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人出嫁以後,姓氏都用丈夫的,為什麼中國女人還用自己的?

2020-12-25 小魚仔仔說歷史

一說起中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們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豐富的文化遺產,就像是我們現在都經常使用的姓氏。姓氏作為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標誌,是很重要的,像是在歷史上有很多改名字的,這可能沒啥問題,但你要是把姓氏給改了,就有很多人去罵你了!

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討論一下中西方姓氏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般國外像是西方的那些女人,她們嫁人以後,都會把自己的姓氏給改掉,使用的是丈夫的姓氏。不管西方多麼講究平等,也不管這個女人多麼的強大,姓氏必須改成丈夫的。但是中國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古代中國,女人不管是正妻還是小妾,都是不需要改成丈夫的姓氏的!

雖然說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裡面,女性的地位比較低下,還有很多人根本不把女人放眼裡,對於女性的束縛也很大。所以在古代的女人都是很讓人心疼的,她們甚至連自己以後的命運生活都不能決定,在家聽父親的話,嫁人以後就需要聽從丈夫的話,所以她們一輩子都是男人的附庸!

很多人都會覺得古代的這些女子出嫁後使用丈夫的姓氏,就像是西方一樣,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卻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女性即使嫁給了皇帝,還是使用自己的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古人看來,父親和丈夫其實是同樣重要的。雖然說女子嫁人以後,必須放棄原來的家庭,事事需要為新家考慮吧!

但是也不全是如此,女子和自己娘家的關係還是很緊密的,並且女子的丈夫也是需要對妻子的娘家很好。畢竟這個女人的一切都是娘家人給的,在那個看重孝道的古代社會裡,跟父母頂一下嘴都被認為是不孝的,更別說更改姓氏這樣的大事情了。雖然是這樣,但是女子嫁人以後的稱呼是會有一定改變的。

以前沒嫁人之前會跟著父親的姓氏來稱呼這個女子,嫁人以後就會根據丈夫的姓氏來稱呼這個女人了。還有就是其實在舉辦一些重大的活動的時候也是需要一定改變的,你比如說在祭祀的時候,假如丈夫姓張,妻子姓王,那么女子一般都會口稱張門王氏的這種稱呼,證明自己是屬於丈夫家族的!總的來說,小編還是覺得女性不用更改自己姓氏的比較好,要是像西方女人那樣,以後辦身份證的時候就麻煩了!

相關焦點

  • 外國女人出嫁後多半改姓,為何中國的女人不改,老祖宗做法很聰明
    外國女人出嫁後多半改姓,為何中國的女人不改,老祖宗做法很聰明中國的文化可以說得上是博大精深了,自上而下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的沉澱。不過話說回來說到我國的姓氏和取名的方式的話卻有著非常深厚的韻意,了解的朋友就在中國不管是是男孩子女孩子從出生開始姓氏一直相伴在自己左右,甚至在成家立業之後都不會發生改變。其中的女孩雖然人已經嫁過去了但還是保留著原來的姓氏,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
  • 出嫁的女人為什麼都不願回娘家?無非有這三點原因
    也就是說,很多女人從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可即便如此,那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女人在出嫁之後,都不願意回娘家呢?即便每天為婆家盡心盡力的付出,可還是沒有引起婆婆的重視,整日被冷眼相待,而丈夫嗜賭成性,工作不穩定,就想著在外吃喝玩樂。每次姑娘希望老公能上進些,就要被對方說「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另外家裡的情況本就不好,生活壓力都堆到了姑娘身上,她怕父母看見自己這幅樣子擔心,便不敢回娘家。
  • 最尷尬的姓氏,很多女人都改了自己的姓,你知道是什么姓氏嗎?
    姓氏的起源來自於一個部落裡老大的名字。剛開始是為了區分部落跟之間的不同,因為當時的部落比較多,都是一個小群體組成,為了部落於部落之間能被區分,從而產生了姓氏,後來姓氏的重要性是越來越明顯,而且也代代相傳從古至今。
  • 好的丈夫,不會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女人當成是「女人」
    看到這個詞語,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用了比喻方法的詞語,形容父親對兒女情感的偉大,但是這個小孩子卻是不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所以他們只能夠從這個詞語的表面意思來解釋,他回憶了一下自己在家裡看到的情況,於是寫下了這樣的一個答案,父愛如山即使在家裡,母親負責家裡的家務,忙前忙後,而父親則是負責坐在沙發上玩手機,一定不動,就好像是山一樣。
  • 林志玲嫁給日本人,要改成丈夫的姓氏?為啥中國女性婚後不冠夫姓
    很多人都說林志玲嫁給日本人,就要改成丈夫的姓氏,實際上女人結婚后冠夫姓,不僅在日本,在中國的香港,以及西方國家都非常普遍。咱們知道在古代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國家都是男權社會,女人結婚之後都要冠夫姓。在中國的史書上有很多有名的男性人物,而女性人物不但非常少,很多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中國古代的女性在結婚之前並沒有名字,只有所謂的「乳名」、「閨名」。
  • 西方女子隨丈夫姓,為何中國卻沒有?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寶藏,比如姓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姓氏的種類頗多,不過今天探討的並不是這個問題,而是中西方之間的姓氏差異。
  • 女人出嫁後為什麼越來越少回娘家?原因出人意料
    女人出嫁後為什麼越來越少回娘家?都說娘家是女人的靠山,再說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大,可現實生活呢,很多女人在出嫁後,越來越少回娘家。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小編在街上隨機採訪了幾位女士,看看她們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吧。
  • 為什麼西方油畫裡的女人都很「豐腴」?
    提香《鏡中維納斯》1555年  中國藝術的衝動來自於山水,  西方藝術的衝動來自於女子。  不難發現,  美術史上的西方油畫中,  很多時候女人都很豐腴。    安格爾《瓦爾松的浴女》1808年  為什麼我們在西方古典油畫中  看到的女人大多數都很肥胖?
  • 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導語: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 為何中國沒有像歐洲日本那樣,形成女子婚後改成丈夫姓氏的傳統
    其實我國是有妻子冠以丈夫姓氏的傳統的。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女性一般是沒有名字,只有姓氏的。女子待字閨中時都是以父家的姓氏相稱,諸如「張大小姐、李二小姐」這般。女子成親之後,則會以夫家的姓氏相稱,為某夫人。
  • 異性相處,為什么女人都喜歡「會用嘴」的男人?
    嘴巴,我們每個人都有。除了用它吃飯、說話之外,它還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可以說,嘴巴的用途很廣,功能很多,但是能把嘴邊用到極致的人,卻少之又少。相反,很多沒有女朋友的男人不但長相還不錯,各方條件也都很優異,而那些常被女人圍繞的男人,卻也並不見得多麼帥氣,能力各方面其實大都很一般,甚至還比較遜色。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現象呢?其實說到底,就是會不會「用嘴」的差距。
  • 印度農村的「打夫節」:女人唯一可以打丈夫出氣的節日
    可以說印度的女人沒有什麼地位,尤其是在貧窮落後的農村,即使種姓制度已經廢除了,但是這裡的村民們因為文化程度比較低,加上受宗教影響的厲害,女性幾乎都是男人的附屬品,在家得聽父親的,出嫁了得聽丈夫的。印度人大多都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提倡女性在來生理之前出嫁,所以很多父母大多都喜歡把年幼的女兒早早嫁人。
  • 為什麼有的女人結婚後,再也不回娘家?
    在東莞打工五六年,梅梅每個月都是留下兩三百元零花錢,其它的錢都如數寄回家。她供弟弟上大學,還拿錢給父母建新房子。有一年,梅梅過年回家,忽然發現自己不知道應該住那間房子。母親說:「新房子是給你弟弟住的,老房子是我們老兩口住的。你以後嫁人了,也不需要這些房子了……」梅梅心想,自己掏出錢來建新房子,但是卻連擺放一個床鋪的權利都沒有,這個家,以後還回來,有什麼意思?
  • 有些出嫁女人的尷尬處境:回到娘家,閨房變成了這個樣子,太寒心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所以,很多出嫁的女人回到娘家以後會發現自己原來的房間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有些出嫁女人的尷尬處境:回到娘家,閨房變成了這個樣子,太寒心。就一起來看看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吧!
  • 中國女人束胸史,花布纏身在家靠母親,出嫁後要靠丈夫幫忙
    胸罩,是女人離不開的私密的朋友,也是男人眼中充滿驚喜的風景。然而胸罩的歷史卻很短,最多也才百年,而在胸罩之前,女人們用來控制自己胸部的就是束胸。和胸罩比起來,束胸的歷史則長得多,據說,國外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塑胸胸衣了,而在中國,我們的國史《東周列國志》和《左傳》中都有相關記載。身穿泳裝的民國名媛洪筠不過束胸雖然歷史悠久,但卻不是好東西。它跟裹腳一樣,都曾對中國女性造成過很大的傷害。
  • 女人出嫁之後,怎麼處理與娘家人的關係
    女人出嫁之後,就是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表面上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其實在當前社會,女方與娘家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不僅沒有潑出去水的感覺,反而在一個城市之內天天能夠見面。但是天天見面卻不是一件好事,自古以來臘月23,不進娘家們是一個傳統。
  • 女人在丈夫和情人之間左右逢源,被發現後,竟指責丈夫說他不行
    丈夫知道有問題,就打開了臥室的門,此時,女子的相好剛剛穿好衣服,見房門打開,尷尬的笑了笑,一溜煙的衝出門外逃走了。丈夫認識這個人,也是他的朋友,常常一起下棋,沒想到自己的女人竟然跟他好了,他很生氣,但是他一直對女人百依百順,依然壓著怒火問女人,你為什麼這麼做?
  • 最尷尬的姓氏,很多女人都改了自己的姓,你知道是什么姓氏嗎?
    姓氏的起源來自於一個部落裡老大的名字。剛開始是為了區分部落跟之間的不同,因為當時的部落比較多,都是一個小群體組成,為了部落於部落之間能被區分,從而產生了姓氏,後來姓氏的重要性是越來越明顯,而且也代代相傳從古至今。
  • 1.75米的女人嫁1.58米丈夫,談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然而,這對夫妻越是不理睬,就越是激發了鄰居們的窺私慾,他們一定要弄清楚,為什麼高女人願意嫁給這矮丈夫?這背後肯定不可告人的緣由。鄰居群眾之中,有一個裁縫的老婆,最愛刺探別人家的隱私和隱秘,公寓大樓裡各家的夫妻關係、收入多少、婆媳氛圍,她都摸得一清二楚,專好說長道短。
  • 父系社會狀態下,女人的幸福就那麼不重要嗎?
    父系,多麼封建的一個詞,但不得不承認,中國就是一個父系主導的國家。孩子一出生,如果不是入贅的女婿,不出意外姓氏肯定隨爹姓。就是因為這一個姓,流失了多少女人的幸福!古代女人從出生到出嫁,在家庭或者社會都沒什麼存在感,除了是一個生孩子的機器,就是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而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女人地位本來就不高,所以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並不被認為是多麼有貢獻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