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昭和時代的「文學良心」松本清張:用推理小說刻畫歷史

2020-12-14 醬知兒

今年,日本步入「令和」時代,轉眼間,「昭和」時代結束竟然已是30年前的事了,除了研究二戰史,我們似乎已經記不得昭和這麼一個遙遠的名字到底有發生過什麼。作為日本歷史上劇烈變革的一個時期,昭和時代充滿了問題與矛盾。

實事求是地說,日本「令和」時代面臨的挑戰,都是「平成」時代沒有解決的難題,而這些難題,其實正是「昭和」時代遺留的債務。昭和時代繼承了此前日本從明治(1868-1912)到大正時期(1912-1926)的野心,彼時的陰謀家曾經幻想著建立一個帝國,滿足自己的痴人說夢,但對戰爭受害國而言,昭和時代卻是傷痛與恥辱的記憶。

原子彈爆炸後的街景

直到原子彈蘑菇雲在日本升起,昭和時代的狂飆突進才告一段落,所有的苦難與恥辱被送回給日本自身,自此開啟了日本從廢墟中重建的七十年。

俗話說「國家不幸詩家幸」,雖然松本清張從來沒有承認,但日本狂妄侵略戰爭的失敗,以及咎由自取的戰後待遇,正是松本清張文學的起點。松本清張出生於1909年的明治時期,但直到1951年,42歲的他才因為首部小說《西鄉紙幣》出道,並且到了1955年46歲時,才首次發表短篇小說《埋伏》,開啟了他的推理小說創作生涯。

少年時的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的一生與昭和時代緊密相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進入社會結婚生子,因為貧困輾轉於各種工作間,二戰時他被徵召從軍派駐朝鮮,戰後返回家鄉,目睹日本被美軍佔領的種種情形,後來他又親歷了日本經濟的騰飛,豐富的經歷最終孕育出他穿透表面現象,直擊核心矛盾的犀利目光。因為站得高,所以望得遠,松本清張的文學視野特別寬廣,能夠發現並且批判種種社會問題,正是秉持著一種家國大情懷,他才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說的格局。

「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出現

眾所周知,推理小說這個文學體裁,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一直以「偵探小說」的名義流傳於世。自19世紀中期從歐洲傳播到日本後,經過日本作家的不斷嘗試,最終在江戶川亂步(1894年-1965年)手中完成了偵探小說本地化的工作,「本格」派小說應運而生。本格派小說在偵探小說領域又稱為正統小說,講究展示科學理性,用邏輯推論來敘述故事。

日本偷襲珍珠港

由於本格派小說大受歡迎,造成了偵探小說的大熱,於是出現了許多徒有偵探角色,卻是以感官獵奇為主打特色的「變格」小說。隨著二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偵探小說因為出身歐洲,所以被視為敵人的文學,影響力一落千丈,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又逐漸恢復人氣。

面對偵探小說的式微,作家木木高太郎戰前就曾主張「偵探小說」應該具有文學性與思想性,不能流於娛樂化,因此到了二戰之後,他提倡用「推理小說」代替「偵探小說」之名,甚至與偵探小說泰鬥江戶川亂步有過論爭,但二人的爭論最終不了了之。

江戶川亂步

20世紀50年代中期,松本清張橫空出世,他的兩部作品《點與線》與《眼之壁》剛出版就創下了百萬本的傲人成績,成了戰後初期最受矚目的文學現象。由於松本清張一反過去偵探小說的慣例,以社會中的普通人作為主角,並且強調犯罪動機的重要性,因此吸引了大批文化層次不高的讀者,擴展了偵探小說的受眾。有媒體甚至用「清張之前」與「清張之後」來劃分偵探小說的發展階段,由於松本清張的文風偏重思考社會現象,所以將它與木木高太郎提倡的名稱「推理小說」結合起來,正式確立了「推理小說」的範疇,在當時,松本清張就是「推理小說」的代言人。

松本清張

對於松本清張的出現,木木高太郎大感欣慰,前者的作品正好回應了他的理念,他認為松本清張將原本已經低俗化、變格化的偵探小說扳回對社會問題的關懷,並且透過對人性深刻的剖析,將套路化的偵探小說提升到了文學的層次。著有《日本推理小說史》的文學評論家中島河太郎也表示,松本清張的作品從日常的瑣碎小事為起點,通過謎團的展開與縝密的推理程序,最終揭露事件的真相,這樣一種敘述方式,改變了過去推理小說完全套路化的「紙上殺人遊戲」之刻板印象,讓社會大眾更加願意接受推理小說了。

松本清張作品《埋伏》

透過松本清張的努力,「推理小說」這種通俗文學成功地進行了嬗變與更新,「推理」自此成為這個類型的代名詞,讓這種小說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松本清張也因為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了瞄準社會問題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開山祖師。

松本清張的文學視野和人文關懷

如果說僅僅確立一種通俗文學的寫作套路,松本清張也不會得到「世界三大推理小說巨匠」的稱號。他真正的偉大之處,完全在於他徹底地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說的內涵,讓推理小說不僅可以跟嚴肅的純文學並駕齊驅,而且無須犧牲自身原有的敘事節奏,保留了易讀特性,更有甚者,推理小說能比純文學更直接地挖掘社會底層的問題,向所有人拋出辛辣的質問。一般認為,本格派推理小說重視謎團和情節的設計,但松本清張的小說也不遑多讓,並且另闢蹊徑,將作品的精神核心轉向「犯罪動機」上。

松本清張紀念館

日本評論家尾崎秀樹指出,松本清張的小說主角都是普通人,通過普通人受到的種種束縛,以及背後所牽動的社會複雜性與現實感,作者成功地讓讀者意識到,社會結構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實際上是非常緊密的,因而使讀者對日本社會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促使了大眾覺醒。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產生了與社會對話的積極意義,推動了推理小說這個「俗文學」在日本的普及化與本地化。

由於松本清張的巨大影響,跟隨著他的腳步走上社會派路線的其他作家,包括森村誠一、夏樹靜子等,雖然也寫出了非常傑出的作品,但無一能夠達到松本清張的成就,甚至在文學評論界出現了「清張之前無社會,清張之後無社會」的說法。後來的年輕作家無法望其項背的關鍵原因在於,松本清張的小說聚焦的並不只是社會的表象,而是刺穿了他所曝光的醜陋現象,拉出了潛藏地下的歷史暗流,所有對社會提出的質問,指向的其實是日本戰後的歷史進程,要想了解松本清張的苦心孤詣,必須回溯到具體的時空中。

松本清張作品《砂之器》

例如,松本清張第一部長篇小說《點與線》,表面上寫了一對男女從東京車站出發,最後卻在一千公裡外的九州海岸殉情的奇聞異事,但真相卻直指日本戰後追求經濟復興的過程中,各種勢力勾結的層層黑幕。再比如在《砂之器》裡,偵探對兇手鍥而不捨的追捕,最終看見的卻是時代與人性的殘酷。兇手對恩人的痛下殺手,其實只是啟動了自我生存保護的本能。作者沒有控訴任何人,只是冷靜地描寫了時代中的矛盾和衝突,希望人們好好思考自己的生活,選擇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二戰結束初期的日本

日本文學的良心——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不是一個天生的卓越作家,他沒有文成倚馬的寫作速度,也沒有技擅雕龍的優美文風,但是他一直堅持初衷,守衛理想,希望靠通俗文學作品來驚醒世人,從這一點來看,他無愧於日本文學的良心。

直到今天,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也是戰敗國,日本一路從明治維新到戰後的經濟成長期,整個社會始終在高負荷運轉,彷彿這樣向前奔跑就能擺脫不願面對的過去。然而,歷史永遠不會沉默,更不會被人遺忘。

松本清張為時代留下最熾熱的見證,為日本保存了最具重量的歷史記憶,他的視野瞄準了昭和時代的種種亂象,正如他的小說《砂之器》的名字一樣,昭和時代是某些野心家用脆弱的時代之砂捏制的器皿,只要裝上不切實際的妄想,立刻就會變得粉碎,回歸虛無。松本清張的小說,就是要寫出日本歷史中的迷霧和黑暗,以及那些無法用點與線勾勒出的,深陷在戰後日本人心中的徬徨青春與迷茫心靈。

參考資料:

《日本推理小說史》中島河太郎

《戰後日本文學史》李德純

《日本文學史》古橋信孝

《日本近現代文學史》劉曉芳 木村陽子編著

相關焦點

  • 從松本清張到東野圭吾,二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
    因此「推理小說」的概念實際上是因為松本清張才得以最終確立,並獲得學界認可和接納。其實,在松本清張之前,日本推理小說還沿用「偵探小說」「犯罪小說」等西式的叫法,直至松本清張的作品大量問世,使用日語拼寫的「推理小說」才出現,「推理小說」這個詞一開始就專門指松本清張的作品。
  • 讓東野圭吾膜拜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影響東野圭吾,宮部美雪等推理小說家。和柯南道爾、 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他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痴迷探究犯罪動機和社會現實,還和江戶川亂步 橫溝正史並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松本清張:不賣弄的推理作家
    最近,用來治療「檸檬症」的良藥,是松本清張的幾本推理小說。我讀的倒也不是他最有名的作品,比如《日本的黑霧》之流。常是手邊有什麼書,信手拈來,隨意取閱,倒也有種不期而遇的偶然的快樂。這段時間還興起了手機閱讀,上班途中、下班路上,碎片化時間用來讀點推理小說,恰恰適合消暑。  松本清張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
  • 歷久彌新的「清張傳奇」——閱讀松本清張
    「清張革命」最早指的是松本清張徹底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說,讓推理小說這個原本浮誇、通俗、帶有濃厚遊戲性質的文類,一轉而變得渾厚、嚴肅。「清張革命」確立了「社會派」在推理小說界數十年不動搖的正統地位,更預示了後來推理小說許多次文類的開拓空間。然而清張革命的影響並不限於推理小說範圍,甚至不限於文學領域,更深沉的意涵,表現在一種新的「戰後心態」的開展,一種日本新正義觀的大膽探索。
  • 新書照面丨與松本清張比肩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森村誠一代表作
    與松本清張比肩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森村誠一代表作,全景式展現昭和時代日本都市社會各階層面貌的群像小說。沉重而無奈的社會現實,令人掩卷沉思、唏噓長嘆。昭和三十年,一架全日空噴氣式客機意外發生空難,墜落在荒無人煙的雪原,臨危不亂的乘務長大竹義明帶領倖存乘客成功獲救。
  • 楊照:松本清張是個傳奇 逼日本人看清自己
    「清張革命」最早指的是松本清張徹底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說,讓推理小說這個原本浮誇、通俗、帶有濃厚遊戲性質的文類,一轉而變得渾厚、嚴肅。「清張革命」確立了「社會派」在推理小說界數十年不動搖的正統地位,更預示了後來推理小說許多次文類的開拓空間。  然而清張革命的影響並不限於推理小說範圍,甚至不限於文學領域,更深沉的意涵,表現在一種新的「戰後心態」的開展,一種日本新正義觀的大膽探索。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當推理小說遇上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
    最近幾年一直很迷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尤其是《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祈禱落幕時》這幾部,不論是小說還是改編後的影視劇,都值得一刷再刷。東野圭吾曾說過,松本清張是影響他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在他的大學時代,就讀完了松本清張的所有作品。
  • 松本清張的短篇小說:社會派推理與普通人的隱秘角落
    重社會、重人性、輕詭計、輕推理,正是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特徵。而說到社會派推理,繞不開的一位大師便是松本清張。被奉為社會派推理大師的松本清張賣掃帚的文豪1948年1月,京都北面的比睿山上已是白雪皚皚,半晌不見行人。
  • 松本清張《假笑》,關注日常生活中最隱秘的惡
    松本清張在世界文壇上,松本清張和阿加莎·克裡斯蒂、柯南·道爾被合稱為「世界推理文壇三大巨匠」;在日本文壇,他被譽為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學巨匠。松本清張出生於1909年,直到1950年才正式開始自己的創作生涯,可謂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1952年,43歲的松本清張憑藉《某〈小倉日記〉傳》獲得第28屆「芥川獎」,從此開始了專業作家的生涯。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並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在松本清張之前,日本推理小說的主流是注重詭計手法的本格推理。
  • 松本清張與柯南道爾齊名,是東野圭吾師傅,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翹楚
    喜歡推理小說的朋友,一定熟知松本清張這位日本推理小說家。1909年12月21日,今天是他110周年誕辰,一起進入松本清張的推理世界,以紀念這位齊名於柯南·道爾和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日本推理小說家吧。松本清張出生於一個小商販家庭,由於家庭貧寒,13歲便輟學謀生。為了生活,松本清張做過很多的工作,商販,學徒工,記者,廣告設計等等。正是因為前半生豐富的閱歷,讓其在後半生的創作中有了更豐富的素材。1943年,松本清張應徵入伍,戰後回來後為了養活7口之家,又做起了商販的工作,四處奔波。直到1950年,松本清張還未與推理小說沾上邊。
  • 讀書|松本清張和他的《死之枝》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非常有必要帶大家了解下松本清張這位作家,看看其他作家的溢美之詞:「松本清張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東野圭吾「松本清張是社會派推理小說之父。」——京極夏彥「我是松本清張的超級粉絲。」——島田庄司「松本清張拓展了推理文學的範疇,寫出人性的黑暗,暴露出社會的黑暗面,毫不留情地展露讓人絕望的現實,激發讀者思考並探究更深層的本質。」
  • 《假笑》:松本清張用平淡的白描手法,讓人一窺複雜真實的人性
    這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在他的短篇小說《虛線的下繪》中反覆描寫的場景。日本暢銷書作家、推理小說大師東野圭吾曾說:「松本清張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與作家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一起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松本清張是否像報紙那樣過時了?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1909-1992)以擅長刻畫「惡女」而著稱,《買地方報的女人》也是一個女人的犯罪故事。在編寫三卷本《松本清張短篇集》時,同為社會派推理代表的宮部美雪將此篇歸為「我的最愛」之中,原因大概是身為作家對「作家扮演偵探」的故事的偏愛吧。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神秘古代歷史故事掩藏下的一段不倫戀情
    ——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被稱為社會派推理作家鼻祖、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深受大家喜愛。 他的作品以真實、細膩的文字打動讀者,通過層層推理,一步一步讓作者跟著他的思路找到答案,享受邏輯推理的樂趣。
  • 「現代社會的真實,都存在於我們視界的彼方」── 松本清張
    意思是,松本清張於1958年出版《點與線》和《隔牆有耳》後,成為暢銷書的金字招牌,還在各雜誌上大量撰寫連載小說,躍升為文壇的重要寵兒。後來,其挖掘各犯罪事件和揭露社會弊端的系列小說,博得「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美名,使得之前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推理小說,因而擴大並走進大眾讀者的視野。
  • 松本清張三部推理小說引進出版,11個精彩故事首次見!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他是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開山鼻祖,是東野圭吾、京極夏彥、島田庄司、宮部美雪的創作導師。正是因為接觸到松本清張,東野圭吾才從一個痛恨讀書的學生,變成了推理小說迷並從此走上創作之路。 他,就是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松本清張。
  • 說一說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背景
    讀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最起碼要了解一些推理小說發展史,還要了解一點作者生平以及寫作特點。要不,光是年代感就會讓那些喜歡「快讀」的讀書人望而卻步。這裡,還是允許我先囉嗦幾句書外的內容吧。當時,這種類型小說在日本叫做「探偵小說」,就像魯迅說的中國的白菜在日本稱為「茭白」一樣。二戰結束後日本頒布了《當用漢字表》,「探偵小說」中的「偵」字被廢除了,所以寫推理探案小說作家,江戶川亂步等人便開始使用「推理小說」這個詞兒。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日本推理小說變得流派眾多,名家輩出。
  • 太宰治松本清張都是豪宅
    夏目漱石、井上靖、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看過這些日本大作家的作品後,你是否會對他們的居所產生興趣?日前,新星出版社引進新書《文豪之家》,用翔實的資料和多角度照片呈現了太宰治、夏目漱石、井上靖、江戶川亂步、谷崎潤一郎等36位日本大作家的宅邸,以及他們的日常所用之物,比如江戶川亂步的書架、松本清張每日寫字的鋼筆、夏目漱石暖手煮茶的火缽等等。大文豪住宅挺低調夏目漱石、井上靖這兩位在中國擁有高知名度的大作家,他們的住宅挺低調。
  • 《證明》:松本清張的社會筆記
    《證明》 [日]松本清張 著 東方出版社 二○一八年一月版松本清張創作過大量小說,如今也是各出版社再版的熱門對象。《證明》收錄的四部作品,在日本的評價也頗高。《留守宅事件》是該書的真正王牌,曾獲日本第三回小說現代讀者獎。這也是四部作品中唯一的本格推理小說,可以說是時刻表詭計的一例。松本清張本人不擅詭計,他的作品不會出現密室殺人等大型詭計。發生案件後,詢問不在場證明,獲得嫌疑人十天的行程安排。解謎要素就在這十天之中,嫌疑人要完成從東北地區到東京的殺人,但從行程時間看完全不可能。這是標準的不在場證明推理。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離奇的案件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
    文/小婷半清東野圭吾就曾經說:「大學時代,我讀完了松本清張所有的作品,他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是何許人也?松本清張社會派推理作家,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大受歡迎,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其創作,直接影響了東野圭吾、宮部美雪、森村誠一等社會派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