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住集團(01179.HK、NASDAQ:HTHT)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淨收入為32億元,同比增長 3.4%。不計入DH,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淨收入27億元,同比下降10.5%。
2020年第三季度,歸屬於華住集團的淨虧損為2.12億元(約3100萬美元),2019年同期則為淨利潤4.3億元,同比扭虧,變動率高達-149.3%。2020年第二季度,華住集團的淨虧損為5.48億元。
按業務劃分,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的租賃及自有酒店淨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2.0%。不計入DH,其2020年第三季度租賃及自有酒店的淨收入為17億元,同比下降17.8%。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共有6507家在營酒店與2313家待開業酒店。其中,華住集團自身運營6390家酒店,其中包括687家租賃和自有酒店以及5703家管理酒店和特許酒店。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華住集團新開業520家酒店,其中包括9家租賃酒店和511家管理(特許經營)酒店和特許酒店,共關閉201家酒店,包括12家租賃酒店和189家管理和特許經營酒店。
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旗下酒店的平均房價為218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為245元,上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為185元。報告期內,入住率均為82.0%,而2019年同期為87.7%,2020年第二季度為68.8%。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62億元(約合2500萬美元),而2019年同期為1.13億元,2020年第二季度為1.07億元。剔除DH,這一數據為1.02億元,佔其報告期內淨收入的3.7%。
據了解,華住集團是在港交所及納斯達克兩地上市的酒店集團。今年9月,華住集團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發行價為297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為59.25億元。截至12月4日,其港股收盤價為396.0港元,美股收盤價為50.43美元。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華住集團旗下酒店包括經濟型酒店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中檔酒店全季、桔子、星程;中高檔酒店水晶、漫心、美居、美侖、IntercityHotel;高檔酒店禧玥、花間堂、Steigenberger等。
招股書披露,華住集團創始人、CEO季琦合計持股33.53%,華住集團聯合創始人趙彤彤持股8.86%,聯合創始人吳炯持股2.58%。其他股東包括景順控股、攜程等,持股比例分別為12.11%、7.42%。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住集團於港交所二次上市前夕,做空機構博力達思(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華住集團一家真實的公司,但其謊報酒店投資組合的所有權,製造虛假的財務報表。
博力達思表示,其在北京和上海的實地調查證實,華住集團秘密支持特許經營酒店的運營成本,這些特許經營酒店由未披露的現華住集團員工和其他未披露關聯方擁有(「帳外酒店」)。
博力達思認為,華住集團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人為誇大華住的報告利潤。博力達思還稱,根據計算,虛假利潤在其19年末資產負債表上以20億元(3億美元)的虛假廠房及設備(「PP&E」)呈現。
不過,華住集團方面則表示,博力達思的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本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9月29日,華住集團CFO趙汝泉也回應媒體稱,沽空者的這輪攻擊已經化解,「賣空者虧了點錢」。
儘管化解了做空報告的攻擊,但華住集團的負債風險不可忽視。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92.17%,遠高於錦江酒店(SH:600754)、首旅酒店(SH:600258)同期的63.04%、48.02%。
此外,截至2020年3月末,華住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19年底的32億元驟降至18億元,淨流動負債達到68.8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回升至37億元,流動負債略有下降至59.85億元。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華住集團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上升至66億元,限制性現金為13億元。同時,總債務餘額為134億元(約合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