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鳳凰衛視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的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今日在故宮箭亭廣場正式開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清明上河圖3.0》,基於故宮博物院館藏國寶級文物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融合了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是對博物館日主題「超級連接」的一次創新探索。觀眾可以通過故宮票務網站免費預約體驗展演。
新方法新公眾新時代新表達
在故宮的186萬件文物中,《清明上河圖》有著不可替代的國寶級地位,也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中國歷史畫作。這幅長卷因其精確描繪的船隻、橋梁、商店和風景聞名於世,是北宋繁華城市社會生活的縮影。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讓歷經歲月變遷的國寶再次煥發光彩,吸引最廣泛的當代大眾了解中華文化,鳳凰衛視與故宮博物院採用了新的方法,將歷史與現實相連接,創製了《清明上河圖3.0》。這一展演挖掘長卷原作的藝術神韻、文化內涵與歷史風貌,融合8K超高清數字互動技術、4D動感影像,以及各種藝術形態,實現觀眾與作品的多層次交互沉浸體驗,讓人們在新穎的感受中領略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清明上河圖3.0》展館位於故宮箭亭廣場,約1600平米,共有《清明上河圖》巨幅互動長卷、孫羊店沉浸劇場、虹橋球幕影院等三個展廳,以及一個宋人文空間,從各種維度最大化地營造觀展的沉浸感和互動性。觀眾可以在各個音樂章節的串聯中,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北宋都城汴京的眾生百態,成為長卷中的人物,橫渡船舶如織的汴河,並在宋代的人文雅韻中喚醒文化的記憶。
長36米,高4.8米的《清明上河圖》巨幅互動長卷
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這一全新的形態,由鳳凰領客與鳳凰數字科技的團隊聯合故宮專家在國內首創。故宮博物院研究室、資料信息部、故宮出版社與鳳凰團隊,邀請藝術家、文化專家組成專項小組,歷經近兩年反覆推敲,力求《清明上河圖3.0》不僅能讓最廣泛的大眾欣賞原作的歷史信息,也能激起大家對宋代人文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拉近老百姓與文物的距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開幕當天,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表達了欣喜。他說,經常談及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與鳳凰衛視合作的《清明上河圖3.0》實現了新的突破。它不僅保留了作品原本的美學價值,也讓觀眾走進了文物,體驗了文化。「這種體驗,使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部中國古代書畫作品真正能夠活起來、動起來,感受不一樣的感受。這是一個初步的實踐,但也是一個非常努力,具有創新精神的呈現。」單霽翔說。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談到,「我們希望這個作品,能夠成為藝術體驗與智能科技合璧的文化經典,能在年輕一代的心中種下對中華文明的熱愛之情,促進大眾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之心,這正是鳳凰與故宮所堅信的文化傳播的意志所在。」劉長樂說。
展演期間,鳳凰衛視和故宮還將聯合舉辦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動和國際交流活動,圍繞宋代文化、藝術、建築、教育等,通過展演官網和有鹽APP與大眾互動,接受公眾建議,對展演內容與文創進行不斷的補充更新,首次實現「人人都是博物館策展人」的新思路,讓五湖四海的最廣大百姓都參與傳承傳播中華文化,實現超級連接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