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怡養老公寓工作人員為康紫健(中)和韓愛純(左)送餐上門,並詢問二老飯菜是否合乎口味。宋彬彬 攝
星沙時報訊(記者 宋彬彬)「康爹爹,我們送餐來了,您開下門咯!」8月26日中午,康怡養老公寓工作人員站在長沙縣星沙街道灰埠社區8棟90號樓下,給住在3樓的康紫健和韓愛純老人打電話,不一會兒,康爹爹便笑盈盈地打開門,開心地接過工作人員手上的飯盒。
近年來,長沙縣老年人群不斷增加,部分特困、空巢、高齡老人「吃飯難」問題突顯,特別是獨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餐質量不高。為有效解決這一矛盾,長沙縣從今年開始開展老年人配餐助餐試點工作,每個點給予8萬元的補助,老年人可以用低於市場價格享受送餐上門或集中就餐服務,獨居的康紫健和韓愛純便是其中一戶。
康紫健和韓愛純老人分別已有84、77歲高齡,從今年7月1日開始,便作為全縣第一批「長者餐廳」服務對象開始享受低價送餐上門服務。談及「長者餐廳」,康老和韓老兩人便止不住誇讚:「5元一餐還送上門,不僅花樣多,還很合口味,比自己做的還好吃哩!」韓老介紹,以往自己做飯,不僅需要常上下樓梯出去買菜,往往做得也比較簡單,不會做到2葷1素1湯搭配,口味更是比不上公寓大廚師手藝,如今自己每天只需在上午11時和下午5時前回家,便能有可口多樣的飯菜,花費不多,生活卻輕鬆了不少。
從康老家出來,康怡養老公寓工作人員抱著印有「替子女盡孝 為社會分憂」的「長者餐廳」飯箱,繼續走向另一戶獨居老人家中。
作為星沙街道的一家專業化養老公寓,康怡養老公寓有著乾淨整潔的大廚房和專業的廚師,因此承接瞭望仙橋、灰埠、涼塘路3個社區的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試點項目,從7月1日開始已為1200餘人次送餐,做法上不僅以適合老人的「軟熟」「油鹽偏淡」為標準,也會根據老人的不同意見適當調整口味,營養豐富、合理又均衡。
「4月開始,我們便根據社區提供的名單走訪了200餘戶老人,入戶了解詳細情況,解釋政策。」康怡養老公寓院長王熹介紹,7月1日正式送餐前,公寓還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免費送測試,得到了很多老年人和家屬的認可,真正解決了腿腳不便、特困、高齡等獨居老人吃飯的問題。
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已在星沙街道涼塘路社區、望仙橋社區、灰埠社區,泉塘街道泉塘社區,湘龍街道中南社區,長龍街道長界社區,榔梨街道陶公廟社區,黃花鎮東塘村,黃興鎮長軸社區試點,按照老人自願原則,共有100餘戶老人享受配餐助餐服務。
下一步,縣民政局將全力支持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實行市場化運營模式,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助餐服務體系,打造老人開心、子女省心、政府貼心的助老工程,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增強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