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文多
在去年成功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00293,HK)計劃收購香港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進一步擴張。
3月27日,國泰航空披露,上市公司與Hong Kong Expres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籤訂協議,以49.3億港元代價收購香港快運100%已發行股本。其中22.5億港元以現金支付,26.8億港元通過發行及更替承兌貸款票據結付。
事實上,昨日市場便傳出了國泰航空已同意收購香港快運的消息,公司當日股價上漲2.7%。但今日正式消息公布後,國泰航空股價下跌2.49%,報收於13.34港元/股。
香港航空市場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快運是目前唯一一家以香港為主基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機隊由空客組成。
2018年,香港快運權益應佔虧損淨額均約為1.41億港元(未經審核),2017年,權益應佔溢利6000萬港元。
公告稱,由於國泰航空與香港快運的業務及業務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補,交易預計會產生協同效應。國泰航空擬繼續以廉價航空公司的業務模式運營香港快運,讓對方作為一家獨立運作的航空公司。
公告顯示,上述交易計劃於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不過,交易的完成還有待達成若干條件後方可落實,包括獲得有關的競爭管理層當局授予所需的許可等。
目前,香港市場有4家航空公司,分別為國泰航空、港龍航空、香港航空和香港快運。民航專家林智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次收購如果完成,對國泰航空業績有一定幫助。如僅考慮香港本土航司,國泰航空已經收購港龍航空,若此次成功收購香港快運,國泰系將控制香港市場大部分份額……同時,香港快運是低成本航司,將與高大上的國泰和服務不錯的港龍形成差異化的互補定位,進一步提升整個國泰系對不同客群的市場覆蓋。」
不過林智傑也指出,從旅客角度,此次併購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需面對競爭減少導致的機票價格上漲。
民航資深評論員綦琦認為,收購完成後,國泰航空可形成國泰專注國際遠程、港龍專注連接內地、香港快運專注亞洲低成本的多層次服務格局。收購香港快運,有利於國泰航空實現借鑑新加坡航空集團多品牌、差異化服務的成功經驗。
海航繼續處置資產
國泰航空此前公布2018年全年業績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110.6億港元,同比增長14.2%;淨利潤23.45億港元,而去年同期還是虧損12.59億港元。
對於2018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的原因,國泰航空解釋稱「去年,公司客運業務受惠於可運載量增長、著重顧客服務及提升收益管理。縱使有競爭壓力,但運載率得以維持及收益率有所提升;貨運業務方面受惠於強勁需求,可運載量、收益率及運載率增加,公司的企業轉型計劃已發揮正面影響。
國泰航空於2017年上半年展開為期3年的企業轉型計劃。2018年,公司進行了多項工作,包括重組海外業務架構、通過連串措施提高生產力、提升集團數碼化能力以及專注發展全球業務服務組等。
而此前,受燃油對衝虧損、激烈的外部競爭等影響,國泰航空已經連虧兩年。關於此前虧損的原因,國泰航空也曾提到來自廉價航空的競爭。在2017的半年報中,就客運收益率下滑的原因,國泰航空方面解釋稱:「競爭加劇,尤其是廉價航空公司帶來的競爭,使客運收益率受壓。」
據媒體報導,香港快運也是海航系航空公司。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快運的前身為港聯航空,2006年,海航集團收購了其45%的股份,後改名為香港快運。
而海航集團如今面對「錢荒」,過去一年都在加緊出售資產。去年年底,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曾透露,海航去年處置了近3000億資產,主要涉及此前多元化的業務。進入2019年,海航集團的資產處置仍在繼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