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別扎堆,從三方面給你解釋為什麼人多的地方魚難釣

2020-12-25 小飛的釣魚閣

昨天和朋友聊天,與往常一樣,兩人聊著聊著又聊到了釣魚,而在說到野釣難的問題時朋友問了我一個事兒。他說自己前段時間找到了一個收費型的水庫,價格是50元(可以釣一天),裡面大魚很多,去了三四次都釣得很滿意。然後呢,他就把這個釣點分享到了本地釣友群裡,於是一大波人都跟著去了,可是釣的人多了以後口就變得很差,包括他自己也一樣。剛開始以為是老闆抓過魚了,但老闆卻說沒有,在釣的過程中也時常能看到有魚跳,並不像沒魚的樣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口差呢?

類似的情況我經歷過不少,其實不單是收費塘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自然水域也有,釣得人多就有可能導致口差甚至沒口,大家注意我說得是有可能,下面說說原因

為什麼人越多越釣不著魚,是因為人多了以後每個人分到的魚少了,另一方面魚的總數量又會隨著作釣次數的增加而慢慢減少

一個人吃一個蛋糕,和十個人分一個蛋糕,那肯定是前者吃到的蛋糕多吧,釣魚也是一樣,一個水域裡的魚是有限的,如果釣的人多了,那麼本來應該去你窩子裡的魚可能就會被旁邊人截走。假設你一個人釣本來可以釣20斤魚,那麼十個人釣你就也許只能釣5斤,再假設這十個人天天和你一起釣,而該水域又沒有放入新魚,那到後面也許你連5斤都釣不到了,因為魚的總數量在減少,每個人分到的魚更少了

這種情況在一些野塘、水庫等封閉的釣點特別常見,收費型水域如果老闆不放新魚那也一樣。江裡、小河水是流通的,是不是就完全不存在這種現象了呢?不一定,如果釣點面積不夠大,而釣魚人特別多,照樣會越釣越少

不過有兩種情況是例外的:1、每當下暴雨,河水上漲,一些水庫、池塘裡的魚跑出來了,或者由於漲水下遊的魚逆遊而上,當水位恢復後,這些魚就有一部分會留下來;2、魚多,但非常謹慎;魚大,但很少靠岸,釣到也經常斷線,平時上魚全靠運氣,這種情況下你的釣獲就會比較穩定,因為人多人少都難釣,看不出什麼差異

為什麼人越多越釣不著魚,是因為大家不正確的作釣方式導致了魚不輕易吃餌

1、關於打窩:要想魚上岸,得拿糧食換,正常情況下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但釣魚永遠要以魚情為前提,咱們做窩、開餌、搭配線組也得按照魚情來制定。打窩的目的是為了誘魚,或者說把那些偶爾遊過、正在覓食的魚留在我們的窩點。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需要打窩,比如你來到一個大水庫,找了一個平常沒人釣、水又比較深的地方,這時需要打窩,釣的魚越大、小魚鬧窩越嚴重,窩料就得越足,而且最好是連續打幾天再釣,給它一個發窩的時間。反之,如果某個釣位天天有人釣,魚就老能在這個地方找到吃的,既然能找到吃的,只要時間到了它自己就會找上門,這時就要少打甚至不打窩

大家在去一些收費型水域總想著,既然都選擇在收費的地方釣魚了,窩料就別省了,別人打我不打,我就吃虧,魚會被他們引走。每個人都這麼想,每個人都狂打窩,完全不考慮這個窩量,需要多少魚、多久才能被消耗完,如果魚少、時間短,它光吃窩料就飽了,為啥還吃鉤上哪點餌。溫度高的時候,窩料過多魚不能及時吃完,還有可能腐爛、發臭,形成臭底,這樣該窩子就廢了。

還有,釣友們去到一個地方,下意識就會選老釣位,這些老釣位也許在你下杆之前剛好有人釣過,他已經打過窩了,魚正準備靠近,你又噼裡啪啦打一次,魚就被嚇跑了,或者說本來魚就在窩子裡,你大團窩料往水裡砸,它還能安心待著嗎?所以我一直建議大家,垂釣之前先別打窩,掛兩顆餌先探探情況

2、關於杆子:剛開始大家都用4.5,然後釣的都挺好,後來由於亂打窩導致魚不敢輕易靠近淺水。於是有人就嘗試用5.4,一個人用5.4釣到魚了,大家就會效仿,然後杆子越用越長,窩子越打越遠,魚在遠處找到食物了,它還靠岸幹啥。

個人經歷:有一個收費100的魚塘,魚塘面積比較大,但釣位不多,除了靠馬路一條邊可以隨便坐,去裡面得讓老闆划船接送。魚塘是100塊錢一天,沒什麼規矩,也不限竿,你可以用兩根三根,甚至可以拋竿。魚很多,經常能看到一大群遊來遊去,跳出水面的也不少。可是釣的人卻很少,而且大多數是短杆掛蚯蚓釣汪刺的。當天我們一行幾人基本白板,才稍微有點理解為什麼人這麼少了,可是裡面魚明明很多為啥釣不到呢。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兩三次,在換了幾個釣位、改變了釣法後倒是釣到魚了,但數量不多、個頭也不大。釣的過程中,我們仔細觀察,發現魚雖然經常跳水,但基本都在塘中間,是不是被釣滑了不敢靠岸呢?那個時候我們魚竿已經用到了6.3、7.2,再長的沒有了,所以朋友決定用拋竿+滑漂的釣法試試,果不其然,打下杆子沒多久就出現連杆模式,三隻杆子根本來不及,鯿魚為主,偶爾上草魚、翹嘴,釣得十分爽快。

再後來我們得知,這個地方原先釣得人特別多,大魚出的也很好,但沒多久就被搞敗了,那時他們就已經用到了8.1的杆子(以前能不能用拋竿不知道),怪不得我們用7.2也沒什麼效果。有些釣友可能有疑問:既然不限竿,那為什麼你們一開始不用拋竿?同樣一條5斤重的魚,手杆可能要拉好一會兒,但拋竿兩分鐘就搞上來了,體驗不同,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定要釣很多魚,而是享受看漂抓口的樂趣以及手杆遛魚才能感受到的那一份驚心動魄

為什麼人越多越釣不著魚,是因為人多了以後太吵鬧導致魚不敢靠岸

有一種情況是,很多人集中在一個地方釣魚,沒人打重窩,但還是釣不好,一個人釣的時候就老能碰上大貨。這就是所謂的「外界因素」對魚造成的影響,為什麼大家都說夜釣容易上大魚,因為晚上安靜啊。魚感覺到安全了它就會靠進淺水覓食,換言之如果你在夜釣的時候很吵鬧,或者拿個燈射來射去,它一樣不吃鉤。

人多是不是一定釣不到魚呢?也不是,咱們還是得分情況。簡單講的話就是水越淺、越清澈、水底障礙物越少;魚越大、數量越少、被鉤跑矛傷的次數越多;你釣的越近,就越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如果你打拋竿,釣得很遠很深,別說說話聊天,就是敲鑼打鼓也可以啊

還有一點,人多了以後大家挨得近,如果旁邊人中了條大魚遛個半天,也是有影響的。

黑坑那麼多人釣,為什麼還能連杆爆護

黑坑的魚主要以養殖魚為主,這種魚剛下水的時候和傻子魚沒什麼分別,你窩料越多他反而越開心。但偷驢就不一樣了,魚少了、被鉤傷矛傷了,你再用正釣的套路往往就會吃虧,除非只有兩三個人釣,或者正場出魚不多

例:還有一種情況,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我們這邊有一些魚塘,裡面的魚呢是老闆自己餵養大的,平常也不用投料機,只是隨便餵點什麼東西,等魚長大以後,老闆想改為黑坑,開放垂釣。然後在開放前他會找人試釣,試釣的時候往往很好,每個人都爆護,等真正開放的那天,人多了集體空軍或者只有少數人釣得好~這種由自己從小餵大的魚和養殖池裡出來的魚還是有一定區別,釣得人多,首先比較吵鬧,其次每個釣友都投放大量的加了高濃度小藥的散炮後,魚會不敢吃。一些面積很大的水庫還好,如果是小塘,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我只是說有這樣的可能,並不是所有新開放的塘都不好釣)

最後總結兩句:

以上就是為什麼人多的地方魚難釣的原因,大家如果想有好的收穫就儘量不要扎堆,除非是釣點魚真的很多,一群人都在狂拉,那你坐下去還能分一杯羹。另外,咱們說釣魚別扎堆,但也別獨行,尤其是夜釣為了安全建議兩三個釣友結伴而行,只要釣的過程中保持安靜即可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從這四個方向找魚群,滿足三條就是魚扎堆的地方!
    冬季釣魚,以釣鯽魚為主,鯽魚在氣溫低的季節有成群扎堆過冬的習慣,扎堆之後遊動範圍變小,所以冬季想要釣好鯽魚,一定要先找到魚窩才行。想找到魚窩,就需要根據鯽魚在冬季的習性來尋找,這樣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找魚窩看似苦難,其實並不是那麼難,至少是有規律可循的。
  • 春季魚喜歡扎堆在這些地方,找對釣點不愁釣不到魚
    此時的水溫、氣溫還沒有升高,鯽魚迫於寒冷依舊躲在水深的地方。所以它的活性還不太高,活動的範圍也不廣。因此在垂釣水面上的選擇,咱們最好別選湖庫,運河,江面之類的大水面。一來水廣魚稀找魚誘魚不容易,二來湖庫比較深,魚待的地方一般的長度的竿子達不到釣點。所以相對於大水面,咱們的小河魚塘之類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由於水面小所以水溫升高也快,魚也就愛遊動覓食,活動範圍變大。
  • 你知道為什麼水庫裡的魚越來越難釣嗎?釣魚人的悲哀
    過幾年等魚長大之後,他們會開杆放釣,很多釣友都喜歡去水庫釣魚,主要是在水庫裡釣魚,總會有驚喜出現,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這一桿投放下去之後,釣上來的是什麼魚,也許是很小的鯽魚,也許是幾十斤的巨物,釣友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 專挑有樹根的地方釣魚,釣獲的魚真不少,一般人我都不會告訴的
    喜歡釣魚的朋友有沒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呢?一般到河邊釣魚,只要看到水中有樹幹或者一些樹長到水中,那這個地方都會有不少魚存在呢。可能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樹幹下面就有魚呢?其實這一點也不難解釋。因為樹幹下除了比較好藏身之外,周圍的食物一般也會比較豐富。
  • 為什麼初春在魚情好的地方,依然釣不到多少魚
    農村自家魚塘和鄉間野塘,特別適合春季作釣鯽魚,最近很多釣友都遇到了一些問題,明明魚塘的鯽魚比較多,但是卻總釣不多,很多時間只能釣幾條魚就停口了
  • 冬季釣魚,人找魚。這5個地方你找了嗎?
    冬季釣魚真是太難了,很多人都封竿或者打算封竿了。我覺得看完大亮這篇文章似乎還有必要「搶救」一下。其實只要摸清了魚在冬天的特點和魚在冬天喜歡的位置,還是能釣到魚,並且釣好魚的。冬天釣魚不能靠窩料來吸引魚進窩,而是要主動出擊,正確的找到魚群的位置。
  • 肥水塘的魚難釣?別鬧了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肥水塘釣魚的精髓所在
    肥水塘裡的魚兒會前往相對較淺的地方覓食遊玩,開釣前,用鉤上掛小橡皮的方法反覆探底,能尋得一塊高於四周中央凸起的高臺,則是釣肥水塘求之不得的好釣點。為什麼水體會肥?說白了就是水底肥淤泥堆積的太厚,鴨糞、豬糞、酒糟、長時間拋灑,導致水底堆積非常厚的這些淤泥,所以,整個水體變肥,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釣浮,或者一鉤輕觸底,一鉤懸空也可以,肥水塘調漂千萬不能躺底釣魚,也就是所說的調低釣高,丟下去的魚餌很可能都被埋淤泥裡了,魚兒也找不到魚餌,導致沒口。讓你覺得,這肥水塘裡的魚是難釣啊。
  • 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分析,教你如何釣到魚
    釣魚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多好處。有很多的年輕人加入釣魚的隊伍,也有一些剛退休的老同志們閒來無事學釣魚,這些人都屬於釣魚新手,在沒有領悟釣魚技巧時,釣不到魚是很正常的,但也有一些釣了幾十年魚的老釣手,卻也常常釣不到魚,讓人很是不解。
  • 釣魚釣到所謂的白條到底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多!
    釣魚屬於一種戶外運動,目標是用漁具把魚從水裡釣上來,而且釣魚不限制性別與年齡,大人小孩子都喜歡。釣魚親近大自然,陶冶情操。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
  • 春季岸邊釣友多,野釣必定魚難釣,老釣友用這種方法應對就能上魚
    自從穀雨過後,天氣溫度逐漸升高,魚情也一天天好起來,釣魚的釣友也越來越多,我們總能看到河邊,湖邊,釣友們成群結隊釣魚,長竿短竿齊上陣,但釣獲卻越來越少,空軍的釣友到處可見。春季原本是釣魚的好時機,為什麼釣友收穫卻越來越差呢,除了野釣魚資源變差,還有什麼原因呢?
  • 清明前後,魚喜歡扎堆在這些地方!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現在天氣開始一天比一天暖,萬物復甦,對於釣魚人來說,從現在開始到盛夏時節,都是釣魚的絕好時段,第一個釣魚黃金時間正值此刻。有空出去釣魚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這個好機會。雖然現在魚口相比往日要好很多,不過若想釣得多,肯定還是要講究些技巧,否則就只能憑運氣了。而在所有的垂釣技巧中,找魚選位是個重點。位置找好了,不愁沒魚釣。其中,又以找草最為便捷。
  • 野釣資源越來越差,釣魚人無魚可釣?黑坑老闆在一旁笑出了聲
    我這個人比較犟,屬於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那種,老覺得別人釣不到不代表我釣不到,於是就找了一個以前出魚非常不錯的釣點,然後打了一大盆窩料(三個釣點)。今年的情況又比去年差了一大截,其實這個事都不需要我去猜想、去實驗,看釣魚人多不多就知道了。相信各位釣友也都能懂的,一個地方要是出魚好,你去晚了恐怕都搶不到位置,而沒人釣則說明沒魚嘛。
  • 釣魚界的鄙視鏈,難釣到魚的釣法居然站在頂端?野釣表示不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江湖就有了紛爭,可以說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鄙視鏈。我們釣魚界鄙視鏈還真不少,只不過你可能沒有發現!今天蓑笠哥盤點一下這些年在釣魚社交平臺被鄙視以及曾經年少鄙視過別人。真的是一個鄙視鏈,那個因為資源常常釣不到魚的居然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 冬釣都是人找魚,可在這「三個」情況下,魚來找人!
    冬天釣魚是一年四季最難釣的,重點在於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而很多新手都是不怎麼敢外出釣魚的,只有天氣條件恰當才能像其他季節一樣釣上魚來
  • 仲秋釣魚,絕佳釣位盤點,都是魚扎堆的地方,這裡下鉤想空軍都難
    都說秋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而仲秋是其中最「經典」的一段時間,大致一個月左右。或者可以說,秋分前後才是秋季釣魚的真正旺季。在釣魚中如何選擇釣點,比較科學的思路是根據魚逐溫、逐氧、逐食的特點來選擇,水溫和溶氧是魚生存的基本,比食物還要重要。但是仲秋氣候異常適宜,水溫不高不低,陰天都不悶熱,水中溶氧比較充足,所以食物成了仲秋釣魚中釣點選擇的思路。
  • 冬季釣魚到底該釣多深?弄清楚這3個問題,離爆護就不遠了
    不管哪個季節釣魚,選釣位都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有時候用同樣的餌料相隔只有兩三米,魚口都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可能不同的人能找出不同的理由,比如說抓口沒抓好,調釣不合理等等,但更多的是釣位帶來的差異。你還別不信,很多時候在同一個釣點,你往左邊一點有口,右邊一點都沒口的事情都有,更何況相差幾米的距離了。路人甲經常遇到別人的釣位比我深20公分他連竿我等很久才上一條魚的現象,有時候我比別人淺20公分連竿上魚,但他不上魚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要釣多深呢?可能有些釣友會覺得大冬天的水溫低,釣得越深越好,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 釣獲放流反被噴?釣魚人何苦為難釣魚人,管好自己就行了
    為什麼釣到大魚以後拍兩張照片又放回去?如何看待釣獲放流問題釣獲放流有很多個原因,但就我個人而言能想到的只有三點,第一是釣到了自己不愛吃的魚,比如說南方很多地方不吃鯉魚,覺得鯉魚是發物或者肉質比較柴,這種情況下不管釣到多大的鯉魚都會選擇放生。
  • 冬天釣魚別只釣深水,這3個釣點才最「藏魚」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可這些因素難不倒釣魚人,只要有魚有口,不管天氣怎麼惡劣,都能堅持到底!當然除了敬業之外,釣魚技巧還是要具備的,比如釣位的選擇就不能被忽視,雖然冬天有「釣陽釣深」的說法,但也不能一味釣深水,而忘了以下這三個釣點才最「藏魚」,所以希望釣友牢牢記住之後,也萬萬不可透露給你的釣友。
  • 《挑戰最難黑坑》首檔真人秀釣魚紀錄片!挑戰最難黑坑、釣魚競技
    另一方面魚塘塘主也會使用各種黑招來減少釣魚人的漁獲。黑坑所常見的幾個套路:1、 在水中做手腳,迫使魚不開口大家應該經常有聽到一些關於黑坑老闆往水裡丟樟腦丸、撒化肥的傳聞吧,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就遇到過撒化肥的,裡面魚再多都不會開口。
  • 仲秋釣魚釣邊邊,這5種「邊」魚扎堆,選對了位置,不愁釣不到魚
    秋季釣魚在釣位的選擇上有釣邊的說法,從節氣上來說,白露過後開始釣邊,大致可以持續到晚秋。仲秋釣邊,全天都可以,因為此時水溫溶氧最為適合,也是各種魚類大量進食的時候,上魚時間較長。春釣灘、秋釣邊其實在套路上是完全一樣的,釣邊要尋找跟深水相連的淺水,這樣的位置才會有魚,不但適合釣鯽魚也適合釣各種大魚,如果釣大魚,魚竿稍長一些。水下有斜坡,「邊」水淺,稍遠的位置水深,魚在這樣的地方可進可退,有比較高的安全感。如果大面積的淺水,釣邊基本無效,除了雜魚小蝦,根本就沒其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