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
(最近更新時間:2020年5月)
【國名】斯洛伐克共和國(Slovak Republic,Slovenská Republika)。
【面積】4.9萬平方公裡。
【人口】545.7萬人。斯洛伐克族佔81.15%,匈牙利族佔8.43%,羅姆族(吉卜賽人)佔2%,其餘為捷克族、盧塞尼亞族、烏克蘭族、德意志族、波蘭族、俄羅斯族等。官方語言為斯洛伐克語。居民大多(約62%)信奉羅馬天主教。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裡。
【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面積368平方公裡,人口43萬。2018年平均氣溫11.8℃;最高氣溫37.9℃;最低氣溫–15.4℃,年均降水量400.3毫米。
【國家元首】總統蘇珊娜·恰普託娃(Zuzana Čaputová),2019年6月15日就任,任期5年。
【重要節日】9月1日為憲法日,即國慶節。
【簡 況】歐洲中部的內陸國。東鄰烏克蘭,南接匈牙利,西連捷克、奧地利,北毗波蘭。屬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氣候。
5—6世紀,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公元830年後成為大摩拉維亞帝國的一部分。906年帝國滅亡後,淪於匈牙利人統治之下,後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10月28日成立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39年3月,被納粹德國佔領,後建立傀儡的斯洛伐克國。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恢復共同國家。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執政。1960年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權更迭,改行多黨議會民主和多元化政治體制。1990年3月,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同年4月,再次更改國名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政 治】實行議會民主制。總理掌實權,總統是虛職。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議員通過直選產生。2020年2月29日,斯洛伐克舉行獨立後的第八次國民議會選舉,共6個政党進入議會。其中,普通公民與獨立個人組織(簡稱普通公民組織)以25.02%的得票率獲勝,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獲得53個議席。其他各黨得票率和所獲議席數依次為:社會民主—方向黨(簡稱方向黨)18.29%、38席;「我們是家庭」黨8.24%、17席;我們的斯洛伐克—人民黨(簡稱人民黨)7.97%、17席;自由與團結黨(簡稱自團黨)6.22%、13席;惠民黨5.77%、12席。3月21日,由普通公民組織、「我們是家庭」黨、自團黨和惠民黨四黨執政聯盟組建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普通公民組織主席伊戈爾·馬託維奇(Igor Matovič)任總理。
【憲法】1992年9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通過斯洛伐克共和國憲法。
【議會】實行一院制,每屆任期4年,共150個議席。本屆議會由2020年2月29日大選產生,3月20日正式成立,共有6個黨派,包括普通公民組織、「我們是家庭」黨、自由與團結黨和惠民黨4個執政黨,以及方向黨和人民黨2個在野黨。執政聯盟四黨擁有95個議席,形成超過議席總數五分之三的絕對多數。本屆議會設議長和4位副議長,下設特權與豁免委員會、憲法法律委員會、歐洲事務委員會、財政和預算委員會、經濟事務委員會、農業和環境委員會、公共管理和地方發展委員會、社會事務委員會、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文化和媒體委員會、外交委員會、教育、科學、青年和體育委員會等19個委員會。現任議長為「我們是家庭」黨主席博裡斯·科拉爾(Boris Kollár)。
【政府】現政府於2020年3月21日正式就職,由總理、4位副總理(其中2人兼任部長)及11位部長組成。主要成員有:總理伊戈爾·馬託維奇(Igor Matovič)、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裡哈德·蘇利克(Richard Sulík)、副總理韋羅妮卡·雷米紹娃(Veronika Remišová)、副總理斯特凡·霍利(Štefan Holy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愛德華·黑格爾(Eduard Heger)、外交和歐盟事務部長伊萬·科爾喬克(Ivan Korčok)、交通和建設部長安德烈·多萊扎爾(Andrej Doležal )、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揚·米喬夫斯基(Ján Mičovsky )、內務部長羅曼·米庫萊茨(Roman Mikulec)、國防部長雅羅斯拉夫·納吉(Jaroslav Naď)、司法部長瑪麗亞·科利科娃(Mária Kolíková)、勞動、社會事務和家庭部長米蘭·克拉伊尼亞克(Milan Krajniak)、環境部長揚·布達伊(Ján Budaj)、教育、科研和體育部長布拉尼斯拉夫·格羅赫林(Branislav Gröhling )、文化部長納塔利婭·米蘭諾娃(Natália Milanová)、衛生部長馬雷克·克拉伊奇(Marek Krajčí)。
【主要網址】總統府:www.prezident.sk ;政府:www.vlada.sk ;外交部:www.mzv.sk 。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8個州,下設140個市、2890個村鎮。
【司法機構】憲法法院、最高法院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總檢察院是國家最高檢察機關,其院長、副院長、總檢察長、副總檢察長均由議會選舉產生,總統任命。憲法法院院長伊萬·菲亞昌(Ivan Fiačan),2019年就任,任期12年。最高法院院長揚·希庫塔(Ján Šikuta),2020年就任,任期5年。總檢察長亞羅米爾·齊日納爾(Jaromír Čižnár),2013年就任,任期7年。地方還設有地方法院、檢察院。
【政黨】註冊黨派約160個,主要有:
普通公民和獨立個人組織(Obyčajní ľudia a nezávislé osobnosti,簡稱普通公民組織)。執政黨。成立於2011年。倡導為民請願,反對腐敗。黨主席伊戈爾·馬託維奇(Igor Matovič)。
我們是家庭黨(SME RODINA):執政黨。成立於2011年,原名為斯洛伐克公民黨。自稱代表每一個普通斯洛伐克家庭的利益,批評一切傳統政黨,標榜不為任何政治集團站臺。黨主席博裡斯·克拉爾(Boris Kollar)。
自由與團結黨(Sloboda a Solidarita,簡稱自團黨):執政黨。成立於2009年2月,主張尊重個人自由和社會團結,推崇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制,反對國家幹預。黨主席裡哈德·蘇利克(Richard Sulík)。
惠民黨(Za ľudí):執政黨。成立於2019年。主張提高政府效率,改革司法,反對腐敗。黨主席為前總統安德雷·基斯卡(Andrej Kiska)。
社會民主—方向黨(SMER–SD,簡稱方向黨):在野黨。1999年11月由脫離斯民主左翼黨的菲佐等人創立。2005年1月,與民主左翼黨、民主選擇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併,更名為社會民主—方向黨。該黨首要目標為建立有序、公正和穩定的社會,政策具有明顯的社會民主黨性質。黨主席羅貝爾特·菲佐。
我們的斯洛伐克—人民黨(Ľudová strana Naše Slovensko):在野黨。成立於2000年,在2016年議會大選中首次進入議會。反對歐盟,主張斯洛伐克的絕對獨立。主席馬裡安·科特萊巴(Marian Kotleba)。
【重要人物】蘇珊娜·恰普託娃(Zuzana Čaputová):總統。1973年6月出生。畢業於斯洛伐克考門斯基大學法學院。曾在斯洛伐克佩齊諾克市政府及多家非政府組織任職,長期從事律師工作,致力於環保和公益事業。2017年參與籌建斯新興政黨「進步斯洛伐克」,2018年1月當選該黨副主席,參選總統後於2019年3月退黨。2019年3月30日當選斯總統,6月15日就職,系斯獨立以來的首位女性總統。
博裡斯·科拉爾(Boris Kollar):議長。1965年8月出生。畢業於斯卡利察中歐學院。曾長期從事商業活動。2015年改組「我們是家庭」黨並任主席。2016年3月首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2020年2月連任,3月當選國民議會議長。
伊戈爾·馬託維奇(Igor Matovič):總理。1973年5月出生。畢業於考門斯基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後創辦地方媒體,開展反腐運動。2010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2011年成立普通公民組織並任主席。2012年、2016年、2020年連續當選三屆議員。2020年3月出任總理。
【經濟】早年為農業區,基本無工業。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執政期間在斯逐步建立了鋼鐵、石化、機械、食品加工及軍事工業,縮小了同捷在經濟上的差距。1989年劇變後,斯根據聯邦政府提出的「休克療法」開始進行經濟改革,導致經濟大衰退。1993年1月斯獨立後,推行市場經濟,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產業結構。近年來,斯政府不斷加強法制建設,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大力吸引外資,逐漸形成以汽車、電子產業為支柱,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市場經濟。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下滑,2010年、2011年實現恢復性增長,2012年增速有所放緩。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21.3億歐元,同比增長0.9%。2014年GDP為746.55億歐元,同比增長2.6%。2015年GDP為781億歐元,同比增長3.6%。2016年GDP為809.6億歐元,同比增長3.3%。2017年GDP為812億歐元,同比增長3.2%。2018年GDP為902億歐元,同比增長4.1%,人均GDP1.66萬歐元。2019年GDP為941.8億歐元,同比增長2.3%,人均GDP1.73萬歐元。
【資源】有褐煤、硬煤、菱鎂礦。石油、天然氣依賴進口。
【工業】2018年工業生產總值為298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食品、菸草加工、石化、機械、汽車等。從業人員58.89萬,約佔總勞動力的22.29%。
【農業】2018年農業生產總值為20.48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2%。農業用地192萬公頃,可耕地面積為1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約41.3%。農業人口約5.89萬,佔總勞動力的2.3%。糧食總產量403.8萬噸。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油料作物、馬鈴薯、甜菜等。
【交通運輸】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近年來航空運輸有所發展。2018年運輸情況:
公路:總長18045公裡,其中高速公路482公裡。客運量總計2.43億人次,貨運量總計1.77億噸。截至2018年底,斯共有汽車320.3萬輛,其中私人汽車232.1萬輛。
鐵路:總長3627公裡,其中電氣化鐵路1587公裡。客運量總計7775萬人次,貨運量總計5093萬噸。
水運:內河航道172公裡,客運量總計10.7萬人次,貨運量總計124萬噸。
空運:客運量總計42.4萬人次,貨運量總計3萬噸。(資料來源:斯國家統計局Slovstat資料庫)
【財政金融】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單位:億歐元):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財政收入 | 121.40 | 141.93 | 140.27 | 140.14 | 154 |
財政支出 | 155.91 | 166.35 | 159.97 | 152.34 | 166 |
差額 | -34.51 | -24.42 | -19.7 | -12.2 | -12 |
2019年斯財政赤字12.2億歐元,同比增加2.8億歐元,赤字率1.3%;2019年斯公共債務452億歐元,同比增加8.8億歐元,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資料來源:斯國家統計局、斯央行網站)。
【對外貿易】2019年斯外貿總額1598.22億歐元,同比增長約2.5%,其中,出口804.6億歐元,增長1.7%,進口793.62億歐元,增長3.3%。2019年斯外貿順差10.98億歐元,同比減少12.12億歐元。主要出口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交通工具、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礦物燃料、金屬和金屬製品、電力設備等。主要進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氣、機械設備、原材料、食品、化工產品等。主要貿易夥伴為:德國、捷克、波蘭、匈牙利、法國。
【外國資本】2018年,斯吸引外國直接資10億歐元,截至2018年底,斯累計吸引外國直接資510.43億歐元。外資絕大部分流向汽車產業、工業生產、交通、郵電通信、金融和保險業、商業、建築業、服務業等領域。主要投資國為荷蘭、奧地利、捷克、德國、匈牙利、英國、法國、義大利、韓國等。
2019年,人均月工資1092歐元,登記失業率5.8%。
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解體後,捷與斯按二比一原則分割原捷聯邦的軍隊及其裝備。總統是斯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國防與安全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部是政府主管軍事的行政機關,總參謀部是全軍最高指揮機構。2005年,斯軍隊開始職業化,現有兵力約1.6萬人。2018年5月7日,丹尼爾·茲梅科(Daniel Zmeko)中將就任斯軍總參謀長。
【教育】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國家對食宿給予補貼。2018年,全國有3001所幼兒園、2087所小學、460所特殊學校、235所中學、433所職業中學、17所音樂學校、34所大學。2018年高校就讀人數10.5萬,其中外國留學生9428人。最著名高等院校有考門斯基大學、 斯洛伐克技術大學、布拉提斯拉瓦經濟大學、馬傑·貝爾大學等。
【新聞出版】斯報刊實行私有化,2018年全國發行報紙雜誌1828餘種,主要日報有:《真理報》《存在報》《新時代》《經濟報》《N日報》等。主要通訊社有:斯洛伐克通訊社(斯通社,國家商業性通訊社),斯洛伐克信息通訊社(私營通訊社)。主要電視臺有:斯洛伐克國家電視臺,TA3電視臺,JOJ電視臺,Markiza電視臺等。
【對外關係】斯外交較活躍,以歐盟和北約為依託,注重睦鄰友好,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積極推動地區合作,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外交不斷進取,國際地位顯著提高。2004年3月和5月分別加入北約和歐盟;2006—2007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2007年12月成為《申根協定》締約國;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歐元區。
【同歐洲國家的關係】斯高度重視發展同歐洲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關係,尤其與捷克保持「超標準國家關係」,同西巴爾幹國家交往頻繁,支持該地區國家加入歐盟。2019年,時任總統基斯卡先後訪問捷克、奧地利、匈牙利;現任總統恰普託娃上任伊始即訪問捷克、歐盟、北約、比利時、匈牙利、波蘭、法國、德國、奧地利;時任議長丹科先後訪問俄羅斯、梵蒂岡;時任總理佩列格裡尼訪問塞爾維亞、拉脫維亞、梵蒂岡;時任外長萊恰克先後訪問奧地利、烏克蘭、列支敦斯登、摩爾多瓦、喬治亞、俄羅斯、匈牙利、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捷克總統澤曼、羅馬尼亞總理登奇勒、烏克蘭總理格羅伊斯曼、德國總理默克爾、捷克總理巴比什、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波赫主席團成員多迪克、波蘭參議長卡切夫斯基、捷克參議長庫貝拉、法國外長勒德裡昂、捷克外長佩特日切克、波蘭外長查普託維奇、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波赫外長茲爾納達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先後訪斯。
【同美國的關係】2019年2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斯,同斯時任總統基斯卡、總理佩列格裡尼、外長萊恰克分別會見、會談。此系過去20年來美國務卿首次訪斯。4月,時任外長萊恰克對美進行工作訪問。5月,時任總理佩列格裡尼訪美,同川普會談。10月,時任外長萊恰克再次訪美。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2019年,總統恰普託娃訪問日本;時任總理佩列格裡尼先後訪問以色列和埃及;時任外長萊恰克先後訪問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日本。2020年以來,總統恰普託娃訪問以色列。時任外長萊恰克訪問土耳其。
【同國際或區域組織的關係】積極參與歐盟和北約事務,2016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2017年9月,斯外長萊恰克擔任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主席,任期一年。同年9月,時任總統基斯卡赴紐約出席聯大會議;12月,時任總理菲佐參訪聯合國,同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及聯大主席萊恰克會見。注重加強維謝格拉德集團(V4)合作,2018年下半年至2019 年上半年任維謝格拉德集團輪值主席國。2019年,先後擔任歐安組織和經合組織部長理事會主席國,任期一年。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