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集團Q3虧2億元:被指存在財務造假,負債風險不可忽視

2020-12-10 貝多財經

近日,華住集團(01179.HK、NASDAQ:HTHT)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淨收入為32億元,同比增長 3.4%。不計入DH,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淨收入27億元,同比下降10.5%。

2020年第三季度,歸屬於華住集團的淨虧損為2.12億元(約3100萬美元),2019年同期則為淨利潤4.3億元,同比扭虧,變動率高達-149.3%。2020年第二季度,華住集團的淨虧損為5.48億元。

按業務劃分,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的租賃及自有酒店淨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2.0%。不計入DH,其2020年第三季度租賃及自有酒店的淨收入為17億元,同比下降17.8%。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共有6507家在營酒店與2313家待開業酒店。其中,華住集團自身運營6390家酒店,其中包括687家租賃和自有酒店以及5703家管理酒店和特許酒店。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華住集團新開業520家酒店,其中包括9家租賃酒店和511家管理(特許經營)酒店和特許酒店,共關閉201家酒店,包括12家租賃酒店和189家管理和特許經營酒店。

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旗下酒店的平均房價為218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為245元,上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為185元。報告期內,入住率均為82.0%,而2019年同期為87.7%,2020年第二季度為68.8%。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62億元(約合2500萬美元),而2019年同期為1.13億元,2020年第二季度為1.07億元。剔除DH,這一數據為1.02億元,佔其報告期內淨收入的3.7%。

據了解,華住集團是在港交所及納斯達克兩地上市的酒店集團。今年9月,華住集團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發行價為297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為59.25億元。截至12月4日,其港股收盤價為396.0港元,美股收盤價為50.43美元。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華住集團旗下酒店包括經濟型酒店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中檔酒店全季、桔子、星程;中高檔酒店水晶、漫心、美居、美侖、IntercityHotel;高檔酒店禧玥、花間堂、Steigenberger等。

招股書披露,華住集團創始人、CEO季琦合計持股33.53%,華住集團聯合創始人趙彤彤持股8.86%,聯合創始人吳炯持股2.58%。其他股東包括景順控股、攜程等,持股比例分別為12.11%、7.42%。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住集團於港交所二次上市前夕,做空機構博力達思(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華住集團一家真實的公司,但其謊報酒店投資組合的所有權,製造虛假的財務報表。

博力達思表示,其在北京和上海的實地調查證實,華住集團秘密支持特許經營酒店的運營成本,這些特許經營酒店由未披露的現華住集團員工和其他未披露關聯方擁有(「帳外酒店」)。

博力達思認為,華住集團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人為誇大華住的報告利潤。博力達思還稱,根據計算,虛假利潤在其19年末資產負債表上以20億元(3億美元)的虛假廠房及設備(「PP&E」)呈現。

不過,華住集團方面則表示,博力達思的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本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9月29日,華住集團CFO趙汝泉也回應媒體稱,沽空者的這輪攻擊已經化解,「賣空者虧了點錢」。

儘管化解了做空報告的攻擊,但華住集團的負債風險不可忽視。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92.17%,遠高於錦江酒店(SH:600754)、首旅酒店(SH:600258)同期的63.04%、48.02%。

此外,截至2020年3月末,華住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19年底的32億元驟降至18億元,淨流動負債達到68.8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回升至37億元,流動負債略有下降至59.85億元。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華住集團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上升至66億元,限制性現金為13億元。同時,總債務餘額為134億元(約合2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問題頻發,財務被指造假,債臺高築的華住回港上市能獲救嗎
    日前,華住集團發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0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華住集團今年第二季度淨收入19.53億元,同比下降31.7%;淨虧損5.48億元,同比下滑189.4%。截至2020年上半年,華住集團的短期債務為58.21億元,長期債務為92.40億元,而目前華住集團帳上只有37億元的現金,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92%,總負債高達565億元。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酒店業遭受重創。中國飯店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直接閉店的酒店和民宿比例達到74.29%,行業淨利潤大幅下滑,前兩個月住宿類企業營業額損失更是超過670億元。壓力可想而知。
  • 華住集團半年淨虧27億負債猛增 季琦等3創始人外國籍
    受疫情影響,華住集團2020年一季度收入為20.13億元,同比下降15.70%,歸屬於公司淨利潤為-21.3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6億元下降2114.15%,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13.46億元。9月14日華住集團發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
  • 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 華住緊急回應
    今日股價做空機構指控財務造假華住凌晨緊急回應博力達思研表示,通過在北京和上海的實地調查,發現華住酒店秘密向由其員工或未披露第三方控制的加盟店提供運營費用,從而虛增了財務報告中的利潤數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華住集團的淨收入分別為82.29億元、100.63億元、112.1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2.28億元、7.27億元、17.61億元。今年上半年,整個酒店行業遭受疫情衝擊,華住集團也虧損嚴重。
  • 海購失利,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財務壓力下擴張陷入...
    海購失利成虧損源頭華住集團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淨虧損2.12億元(約3100萬美元),環比第二季度收窄,二季度淨虧損為5.48億元。但若不計入DH酒店(德意志酒店集團),集團第三季度財務將由虧轉盈,為淨利潤4.82億元。
  • 海購失利 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
    摘要:華住集團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淨虧損2.12億元(約3100萬美元),環比第二季度收窄,二季度淨虧損為5.48億元。但若不計入DH酒店(德意志酒店集團),集團第三季度財務將由虧轉盈,為淨利潤4.82億元。
  • 炒股必備:如何識別財務造假?
    第二種是收購大股東或關聯方的資產,這種業績承諾方是大股東或關聯方,管理層有極強的財務造假完成業績承諾的動機,即使是國企也一樣高危。如果是收購第三方資產,上市公司大股東是和小股東站在一起的,這種財務造假的話,大股東也會防著,所以比收購大股東或者關聯方的資產風險小一點。
  • 華住集團掛牌上市
    該做空報告質疑華住集團秘密向其員工或未披露第三方控制的加盟店提供運營費用,從而在2019年的財務報告中虛增了20億元的利潤。這一插曲,直接導致華住集團美股盤中跳水跌幅一度達6%。9月22日早間,華住集團回應稱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回應及時,華住赴港上市首日還算順利,開漲超2.69%,市值達968億港元。以4.71%的漲幅收盤,報311港元。
  • 打新每手賺612元:昨天剛被指20億造假 華住火速回懟
    昨天剛被指20億造假,公司火速回懟導讀:以港股9月22日收盤價計算,華住的市值達到約987.3億港元。按照市值計算,華住儼然已在全球前五大酒店之列。第五隻從美國前往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華住集團,在疫情陰霾和沽空報告的雙重壓力下,於9月22日在港交所「驚險」上市。
  • 因財務造假遭投資者索賠,巴士在線「摘星」後風險尚存
    巴士在線(002188)6月9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仍繼續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ST巴士」變為「ST巴士」。值得關注的是,此前ST巴士因原子公司巴士科技財務造假被處罰,現仍面臨投資者索賠訴訟案件。
  • 華住酒店集團二季度業績不佳 桔子酒店走向「漢庭化」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由於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較高,時間有不確定性,到香港作二次上市是更為方便的路徑,可以增加現金流、分散風險。」除去海外戰略受阻,其國內市場業績也表現不佳,財報顯示,華住集團第二季度淨收入約為2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三成左右,同時歸屬公司淨虧損為5.48億元。
  • 中聯重科發布澄清公告:不存在銷售和財務造假
    區域總經理疑親自操刀》報導影響而停牌的中聯重科(證券代碼:000157)28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不存在銷售和財務造假。    不存在銷售造假    對於媒體報導中提及的「以去年8月、11月為例,中聯重科在該地區(華中地區)累計銷售訂單9.12億元,累計退貨訂單5.44億元……」及「湘、鄂、贛三地各有一個不為行業所知的神秘大戶(湖南祺潤工業有限公司、武漢益達建設機械有限公司、江西自然人吳平仁),集中採購,也集中退貨,銷售真實性存疑……」等質疑,中聯重科在公告中首先否定了其真實性
  • 華住酒店掛牌前夜遭遇狙擊 沽空機構稱華住財務造假
    原標題:華住酒店集團(01179-HK)掛牌前被狙擊 ADR價挫近4% 來源:財華社【財華社訊】在中國經營漢庭及宜必思等酒店品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華住酒店集團在香港上市之前一夜,突然被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發出報告,指公司透過虛報酒店數量及員工支出製造虛假盈利
  • 華住酒店集團圖解財報|Q3營收由虧轉盈,營業額同比增長7%至110億元
    ·Q3淨虧損2.05億元,同比下降147.45%。 ·Q3總營收31.58億元,同比增長3.37%。 北京時間12月4日,華住酒店集團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
  • 財務造假水落石出 長園集團被罰並引發維權
    10月24日,長園集團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公司子公司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籤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導致長園集團2016年、2017 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 華住集團受疫情影響淨利潤下滑嚴重 酒店入住率不到50%
    近日,華住集團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華住集團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多品牌酒店集團,包括漢庭酒店、你好酒店、全季酒店、桔子酒店等品牌。根據招股書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計,公司是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酒店集團。早在2010年3月,公司的美國預託股份以「HTHT」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上市。
  • 「養豬第一股」被質疑財務造假,被遠東宏信告上法庭,評級下調
    截止2018年3月底,公司對外擔保合計16.66億元,擔保比率23.69%,被擔保方全部為合作社,公司面臨一定的會有負債風險。跟蹤期內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公司內部管理制度有待加強。,和6月14日,媒體再次刊發《6億股權投資一年收益超5億 雛鷹農牧「神投資」被指財務造假》的文章,質疑公司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及真實性。
  • 三寶科技遭財務顧問敲詐案開庭 被告人指其2017年營收三成造假
    天眼查資料顯示,在長城資產與三寶集團的這筆融資業務中,無論是債權出售方樂凱斯,還是債務人紅石科技,與三寶集團和沙敏本人都不存在《公司法》規定的直接或間接股權關係,並不是三寶集團的下屬企業。而長城資產2.2億元資金真正的接收方樂凱斯是一家2015年6月成立,註冊資本1200萬元,法人任加敏100%控股的個人獨資企業。
  • 一群大V公開質疑公司財務造假,真相如何?
    因為財務數據優秀而被質疑財務造假的並非億聯網絡一家,比如偉明環保因為高毛利率、高淨利率和不受環保大環境影響的高成長性也被很多小夥伴甚至大V質疑財務造假。招財大牛貓表示偉明環保的歲月靜好與環保公司的慘澹不符。
  • ...上市前夜遭機構做空 華住集團回應:正在調查中 詳細回應還需時間
    9月22日,華住集團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1179.HK。華住集團-S首日掛牌,截至10時14分,首日開漲超4.5%,股價超310港元/股,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在成功上市、股價飄紅的背後,華住集團卻陷入財務造假的質疑中。
  • 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虛增的話,對應的要麼是虛減負債,要麼是虛增資產,由於調減負債比較困難,因此虛增資產是財務造假最常見的手段。同時根據是否需要現金流量表的配合和如何配合,把財務造假分成四種境界。   在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後,鄭百文原形畢露,公司控制人將2億元募集資金拆借挪用,總資產僅為6億元的公司連續兩年內累計錄得15億元的巨額虧損,公司瀕臨破產,被三聯集團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