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保存著很多古鎮,大部分都開發成旅遊景點,像廣西比較出名的有陽朔西街、黃姚古鎮等,在南寧也有幾座歷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村鎮,比如青瓦房古村、缸瓦窯古村、筆山古村、三民古村、蘆圩古鎮、鼓鳴寨、雁山古鎮、楊美古鎮等,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楊美古鎮啦。
揚美古鎮,位於南寧市的西南部,現受江西鎮管轄,距離南寧市區僅36公裡,公路、水路、鐵路俱通過這裡,南寧至百色高鐵和普通鐵路都經過楊美古鎮,特別是左江環繞川流而過,離右江也只有幾公裡遠,可以說水路十分發達。
揚美古鎮始建於宋代,先由四個姓氏人家前來定居,隨著古代經商的開放,通過水路往來交易的人越來越多,後來陸陸續續又有其他姓氏來定居,於明末清初變得空前繁榮,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甚至在辛亥革命時期,還是革命黨人黃興、梁烈亞進行的革命活動根據地。
揚美古鎮有許多名人故居,保留較為完整的有清代一條街、明代民居、魁星樓、黃氏莊園、古埠碼頭等,共有700餘棟古建築。
楊美古鎮為何民國至今,一直沒有得到更好更多的發展?也沒有形成區域帶動作用,使建城區得以擴建,逐漸淪落。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興也水路衰也水路。楊美古鎮自建鎮到民國年間,一直是幾百公裡範圍的商品集散地,曾經擁有繁華的碼頭,繁榮一時,素有「小南寧」之稱。後來公路和鐵路運輸興起,水路慢慢退出市場,導致人煙稀少,如今的碼頭也算是見證了航運的興衰史了。
第二離南寧市行政中心太遠。古鎮距離南寧市有三十幾公裡,在南寧市高速發展的年代,南寧由於地理環境影響,是整體發展向東向南,所以古鎮一直邊緣化,無法得到輻射帶動。
第三現代物流發展對鐵路和公路依賴度高。在古代公路和鐵路不發達的情況下,只有水路一種運輸方式,所以在珠江流域衍生很多經濟發達城市,在廣西也保存著很多古代商人經商的會館等。但隨著時代變化,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水路由於時間成本太高,無法與鐵路和公路競爭,慢慢曾經繁忙的水路變得不再重要。
綜上,楊美古鎮由曾經的繁華,淪落到城市的邊緣。唯一的出路就是開發旅遊景點,通過旅遊業繼續傳承當初的繁忙情景,於是在1999年楊美古鎮成為南寧一個古村落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