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史有哪些重要的事件?

2020-12-14 歷史新烙印

石器時代的日本就不說了。

從神武天皇建立天皇政權開始,

大化改新,學習唐朝文化。

日本神武天皇

武士平清盛打敗源為義,奪取政權,外孫還成為天皇。

源賴朝北條氏藉由百姓對平清盛的不滿和殘留的源氏勢力擊敗了平氏,源賴朝舉兵後的第二年當清盛去世,建立了鎌倉幕府,後北條氏歷代掌權。

足利尊氏對幕府發動政變,元弘之變,鎌倉幕府滅亡,後建立室町幕府。

應仁之亂,細川勝元山名宗全的爭鬥+關東管領內部「下克上」事件致室町幕府幾乎完全失權,大小名、守護、豪族等各自佔地為國互相討伐。

日本武士

百姓出身的猴子豐臣秀吉統一了大半日本,老時著手進攻高麗國(南北韓全土),第一次失敗時石田三成弄權造成大名對其的不滿,第二次進行時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拉攏對石田三成不滿的大名密謀謀反,北上佯攻越後成功讓石田三成先攻打自己獲得「大義名分」,德川家康回師,德川家康成功引出石田三成,石田三成進入了關原,關原的地形為德川家康最擅長的野戰,不到半日,這場傳聞有18萬-20萬人參戰的戰爭就結束了,德川家康解決伏見城等石田殘部、收拾好九州的黑田孝高也不得已參見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

黑船來航事件

1853年黑船事件,美國人以威嚇使幕府屈服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後來英俄荷等也陸續來日本籤訂了更多的不平等條約。武士道精神深深感到恥辱、民生怨言、薩摩長洲等的一系列倒幕運動下,幕府滅亡。

相關焦點

  • 最精彩、重要的事件全包括,從《古代日本的戰爭與陰謀》看陰謀背後...
    如果我們細看日本中世史時,便會發現那時的日本明槍暗箭格外猛烈,陰謀算計自然少不了。本能寺之變有無幕後黑手?關原合戰是德川家康精心策劃的陰謀?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是陰謀家?有「戰神」美譽的源義經是陰謀的犧牲者?這些疑問讓歷代歷史愛好者們煥發出各種想像力。讓日本人痴迷至今的「日本歷史第一疑案」本能寺之變,可以說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民間學者、小說家、歷史愛好者們對其提出了各種想法。
  • 《史記》曾是日本古代教育中重要的教科書
    中國書籍經、史、子、集源源不斷地流傳到周邊各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鮮半島一直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科舉考試也仿效中國王朝,以儒家經典為主要的考試範圍,因而促使朝鮮士人閱讀中國典籍,進而推動了中國典籍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古代日本對中國典籍也相當重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日之間的海上航路被稱之為「書籍之路」,幾乎每一部比較重要的中國史書,都傳到了日本,有著程度不同的影響。
  • 從漫長又重要的古代中日交往史中,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日本
    當我們只從近代歷史中去把握日本的時候,我們必定只會看到一個片面的日本,它既可能功利地等同於一個易於複製的變法樣本,又可能在自我膨脹中,化作華夏中心論調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浪漫與一廂情願。本期Naive咖啡館邀請到了日本姬路獨協大學人間社會學群教授石曉軍,從漫長又重要的古代中日交往史中試圖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日本,釐清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種種認知偏差。
  • 《史記》東亞流傳史:曾是日本古代最重要教科書
    中國書籍經、史、子、集源源不斷地流傳到周邊各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鮮半島一直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科舉考試也仿效中國王朝,以儒家經典為主要的考試範圍,因而促使朝鮮士人閱讀中國典籍,進而推動了中國典籍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古代日本對中國典籍也相當重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日之間的海上航路被稱之為「書籍之路」,幾乎每一部比較重要的中國史書,都傳到了日本,有著程度不同的影響。
  • 土地比發展更重要?在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到底有哪些得與失?
    靜夜史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因為克裡米亞事件,俄羅斯似乎失去了很多,比如:1、盟友烏克蘭如果說烏克蘭危機前,作為東斯拉夫三兄弟成員的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只是貌合神離的話,那麼經過克裡米亞事件,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徹底撕破了臉。
  • 日本戰國史新說頻出,日本戰國參考資料,哪些更有參考價值?
    摘要:談論日本戰國歷史,被人嘲笑?讀懂本文,幫你分辨有價值史料日本戰國時代,大名都有相應史料留存,但後人因時局變化而進行修改,造成原本歷史模糊不清。進入江戶時代,隨著出版業的興盛,各種關於戰國時代的研究及小說出現,最終造成後人無法分辨哪些具有研究價值,有的朋友在與人談論時,就因為無法分辨參考資料,被人嘲笑而引發「罵戰」。
  • 「日本古代史第一人」上田正昭逝世,曾主張天皇是百濟後裔
    隨後2000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上田正昭(1927-2016)上田正昭一生編著有上百冊書籍,主要內容涉及歷史(日本古代史、朝鮮史、東亞史)、日本神話、日本神道、民俗學、考古學等諸多人文學科。
  • 甲骨文日本史主題書單 | 2020年末盤點
    他主要從事日本文化史、古代史、中世史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三十多種,編撰、校注的史料、書籍近二十種。其中主要代表作有:《古代國家解體過程研究》(巖波書店,1965)、《平安貴族的世界》(德間書店,1968)、《千利休》(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71)、《茶的文化史》(巖波書店,1979)、《京都史跡見學》(巖波書店,1982)、《王朝風土記》(角川書店,2000)、《日本的文化》(巖波書店,2002)、《出雲與大和》(巖波書店,2013)等。
  • 中國古代文學,史書體例,史傳文學之發軔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麒,今天和大家來說一說古代史書體例,史傳文學之發軔。什麼是史傳文學,雖然這一術語人們經常使用,但對其內涵並沒有認真研究和界定。上文已經說過,歷史著作與文學作品是兩種不同的精神產品,它們所關注的重心是不完全一樣的。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日本近世史》正式出版 日本史研究再添新著
    中國軍網訊 由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李卓教授主持的《日本近世史》近日由崑崙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季羨林先生倡導與主編的「東方文化集成」中「日本文化編」著作之一,全書43.6萬字。該書為迄今國內第一部日本近世史研究著作,該書的出版也標誌著繼王海燕的《日本古代史》和王金林的《日本中世史》(上、下卷)後,國內第一部按古代、中世、近世分期的日本古代史系列著作全部出版完成。
  • 日本影史最佳電影 看看都有哪些
    日本影史最佳電影 看看都有哪些日本是亞洲電影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國家,早在二戰期間,具有名族文化的日本電影就受到了很高的讚譽,後來日本出現過許多電影人才,北野武、黑澤明,另外還有宮崎駿今敏等動漫大師,他們一同扛起了日本電影的傳承。
  • 中國園林·紀念陳植先生 | 《中國造園史》——中國古代造園之精髓...
    1922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專攻造林造園,學績名列前茅,校史有載。他直接受教於本多靜六博士與田村剛博士。畢業後,2位導師曾留他在日本工作,但陳植先生卻毅然選擇了歸國之路。數十年來,一直從事林業教育和學術研究工作。 1929年,陳植先生代表我國造園界赴日本參加世界造園學術會議,當時《日本造園史》已經完成。
  • 《五四運動與現代中國》:多元視角下的思想史事件
    這兩個偉大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正像編年史時間表明的那樣密切。《思想史研究》第六輯(《希臘與東方》)刊登了以「共和國六十年」為主題的討論。本輯的作者們將把討論追溯到以五四運動為標誌的近代思想史的那個關鍵時段。在中國現代思想史、政治史與社會史的一些重要關頭,對五四運動的每一次探討與評價總能帶來新的歷史興趣與現實效果,甚至可以說是某些重大歷史轉折的先聲。
  • 夏至起源於祭祀,是古代一個重要節日,都有哪些習俗流傳至今?
    過冬至節的習慣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其實,有一個節日在古代和冬至節一樣重要,那便是夏至節。夏至的起源與冬至一樣,都是來源於古代的祭祀,在先秦時代,古人們對神明的祭祀是在季節變換的時候進行,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時間,自然會被古人注意到,成為祭祀神明的一個重要日子。
  • 今年日本最重要文化事件,緣何成為「戰後最大審查事件」
    撰稿 | 宋遠程8月1日於愛知縣首府名古屋市開幕的「愛知三年展」 (あいちトリエンナーレ2019),儘管到今年才剛剛舉辦四屆,但已是日本當下最重要的國際藝術節之一。「抗議」及其前史事件爆發後,因事關言論方面的問題,立刻在知識界掀起軒然大波。原本擔任本屆三年展顧問的學者東浩紀在事發後立即提出辭任,並直言「言論自由vs審查/恐怖襲擊」是一個偽問題。
  • 書評丨山道彎彎 水路迢迢——讀《湖南古代交通史》有感
    ……分析各個地區交通史研究進程,可以看到對於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古代交通道路,有諸多學者傾力研究推出的成果。其他地區類同專題的交通史研究似略嫌薄弱。」我不是中國交通史研究的專家學者,對此不敢妄言。但依王子今先生言,「《湖南古代交通史》作為一部區域交通史成果,即以省為空間單位進行交通史論述、有特色的學術專著,其研究具有值得讚賞的開拓性意義;對於以往交通史論著的學術超越,也是顯而易見的。」
  • 大家期盼已久的《企鵝歐洲史》古代中世紀卷終於出來了!
    本文轉自一條(id:yitiaotv),有改動。
  • 歷史悠久的城市有哪些?中國城市建城史排名怎樣?武漢市位列其中
    你知道歷史悠久的城市有哪些嗎?哪些是中國古老的城市呢?本文整理了中國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1,洛陽 清末洋務運動,使武漢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近代武漢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幾度成為全國政治中心。 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武漢是全國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承東啟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
  •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1994至1995年,日本京都法藏館出版了八卷本的《黑田俊雄著作集》,使我們有機會在黑田俊雄逝去不久即能一窺黑田史學的全貌。     儘管黑田史學在日本學界影響很大,但日本以外的學界也是在他逝世之後才開始慢慢了解他的學術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