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東京城酒店建築是什麼樣的,有何特色?

2020-12-10 奧小捷讀歷史

序言: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長捲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時期東京市井生活的一幅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可謂稀世奇珍畫之瑰寶。該畫採用現實主義手法和全景式構圖,生動地反映了北宋首都開封舟船往復、商賈雲集、飛虹臥波、店鋪林立、人煙稠密的繁華景象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習俗風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清明上河圖》描繪人物 684 個,牲畜 96 頭,房屋 122 座,樹木 173 棵,船 25 艘,車 15 輛,轎 8 頂,逼真地把當時開封郊外的一些田園風光,汴河繁忙的景象,船夫的緊張勞動,士大夫的悠閒自得,沿河兩邊房屋建築特色,店鋪、酒店的繁華景象歷史地記錄了下來。《清明上河圖》中的房屋建築,大體可以分為五種形式,即村宅地、城樓寺院、官僚宅第、城市居民和商業店鋪,其中佔比最大的是商業店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北宋商業建築的特色有哪些。

宋代的商業建築形式有哪些?

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某一行政區域的政治中心,長期實行「坊市制」,將坊與市分隔開來。坊是城市居民生活區和行政管理單位,市是交易場所。市場管理極為嚴格,周圍有高牆環繞,營業時間以市場大門的關閉為準,一般日落市門就關閉,交易時間受到限制,極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由於唐末五代戰亂,「坊市制」被破壞,宋初有所恢復,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東京開封的商業活動開始出現「侵街」的現象。

太平興國五年,臨街擺攤,坊中開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打破了舊的坊市分割的城市格局,突破了交易時間和區域的限制。宋廷對這種現象雖有過幹預,但屢禁不止。北宋至道元年和鹹平中曾兩次試圖恢復坊市制,都終歸失敗。宋仁宗登基之初,將坊牆和市牆統統推倒,宣告舊的坊市制徹底崩潰。商業與作坊臨街而立,坊與市合為一體,標誌著近代城市的雛形已出現。當時的東京開封已是「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所謂花陣酒池,香山藥海。別有別有幽坊小巷,燕館歌樓舉之萬數」。可見其商業之繁榮。

宋代的商業建築主要有三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住宅改建而成,有臨街式和院落式,以院落式為主。臨街式店鋪常是將院子臨街一面向外敞開作鋪面房,較簡單的臨街式商店沒有後院。臨街式店鋪面闊一至五間不等,七間的較少,以三間居多。大型店鋪有時把邊上一間開作門道,車輛可進出院內。臨街的鋪面房一般為單層,多用雙坡懸山式屋頂。院落式商店多為大型店鋪,整體平面布局和建築形式多與民宅無異,只加以商業性裝修,重點在臨街的店堂門面。

第二種是根據街道和行業個性,特別進行自由布局,建築形式亦較靈活,常有平面凸凹和體型高下的變化。以上兩類商業建築以懸山頂居多,但出山不遠,這是因為商業用地緊張,房屋密連,而懸山頂交叉組合較為容易,且本身構造也較簡單,。然而一般在街的拐角處多用歇山十字脊屋頂,具有建築造型完整和景觀豐富的特點。

第三種是專為商業活動所建的房屋,即「賃官地創屋,與民為面市,收其租」。也有的稱之為「市廊」,多是建在道路兩側,類似廊廡的長屋,用以作為定期商業活動的開市場所。這種建築物簡單,投入資金少,賺得租金快,利潤高,一些官員常常利用職權佔得街道兩側,建起大批市廊,與民爭利。

北宋時,汴京城市經濟的內部分工日益專業化。據史料記載工商業至少有 160 多行,在眾多的行業中尤以飲食業最為發達。汴京各條街道、酒樓、食店星羅棋布,食攤小販比比皆是,這在《清明上河圖》中有充分的反映。《東京夢華錄》提到的 100 多家店鋪,酒樓和各種飲食店就佔半數以上。

宋代的酒店布局、建築形式是什麼樣的?

在《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諸店鋪中,酒店最為突出,反映了酒店在東京諸行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北宋東京的酒店數以萬計,城中許多地方「多是酒家所佔」。《東京夢華錄》中有「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說的正是這種情景。宋代的酒,實行榷禁制度,稱為榷酤,嚴格禁止私人隨便製造販賣,少數王公貴族之家各造自用,須經宋廷特許方可。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制度也在變化,已不可能把生產、製造、運輸、銷售諸環節包攬下來,而是放寬某些環節,由商人插入其間,來保證官府的經濟收入。東京在名義上不榷酒,實際上是由榷曲的辦法來代替,所以宋人方勺認為:「京師不榷酤,官置院造曲,增其值出貿,凡酒戶定年額斤數佔買,雖未榷亦榷也」。

當時店大資多的酒戶,向官府承包造酒及售酒,並在劃定的地區內,向酒店經營批發酒的業務,稱為正店。著名的有白礬樓、仁和店、宣城樓、班樓、八仙樓等。白礬樓「乃京地酒肆之甲,徒飲常千餘人」。據載當時東京的正店有 72 家之多。那些無力造酒,而從正店批發之後零售的酒店稱為腳店,腳店的數量更是龐大,僅在白礬樓取酒沽買的腳店就多達三千戶。

正店與腳店在宋時統稱為酒戶,是宋代的主要稅戶。據宋神宗熙寧年間的統計,每年酒稅達 40 萬貫,與同期的東京商稅相等,由此亦可想見酒業之盛酒店之多。《汴京遺事》詩中曾寫道:「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礬樓。」飲酒不僅是市民個人行為,而且「當時,侍從文館士人大夫為宴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為遊息之地」。

宋代的酒店布局和建築形式可分為樓閣型,宅邸型和花園型。樓閣型以二至三層的樓閣為主體,樓閣大多取九脊頂,設有腰簷、平座。首層布置散座,上層分隔為一間間的閣子雅座。或者有廊廡環繞,前闢庭院。或者不留空隙,全為樓閣。《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正店和十千腳店等大型酒樓即取後者形式。宋代酒樓十分豪華講究,如東京的礬樓、欣樂樓。

《東京夢華錄》記載:白礬樓,後改為豐樂樓,宣和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

這座酒樓由五座樓房組成,彼此獨立而又相望,靠飛橋作為聯絡通道,這是一座相當龐大的建築群。因這座酒樓西臨皇宮,所以其「內西樓,後來禁人登眺,以第一層下視禁中」。東京的欣樂樓在大門和樓閣之間設百步柱廊,廊子很大,可供數百名酒女等待侍酒。

宅邸型酒店的特點是店中設有若干院落和廳堂,廊廡也多做成單間閣子,可同時供若干人飲宴使用。正如《東京夢華錄》所載:「諸酒店必有廳院,廊廡掩映,排列小閣子,吊窗花竹,各垂簾幕,命妓歌笑,各得穩便。」花園型酒店是一種上流酒店,園中建軒、館、亭、臺,種植花木,使酒店融於園林之中,其中有一些是利用舊園設店。東京新鄭門西的宴賓樓即附設亭榭、池塘、鞦韆、畫舫,使酒店富有遊宴之特色。

宋時的小酒店相對較為簡樸,一般多沿街巷或河道作敞開式布置,一至三間不等,單層歇山或懸山式,如茶酒店,又叫茶飯店;包子酒店,指兼賣各種包子和腸血粉羹之類的酒店;宅子酒店,指外門裝飾如仕宦宅舍,或是仕宦宅子改作的小酒店;直賣店,指專賣酒的酒店;散酒店,指散賣一、二碗酒的小店。這些小酒店都裝修簡單,但數量極多,為一般百姓駐足之所。

《清明上河圖》畫面基本上反映出了宋東京酒戶的狀況。在鬧市區十字路口東側的一家酒店,酒旗高懸,上寫「孫羊店」三字。門前有遮攔人馬的杈子,杈子內的楞形花柱面上一面寫著「正店」,字跡完整,一面寫「孫記」字樣,門一側另一楞形花柱上,一面寫有「香 X」二字,另一面今天已看不清楚,可能也是四字對稱。孫羊店的鋪面為二層樓建築,房屋高大,樓閣取九脊頂(歇山式),設有腰簷、平座。門面雄壯,門前搭建的彩樓歡門也特別講究。樓上高朋滿座,樓前車水馬龍。就店鋪門面而言,在畫中可謂獨一無二。酒樓後院寬出處大酒缸空倒著,成排堆放在後院,疊累數層,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店造酒量是相當大的。

北宋的酒店裝飾有什麼樣的特色?

宋時大型酒店裝修十分富麗,門口設置高大的「彩樓歡門」,裝杈子、簾幕、懸挑梔子燈,以招徠顧客。《清明上河圖》中繪有彩樓歡門的多達七處,除了「劉家上色沉檀楝香」一家醫藥鋪外,餘皆為酒店。由於店家的資本厚薄不一,故彩樓歡門的腴大小不同,裝飾程度不同。有字號可見的如「孫記正店」、「十千腳店」,彩樓高聳,氣象壯觀。而無字號的酒店門前,從其繡旗酒招,亦可辨認。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述酒店的裝飾時說:「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彩樓相對,繡笠相招,掩翳天日」。資本雄厚的孫羊正店,屋宇壯闊,裝飾豪華,彩樓歡門,氣勢非凡。圖中十千腳店的大門兩邊牆上,書有「天之美祿」四字,橫頭有「稚酒」字樣,該店應是一家推銷梁宅園子正店所造的美祿酒的腳店,美祿酒為當時汴京名酒之一。從圖中可看到該店的彩樓歡門相當高大,上面高挑一面大幅酒招,上寫「新酒」,門前人來人往,後樓寬敞高大。

宋代酒樓前的彩樓歡門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做成一面拍子,與屋身柱梁榫卯結合;另一種本身組成獨立的構架,圍成四方形或多角形。有的仿樓閣造型設腰簷、平座,有的以簾幕分層,作上下劃分。彩樓歡門的構造和造型特點是平地立柱,縱橫用粗細不同的圓木相綁紮,頂部兩側或四角斜出三角形片狀構架,正面或四面中部高高聳出三角框架,這些木框架有主有次,高低錯落,極富裝飾性。較大型的彩樓歡門下部還圍以柵欄,形成一區柵欄小院,環境幽佳。

與酒店在功能和形式上相類似的飲食業建築還有茶肆。北宋東京茶肆相當普遍且各有特色,如「礬樓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濟楚,故買茶極盛」,且以拾金不昧著稱於世。大茶坊的裝修亦較講究,店內張掛名人字畫,擺設花架,插四時花草及安放奇松異檜於門前,用以吸引顧客。茶肆在建築風格和環境氣氛上較酒店清雅。

綜述:

《清明上河圖》細緻地描繪了北宋時東京的都市風光和都市生活。由於描寫真實有據,刻畫細緻入微。《清明上河圖》成為美術史上現實主義的傑作,並由此具有了可靠的"文獻價值」,成為研究中國封建社會歷史,尤其是宋史的形象資料。

相關焦點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社會經濟繁榮
    本文通過探究《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圖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鋪等,看北宋城市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當時社會經濟繁榮的原因。關鍵詞:清明上河圖 北宋 社會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是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傳世之作,同時它也為我們研究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風光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 有關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有關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關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說起清明上河圖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大畫家張擇端。創作出清明上河圖這樣作品的畫家,按道理說應該是一個名響天下的知名大作家才對,但是奇怪的是,這人在歷史上幾乎毫無痕跡。
  •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發現北宋一家「奶茶店」,還有廣告語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發現北宋一家「奶茶店」,還有廣告語文/歷史大逃亡中國古代歷史上,宋朝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中國的經濟中心正在往南移,所以北宋都城汴京更是十分繁榮。北宋一位畫家就將讀城這種繁榮的景象,真實地記錄了下來,他就是張擇端。他畫的這幅畫叫《清明上河圖》,到現在也成了我國的國寶級文物了吧?然而,專家在研究它的時候發現一件事,他們也表示大為驚奇,原來在這幅畫的一個小角落裡有一家奶茶店。而且這家奶茶店使用的廣告很有特色,閒就吸引了這些專家們的目光,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廣告呢?真是很好奇呢!
  • 沈源與《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為北宋風俗畫巨作。因為該畫內容寫實豐富,社會風俗盡顯,畫面宏偉壯闊,筆法嚴謹精細,廣受後世青睞,模仿者眾多,流傳至今約百餘卷,並形成了「清明上河學」。因一幅畫作形成一門研究,這在中國畫界很少有之。
  • 北宋的人也愛美容?把《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再看,太有意思了
    匠人傳承:清明上河圖說起中國繪畫藝術是從何時開始的,誰又是第一個作畫的人,這一直是一個謎團。從被發現的時候,它就是用毛筆、水墨這些東西畫在絹或者是紙上,並且裝裱起來的捲軸畫。如果要問我國知名度最高的是哪幅畫,那非《清明上河圖》莫屬了。
  •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看到了北宋的「奶茶店」,廣告語有意思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看到了北宋的「奶茶店」,廣告語有意思文/認知讀史北宋時期是我國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的一個時期,在這個世界不僅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時文化方面也呈現了一個非常繁榮的趨勢。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個小細節,這一點讓人倍感意外。首先,《清明上河圖》也算是我國的一個瑰寶。這幅圖中不僅描繪了當時北宋的街道,繁榮的狀態,同時也給歷史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研究資料。關於《清明上河圖》這幅圖中描繪了北宋的風土人情,不僅僅是當時的店鋪,還包括人們的衣著狀態,甚至是所做的行為都十分的細緻。
  •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繁榮的北宋都城,汴梁昔日榮光曇花一現
    在中國的歷史上,所有作為都城的城市都是繁榮的,而且這種繁榮沿著歷史的腳步,前進發展而後沉澱,幾乎所有的都城在今天都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西安絕對是,南京也絕對是,北京也絕對是,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汴梁的繁榮仿佛曇花一現,消失在了歷史的滄海桑田之中。
  • 《清明上河圖》其實就是北宋開封府的美食地圖志
    展開《清明上河圖》,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北宋開封府的美食地圖。有人統計過,《清明上河圖》描繪了一百餘棟樓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確認出是經營餐飲業的店鋪有四五十棟,也差不多接近半數。咱們來看看。小飯館汴河岸邊的道路兩旁,儘是臨街開放的小飯館、小酒店、饅頭店。從設施看,都顯得比較簡陋,低矮的瓦房,擺開幾張桌椅,類似於今天的大排檔。
  • 開封覽勝,先看《清明上河圖》,再逛「清明上河園」
    當年建在三勝街的開封展覽館後被遷往鄭州成為河南省博物館,多年後開封市在包公湖南岸的包府坑中路興建了博物館,因為之中有「清明上河圖」,我慕名乘公交車到了那裡,但是很冷清,沒有遊人,館門緊閉,後被留守的門衛告知,博物館已去了新址第五大道。第五大道在開封新區,很遠,只好第二天再去。那天起個大早,清晨從火車站坐公交車往鄭州方向前進,1個多小時到達。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800多年來沒有人問這些問題。(清明上河圖賞析)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之後出現了一個店鋪,這難道是北宋時的美容店?
    雖然我們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還是有很多學者想要為書畫界的古代先賢們排坐次。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審美觀,所以要評選出最優秀的畫家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國就有顧愷之、吳道子、閻立本、李唐等四位被稱為古代四大畫家的優秀畫師,可是並不能從中選出最為優秀的畫家。但是我國卻有一副公認的古代最優秀畫作,那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
  •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高清細節大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
  • 北宋時期,十分重視中醫發展:《清明上河圖》裡的中藥鋪
    清明上河圖的劉家香藥鋪生活在北宋末年的畫家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汴梁的風土人情,
  • 想了解北宋首都東京的繁華,除了《清明上河圖》,這部書也很重要
    我們現在要想了解當時東京的繁華,有一幅名畫一定少不了,大家也一定想得到,它就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國寶級的存在,作者是張擇端。這幅畫屬於風俗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以長卷形式,為我們最直觀的再現了東京的市容市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走近這幅畫,你幾乎就知道當時首都人民的生活。
  • 清明上河圖全景解析(四)
    繼續《清明上河圖》,現在我們終於要進入整幅畫最高潮的部分——虹橋。為什麼叫虹橋,因為像一個彩虹。人物與建築都高度集中,情節也更加驚心動魄,整幅畫是有緩有急,這種設計感其實是非常明顯的。除了從畫作整體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設計之外,微觀之處的取捨與設計也是比比皆是,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哪裡高於生活了?正在於其中800多個鮮活的人物,因為他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戲份,這就是一臺生動的北宋民間大戲。就比如說虹橋之上,人群看似雜亂無章,但細看就會發現,張擇端其實是有精密的安排,通過這些安排,來反應北宋當時面臨的社會問題。
  • 這是一座「假的東京城」!但燈光華麗繁華無比,夜景美到無與倫比
    其實應該很多人都對於《清明上河圖》比較了解,但是對於清明上河園,卻都是知之甚少。其實原本是沒有清明上河園這樣的一個景點的,宋朝的東京城其實早就被黃河多次的泛濫所埋沒,現在大家看到開封早就不是當時的東京城,現在開封的很多景點,包括開封府、清明上河園等這樣出名的,都是後來建造的。而清明上河園,沒有一塊磚是古代留下來的,都是依舊清明上河的樣子,修建的現代景點。
  • 穿越「清明上河圖」 沉浸北宋繁華夜市
    清明上河園坐落在八朝古都開封,是以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1:1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疫情過後,清明上河園以更華麗的姿態襲來。數虎圖像受邀參與景區夜遊、演出等項目升級。聲光電高科技藝術點亮大宋王朝,東京城被搬進2020年,高顏值,有內涵,流量擔當,魅力四射!
  • 都知《清明上河圖》乃張擇端著作,然其主要內容與價值,被淡化了
    論起《清明上河圖》的來源,是與北宋息息相關的,主要描繪的是風俗。進而,《清明上河圖》還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著作者為北宋畫家張擇端,他自幼好學,在遊學之中學習繪畫,宋微宗時期,就職於翰林圖畫院。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 中國第一個還原畫中景物的建築,神還原清明上河圖,太像了
    清明上河圖大家都不陌生。清明上河圖,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此畫生動的體現並記錄了我國北宋時期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