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清明上河圖3.0》
藝術展盛大開幕!
開封市文廣旅局魏培仕局長作主旨演講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香港回歸22周年,由故宮博物院和鳳凰衛視聯合主辦的《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於今天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盛大開幕。
參加開幕式的主要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高迎欣等。
第一排 :最左側白髮者是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最右側是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親臨香港參加此次活動。他表示,自己深深感受到香港市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展覽將藝術家筆下的開放之城——開封帶到了今天的開放之城——香港。每個中國人的血液當中都浸潤著文化的力量。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表示,這次展覽的成功推出,伴隨著鳳凰衛視戰略升級的堅實步伐,鳳凰正在穩健地向產業投資以及內容運營型高科技全媒體集團轉型發展。他還說:「作為東西方文化薈萃,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國際化大都會,開放與包容從來都是香港的精神與特色。我們由衷的希望,來自千年前繁華盛世的薰風與維多利亞港灣的海風,徐徐交匯,吹拂暑熱,溫潤人心,守護著我們共同珍愛的東方之珠,開放包容,積極進取,滄海桑田,風採依然。」
開幕活動中,眾嘉賓共同觸動現場大屏幕,隨著水墨筆鋒的遊走,《清明上河圖》的歷史真容若隱若現,層層迭迭的水墨暈染之下,由展覽主題構成的「開放之城」主視覺標識漸漸清晰,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正式向公眾開放。開幕禮後,一眾嘉賓參觀展覽,對這次將科技、文化和藝術融合的展式,大家都讚嘆不已。
《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融合藝術、文化與科技,將原作細節和相關歷史背景進行數碼化轉譯、視覺化傳達與立體化呈現,按照畫作中的敘事方式、循序漸進地對長卷的內容進行生動的闡釋,描繪出了一個演繹人生百態的劇場、一幅理想城市的圖像,讓觀眾身臨其境般賞析畫作,沉浸在一幕幕循序展開的細節場景之中,真正讀懂這部國寶級畫作。此次展會吸引了眾多香港市民前來觀看,這一文化盛事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幅名作的關注。
開封作為《清明上河圖》的故鄉,受邀參加了此次藝術展。開封代表團一進場,就受到了參會各方的熱烈歡迎和諸多媒體的關注採訪。此次展會期間還專門舉辦了「從汴京出發——中原文化的盛世之旅」主題論壇。
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魏培仕在論壇上作題為「如夢汴京正繁華——開封的文化和旅遊優勢」的精彩演講。
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魏培仕:千年之前,汴水之濱,有一座繁華的東方大都會。那裡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這裡八方迎客、街市林立,晝夜不休的繁忙景象,被悉數收錄於短短5.28米的手卷之中。那座城市,就是北宋都城汴京,今天的開封。而我,就來自這座古城——《清明上河圖》的故鄉。
魏局長的演講,從開封是一座文化遺存豐厚的文化名城, 開封是一座人傑地靈、多姿多彩的文化名城,開封是一座鐘靈毓秀、泛舟輕歌的北方水城,三個方面分別對開封最有特色的城市氣質進行了生動描繪!
河南大學劉春迎教授以「一幅畫、一本書、一條河、一座城」為題作主旨演講
河南大學劉春迎教授以「一幅畫、一本書、一條河、一座城」為題作主旨演講
故宮博物院出版部副主任劉輝以「網際網路+語境中的故宮文化傳播新思路」為題進行演講
鳳凰衛視評論部副總監、資深評論員何亮亮以「在21世紀前期回望大宋文明」為題作演講。
開幕式當天,魏培仕局長會見了諸多香港客人並積極為開封文化旅遊做宣傳,邀請大家到開封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魏培仕局長代表開封人民,向廣大香港市民發出誠摯邀請,歡迎香港朋友到開封,來一場「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深度文化遊,體驗原汁原味的宋代繁華盛景,感受宋風浩蕩的大宋皇城魅力。
《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於2019年7月26日至8月25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3號館舉行。展覽是為香港市民而設計的文化藝術公益活動,同時作為「2019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力求通過全新的數碼與藝術語言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展現華夏瑰寶的世界級文化、藝術與科技盛宴。
4000平方米的展覽由「開放之城」《清明上河圖》之旅、「盛世長卷」巨幅動態高清投影、「汴河碼頭」180°球幕影院、「宋『潮』遊樂園」親子民藝體驗空間、圖書閱覽、公共活動與文創衍生等部分組成,通過豐富多彩的展覽內容與新穎獨特的展現形式為香港市民帶來一場科技與文化的盛世之旅。其中,展覽的核心內容「開放之城」以及專為親子群體打造的「宋『潮』遊樂園」在香港的展出均為首次亮相。
去年《清明上河圖 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由故宮博物院和鳳凰衛視聯合出品, 2018 年 5 月至 10 月在北京故宮展出,期間累計接待觀眾逾 140 萬人次。《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是《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走出故宮、走向海外的第一站。
揭秘一段古老的歷史
「開放之城」將帶領觀眾重返畫作誕生的繁華盛世,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歷史時代、城市文明、日常生活三個層次,郊外到市中心八個場景,一覽畫作本身的故事及其折射出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教育、民俗、建築、服飾、交通等方方面面的歷史背景。10位當代設計師的藝術裝置穿插其中,帶領觀眾在創新形式的交互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與古老工藝在當今生活中煥發的勃勃生機。
再現一幅恢弘的巨作
「盛世長卷」將呈現一幅近5米高、30餘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巨幅動態高清投影。
動畫的線稿部分由20餘位原畫師歷時400多天手工繪製而成,真實還原原作筆觸,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宋代畫作效果,並通過後期合成、render等手法,讓畫中事物「活起來」,再現經典巨作。
置身一場時空的旅程
「汴河碼頭」球幕影院的180°影片採用一鏡到底的技術,描繪汴河從白天到傍晚的生動景象,將原作畫面還原成視覺上可移動的立體空間。參觀者置身其中,彷佛正行駛在《清明上河圖》的汴河上,觀賞「兩岸風煙天下無」的人文盛景。
經歷一次奇妙的體驗
宋「潮」遊樂園將採用cosplay的形式,打造沉浸式宋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空間。展區內設置一系列的闖關任務,包括:手繪一把團扇,臨摹一張年畫;體驗元宵燈節猜詩謎;活字印刷拓印宋詞;觀看《清明上河圖》動畫片;認知一卷《清明上河圖》裡的漢字等。通過看、觸、聽、賞、玩,讓大人和孩子們身臨其境地「穿越」宋代,了解華夏博物之美。
聆聽一席古今的對話
展覽主辦方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家、設計師等嘉賓,面向廣大市民舉辦一系列與《清明上河圖》相關的主題講座。活動將全新解讀畫中與畫外的社會萬象,帶領觀眾共同探索畫作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拉近觀眾與畫作的距離。
汲取一捧知識的清泉
展覽現場還將為觀眾打造一個小型「圖書館」,將展覽策划過程中參考的重點書籍提供給觀眾進行閱讀參考。涵蓋宋代文化、藝術、建築、服飾、歷史、社會、民俗、經濟等內容的近百部書籍中,有四十餘部來自故宮出版社。
留下一份獨特的記憶
《清明上河圖》是舉世罕見的國寶級文物,藝術水平高超。當代藝術家與設計師們紛紛嘗試,將《清明上河圖》中的元素用現代設計語言進行轉化,創作出傳承古老文化、符合當代審美的文創作品。展覽現場將設置專門區域,為觀眾帶來多種多樣、高質量的文創衍生紀念品,讓觀眾在體驗之餘,把宋朝文化帶回家。
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以外,《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還將深入香港的校園、小區與公共文化場所,為青少年、長者、或行動不便的市民帶來一系列與展覽主題緊密呼應的講座與視頻揭秘等活動,形成走遍全港的「盛世長卷文化之旅」。
《清明上河圖》原作珍藏於故宮,每隔3-5年才能展出一次,且在故宮以外展出次數寥寥可數。每次展出皆因參觀者甚眾,參觀者通常只能作短暫停留,很難認真觀賞、細細品味。在這個炎炎夏日,《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將此藝術巨作以全新的展現形式帶到香港,為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這部作品創造條件,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藝術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