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商人的中國生意經

2020-12-15 新華社新媒體

蒙古國工商會今年派出了11家參展企業和個人參加津洽會,帶來的多是羊絨、皮革等特色產品,吸引了不少天津民眾光顧。新華社記者 劉愷 攝

新華社天津4月17日電(記者劉愷 李鯤 王暉)正在天津參加展會的蒙古國女孩恩和奧爾吉勒一上午忙得幾乎腳不沾地。

「這是最新的款式」「價格真的不能再便宜啦」 ……她用一口流利的漢語不斷同詢價的客人交談。10平方米左右的攤位,擺滿了大衣、圍巾、毛衣等各種羊絨製品,客人絡繹不絕。

這是恩和奧爾吉勒第二次參加中國·天津投資貿易洽談會暨PECC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簡稱津洽會)。她說,生意和去年一樣火爆。

但恩和奧爾吉勒說:「我來參會的主要目的不是賣貨,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了解和接受蒙古國的羊絨製品。」

恩和奧爾吉勒的夢想是,儘快在中國一線城市開設蒙古國羊絨製品商店,全面進入擁有巨大消費市場的中國。

蒙古國女孩恩和奧爾吉勒的展位。新華社記者 劉愷 攝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成為蒙古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和最主要出口對象國之一。越來越多的蒙古國商人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

2013年,看準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恩和奧爾吉勒到大連海事大學研修中文和工商管理碩士專業。畢業後,她回到蒙古國進入大型羊絨製品公司GOBI工作,並很快被公司派到中國開拓市場,負責在內蒙古口岸城市二連浩特籌建實體店,並擔任店長。

「一年多來的銷售情況很不錯,但我們公司產品的知名度還僅限於二連浩特。」恩和奧爾吉勒說,公司在歐美一些國家、韓國及中國香港等地都開有分店,中國內地大城市也應該建起分店。

近年來中蒙經貿和人文合作不斷擴大,中蒙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蒙方「發展之路」倡議對接,雙方還舉辦中國—蒙古國博覽會,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這為更多的蒙古國產品進入中國創造了條件,我們公司應該抓住這樣的大好機會。」恩和奧爾吉勒說。

蒙古國女孩恩和奧爾吉勒(左)在接待顧客。新華社記者 劉愷 攝

參加津洽會國際進口商品展的另一名蒙古國女孩阿潤,與恩和奧爾吉勒的感受極為相似。「我就是看重兩國合作快速發展的機遇,才選擇來中國留學。」阿潤說,她正在天津理工大學學習中文和工商管理,這次參加津洽會是給做皮革生意的哥哥幫忙。

未來學成歸國後,阿潤希望投身商界,幫助哥哥經營好皮革手工製作公司,爭取儘快打開中國市場。

今年,蒙古國工商會派出了11家企業和個人參加津洽會,帶來的大都是羊絨、皮革製品等特色產品。

蒙古國工商會今年派出了11家參展企業和個人參加津洽會,帶來的多是羊絨、皮革等特色產品。新華社記者 劉愷 攝

畫家泰溫吉爾格勒是唯一的例外。他曾擔任過蒙古國一家藝術館館長,如今是一名獨立的職業畫家。他希望把自身的藝術發展道路延伸到中國,這次參會帶來了自己創作的數十幅油畫。

一個多小時內,恩和奧爾吉勒售出了一件女士羊絨毛衣和一條保暖秋褲;阿潤賣出了一根皮帶、一個錢包和一個皮製名片夾;泰溫吉爾格勒一幅畫也沒有賣掉。

儘管生意不錯,但是恩和奧爾吉勒也有自己的擔憂:「蒙古國羊絨產品的優勢在於品質和價格,但在樣式設計、工藝製作上還有欠缺。」

她說,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眼界越來越高,外國產品必須做得更好,才能走得更遠。

沒有賣出一幅畫的泰溫吉爾格勒,心情似乎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他說,中國藝術品市場廣闊,他參會的主要目的不是賣畫,而是想更多地展示自我,讓自己的藝術作品得到中國市場的承認。

「因為看好中國,所以我對未來也充滿信心。」阿潤說。

相關焦點

  • 中國成為蒙古國商人創業的熱土
    蒙古國商人來中國二連浩特市做生意。二連浩特口岸供圖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2日電(記者哈麗娜)戴著眼鏡,手握長尺和鉛筆,蒙古國商人賀西格蘇榮在布上認真地畫著、量著……賀西格蘇榮來自蒙古國肯特省,目前在中國呼和浩特市從事蒙古族服飾製作工作。
  • 蒙古國官員:蒙古國「每個人都在與中國做生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21日開始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中蒙邊界線綿延4700多公裡。一系列數字證明,中國不僅是蒙古國的好鄰居,更是蒙古國最佳的經貿夥伴。雙邊貿易額十年增20倍中國是蒙古國最大貿易夥伴。
  • 蒙古國在中國被稱為外蒙,那麼在蒙古國裡中國叫什麼?太寒心!
    蒙古國是一個和中國有著非常大淵源的國家,在歷史上蒙古曾經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提到這個國家很多人總是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為了和中國的內蒙古地區區分開來,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直接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在蒙古國,當地人稱呼中國又是用什麼樣的名字呢?實際上在蒙古國,當地人稱呼中國為胡扎。這個詞是一個音譯過來的蒙語詞彙,字面意思指的是夥計。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這個稱呼還是比較友善和親密的。畢竟夥計這一詞,在中文裡有朋友夥伴的意思。但在蒙古語中,胡扎這個詞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意思,它還有不講信用的意思。
  • 蒙古國扎門烏德:被稱蒙古國的「小香港」
    扎門烏德,蒙古語意為「道路之門」,是蒙古國東南部與中華人民共國二連浩特市交界處的一座邊境口岸城市,鄰近中國邊境的二連浩特,是中蒙鐵路自中國進入蒙古國後的第一站,是重要的過境物資轉運站之一。扎門烏德距首都烏蘭巴託550公裡,早期是通往中國內地商隊的要道。2004年,蒙古國在此處建立了自由貿易區。
  • 蒙古國成立後,生活在那裡的漢族人去了哪裡?大多是走西口的商人
    在元朝滅亡之後,人們對蒙古的稱謂從地域上區分主要有三種:1.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稱為漠南蒙古,亦即科爾沁部;2.分布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稱為漠北蒙古,亦即喀爾喀部,喀爾喀蒙古;3.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稱為漠西蒙古,亦即衛拉特部,也稱為厄魯特(額魯特)蒙古。
  • 蒙古國新總統:以「愛國者」自居 對華態度強硬
    蘇聯解體後,蒙古國社會物質匱乏,1990年,巴特圖勒嘎開始縫紉販賣牛仔褲,這讓他賺到了第一桶金——600美元。就是用這筆錢,他做起了「倒爺」的生意,從中國買來雨傘、雨鞋,坐火車去莫斯科賣,又從新加坡買來攝像機,轉手高價賣給蒙古國剛剛成立的報社。憑藉著靈活的商業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逐漸地積累了一些財富。在蒙古國政府推行國有資產私有化時,他成功收購當時蒙古國最大的肉聯廠、麵包糖果廠。
  • 中國稱蒙古為「外蒙」,蒙古國如何稱呼中國?網友:扎心了
    中國稱蒙古」外蒙「,但蒙古稱呼中國的方式令人傷心根據大清年間1905年記載的版圖目錄,外蒙是我國的一部分。從現在的地圖上來看,外蒙緊鄰我國內蒙,現在已經獨立出去的蒙古國(以下簡稱蒙古),我們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會按照過去的傳統稱蒙古國為「外蒙」,似乎還是想表達我們曾經是一個國家的子民。我們還稱呼蒙古為外蒙,但是外蒙對中國的稱呼可就不特別好聽了。在蒙古官方的稱謂肯定是比較中立正規的,但是在平民百姓那裡可就是另外一種討論情況了。
  • 中國稱蒙古國為外蒙,蒙古國是如何稱呼我們的?網友:扎心了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蒙古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為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向我們捐贈了3萬隻羊,他們的經濟並不富裕,但是在再晃之年依舊為我們送來了肉。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蒙古國,將於遼闊的蒙古被分為「外蒙」和「內蒙」,中國境內的內蒙古自治區被稱為「內蒙」,而蒙古國則為「外蒙」。
  • 兩名中國公民在蒙古國遇害
    新華網烏蘭巴託1月13日電(記者王寧)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13日證實,2名中國公民11日晚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遇害。  據大使館介紹,11日晚,2名中國男性公民遭遇入室搶劫並被殺害,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獲。警方初步判定案件性質為圖財害命。受害人來自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年往來蒙古國做生意。
  • 越來越多的蒙古國居民,喜歡來中國購物,這是什麼原因呢?
    蒙古國是我國14個鄰國之一,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清朝時期,蒙古國的名字還叫外蒙古,當時外蒙和內地的交往非常頻繁,很多商人不遠萬裡將內地的鐵器,絹帛,茶葉等物產販賣到外蒙,然後將外蒙的皮毛販賣到內地,以滿足兩地居民生活所需。為了方便客商們的金錢往來,山西商人甚至把票號開到了外蒙地區,可見當時商貿活動之繁盛。
  • 蒙古國小夥輾轉流落中國 新疆大媽照料半月返家鄉
    蒙古國兒子    與中國媽媽結緣    蘇庫把提大媽的兩個蒙古國「兒子」叫蒙克·迭力格爾和阿馬爾拜依斯·哈力斯,來自蒙古國烏蘭巴託市,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2008年11月初,兩人經人介紹,繞道俄羅斯進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但在異國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不但沒賺到錢,還把隨身攜帶的積蓄搭了進去。
  • 我們稱蒙古國「外蒙」,他們卻這樣叫我們?網友:太過分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對不少淵源頗深的鄰邦都有一些特定的稱謂,比如我們稱日本為「扶桑」、「東瀛」,稱韓國為「南朝鮮」,稱蒙古國為「外蒙」。而相應的,不少國家對我們中國也有一些不同的稱呼,比如印度人稱呼我們「震旦」,俄羅斯人稱呼我們「契丹」,越南稱呼我們「船國」等。
  • 中國首次從蒙古國進口冷凍生羊肉
    中國首次從蒙古國進口冷凍生羊肉 2016-03-04 19:12: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在進口羊肉入境前,哈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核對裝載運輸進口羊肉的運輸車輛信息
  • 湖北與蒙古國的這5個小故事,你知道嗎
    4710公裡,這是中國與鄰國之間最長的一條邊界線邊界線的另一邊,是蒙古國>作為首批同新中國建交的10個國家之一蒙古國和中國緣分深厚12月8日,蒙中友誼再添新篇章!圖:青磚茶早在公元16-17世紀,就有商人從湖北向如今的蒙古國地區運送茶葉了。
  • 內蒙古二連浩特:中國的北大門,到處是蒙古國汽車,國產品牌很少
    但是我們的鄰國蒙古國人民,卻有不少人對這座城市非常了解。作為中蒙交界的重要口岸城市,不少蒙古人都到過二連浩特,這座可以媲美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發展程度的中國小城。 二連浩特市中心的義烏商貿城就是蒙古國人民到的最多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少蒙古國人開著車越過口岸,到這裡來採購貨物。義烏商貿城周邊也都是各種各樣的批發商店,專門做蒙古國人的生意。
  •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歷來都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原沃土。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大唐盛世空前之繁榮,再到明朝永樂年間萬國來朝,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分子,倍感驕傲和自豪。 其實不同的國家,對中國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日本人稱呼我國為「唐人」,歐美一些國家稱呼我們為「chinese」,東歐一些國家管我們叫「契丹」。 這些稱呼總體來看,都是比較中性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對我們的稱呼,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友好,甚至還帶有輕蔑的味道,這個國家曾經還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與我國有著極深的淵源,後來才從我國分離,這個國家就是「外蒙」。
  • 外媒:蒙古國對中國有何特殊重要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8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在烏蘭巴託市郊的總統官邸會晤。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8月21日刊發題為《習近平的周邊外交》的文章稱,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外交領域的政治推動力重點體現在周邊外交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了蒙古國。人們已經習慣於中國領導人在一次出訪過程中走訪多個國家的做法。因此這種特別集中於鄰國的新作風尤為引人注目。
  • 到中國賺不上錢?聽阿拉木圖人談「中國生意經」
    【原標題】阿拉木圖人的「中國生意經」 我們的主人公名叫維塔利 瓦西裡耶夫,阿拉木圖人,也是廣州VITA International Guangzhou有限公司的總經理,INS帳號@vita.china。
  • 蒙古國遊客來中國,直言並不是為了來遊山玩水,而是為了它
    ,而如今中國的現代化建築也令人讚嘆。在一些一線城市,層層疊起的高樓大廈比比皆是,展現了我國不俗的實力,夜幕降臨,五光十色的燈光在此處交相輝映,無不透露著繁華的氣息,中國就像一隻驕傲的雄獅,在國際的舞臺上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因此近幾年,中國的旅遊業也開展的十分紅火,帶動了國民經濟,而我們的鄰國中,有一個國家對我們中國可是情有獨鍾據統計,每天都會有將近5000蒙古國的人來我們中國,這可著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表示
  • 中國人稱蒙古國為「外蒙」,那他們是如何稱呼中國人?網友:扎心
    歷史上,蒙古和中國實際上是一個家族,中國也有蒙古人,正是因為這種關係,蒙古和我們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後來,在清朝覆滅後的幾年後,蒙古成為一個國家,嗯,我們過去稱蒙古為外蒙古,因為這是對應內蒙古的稱呼,那麼,外蒙古叫我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