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永州市委員會辦公室關於「三創三爭三好」主題活動的表彰通報
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市知聯會,各界別,各縣區政協,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研究室:
2018年,在中共永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開展「三創三爭三好」主題活動,忠實履職、務實履職、創新履職,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政協界別的橋梁紐帶作用和政協機關的牽頭抓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市政協決定對在「三創三爭三好」主題活動中湧現出來的胡建輝等44名優秀政協委員,民革界等7個優秀政協界別,零陵區政協等7個優秀政協機關以及一批好提案(含好大會發言)、好調研(含好理論文章)、好新聞(含好社情民意)進行通報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希望全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縣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對標先進,創先爭優,全面參與和深化「三創三爭三好」主題活動,不斷提高政協履職能力和實效,為加快建設「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政協永州市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1月10日
政協永州市委員會「三創三爭三好」主題活動表彰名單
一、優秀政協委員(44人)
胡建輝 劉忠華 王佑生 陳 軍
伍重武 周雲玲 趙桂發 危群芳
譚能為 張 偉 夏 煒 蔣劍青
秦少義 姜寧燕 黃玉芳 鄭增啟
唐 箭 秦 琦 齊曉慧 韓順華
吳小芳 庾用宇 何 江 陳世平
張青松 唐國玉 鄧曙光 李忠富
蔣如明 張蓮秀 義盛章 王 瑩
汪華明 李詠梅 邱 林 朱衡寧
吳文旭 吳 楠 羅林英 龍 亮
蔣 怡 尹建平 李 雨 柏繼平
二、優秀政協界別(7個)
民革界 經濟界 婦聯界 農業界
教育界 農工黨界 民進界
三、優秀政協機關(7個)
(一)縣區政協機關(4個)
零陵區政協 東安縣政協 新田縣政協 冷水灘區政協
(二)市政協機關(3個)
辦公室 提案委 研究室
四、好提案(含好大會發言)、好調研(含好理論文章)、好新聞(含好社情民意)
(一)好提案、好大會發言
好提案(25件)
1.加大中心城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案號267,民革永州市委)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教育強市的提案(案號79,民盟永州市委)
3.關於推進我市生態旅遊發展的提案(案號160,民進永州市委)
4.關於加強對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提案(案號129,農工黨永州市委)
5.關於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支持力度的提案(案號150,市工商聯)
6.關於進一步提高辦事審批效率的提案(案號296,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
7.關於將瀟湘技師學院老校區興辦一所高中學校的提案(案號235,市政協文教衛體委)
8.關於加快中心城區公交提質增速的提案(案號133,市政協人資環委)
9.關於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提案(案號284,中共界)
10.關於改造老舊小區的提案(案號18,特邀界21組)
11. 關於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康養產業項目的提案(案號256,經濟界)
12. 關於加強農業品牌建設的提案(案號113,農業界)
13. 關於加強農科園基礎設施建設的提案(案號246,科協界)
14.關於解決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提案(案號166,少數民族界)
15.關於緩解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市婦女就業新困境的提案(案號73,婦聯界)
16.大力推進我市信息產業發展的提案(案號101,左小衡)
17.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提案(案號227,劉忠華)
18.關於對接東協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提案(案號141,李燕軍等5人)
19.關於加大我市深度貧困村支持力度的提案(案號138,段貴建)
20.關於加強我市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提案(案號182,蔣雲、蒲蘭英)
21.關於加快永州工業園區發展的提案(案號159,鄧曙光等8人)
22.關於推進永州市殯葬事業公益化改革的提案(案號32,歐鴻鯤)
23.關於進一步規範農村建房的提案(案號46,鄭增啟等4人)
24.關於加強中心城區學前教育發展與管理的提案(案號200,蔣志剛等9人)
25.關於推進我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提案(案號234,劉旭紅)
好大會發言(6篇)
一等獎(1篇)
《普及高中教育 加快建設高中學位》
——李謀韜委員代表教育界的發言
二等獎(2篇)
《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打造永州創新開放新高地》
——義盛章委員代表少數民族界的發言
《打造幸福民生公交 助力品質活力新永州建設》
——汪華明委員代表科協界的發言
三等獎(3篇)
《營造擔當和創新氛圍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韓順華委員代表市黨外知聯會的發言
《實施文化復興工程 豐富歷史文化名城內涵》
——伍妍委員代表文化藝術界的發言
《搶抓「醫養結合」政策機遇 促進我市養老產業發展》
——歐陽德群委員代表醫衛界的發言
(二)好調研、好理論文章
好調研(13篇)
一等獎(2篇)
1.《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零陵古城新神韻》
——零陵區政協
2.《關於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調研報告》
——寧遠縣政協
二等獎(4篇)
1.《關於我市經濟發展環境情況的調研報告》
——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
2.《關於江永縣打造特色農業品牌的調研報告》
——江永縣政協
3.《探索新途徑 開啟新裡程 打造新引擎——關於江華全域旅遊發展的調研思考》
——江華縣政協
4.《繁榮鄉村文化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民進永州市委
三等獎(7篇)
1.《冷水灘區產業扶貧的調查與思考》
——冷水灘區政協
2.《2018年度永州市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報告》
——民革永州市委
3.《傳承發展鄉賢文化 助力永州鄉村振興》
——農工黨永州市委
4.《永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加快開放發展的思考》
——市政協經濟界
5.《道縣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刻不容緩》
——道縣政協
6.《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振興——對東安縣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考》
——東安縣政協
7.《關於挖掘、開發我縣錦衣衛文化的調研報告》
——新田縣政協
好理論文章(12篇)
一等獎(1篇)
1.《完善基層政協民主監督機制初探》
——唐美雲 張建飛
二等獎(3篇)
1.《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和機制建設》
——黃煒銘
2.《立足新時代,牢記新使命,彰顯新作為》
——李祥軍
3.《堅持「四個務必」 加強黨對政協的領導》
——劉忠華
三等獎(8篇)
1.《新時期基層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幾點思考》
——王佑生
2.《強化履職,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脫貧攻堅中的作用》
——餘洪軍
3.《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
——唐柳軍
4.《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與社會共同治理》
——朱衡寧
5.《關於提高提案工作質量的幾點思考》
——周雲玲
6.《新時代下加強人民政協以人民為中心的民主監督基本路徑探析》
——鄭銀芳
7.《淺談基層政協如何把準定位履好職》
——唐 彥
8.《新時代下人民政協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林文才
(三)好新聞、好社情民意
好新聞(20條)
1.《永州兩個指標全省第一!原因在這裡》
作者:卿礴、王妙婷
——《湘聲頭條》2018年12月18日
2.《黨政齊支持 政協揚帆遠——永州市委市政府重視政協工作出實招見實效》
作者:萬汝青
——《湘聲報》2018年3月16日
3.《每位百歲老人都懷揣一個百年故事 一位政協人鏡頭下的壽星們》
作者:羅豔芳
——《湘聲報》2018年10月19日
4.《開局之年的精彩答卷——2017年永州市政協工作紀實》
作者:劉翼平
——《湘聲報》2018年1月23日
5.《全省政協系統「精兵強將」為何齊聚永州?》
作者:劉林霞
——《永州紅網》2018年12月18日
6.《黨委領航 政府助力 政協有為 ——湖南永州市政協持續煥發生機活力的背後》
作者:蔣慧玲
——《人民政協網》2018年12月6日
7.《務實創新架「金橋」——市政協發揮界別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紀實》
作者:鍾芳玲
——《永州日報》2018年12月17日
8.《永州市紮實推進政協民生提案辦理 30億元優質地產棄商保學》
作者:匡夢婕
——《湘聲報》2018年8月11日
9.《收集「微建議」推動「微監督」——新田縣「智慧政協」打通與群眾聯繫的最後一米》
作者:李國斌、廖華
——《湖南日報》2018年10月13日
10.《省政協這個調研好細,作風轉變好實》
作者:民族宗教法制群團三胞聯誼委
——《市政協雲》2018年4月13日
11.《建言利民謀發展,唱響農工「好聲音」——農工黨永州市委會2017年參政議政工作回顧》
作者:王心懿
——《農工黨湖南省委網》2018年1月16日
12.《巾幗不讓鬚眉 脫貧一路有你——記民進會員、全國婦女十二大代表張四玲》
作者:鄧曙光
——《中國民進網》2018年11月9日
13.《遠徵忠魂日月 初心不忘寫春秋》
作者:唐海濤
——《湖南民革報》2018年9月19日
14.《深受鼓舞 信心倍增——永州市民營企業家熱議習近平在民企座談會講話精神》
作者:吳文旭、劉玲燕
——《中華全國工商聯政務網》2018年11月7日
15.《江永縣政協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把勾藍瑤村打造成振興樣板》
作者:付一平
——《湘聲報》2018年3月24日
16.《冷水灘首個委員工作室發揮作用》
作者:唐美雲 張建飛
——《湘聲報》2018年6月18日
17.《堅決打贏學位建設和消除大班額攻堅戰——永州市政協開展學位建設民主監督暨重點提案督辦、界別協商活動》
作者:蔣紅玲
——《湖南日報》2018年9月18日
18.《永州市政協建言助推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永州之野」成農業公用品牌》
作者:徐華慧
——《湘聲報》2018年11月24日
19.《「書記面對面」 凝心聚力促發展》
作者:唐宇
——《湖南省政協雲》2018年6月27日
20.《永州市、縣兩級政協共同研討——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公裡」》
作者:周和平、雷弋
——《湘聲報》2018年6月15日
好社情民意(18條)
1.《消除「大班額」系列「後遺症」不容小覷》
——鄭增啟、於建春、周東波
2.《關於規範管理老人代步車的建議》
——王心懿
3.《關於貧困農村「空巢」老人精神扶貧的建議》
——桂金玉
4.《建議把退休公務員知識分子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秦琦
5.《關於明確鄉鎮政協工委機構性質、職能職責和組織管理原則的建議》
——許 明
6.《盤活農村「空心村」宅基地》
——付一平
7.《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重視加快國家惠農政策難以惠及到的「沙漠村」的建設》
——唐海濤
8.《關於重視和發揮機關事業單位退伍軍人作用的建議》
——張建飛
9.《建議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將民營企業家的培訓納入人才培訓計劃》
——張蓮秀
10.《扶貧保險應讓貧困戶得到更多實惠》
——於建春、周東波
11.《保命的抗毒蛇血清何時才能離我們更近》
——雷 弋
12.《消除城區學校「大班額」現象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盤成軍
13.《當前基層環境執法問題亟待關注》
——唐紅星
14.《「非師範類」教師「四個偏低」現象 亟需引起重視》
——王 勇
15.《關於避免民營醫院套取醫保基金的建議》
——高鐵功
16.《消除全面「二孩」政策下永州市婦女就業新困境的建議》
——黃玉芳
17.《建議完善兒童用藥安全法律法規》
——熊忠東
18.《「 打點滴 」 防控柑橘黃龍病得不償失》
——潘恩華、盧勝進
來源:紅網
作者:紅網永州站
編輯:陳綱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1/14/507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