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舊書店的冬天,布衣書局尋求幫助

2020-12-16 行腳成都

昨天(3月15日),中國著名舊書店布衣書局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消息《這一次,布衣書局也要請大家援手了》,向廣大書友尋求幫助。

據這篇文章介紹,去年10月底,經朋友介紹,我們與春風習習籤了一個為期半年的快閃嘗試,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我們作為一個品牌落地到春風習習南鑼鼓巷店內,沾他們的光,在那樣一個好地方呆上半年。說好的六個月嘗試,實際只跑了兩個月,卡住了。合同4月底就要到期了,很快。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段時間裡,布衣書局必須完成選址和搬遷。看來,實體舊書店在今天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布衣書局創始人胡同在這篇文章裡說:

我們的目標

【1】 二環內;

【2】 好找;

【3】 能落地辦照開店;

【4】 面積不用大(大了也租不起),20平米以上就可以考慮。

這條消息發布以後,很快在全國愛書人中間傳播開來。

布衣書局作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實體舊書店,近年來,已經數次搬遷。可見當下的實體舊書店經營的並不容易。

據悉,目前的大多數舊書店選擇開網店,而很少碰觸實體舊書店,這是因為舊書店需面臨的經濟壓力很大,房租、水電、人工成本,哪一項都是支出。對於販賣舊書的書店來說,難以承受這樣的經濟壓力。

在成都,毛邊書局·桃蹊書院和縹緗書局的玉沙閱讀空間,選擇了以地方社區合作的方式推動舊書店的發展。然而,這種模式到底在全國有多大的複製可能性,現在還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布衣書局:做古舊圖書的陳列館
    「昨天下午,我在書店組織了一個極小範圍的聚會,名之為脈望雅集」,「這期的嘉賓是@ID井田制,最接地氣,從怎麼要圖錄開始講起……」    今年10月開始,區別於以往的新書推薦和拍賣會,以賣古舊書聞名的布衣書局的論壇上多了這些舉辦藏書會的帖子。
  • 布衣書局南鑼鼓巷開新店,能近距離看看售價32000元的這套古書
    在古舊書界頗有名氣的布衣書局本月在此開起了分店,成為這個文化空間的一部分。小店不過21平方米,只是佔據四合院的一個房間,但對布衣書局而言,意味著15年後再度回歸到城內,像是個嶄新的開始。初衷希望年輕人親手摸一摸老書這個小店的開張,對胡同和布衣書局來說,是一次頗有意義的回歸之路。15年前,胡同曾在東單一帶開過一家實體書店,但一年多以後就搬遷到廣渠門新址,又過了一年,合伙人撤資了,布衣書局成為胡同自己打理的小店。
  • 書店尋蹤|蘇州的舊書店(補遺)
    作為山塘街舊書店之一,東林書屋以其舊書籍之多和可選擇性之廣,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家。山塘街的舊書店,據筆者走訪,至少有五家。百花書局地址:蘇州市姑蘇區中張家巷16-2號百花書局外景筆者曾去過百花書局,大約只一次。
  • 復旦舊書店所在街道:建築存隱患須改造,其間將幫助書店過渡
    復旦舊書店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澎湃新聞2020年12月24日訊 上海政肅路55號,復旦舊書店或將閉店。復旦舊書店藏在菜市場二樓的角樓裡,是復旦學子、新老讀者20多年的舊友。12月24日上午10時許,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了復旦舊書店。記者看到,狹小的復旦舊書店內略有些擁擠吵鬧,七八名讀者正在店內選購書籍,街道和消防的工作人員正在店內檢查安全設施。舊書店的店長張強告訴記者,租賃合同將於2020年12月31日到期,所在樓宇可能會被街道回收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如果合約不再續籤,舊書店就將正式關門謝客。」
  • [大家]舊書店還有沒有未來
    】颱風「威馬遜」抵達廣州那天中午,我正在舊書店,窗外狂風驟雨,據說「威馬遜」的強度達到16級。天雨留人,把店裡的書反覆看了兩三次,揀了十數本書,到窗邊長椅上坐下慢慢翻看,然後定下要哪些。幾年來每次到這家舊書店都是如此,但這次恐怕是最後一次了。
  • 上海實體書店復甦回暖 大眾書局再添兩店
    在第21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今天(23日)下午,大眾書局在上海世博源店和禹洲廣場店正式開業。活動現場,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發布了《關於上海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上海推動實體書店創新經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依據。
  • 上海書評|拍場一瞥:布衣書局所見《陳少梅自用印廿八鈕》
    半年來幾次提筆,卻發現無處著力:大本營孔夫子舊書網,現在和華夏天禧拍賣公司合作,促成超級賣家「墨箋樓」橫空出世,完全按小型拍賣公司運作,加上其本身就是孔網幾個中堅賣家的融合,此消彼長,一百多場專拍下來,已成一家獨大的局面,據老泡君觀察,他們繼承了實體拍賣的優點,可毛病也一個沒落下。
  • 晨讀|在舊書店買書
    分管圖書館工作的我,想去舊書店的欲望無法克制,於是,決定冒險一試!我和另外兩個同事來到了福州路上的上海舊書店,遞上蓋著沒有五角星公章的介紹信,心裡忐忑不安。營業員也狐疑地看著我們,和邊上的人低聲在議論著什麼。後來過來一個領導模樣的人,仔細打量了我們,見我們幾人慈眉善目,發了惻隱之心,大手一揮:「進去吧。」
  • 京都舊書店的中國情結
    準備寫作的四五年間,目睹了舊書店倒閉的無奈、老主人去世的辛酸。曾與主人們一一約定,「要為您與您的店寫一本書,期待早日奉至您的跟前」,但有些約定,卻永遠無法踐行了。第一個要送的,是福田屋書店。前代主人小林爺爺極和善,與我聊過許多天,也給我打過許多折。想來真抱歉,倘若當時懂點事,知道舊書店經營之艱,一定不會接受打折。
  • 蘇州的舊書店
    筆者曾於此淘到太平書局版《金瓶梅詞話》,今天來看系是盜版。其他書籍,以書畫、金石、篆刻類為主。像篆刻類圖書,即多以日本二玄社、木耳社版本,精美異常。一般而言,店內所售書籍,折扣力度不等。折扣力度大者不必買,力度小者未合算,可買者亦需明察秋毫矣。
  • 上海的實體書店不計其數,最值得一去的有哪幾家?
    隨著書店經營模式的不斷多樣化,上海的實體書店越開越多,而且大多都是顏值與內涵並存,所以吸引了大批讀者和觀光客。我就是被吸引的人之一。在逛了若干家書店之後,我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吸引我的有以下三家:一、開在教堂裡的書店——思南書局詩歌店思南書局詩歌店吸引我的並不是那裡的圖書,而是那裡的建築,因為這家書店所在皋蘭路16
  • 「正陽書局」是京味兒書店,店名既地道又大氣,背後有何故事?
    因此,逛舊書店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時,在東安市場的舊書攤、西單商場的舊書攤、琉璃廠的舊書店,還有前門大街、東四隆福寺、燈市口、新街口等地方的舊書店都是我經常前往的地方。因為,在這些地方會有廉價的、我需要的有關北京的舊書資料。到後來,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習慣。數十年來,我一如既往,一直堅持到現在。
  • 臺灣舊書店:頑強生長的文化種子(圖)
    (二)茉莉:「舊書店裡的誠品」  在臺灣,目前擁有6家分店的茉莉二手書店有「舊書店裡的誠品」之稱。  上世紀80年代,茉莉的前身是臺北松江路、八德路口的「光華商場地下室22號」,由蔡謨利、戴莉珍夫婦經營。「茉莉」的來源是他們名字中間的一個字,諧音組合而成。
  • 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15年規劃定調「遇見書店」之正陽書局
    因此,逛舊書店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時,在東安市場的舊書攤、西單商場的舊書攤、琉璃廠的舊書店,還有前門大街、東四隆福寺、燈市口、新街口等地方的舊書店都是我經常前往的地方。因為,在這些地方會有廉價的、我需要的有關北京的舊書資料。到後來,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習慣。數十年來,我一如既往,一直堅持到現在。
  • 早報| 達芙妮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江南布衣2020財年利潤大跌28.5%
    達芙妮上半年收入大跌85% 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內,鞋履零售商達芙妮銷售額同比大跌85%至受疫情對店鋪運營和市場需求造成的負面影響,達芙妮決定徹底退出中高端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截至報告期末,達芙妮擁有約293家零售店,不及巔峰時期6881家門店的5%,僅過去一年就關閉了2395家店,日均關店6家。
  • 永恆的舊書店
    京都舊書行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儘管我已對京都的舊書店做了不少記錄,但此處依然忍不住老調重彈,以說明舊書店之永恆,應當得到反覆的詠嘆。與東京神保町高度密集的書店街不同,京都的舊書店大多散落於大學周邊及鬧市區, 整體布局較為鬆散。不過京都市內面積原本不大,正適於悠閒訪書。在最熱鬧的河原町三條至四條一帶,分布著許多歷史悠久的舊書店。
  • 臺北舊書店曾經輝煌難維繫 數月難賣一本書(圖)
    由於曾在7-11便利店工作過,茉莉臺大店開張的時候,蔡謨利、戴莉珍在空間規劃、裝潢設計上下了不少工夫,並且強調書籍整理、分類,以「新書店」的形式來經營「舊書店」。沒想到,這一改變,受到書迷們的熱烈響應。  茉莉的資訊總監蔡維元說,茉莉臺大店的這一改變,引發了臺灣二手書店的革命。「今天,以『新書店形式經營舊書店』幾乎已成了臺灣二手書店的最大特色。」
  • 北京今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公示名單來啦
    為落實《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依據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項目申報工作於2月26日啟動。經過項目申報、項目初審、項目勘驗、項目覆審、項目終審等環節,3月20日,北京2020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名單開始公示。2020年北京市特色書店評選入圍單位名單(第一批)據悉,獲扶持的第一批實體書店有168家、特色書店有97家、最美書店有15家,公示日期為2020年3月19日至23日。
  • 布衣
    ○楊崇演  我無端喜歡古人說的「布衣」二字,喜歡就是喜歡,沒有太多的理由。  一襲布衣,質樸無華——載世間大道,成傲骨無雙;素衣麻縷,覓半畝方田;桃林詩畫,尋一處安居。做一介布衣,過一世逍遙,多好!  傳統概念中,衣著代表身份。比之綢緞皮草,布衣是粗劣的,如草芥般,系平民,難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