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1 歲幼童樂樂(化名),誤食媽媽的止痛片,出現腦壓過高等不良反應;泉州3 歲男童濤濤(化名),吞食了3顆玩具磁珠,被家人緊急送醫;安溪3 歲男童力力(化名),誤食175 粒止咳丸,中毒缺氧全身發黑……泉州市兒童醫院每年接診誤食或誤服異物的患者達200 多人次,這些誤服的孩子中,常見於6 個月的嬰兒至6歲幼童。該院消化內科主治醫生鄒素娟提醒,暑期來臨,孩子在家中活動時間增多,家長們一定要把隨手可得的小物件收好,以免孩子誤吞食,造成身體傷害。
案例止痛藥放床頭幼童誤服後臉發黑7 月17 日上午8 點多,1歲的樂樂趁大人不注意,誤食了媽媽放在床頭的1 片止痛藥。不一會兒,爸爸發現,樂樂的臉越來越紅,甚至有些發黑。他打電話給當地開藥的醫生,醫生說誤食這種止痛藥,會有瞳孔放大、腦壓過高的副作用。泉州市兒童醫院醫生給樂樂洗胃並輸液後,樂樂沒有大礙。
7 月10 日中午,3 歲的濤濤獨自一人玩玩具磁珠時,吞了3 顆玩具磁珠。家長趕緊帶孩子到泉州市兒童醫院就醫。
消化內科鄒素娟醫生介紹,經過拍片檢查,這3顆珠子都跑到濤濤的胃裡,並互相吸附在一起,幸好沒有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通過手術,他們將這3 顆磁珠取出。
3 歲的力力是安溪縣藍田鄉人,趁爺爺奶奶不注意,他吞食了奶奶晾曬在地上的6 包蜈蚣止咳丸。一包止咳丸有30 粒,爺爺最終只找到掉在地上的5粒。一開始,力力沒有不良反應,但當天晚上,他開始嘔吐,全身發黑,人也失去意識,出現休克,被送到泉州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
接診醫生吳志揚介紹,力力送到醫院時,全身又黑又青,嚴重缺氧,再晚一點就可能有生命危險。醫生判斷,止咳丸裡有苦杏仁成分,力力大量食用導致氰化物中毒。最終,吳醫生全城尋找特效藥,並經過72 小時的搶救,力力的病情才控制住。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