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純粹是家族醜聞引發的慘案,跟屠岸賈毫無關係

2020-12-17 斯文卿相

《大秦往事》第23期番外

夫妻

需要說明的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歷史上真有屠岸賈(念「古」)這個人,即便真有,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大夫,一個普通的大夫想跟在晉國樹大根深的趙氏家族作對,無異於蚍蜉撼樹。

現在人們所熟知的,以及諸多影視劇裡演繹的「趙氏孤兒」大約取材於史記,但史記,大家也知道,即便英明如太史公者也會有諸多錯誤。

如記載最詳細的《史記·趙世家》中說,「趙氏孤兒」,也就是所謂的原屏之難、莊姬之亂等發生在晉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可事實上呢,公元前597年,「趙氏孤兒」一案中遇難的趙朔正在參加晉楚之間的邲之戰,之後就因在這一戰中立下大功,才娶了晉景公的姑姑趙莊姬。

也就是說,這一年趙朔還在打仗,他即便效率再高,也不可能當年就生下趙武,沒有趙武,又哪會有屠岸賈的搜宮。

見一斑可窺全豹,由此可知,史記中關於這件事的記載是不可信的,既然史記不可信,那麼,還有別的版本嗎。

《左傳·成公八年》中就有詳細的記錄,並且某些重要人物的活動與《史記·晉世家》、《史記·韓世家》中的記錄相吻合,所以,關於「趙氏孤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左傳》才是最合理的版本。

《左傳》對這樁慘案是怎麼記載的呢,我們會驚訝的發現,「趙氏孤兒」純粹是家族醜聞引發的慘案,跟屠岸賈毫無關係,而且也沒有演義裡描述的那麼複雜。

這件事情的起因,跟一個女人,即趙武的母親趙莊姬有關,也就是說,滅掉趙氏一門的,並不是所謂的屠岸賈,而是趙武的母親——趙莊姬。

這件事說起來很有意思,由於這家人關係比較混亂,所以在講述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先理一下他們的關係。

眾所周知,趙氏的發家人就是有「冬日暖陽」之稱,號稱「文公五賢」之一的趙衰。趙衰有四個兒子,即翟人之女叔隗生下的趙盾以及原配趙姬生下的趙括、趙同、趙嬰齊,也叫趙嬰。

其中叔隗立為正妻,原配趙姬倒成了小妾。

趙盾以後接替了趙衰的位子,當上了晉國的正卿,可他那幾個異母弟怎麼辦?

趙盾

趙盾也很聰明,晚年恢復了晉獻公廢掉三四十年之久的公族大夫制,並舉薦趙括當了首席公族大夫和趙氏宗主,立趙同、趙嬰齊當了餘子,也就是改變他們庶子的身份,提拔他們當了趙氏家族的嫡子。

庶子、嫡子雖然僅一字之差,可在古代,在家族裡的地位可是天差地遠的。

趙同、趙括等就因為當了嫡子,所以有資格獲得封地。

其中趙同封在原地,又稱為原同;趙括封在屏地,又稱為屏括,一家人就這麼和睦無比。

趙盾死後,兒子趙朔接替他的職位進入六卿,其後因在邲之戰中有功,所以迎娶了晉成公的姐姐,晉景公的姑姑趙莊姬。

這回跟公族又是親上加親,你以為關係會好的更加蜜裡調油嗎?

恐怕誰也沒想到,娶了趙莊姬,就等於把他們趙氏家族的掘墓人給娶進家了。

當然,趙朔、趙莊姬兩口子的關係還是很好的,奈何趙朔非常短命,結婚大約十來年左右便撒手西去。

留下這個趙莊姬怎麼辦?

趙莊姬

趙莊姬什麼人,趙朔的老婆,原本要叫趙嬰齊叔叔的,可侄子一死,她就和叔叔產生了感情,雖然春秋時期還沒什麼男女大防的概念,但兩人這麼不講究,總有人會很在意的。

這人不是別人, 當了餘子沒幾年的趙同,以及趙氏宗主,晉國首席公族大夫趙括。

他倆知道這樁家族醜聞後怎麼辦?

自然大為惱火,趙家何等門風,怎麼能出這麼不要臉的事情,於是,兩人聯手將趙嬰齊趕出晉國。

趙嬰齊臨走的時候說:

我在,故欒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憂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趙盾死後,六卿當中的欒氏、郤氏就一直跟我們過不去,我在,他們還不敢有什麼作為,我走,你們難道就能高枕無憂嗎,況且,人各有所長,我對家族還是有點作用的,趕走我,對你們能有什麼好處呢。

趙嬰齊當了西門大官人之後還這麼倔強,趙括、趙同等能聽嗎,沒有,愉快的把他趕到齊國反省去了。

趙嬰齊一走,趙莊姬又閒了下來,回想起兩人以前的幸福時光,對趙括、趙同等越來越是痛恨,痛恨怎麼辦?

她還是很有本事的,知道親侄子晉景公忌諱什麼?

趙氏家族掌權多年,國內國外代表晉國也就算了,關鍵是他們還弒殺過一任國君那,雖然當時沒有懲罰,但不代表不記黑帳,你想想,國君在大臣面前抬不起頭來,他能舒服的了嗎。

於是,趙莊姬就抓住這一點,於公元前583年,直接對晉景公說:

原、屏將為亂。

趙同、趙括想要造反。

姑姑都這麼說,這事兒能有假嗎?

正在晉景公半信半疑的時候,六卿當中的欒氏、郤氏趕緊過來給趙莊姬作證,說的確有這樣的事,當年他們不就幹過一回嗎, 在這方面,他們是老手了。

事實證明,有矛盾還是早點解決的好,埋藏下來是遲早都會爆發的。

正是基於這個原理,晉景公就再也忍不住了。

趙氏孤兒

當年便突然發難,聯合欒氏、郤氏的力量,將趙氏一門滿門抄斬,趙莊姬因首告有功,倖免於難,才留下趙武這一支。

趙同、趙括被殺以後,晉景公原本想把趙氏的土地賞給新晉大臣祁奚的,可這時候呢,與趙氏瓜葛甚深的韓武子韓厥就站出來求情說:

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保天之祿。夫豈無闢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寡。」所以明德也。

說人話就是:趙氏一族對晉國有大功,我們能讓趙衰、趙盾的在天之靈無人祭祀嗎,這是聖明的君王都不忍心去做的事情。

滅祀,對一個功臣來講的確有點太過嚴厲,晉景公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於是讓趙武延續趙氏宗祀,並將趙氏家族的田產全部還給趙武。

趙武這一支才得以留存下來,經七年隱忍,到晉厲公末期,也就是公元前576年左右,欒、郤二族作大,局勢有些難以控制,晉厲公為了平衡,才重新起用趙武,趙氏家族便又重出江湖了。

「趙氏孤兒」就這麼回事,你瞅瞅,純粹是家族醜聞引發的慘案,跟屠岸賈毫無關係,他即便存在,估計也是做人太壞,所以就背了黑鍋了。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等

相關焦點

  • 「趙氏孤兒」純粹是家族醜聞引發的慘案,跟屠岸賈毫無關係
    《左傳·成公八年》中就有詳細的記錄,並且某些重要人物的活動與《史記·晉世家》、《史記·韓世家》中的記錄相吻合,所以,關於「趙氏孤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左傳》才是最合理的版本。《左傳》對這樁慘案是怎麼記載的呢,我們會驚訝的發現,「趙氏孤兒」純粹是家族醜聞引發的慘案,跟屠岸賈毫無關係,而且也沒有演義裡描述的那麼複雜。
  • 司馬遷虛構屠岸賈,趙氏孤兒不過是一段感情戲
    比如著名的趙氏孤兒,比如奸臣屠岸賈。我們通過其他先秦時期的史實資料(《左傳》《竹書紀年》)查詢來看,裡面的很多關於那段春秋時期大案、冤案的事情與司馬遷所記載的《史記·趙世家》幾乎不同。《左傳》、《竹書紀年》都要比《史記》成書更早,更要接近歷史發生的時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前者。
  • 明知趙氏孤兒是摻水的故事,為什麼司馬遷還要寫進《史記》裡?
    趙氏孤兒在中國可謂是影響深遠,在大多數國人心中,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春秋時代,晉國重臣趙氏家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為了保護住趙家最後一點血脈,草澤醫生程嬰,用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頂替了趙氏孤兒,然後以邀功請賞的名義,將自己的孩子獻給了屠岸賈,讓奸賊殘忍地殺害了那個嬰兒,然後屠岸賈自以為對趙家已經斬草除根
  • 趙氏家族權傾一時,屠岸賈本來是失勢之人,為何能對趙家滅族
    那麼,在幾朝國君的統治下,屠岸賈到哪裡去了呢?原來,在晉文公和晉襄公兩朝國君在位時,屠岸賈受祖父屠岸夷的政治拖累,一直不得重用,根本沒有機會刷存在感,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野心。很快,屠岸賈就抓到了機會。
  • 屠岸賈,到底是不是忠心之臣?他其實是趙氏孤兒的一手締造者
    春秋之時代,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他是屠岸賈,晉國人。但是不是東晉西晉的晉,而正是春秋時候的晉國。屠岸賈的家族在春秋時候是一個名門大家族,屠岸賈本人官職一直都是大夫。屠岸賈時期的君主晉靈公,不像晉國的前兩任君主,也就是晉文公和晉襄公那樣,是對朝政有抱負的君主。晉靈公依靠著晉文公和晉襄公打下來的安定天下,他本人卻沒有想要在政治上更進一步的野心。屠岸賈自己是個非常會洞察人心並且可以直接巧妙把握住君主心思了。屠岸賈知道晉靈公這個人只想過安穩的日子。
  • 《趙氏孤兒案》全集劇情 分集介紹(1-45)
    就在這一天, 屠岸賈的夫人生下了一個男嬰, 民間醫師程嬰的夫人宋香生下了兒子, 趙朔夫人莊姬公主也生下了一個男孩。莊姬生下兒子就被困於宮中,屠岸賈欲斬草除根,誘使昏庸的晉景公下令殺死趙氏孤兒。程嬰在關鍵時刻,冒死救下了趙氏弧兒。程嬰為了報趙朔之恩,也為了國家大義,在俠客公孫杵臼的精心策劃下,獻出了自己的孩子,替代了趙氏孤兒而死。
  • 《史記》最美謊言-趙氏孤兒:續解
    作為一個傳奇的文學故事而言,趙氏孤兒案當然精彩紛呈,然而作為一個歷史事件而言,這個趙氏孤兒案有太多的漏洞、太多地違背歷史事實、不符合邏輯的地方。第一,在《左傳》、《國語》等先秦時期編寫的史書中,屠岸賈這個從來都沒有出現,僅出現在趙氏孤兒案中,也就是說這個人物都是虛構的。
  • 「趙氏孤兒」的故事是真是假?《史記》記載自相矛盾
    在《史記·趙世家》中,趙氏曾有一次滅族的危機,那就是趙氏孤兒。趙朔的同事,另一位大夫韓厥知道趙氏孤兒的存在,趁機表示這個厲鬼就是趙朔,並說出趙武的存在,晉景公於是冊立趙武,恢復趙氏宗族,又攻滅了屠岸賈。 在這個故事當中,屠岸賈是十足的反派,為了爭權奪利置趙氏於死地,最終招致自身毀滅。但這個故事疑點重重,有非常多的漏洞。
  • 趙氏孤兒,忠孝兩全,人間道義的衡量尺度
    進,則刀山火海,退,則保全自身,在「趙氏孤兒」的故事裡,你能看到這種悲壯,看到這種上刀山,下火海的人間道義。在春秋時期,晉靈公在位期間,武將屠岸賈殺了趙盾滿門,只留下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受這位嬰兒母親所託的程嬰,便成為了這個嬰兒的保護神。
  •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大致故事脈絡是這樣:晉景公三年(前597年),晉國大權臣屠岸賈不經晉景公允許,突然向趙氏發難,指揮軍隊圍攻趙氏居住的下宮,將趙氏滿門抄斬。不過,有三個人躲過此劫,僥倖活了下來。他們分別是趙朔的夫人、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好友程嬰。
  • 壓軸舞劇表達中華傳統 《趙氏孤兒》舞出忠義誠信
    大幕拉開,白色紗幕後,紅色「殺」字若隱若現,屠岸賈對趙氏家族展開了瘋狂屠殺…… 古典舞蹈與現代藝術的融合 《趙氏孤兒》常被稱為中國版《哈姆雷特》,且已經以多種藝術形式被搬上了舞臺,甚至,陳凱歌還執導過一部電影就叫《趙氏孤兒》。
  • 書與戲裡的「七紅」臉譜(之五)屠岸賈與趙氏孤兒
    京劇《趙氏孤兒》是1959年由王雁先生根據馬健翎先生的同名秦腔劇本改編而成的,舊名《八義圖》,而京劇《八義圖》則源自崑曲《八義記》。    崑曲《八義記》是明代徐元所作之傳奇(一說無名氏所作),是根據元代紀君祥所作雜劇《趙氏孤兒》改編而來。寫的是春秋晉國大臣趙盾被奸臣屠岸賈陷害,全家盡誅,其子十八年後報仇的故事。全劇共四十一出,現存《六十種曲》無名氏版《八義記》的折目有「勸農」「翳桑」「評話」「鬧朝」「遣鉏」「上朝」「撲犬」「嚇痴」「付孤」「盜孤」「觀畫」十一出。
  • 「趙氏滅族」真相:被掩蓋的姦情、內訌和陰謀|百家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歷史上「趙氏孤兒」的真相,跟忠誠和正義完全沒有關係的一段歷史。1元雜劇《趙氏孤兒》一般認為作者叫紀君祥。韓厥趁機把當年下宮之難的實情告訴了晉景公,並告訴他趙氏孤兒並沒有死。晉景公便將趙武召入,藏於宮中。待諸將入宮問疾時,晉景公藉助韓厥之力脅迫諸將面見並認可趙氏孤兒趙武,諸將與程嬰、趙武一起進攻屠岸賈,夷滅其族。屠岸賈既已伏誅,程嬰遂告白於趙武跟前:「昔日下宮之難,大家都能追隨主人而死。
  • 《史記》最美的謊言-趙氏孤兒
    不應該應驗在你的身上,而是應驗在你兒子身上,由於你的過錯,到你孫子那一代,趙氏家族將會更加衰落。這哪是什麼卜官,簡直就是料事如神的活神仙。而這個夢就為趙氏孤兒案埋下了伏筆。晉靈公時期,趙盾專權晉國,晉靈公名為國君,實為傀儡。
  • 中國最早的「文化輸出」:趙氏孤兒的故事,司馬遷騙了你兩千年
    趙氏孤兒的歷史真相為什麼說是編的呢?先拋開《史記》,咱們查查《春秋》和《左傳》對這事兒的記載。對於「趙氏孤兒」,《春秋》裡有一句話,叫「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這就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殺了趙氏滿門的是「晉」,也就是晉國國君,而不是屠岸賈。再來看《左傳》。從一開始,左傳的記載就跟《史記》不一樣。
  • 趙氏孤兒
    忽聽卒子報公主添了一小兒,喚作趙氏孤兒。屠岸賈聽到這個消息,勃然大怒,喝道:「傳我的號令,著下將軍韓厥,把住府門,不搜進去的,只搜出來的。若有盜出趙氏孤兒者,全家處斬,九族不留!」公主在府中,望著懷中的孤兒,想起駙馬遺言,悲痛不已,但府門被圍得水洩不通,怎能送出府去。真是:「天下人煩惱,都在我心頭。猶如秋夜雨,一點一聲愁。」趙府門中有一草澤醫人,名喚程嬰。
  • 明知趙氏孤兒是摻水的故事,為什麼司馬遷還要寫進《史記》裡?
    趙氏孤兒在中國可謂是影響深遠,在大多數國人心中,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春秋時代,晉國重臣趙氏家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為了保護住趙家最後一點血脈,草澤醫生程嬰,用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頂替了趙氏孤兒,然後以邀功請賞的名義,將自己的孩子獻給了屠岸賈,讓奸賊殘忍地殺害了那個嬰兒,然後屠岸賈自以為對趙家已經斬草除根
  • 晉國與屠岸賈
    話說屠岸賈眼見變了天,偷偷溜回城裡,不敢邁出家門一步。獲知消息的趙穿,欲趁機除掉屠岸賈,無奈趙盾堅持「大人不記小人過」,給屠岸賈又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趙盾以為他的寬宏大度、以德報怨,足以喚回屠岸賈做人的良知和善念,哪知他又一次大錯特錯了,惡狼永遠難改吃人的天性。不久趙盾病逝,晉成公也在徵討陳國的途中病死,由其兒子晉景公繼位。
  • 《趙氏孤兒》:不明白吧,這就是命
    今天我們來揭開一樁千年慘案,《趙氏孤兒》,看孤兒不孤,眾義同行的傳奇。將相和,傳天下美名;將相爭,造三百冤魂。將相和,天下平,廉頗和藺相如的美名流傳了千年。誰曾想,那韓厥卻也是一個忠義之人,雖是屠岸賈的門人,卻早就看不慣屠岸賈這等奸佞之人,願意冒險成全程嬰,放那趙氏孤兒一馬。程嬰雖了應承公主,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恩義,但是卻不願再累及他人。寧願自首,與趙氏孤兒一同赴死。見他寧願捨命、忠義至此,韓厥亦是十分觸動,當下拔劍自刎,斷了程嬰的念頭,全了這份忠義。
  • 影評|士不可以不弘毅——談談電影《趙氏孤兒》裡的「士」
    這個平凡的人,在趙盾一族被滅門時,冒死救下了趙氏唯一的血脈,亦即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程嬰憑藉一己之力,隱瞞趙氏一族的滅門真相,將趙氏孤兒撫養長大,隨之開始了對元兇屠岸賈的復仇行動。歷史就這麼簡單,程嬰卻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