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任鴻 王國平 蔣君芳 視頻攝影 吳楓
在保定市兒童醫院腫瘤外科醫生辦公室內,一張中國地圖掛在顯眼的位置。紅色小圖釘覆蓋了全國170多個城市,東至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北至黑龍江,北上廣深也有……小紅點代表著該科室已接診患兒的家鄉。
一家河北省地級市的公立兒童醫院,為何能吸引全國「目光」?源於保定市兒童醫院的另一個身份「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
如今在保定兒童醫院內掛著兩塊牌子。由北京醫院進行託管,這一模式如今在河北其他醫院的科室也有實踐,並取得不錯的效果。
2015年5月15日,北京兒童醫院與原保定市衛計委籤約,北京兒童醫院正式託管保定市兒童醫院,在醫療、教學、科研、醫院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公立醫療機構「跨省託管」。
「跨省託管」效果如何?背後有著怎樣的協同「密碼」?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兒童醫院眼科雙主任 張誠玥在為小患者做檢查。(保定兒童醫院供圖)
專家跨省坐診,患兒享受北京醫療資源
保定市兒童醫院坐落於保定市城區北三環附近。「這是2017年搬遷後的新院區,面積大概是老院區的四五倍。」保定市兒童醫院宣傳科科長任穎介紹。
8月12日一早,記者在保定市兒童醫院門口看到,等待進入院的車輛已排到百米外。
任穎介紹,截至2019年底,保定市兒童醫院門急診量達到62.9萬人次,是2015年的2.47倍;手術數量5389人次,是2015年的2.87倍。這是五年託管帶來的最直觀變化。
「這些年,兩家醫院確立了雙向轉診、流動機制和綠色通道,實現了首診在基層、複雜病例遠程會診、疑難急重患者無障礙轉診。每年,還有上千人次的北京專家到保定市兒童醫院坐診。」任穎告訴記者,以前遇到複雜病例,醫院技術水平有限不敢接,現在有北京專家做後盾,每年可讓數萬名孩子在保定接受到與北京「同質化」的診療。
保定市民王柘(化名)是第一批受益者。5年前,他的孩子被查出癌症。「我們第一時間往北京跑,親戚、朋友輪番上陣搶專家號。」王柘回憶,當時等了兩三個月,「好運」也未降臨。
得知北京兒童醫院專家開始定期在保定市兒童醫院坐診,王柘趕緊在家鄉預約了專家號,孩子也及時接受了手術。如今,王柘還會定期帶孩子複查。
危急時刻,北京專家能隨時「到崗」,也一次次挽救了患兒生命。
令任穎印象最深的是託管之初,保定市兒童醫院救治的第一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當時,患兒需要深靜脈置管,但保定市兒童醫院還沒有開展此項技術;需要血液透析,但全保定都沒有合適的血液透析機。好在,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帶著設備趕到……搶救結束後,有的專家上午才回北京,聽到患兒情況不穩定,晚上又坐火車趕回了保定。」任穎回憶,那場「接力賽」最終給了孩子生的希望。
河北保定兒童醫院醫生和北京兒童醫院醫生同臺手術。
深度「傳幫帶」,京保病區診療水平相當
託管以來,北京市兒童醫院在綜合管理、技術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對保定市兒童醫院進行全方位指導。比如,突出學科建設,對原有7個內科病區重新調整明確專業定位,對原有大外科病區進行專業劃分,填補了保定市沒有兒科專業門診、專業病房的空白。腫瘤外科和血液腫瘤科跟北京病區共建,實行兩院病區同一主任、同一診療規範、統一調配醫療資源。
眼科是該院最早實行「雙主任」的科室。保定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王鳳仙說,「託管之前,我們科室就5個醫生,主要看看門診,做做驗光、霰粒腫等治療,門診量日均30多人次;託管以後,現有8名醫生,還有醫師、護師、驗光師,最多的時候,日門診量260多人次。2019年,科室經保定市衛健委批准成立了『保定市兒童眼病診療中心』。」
科室醫生的成長也與託管密不可分。「科室醫生到北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進修,北京主任每周也會來保定兩三天,手把手教學。現在,科室除了白內障和青光眼,所有的兒童常見眼科疾病都能治,以前不敢做的手術,現在也敢做了。」
依託北京兒童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保定病區和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保定病區落戶於保定市兒童醫院。「可以說,腫瘤外科和血液腫瘤科兩個保定病區與北京病區之間只有空間的距離。京保病區統一管理,北京兒童醫院派有經驗的醫生在科室常駐,每周也會組織團隊輪流到保定工作,醫生手術、值班都是由兩邊團隊一起完成的,使得京保病區的診療水平相當。」任穎介紹。
託管不是單方面給予,是要尋求共贏
8月12日,記者在保定市兒童醫院採訪時,見到了來自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李師傅。去年底,李師傅的兒子因腎母細胞瘤在北京兒童醫院做了手術,術後不久,就轉到了保定市兒童醫院,繼續接受化療。
「還有兩天我們就要結療出院了。」看著兒子漸漸好轉,李師傅露出欣慰的笑容,「化療半年,孩子住得舒服,北京的主治專家每周都會來查房,不用擔心。」
自2018年初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保定病區成立以來,像李師傅一樣,從全國各地帶著孩子來治病的家長不少,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從北京兒童醫院轉過來的。這也有效緩解了北京兒童醫院日益增長的接診壓力。
「託管不是單方面給予,而是要尋求共贏。北京兒童醫院長年人滿為患,難免制約自身發展,亟待合理疏解部分患兒。」北京兒童醫院派駐到保定市兒童醫院的院長田劍表示,北京兒童醫院之所以與保定市兒童醫院實現「跨省託管」,是因為各自都有發展需求,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在此過程中,北京醫院管理局支持北京兒童醫院選派精幹團隊、專家「傳幫帶」、設立保定病區;保定當地給予了院址新建政府貼息、專家出診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
具體託管舉措中,也有值得「複製」的經驗。比如「管辦分離」,保定市政府只對醫院運營管理進行日常監管和考核評估;醫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和目標責任制,構建起歸屬清晰、權責明確、醫政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化法人治理制度,使醫院擁有了充分的經營管理自主權,解決了醫政職能錯位、效率低下和補償不足等問題。如今,通過「複製」經驗,北京優質醫療資源正以保定兒童醫院為紐帶下沉到當地基層——保定市兒童醫院牽頭保定市120餘家醫療機構組建了「保定市兒科醫療聯盟」,各級醫療機構之間逐步構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合理有序」的就診模式,共享北京先進經驗,整體提升區域兒科醫療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