到了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但是其中有很多觀點偏離了「全棧」這個主線,變成了「我心目中的理想工程師」這樣的討論,就不符合初衷了。

全棧工程師的發展

在系統全面的大公司,全棧工程師並沒有一個穩定的發展職位。我無比贊同知乎那個帖子裡面這樣的一句話:

一個真正的全棧工程師,目標只有一個:創業。

聽起來有些悲涼,但事實就是如此。任何一個方向頗具深度的工程師,都有希望為自己在那個特定的領域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權威,也是技藝精深的專家。但是對於所謂的「全棧」而言,很多情況下根本就稱不上優勢,你會寫數門程序語言,會設計 API,會寫前端代碼,會做手機 APP,甚至會切圖,會和用戶溝通,但是倘若在這些方向都難說有哪一項足夠強大,那全面性又能在大公司的晉升線路上謀得什麼?

但是創業的小公司就完全不是這樣了,你不能指望有 DBA、技服、產品經理、美工、前端設計師、伺服器工程師、作業系統管理員……無數角色,你只能有那麼少得可憐的幾個人,每個人都必須是全才,搞得定各種事情,經驗豐富、視野廣闊。出了問題,一個人就可以搞定,而每個人,都可以彼此備份。

這也是「學習能力」在全棧工程師中扮演無比重要角色的原因。畢竟,在全面的工程師,也不可避免地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快速學習並且把問題搞定,在這樣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全棧工程師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廣泛的學識。全棧工程師可以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比某個領域的專家,更不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事實上,軟體工程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事情,需要工程師掌握和學習的知識很多。在我前一家公司,有這樣一個故事,好幾年前,公司嘗試給軟體工程師分檔,甚至依此使用不同的僱傭實體:讓來自子公司A的最優秀的工程師設計了程序,再讓來自子公司B的平庸工程師去實現。最後這個方案徹底失敗了,兩家子公司的工程師被迫合併,這也證明了,軟體工程是一項複雜的腦力勞動,想像流水線工人那樣,把整個環境簡單地切分成若干個過程,然後通過簡單勞動完成,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舉出很多外包、內包公司中上述的例子,但是在我看來,這只是對勞動力的壓榨而已,別指望這樣的形式能做出什麼偉大的產品來。

「全棧」不等於「全面」

「Full Stack」,這個詞其實在英文中使用很普遍,可以直譯為所謂「全面的技術棧」(軟體工程中,每個領域都擁有相應的數種不同技術,這就是這個領域的技術棧),現在人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但無論如何,它絕不等於「comprehensive」。換言之,一個全棧工程師,絕不等於一個全面的工程師。接觸多點領域當然有好處,但是淺嘗輒止、僅僅停留在入門級別,那這個領域內,給別人、給項目造成的危害,甚至大過那些一竅不通的人。舉例來說,你是願意去給一坨屎一樣的設計和代碼修修補補呢,還是願意乾脆重新弄一個呢?當然,也不要走極端,有一些領域的知識,可以透明,那就透明吧,比如,使用雲服務的時候,你可以對硬體知之甚少,這對工作並無礙。僅僅為了全棧的名號,追求這樣的知識儲備並無必要。

「全棧」不等於「全端」

全棧工程師的劃分,絕不止以「網際網路應用」的維度,更特別地,絕不止以「網際網路網站」的維度。微博上很多人說到全棧,就提「全端」,我認為,這實在是莫大的誤解,二者是嚴重不等同的。前端+後端,這只是其中一種粗暴的劃分方式而已。就像同事中,有對作業系統熟悉的,有對機器學習熟悉的,把他們粗暴地歸結為「後端」工程師,是毫無意義的。即便說到創業,也遠遠不止網際網路領域啊。事實上,要能比較熟悉其中幾個領域,就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人才了。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行業,會像軟體行業這樣需要不斷地擴充自己。

最後,我想用一個無比簡單的詞來描述全棧工程師,肯定不夠準確,但也足夠直接——視野!

文章轉自:raychase

關注@CSDN研發頻道,了解更多研發資訊,參與互動討論;當然您可以向我們推薦更多有趣、有質量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浮島物語》四火石柱大寶箱在哪 四火石柱大寶箱位置介紹
    導 讀 《浮島物語的》的寶箱成就,一直是困擾大家的問題,位置多且任務雜,本文帶來的是浮島物語大寶箱全收集的第一個寶箱,位置在四火石柱
  • 妻子的嘮叨是福(原創)
    女人愛嘮叨,我每天是在妻子嘮叨中度過的。妻子的嘮叨瑣碎,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可謂喋喋不休。有時候我被嘮叨煩了則沒好氣地回敬幾句。妻子就會生氣地怒道,不知好歹,都是為你好。於是,妻子便沉默起來。沒有了妻子的嘮叨,反而感到冷清,生活像缺少了音符,顯得那麼不和諧。我靜下心來想,女人的使命就是給人關愛,而嘮叨則是愛的宣洩。新婚蜜月對老公的嘮叨和顏悅色,像甘露一樣甜蜜,聽著順耳。後來,女人的愛全部傾注到孩子,一直將兒女嘮叨成人。夫婦都老了,女人的嘮叨又回到丈夫的身上。男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多數不如女人,沒有妻子的嘮叨,生活就亂了腳步。
  • 【乾貨】我是怎麼用四個月時間速成全棧機器學習的
    【編者按】Jason Carter曾是一名多倫多軟體工程師,2017年初,為了進入深度學習這一新興領域,他辭職,展開了為期4個月的全日制學習,並為自己設計了一份具體的學習計劃,最終他根據計劃,掌握了全棧機器學習工程師的技術。智能觀整理了他的自學計劃,分享給大家。
  • 品高雲,以軟體串起全棧國產化演進
    品高雲對全棧的理解,既不是硬體的全棧,也不是軟體的全棧。而是建立包括:諮詢、產品和服務、核心技術、生態集成、持續服務、趨勢洞察在內的一整套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服務客戶的目標,如此才是全棧。                          品高軟體副總裁周靜發表開場演講基於這樣的理念,品高雲發布了最新版本的V9.0國產全棧雲產品組合。
  • 美國朋友老是嘮叨你!「嘮叨」英語咋說?簡單到你不敢相信!
    不知道小夥伴們放暑假放寒假在家的時候,會不會經常被父母嘮叨。比如說嘮叨著你去洗碗或者嘮叨著你不要老玩手機。本期我們要學習的英文表達就和嘮叨相關。新來的小夥伴記得拉到最後存下我們的英文卡片哦,並且參與每日英文打卡。
  • 開發者的小宇宙,與華為全棧全場景AI同頻擴張
    華為HDC.Cloud的第二天,關注點聚焦在了萬千AI開發者和AI從業者,以至於各行業人士普遍關注的華為全棧全場景AI的最新進展。華為AI的特殊性在於,全棧全場景AI體系是全球唯一從處理器到框架,再到推理部署、開發工具,雲邊端各場景架構統一的AI系統,是業界產業指向最清晰、基礎設施最完備的AI生態。
  • Rokid 公布全棧語音解決方案:邊緣人和他懷中的尖刀
    今天,在 AliGenie 開放平臺發布會之前,Rokid 的 CEO 祝銘明(Misa)在阿里雲 IoT 分會場公布了 Rokid 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turn key solution),開始了面向語音和智能行業的全面技術開放。
  • 蘇州python培訓班做時代前沿的工程師
    培養多方位、複合型人才,打造全棧式Python工程師。Python語言的特性簡單易學:與C和Java比,Python的學習成本和難度曲線低了很多,更適合新手入門,是自底向上的技術攀爬路線。
  • 遠離嘮叨,別讓孩子「耳朵磨出繭子」
    尤其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的嘮叨往往只能起到負面作用。甚至有人說,嘮叨是親子關係的「殺手」。一家兒童心理研究中心調查顯示,98%的孩子認為媽媽太愛嘮叨,20%-33%的中小學生曾有過「換父母」的想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媽媽太愛嘮叨」。也許有人會說,自己之所以嘮叨是因為愛孩子、關心孩子。
  • 迅銷科技:後疫情時代,銀行業最在意的全棧數位化獲客活客模型
    後疫情時代,我們溝通了全棧數位化獲客活客模型的提出者,為銀行業提供用戶運營服務十年+的深圳迅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中國銀行業的轉型破局提供部分思考。三、迅銷十年+專注銀行業的全棧數位化獲客活客模型比對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和實際驗證,同時我們也研究了迅銷科技專注金融銀行業十年+的全棧數位化獲客活客模型,這可能是後疫情時代銀行業關鍵洞察所在
  • 堅持「行業+雲」戰略,品高雲打造自主可控國產全棧雲生態
    2019年10月24日,品高雲(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雲計算品牌)2019年度「行業+雲」發布會在廣州隆重舉行,品高國產全棧雲V9.0及其國產化生態全面亮相。品高軟體副總裁周靜在開場演講中指出,品高雲對全棧的理解是:提供以「諮詢」為前導的「產品」和「服務」,具備核心技術、生態集成、持續服務、趨勢洞察四項關鍵能力,從而實現真正服務客戶的最終目標。
  • 如何從月薪過萬的工程師轉到年薪50W+的AI晶片工程師?
    坦白來講,對於人工智慧浪潮中的AI晶片工程師來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當然,也是一個「諸神混戰」的時代,好的點在於,他們進入了一個正狂飆突進的行業,逐漸影響著全球科技浪潮的發展風向;壞的點在於,由於技術門檻過高,大部分工程師都沒辦法搭上這趟豪華高速快車。
  • 父母嘮叨兒孫福 心理叔的第12個故事
    可我還不依不饒,甚至刺激她怎麼不去參加國務院2019年的工作會議……現在想來,自己對有的事真是太較真兒了,以至於忽略了事情本身的意義;父母的嘮叨其實一直都在,從小時候叮囑要好好學習,到高考選什麼專業,從結婚找什麼對象,到婚後多久要孩子;再到後來,發現沒什麼須要嘮叨的了,可不就只剩下這些雞毛蒜皮,家長裡短嗎?
  • 從毫米波雷達到全棧方案,歐菲光的智能汽車策略
    據了解,歐菲光的智能汽車戰略是從短距毫米波雷達切入,並且基於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產品推出一系列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APA/AVP等等,最終目標則是提供全棧式的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最終目標:提供全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歐菲光是光學光電領域的龍頭企業,主營產品是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和觸控產品等,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以及智能汽車領域。
  • 一天到晚不停抱怨嘮叨真的能影響到婚姻?
    愛嘮叨抱怨的女人,讓整個家失去了快樂,也讓整個家失去了溫暖。有些女人,覺得嘮叨是一種愛,嘮叨可以改變男人的缺點,其實這是很不理智的。嘮叨只會腐蝕男人的自信心,打擊男人的自尊心,毀掉本來幸福美滿的生活。在男人眼中,嘮叨、抱怨是妻子最大的缺點。男人很難忍受家裡這種喋喋不休壓抑的氣氛,如果長此以往,可能會想逃離這個家。
  • 媽媽嘮叨裡的潛臺詞你聽懂了嗎?
    #每個媽媽都有相似的特點那就是--嘮叨母親節將至#我們來總結那些媽媽嘴裡常說的高頻詞句天氣降溫了,快點把秋褲穿上以上的場景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親身體驗過其實,媽媽在用嘮叨的方式來關心我們希望各位小夥伴們也能常和媽媽聊聊天不止在母親節在家多幹點家務活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你逃過媽媽的
  • 幣安新幣挖礦第三期項目Flamingo:基於Neo的互操作性全棧DeFi協議
    Flamingo是基於Neo的互操作性全棧DeFi協議。Flamingo主要由5個模塊組成,包括跨鏈資產網關——Wrapper,鏈上資產流動性交易所——Swap,一站式資管中心——Vault,基於AMM的永續合約交易平臺——Perp,以及去中心化治理機制DAO。FLM是Flamingo的治理通證,將基於Flamingo項目參與者的貢獻度進行100%分配。
  • 樂言樂語:珍惜你身邊那個愛嘮叨的人
    他幾乎每次往家裡打電話,都是他母親在嘮叨。再後來,大學畢業後小葉找了一個女朋友,女朋友人很好,很會過日子。就是有一點讓小葉心煩,她總喜歡嘮叨,這事要管,那事也要管。小葉有幾次受不了女朋又的叨叨,想要分手。
  • 雲舶科技即將發布首款全棧式無穿戴虛擬直播產品「小K直播姬」
    11月9日,全球領先的視頻捕捉交互內容服務商雲舶科技發布了全棧式無穿戴虛擬直播產品「小K直播姬」的測試視頻,體驗者僅通過普通攝像頭即可實時完成高精度的身體、表情、手指的全棧式捕捉,無需任何硬體動捕設備,解決了3D虛擬直播日常化的關鍵性門檻問題,將開啟虛擬直播2.0
  • 誠念信長大法好,聲柔體嬌易推倒 FGO〖嘮叨嘮叨本能寺〗先行攻略
    12月14日更新後(17:00)國服FGO即將開啟『嘮嘮叨叨本能寺』活動,截止至1月1日14:00,共計17天21小時。 其中3張氪金禮裝用於增加兌換物掉落率,〖5★嘮叨啊〗禮裝則用於增加【本能寺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