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2020-12-18 蕊蕊娛樂

我是原創作者詩蕊知道的歷史,專注於歷史文章創作。

有關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關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說起清明上河圖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大畫家張擇端。創作出清明上河圖這樣作品的畫家,按道理說應該是一個名響天下的知名大作家才對,但是奇怪的是,這人在歷史上幾乎毫無痕跡。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幅畫是他畫的,完全是因為在故宮上的那幅作品上,有清朝人對他的一個注釋。除此之外,無論我們翻閱什麼樣的資料,再也找不到關於這個大畫家的任何信息。

說起來,這還不是清明上河圖唯一的怪現象,說起清明上河圖正版的問題,也是有爭論的。按理說,在故宮博物院裡的這幅清明上河圖應該是正版,有朋友會問了,難道說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作品還分什麼版本嗎?目前來說,僅僅目前明清仿做的,所知道的就有兩三個版本了,名字都叫清明上河圖,畫的內容也大差不差。還有一個說法,說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圖,才是真正的清明上河圖。

其實有關於清明上河圖版本的問題,不是說現在才開始爭論,早在明清時期就有了爭論。關於這個,我給大家分享個小故事,清朝的時候有人就說,你看宮裡的這幅清明上河圖是假貨。那有人就說,你憑什麼說它是假貨呢?那人說,在清明上河圖上有一個四個人投骰子的情景,正在投的那個人其中兩個篩子已經是六點了,另一個還有在轉。投篩子的兄弟在長大了嘴喊六,但是河南開封那邊是北方,人喊六的時候,應該是噘著嘴,而畫中的這個人是張著嘴喊的,不應該是北方人,這幅清明上河圖應該是贗品。

這個小故事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確實引人關注。否則也不會出現觀察這麼仔細的,一個關於六的問題。我們來先說這個六的問題,其實呢,誰規定這個喊話的人一定喊的是六,不能喊比其他的,而且他一定是北方人嗎?那麼故宮裡的那幅作品到底是不是正品?別說這個問題,一直到了50年代才得出了結論,當年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從故宮走出來的時候總共攜帶了好幾個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經專家的一致鑑定,認為現在的這個版本才是真正的清明上河圖,證據呢,也很簡單,在這兒小編就舉一個例子。凡是後來明清畫家仿製的在,作品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那座飛虹橋,基本上都被畫成了磚石結構的橋。但是根據史書記載,這橋應該是木質結構的,今天被判為正品的這幅作品,與歷史上的記載完全嚴絲合縫,真實的還原了北宋這幅橋的原貌。所以那版本的問題在今天應該是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不過我們也確實能看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確實是藝術魅力超群。

但凡是這樣的名作,才會出現這麼多的傳聞和版本,比如西方的蒙娜麗莎,打個比方,小編現在畫一張畫,有幾個人會追。版本沒有什麼問題了,但是如果真像那個故事中的質疑者,拿起放大鏡看的話,還是能發現一些所謂的秘密的。這幅畫一直被命名為清明上河圖,很多人認為都是描述的北宋汴梁春天的美景,清明時節的繁華景象。可是諸位瞪大的眼睛仔細的看,就會發現,畫裡有人拿著扇子扇風,有人甚至還拿著茄子,這好像不是清明時節會出現的東西。有人以此為證據,認為呢這個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指的不是節氣,而是指的政治上的清明。

這幅畫真正描繪的應該是秋天的場景,最有意思的是,這幅畫中還描繪著很多故事,這就不是很多人能看出來的。比如說在飛虹橋的旁邊就一條船,在河道中間打了橫,我們可以從畫面中河流的湍急,分析到這艘船是剎不住車了。正全速的向著飛虹橋疾馳而去,船上的夥計們正在七手八腳的在收帆,船頭上的船工正在衝著前方喊著什麼,隔著飛鴻橋,另一側有一條已經安全度過飛虹橋的船,船上的船工正在回頭看。

飛虹橋上幾個市民已經站在了飛虹橋上的欄杆處表情驚恐,橋頭一個官轎的轎夫正在驅趕著周邊的人,等著上橋,對橋下的危險一無所知。整個畫面的捕捉到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永遠的定格在了這幅傳世名作之上,像這樣的故事情節在畫中有很多,對於作者為什麼要畫出這些故事,相對我們表達什麼,我們現在的人已經無從知曉了。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主創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
    1月4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談藝說戲話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走進北方崑曲劇院,邀請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曹穎、《清明上河圖》編劇王焱老師、作曲姚昆宏、劇中張擇端飾演者袁國良、李秀姑飾演者邵天帥與150餘位觀眾一起分享了該劇創作體會,講述了背後的創作故事。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社會經濟繁榮
    本文通過探究《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圖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鋪等,看北宋城市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當時社會經濟繁榮的原因。關鍵詞:清明上河圖 北宋 社會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是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傳世之作,同時它也為我們研究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風光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 當《清明上河圖》開始72變 你pick哪一款?
    國慶究竟有多擠呢?這個按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自從開園起,就自帶人氣光環。這幅《清明上河圖》,不愧是當今國民度最高的歷史作品之一。那要想欣賞到這款傳世名作的風採,除了遊覽清明上河園之外,還有哪幾個途徑呢?
  • 古往今來,眾人都想佔有的清明上河圖,又有幾人了解其中含義呢?
    其中,《清明上河圖》就有四卷之多,包括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明代畫家仇英仿畫的《清明上河圖》以及明代其他畫家以蘇州為背景仿畫的「蘇州片」《清明上河圖》等。其中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堪稱中國美術史上的稀世神品,也是歷朝歷代皇宮貴族爭相收藏的珍品。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寫成新書《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這本新書,是我前後一共研究了20年之後的一個作品。主要的思路是用畫來講故事。畫本身太複雜了,所以我只挑出了最重要的200多個細節來闡釋。這些細節,表現了當時的政府管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市容的面貌、它的建築和城市經濟的方方面面。
  •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看到了北宋的「奶茶店」,廣告語有意思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看到了北宋的「奶茶店」,廣告語有意思文/認知讀史北宋時期是我國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的一個時期,在這個世界不僅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時文化方面也呈現了一個非常繁榮的趨勢。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個小細節,這一點讓人倍感意外。首先,《清明上河圖》也算是我國的一個瑰寶。這幅圖中不僅描繪了當時北宋的街道,繁榮的狀態,同時也給歷史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研究資料。關於《清明上河圖》這幅圖中描繪了北宋的風土人情,不僅僅是當時的店鋪,還包括人們的衣著狀態,甚至是所做的行為都十分的細緻。
  • 欣賞 | 清明上河圖全圖賞析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製的不朽傑作《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捲風 俗畫,通過對市俗生活的細緻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承平時期的繁榮景象。張擇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時所 作。這幅長卷為絹本,淡著色,畫幅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想了解北宋首都東京的繁華,除了《清明上河圖》,這部書也很重要
    談論中國古代,若說起最強盛的朝代,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漢唐,但若要說起繁華,則大多數人都會承認,這就應該數宋朝了,特別是北宋。而再說宋朝最繁華的所在,肯定就是北宋的首都東京汴梁了。我們現在要想了解當時東京的繁華,有一幅名畫一定少不了,大家也一定想得到,它就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國寶級的存在,作者是張擇端。這幅畫屬於風俗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以長卷形式,為我們最直觀的再現了東京的市容市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走近這幅畫,你幾乎就知道當時首都人民的生活。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到底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呢?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長捲風俗畫,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圖中所畫是宋代清明時節的社會場景,然而,有人卻有所懷疑。如果圖中所畫的不是清明時節,又是什麼時候呢?作者為何又將畫作題上「清明」 二字呢?
  • 北宋的人也愛美容?把《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再看,太有意思了
    匠人傳承:清明上河圖說起中國繪畫藝術是從何時開始的,誰又是第一個作畫的人,這一直是一個謎團。從被發現的時候,它就是用毛筆、水墨這些東西畫在絹或者是紙上,並且裝裱起來的捲軸畫。如果要問我國知名度最高的是哪幅畫,那非《清明上河圖》莫屬了。
  • 清明上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各版本之比較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圖》共計八卷,可區分具名為張擇端(活動於12世紀前期)者,仇英(約1494-1552)的《清明上河圖》,以及《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三類。前兩種在結構與內容上,主要參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雖屬摹本或偽託之作,但均添入新的城市風情與時代風格,塑造迥異於宋本的新貌。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藏),是宋代風俗畫的巨作,描繪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寫實的表現手法和傳奇性的流傳過程,不僅凝聚鑑賞者和收藏家的目光,亦是藝術史學者關注與研究的課題。
  •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繁榮的北宋都城,汴梁昔日榮光曇花一現
    在中國的歷史上,所有作為都城的城市都是繁榮的,而且這種繁榮沿著歷史的腳步,前進發展而後沉澱,幾乎所有的都城在今天都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西安絕對是,南京也絕對是,北京也絕對是,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汴梁的繁榮仿佛曇花一現,消失在了歷史的滄海桑田之中。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這是神經中樞的興奮劑,還能鎮痛,你可以想想這個茶的香味吧,喝了還能興奮。即便現在人想喝,也喝不著了。因為天然麝香幾乎就沒有了。(清明上河圖賞析)▼這家「久住王員外家」,就是一個旅店,供客人住宿的。
  • 清明上河圖真正用途——一幅軍事地圖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此作品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現實寫照。 更是一份軍事地圖。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節音頻課,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閻曉宏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推薦寄語:讀《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讓孩子徜徉文物背後廣闊的美學源流。立體書背後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的設計和創作靈感來源於《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是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記錄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宋朝以前,你會聽到「東市」、「西市」,如果你要買東西,只能在官定的「市」裡面去買,它是一塊被圈起來的區域,而且是有宵禁的,這叫裡坊制和市肆制。但在北宋,就已經沒有坊牆了,所以沿街、沿河、沿橋,都有商鋪了。以前開市和休市的時候,都會敲鼓、敲鐘,這是政府在控制商業活動。到北宋就已經是政府明令,取消宵禁,可以24小時隨意按照你的行業的需求來營運。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張擇端在畫院擔任畫史,並在那個時期創作出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圖》。曾經有一年,該畫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有許多觀眾連夜排隊花去10多個小時就是為了看一眼這件國之珍寶。2006年,它曾在北京博物館展出過一次。《清明上河圖》為絹本長卷,淡著色,畫幅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
  •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發現北宋一家「奶茶店」,還有廣告語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發現北宋一家「奶茶店」,還有廣告語文/歷史大逃亡中國古代歷史上,宋朝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中國的經濟中心正在往南移,所以北宋都城汴京更是十分繁榮。北宋一位畫家就將讀城這種繁榮的景象,真實地記錄了下來,他就是張擇端。他畫的這幅畫叫《清明上河圖》,到現在也成了我國的國寶級文物了吧?然而,專家在研究它的時候發現一件事,他們也表示大為驚奇,原來在這幅畫的一個小角落裡有一家奶茶店。而且這家奶茶店使用的廣告很有特色,閒就吸引了這些專家們的目光,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廣告呢?真是很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