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的線上跨境支付已經和支付寶一起,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的支付網絡。
文 | AI財經社 石萬佳
編 | 楊舒芳
在馬來西亞當地華人導遊呂偉看來,馬來西亞人在網購這件事情上,與中國本土居民沒有太大的差別。
「雙11是我太太的固定節目,除了淘寶、天貓,在馬來西亞本土電商平臺Lazada上也能搶貨。」呂偉說,「我也知道支付寶,因為中國遊客經常會用,我看新聞上說,馬來西亞人很快也會有自己的支付寶。」
呂偉這番話,讓北京來的遊客石小姐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天貓雙11叫「全球狂歡節」,不是空穴來風。
一個熱水袋引發的討論
由於工作原因,石小姐偶爾會有到海外出差的機會。她的最近一站,是馬來西亞的海島巴沙。
沒想到,第一天就出現了女生周期性的特殊情況。於是她拜託導遊呂偉帶她去買一種如今已經不太常見的生活用品——熱水袋。不出意料,他們逛了兩個店都沒找到。呂偉向她解釋,這種東西他們一般都是網購的。
馬來西亞並非東南亞唯一一個受到中國電商影響的國家。
在新加坡牛車水美食街,記者看到,已經有商家貼出「春聯」,祝大家雙11快樂。在牛車水美食街的入口,更有一對簡單粗暴的對聯直接點出了雙11人們的主要動作「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和「賣賣賣賣賣賣賣賣賣」。
為了更好地支持消費者「買」和商家「賣」,支付寶也在東南亞地區布局全球付網絡。在牛車水街上,諸多商戶都貼出了「歡迎使用支付寶」的字樣,支持支付寶付款。
新加坡牛車水街上的南洋老咖啡店,是遊客必去打卡的一個店,也是新加坡當地第一個接入支付寶的商戶。從早上11點到晚上5點,整個店有100多筆交易來自支付寶。
「兩年前沒有人知道線下支付,沒有人知道支付寶,對阿里巴巴也只是聽說,但是他們知道馬雲。」Uniwebpay支付寶公司CEO張帆,是支付寶在新加坡的線下合作夥伴之一,他說自己當時就是打著「馬雲」的旗號,開拓了支付寶在新加坡的線下版圖。
漂亮的匯率
跨境線下支付是支付寶服務中國人出海的主要方式。石小姐和朋友們在國外都有體驗。
她還記得,2015年初,她的幾個高中好友相約一起去日本玩了一趟,回來之後跟她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那裡「到處都是支付寶的大廣告」。
2年後,她自己去了一趟日本。她發現好朋友沒有騙她。隨處可見的支付寶logo讓她覺得很親切,身在異鄉的疏離感似乎減少了。
不過,在支付寶識別出她在日本、並推送花唄提額通知時,對自己自控力毫無自信的石小姐趕緊點了「拒絕」。但她不得不感慨,支付寶在海外服務中國人的能力一點也不比在國內差。
除了日本之外,泰國也是支付寶的一大陣地。「支付寶的匯率太漂亮了。」去年,石小姐在普吉島和兩位帥哥一起買水時,其中一位說了這句讓她印象深刻的話。對於中高級別的用戶,支付寶會提供優於掛牌匯率的匯率。
後來,她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講的就是支付寶在全世界的布局情況,包括日韓、東南亞、歐洲等。這才發現,在國內人民逐漸養成出門不帶錢包的習慣時,國外這麼多國家也可以只帶手機出門了。
支付方式本地化
有趣的是,支付寶在全球的蔓延,甚至引發了其他國家發展行動支付的決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上海街頭買慄子時發現,「中國人揮舞著手機,沒有付一分錢現金就買走了慄子」,這讓他覺得「自己有點土」,下定決心發展本國的行動支付,並將其寫入了政府制定的「智慧國家2025」10年計劃。
不過,讓石小姐遺憾的是,對於大部分支付寶進駐的國外地區來說,支付寶似乎主要還是為中國遊客服務的,本地人鮮少使用。
其實,除了石小姐看到的線下支付部分,很多國家的線上跨境支付已經和支付寶一起,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的支付網絡。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國際版「淘寶」速賣通(AE)。速賣通是阿里巴巴旗下B2C跨境出口零售網站,又被稱為國際版「淘寶」。目前,速賣通的業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下單用戶超過1億。
速賣通也是阿里巴巴電商出海的急行軍,是支付寶全球化的最初動力。 從2007年開始,支付寶就跟著速賣通出海了。對於外國人來說,在電商網站的收銀臺看到的是信用卡、銀行、本土支付選項,但是後面的轉接服務、支付的發起和結算,很多都是由支付寶完成的。
比如在俄羅斯,支付寶與當地一家名為Webmoney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打通俄羅斯與全世界的資金渠道。在這一服務的帶動下,戰鬥民族以48%的比例高居去年「雙11」國際線上交易榜首。
老司機的藥方
目前,支付寶在境外已經跟250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包括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境外銀行,Vista、Master、JCB等國際卡組織,以及各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等。
根據各國不同的支付環境和支付習慣,支付寶為海外用戶提供了幾乎全球各類貨幣結算的選項,覆蓋信用卡、當地「支付寶」、網銀等多種支付方式。作為一枚支付領域的老司機,支付寶為全世界各地熱愛「剁手」的人們開了一副藥方。
以巴西為例,當地人喜歡的支付方式名為「Boleto」。他們每次下單後,需要列印一個由系統生成條碼的小票,去附近便利店或者ATM機器上進行現金支付,款項則通過支付寶匯款給賣家。雖然很麻煩,但幾乎一半的巴西人都在使用。
這給支付寶和速賣通帶來了很多用戶,巴西人Ana就是其中之一。沒有國際信用卡的她,在速賣通上嘗試用Boleto付款。自從給女兒買過一個書包後,身為四個孩子母親的她就成了一名「剁手黨」,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在速賣通上購買。
另一個例子是荷蘭。最初進入荷蘭市場時,支付寶覆蓋了當地的信用卡支付方式,但成績卻不盡人意。調查後發現,荷蘭人根本不喜歡用信用卡,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小計算器一樣的東西,習慣通過網銀帳單的形式進行支付。接入了這種支付方式後,速賣通在荷蘭的業務規模提升了10倍。
同時,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還通過投資入股當地企業的方式,和各地合作夥伴一起打造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菲律賓版支付寶GCash、泰國版支付寶Truemoney、韓國版支付寶Kakao Pay和香港版「支付寶HK」。
今年雙11,菲律賓人就可以用本地版「支付寶」來剁手了,丹特斯就是嘗鮮者。日前,他通過菲律賓版支付寶GCash完成了第一筆掃碼支付,地點在菲律賓第二大零售集團Ayala旗下的Glorietta Mall。
據說,印尼和馬來西亞版支付寶也在籌備當中,都是當地人習慣使用的支付方式。想到這裡,石小姐已經開始默默盤算,什麼時候去印尼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