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長途自行車旅行而言,旅行車是最合適的車型。如上方的「旅行車解析圖」所示,旅行車在外形上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傳統的旅行車通常採用簡潔、圓滑的鋼管車架,非水平上管和鋼製前叉,外形看起來有點像鋼架公路車,不但具有濃厚的復古氣息,也給人結實可靠的感覺。
為長途騎行而生的傳統旅行車
不同於比賽競速或越野探險,感受沿途的美麗風光與民情風俗才是自行車旅行的重點。在長途旅行中,自行車的職責是平穩、便捷地把騎行者帶到目的地,設計上的重點是耐用、舒適和不同路面的適應性等。由於旅途中行李多、路況複雜,自行車不僅要「多才多藝」,還需足夠「吃苦耐勞」。
旅行車可以說是專為長途騎行而生的,同時滿足了上述要求。
針對自行車旅途的設計
旅行車的「多才多藝」,並不是說能在騎行中娛樂騎行者,而是要在多項設計上滿足騎行旅途的實際需求。
為方便騎行者在安裝馱包後的上下車動作,旅行車的上管一般較低,這也給車把高度留下很大的調整空間。與其他類型自行車有較大差別的是旅行車上還配有前後貨架、擋泥板,以及寬度和花紋適合多種地形的輪胎。
旅行車上有充足的空間和安裝孔,可以裝備多種有用的配件,前後貨架、擋泥板和備用輻條裝載位等設計都富有針對性,提高了自行車負重、擋泥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說是騎行者們旅途中的「移動城堡」。
除了配件的安裝,保證長時間騎行下的舒適性也是旅行車的優點。為適應連續多天的高強度騎行,專業旅行車普遍都在頭管上方裝設多個墊片,騎行者可通過抽取墊片來調整車把高度,一些旅行車款還採用可調角度的把立,進一步增大車把的調整空間,方便騎行者找到最舒適的騎行姿勢。
結實可靠的車身
旅行車的「吃苦耐勞」表現在它的耐用性上,傳統的旅行車通常使用鋼製車架和貨架,因而比較重,和追求輕量化的鋁合金、碳纖維車型相比,仿佛與運動自行車的潮流背道而馳。但對於長時間的騎行來說,鋼製車身擁有更高的機械強度,能給予騎行者更多信心,而且鋼材能有效地吸收騎行時的微小震動,在不損失動力傳輸的前提下提高騎乘舒適性。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旅途中發生車架斷裂,也更容易找到可焊接鋼材的地方,而小鄉鎮上少有店家可以焊接鋁合金車架,碳纖維和鈦合金車架出現斷裂更是意味著旅程的中斷。
其他旅行車
現在市場上除了傳統的鋼架旅行車外,還出現了帶前、後避震的旅行車。也有一些品牌推出採用鋁合金車架、避震前叉和碟剎的旅行車。這種旅行車外形設計比較偏向山地車或公路車,但是並沒有把輕量化作為最重點的訴求,而且鋁製車架多在強度上針對長途騎行進行了強化。與傳統旅行車一樣,鋁架旅行車也會配置前後貨架和擋泥板,但由於車架和前叉設計不同,所採用的貨架型號也不一樣,負重能力要視不同車型而定。
▲美利達野狼3旅行車
採用避震系統和碟剎是旅行車對山地車的借鑑,能夠提高惡劣路面的適應性和溼滑路面的制動能力,但這些零件的結構複雜,對騎行者的維修能力有較高要求。為了提高騎行舒適性,部分鋁架旅行車還會採用蝴蝶把,提供多種握把姿勢,緩解騎行者手部與背部的疲勞。
其他類型的自行車
山地車
因為山地車結實耐用,價格門檻較低,在國內熱門長途騎行路線中,山地車的出現機率要高於其他類型的自行車。如P28「山地車解析圖」所示,裝有避震前叉是常見旅行用山地車的顯著特點,這樣可以適應多種惡劣路面。
不過,許多原裝的品牌山地整車並不能完全勝任高負重、路況複雜的長途騎行,為放置馱包還需另行安裝前後貨架,擋泥板也必不可少。而部分山地車上缺少相應的安裝孔,只能選用強度較低的快拆式配件,所以在購車時需特別注意配件的安裝問題,考慮周全些。
為應對連續多天的騎行之旅,還需要根據路線特點,對車把、把立、車座、輪胎等部件進行改裝,提高騎行舒適度和路面適應能力。另一方面,雖然使用避震前叉會讓騎乘更舒適,並有助於穩定操控,但對裝載馱包的款型會有所限制,而且在高海拔地區,油叉或氣叉的性能不太穩定,因此選擇時要綜合考慮。許多人認為在極端惡劣的路況面前,避震前叉優勢並不明顯,這就見仁見智了。但如果沿途路況較好,改用硬叉可以降低踩踏能量的損耗。
公路車
公路車車架重量輕,輪胎窄、花紋淺,適合在良好的鋪裝路面騎行,速度比其他類型的自行車快,但難以應對糟糕路況。
與山地車相似,大部分公路車都沒有貨架和擋泥板的安裝孔,只能選擇快拆式的配件,強度不足,而且偏向競速的騎行姿勢舒適性一般,所以並不建議用於旅途超長、路況一般的路線。
▲美利達平把公路車
摺疊車
摺疊車的車架和立管可以進行摺疊,體積小,能輕易地放到火車、巴士上,攜帶方便,減少了自行車運輸的煩惱。不過因為車架和立管上有摺疊扣,車架在傳動效率和強度上不如其他類型的自行車,高強度使用下可能會出現摺疊扣鬆動等問題。
▲安裝了前後貨架的大行摺疊車
摺疊車使用的貨架也是以輕便為主,負重能力一般。普通的摺疊車傳動的齒比較大,不適宜爬坡騎行,在長途騎行前需進行相應的改裝。此外,在下坡路段或大車經過時帶起的氣流中,「體型」相對瘦小的摺疊車更容易受影響而發生偏擺,騎行者必須掌握一定的騎行技巧。
躺 車
躺車的騎行姿勢與其他自行車截然不同,舒適性高,基本不會出現手臂和腰部的不適,而且由於車身高度低,風阻也更低,在平路上擁有速度優勢。不過躺車在陡坡面前的劣勢非常明顯,即使下車推行也較費勁,所以並不建議在海拔落差大的地區使用。
Tips 騎爛路,山地車和旅行車誰更合適?
許多車友都有這樣的疑問:裝有避震前叉的山地車和採用硬叉的旅行車,在騎行搓板路、石子路等非常顛簸的糟糕路面時,誰更具優勢?
嚴格來講,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對於顛簸路面,避震山地車的通過性能更優,騎行者手腳酸麻、屁股震痛的情形相對好一些。而採用硬叉的旅行車,雖然通過時的騎行感受較差,但其特點在於車架強度高、抗震性好,而且在平緩路段的通過優勢明顯。
另一方面,即便是騎乘避震山地車,長時間騎行顛簸路面的感受也是相當痛苦的,關鍵還是要「慢」,無論騎什麼車,都務必慢速通過較糟糕的路面。
旅行車選車要點
旅行車主要針對長距離、長時間騎行,需要面對各種無法預知的複雜路況,因而選車時應重點考慮其耐久性、舒適性和實用性。
低標準。包括車架、傳動系統、變速系統、貨架及周邊零配件在內的任一部件出現問題都會給旅行計劃造成影響。但對於配件的選擇,並不是越貴越好,而是實用最佳,因為最貴最頂級的配件並不會讓你騎得更快,耐用性也不見得比便宜的配件更好。
總而言之,在選擇長途旅行車時,應根據個人實際需求,按照以下要點來選擇。
結實耐用、製作工藝精良、尺寸合適的車架 車架的材料與製作工藝直接影響車架的耐用性,而車架的材料、尺寸與角度對騎行的舒適性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此外,建議選擇外觀低調、顏色不那麼醒目的旅行車,可以降低旅途中車子被盜的機率。
適應高負荷、複雜環境的傳動系統一般頂級的套件以快速響應及輕量化為主要設計理念,很多配件使用鏤空設計,並不符合長途需求,反而是一些中高端次頂級的配件,更符合長途旅行性能需求。在齒比方面,考慮到負重較多及路況的不可預計,一般更寬的齒比是更佳選擇。
性能優良、穩定、低故障率的制動系統長途旅行中常常要應對超長的下坡、低溫環境及惡劣天氣,所以對於制動系統來說,良好的剎車性能及穩定的制動表現非常重要。
舒適的把組與坐墊 騎行過程中,把組、坐墊的種類與款式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騎行的舒適性,要根據自身體型及踩踏習慣選擇合適的產品。
高強度的貨架 貨架以載重為主要用途,騎行過程中,除長時間承擔行李的重量之外,還需承受路面顛簸帶來的震動衝擊,因而貨架的強度與耐用性十分重要。
高強度、高剛性的輪組 輪組作為承受全車重量的組件,在騎行過程中不斷承受衝擊,因而在強度、剛性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
防刺、耐磨、胎紋合適的輪胎 輪胎是自行車在騎行中接觸地面的唯一部件,需要有足夠的抓地力及更長的使用壽命,其性能的優劣將影響整個騎行的過程,而且輪胎的寬度與胎紋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騎乘路感。
具體選購旅行車時,有品牌整車、組裝車和二手車三種選擇。現在很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旅行車,提供質量和維修保障,車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若有需要還可以加以改裝。對自行車結構有較深認識的車友也可以直接購買旅行車架進行組裝,而二手車雖然價格較低,但是貨品質量很難保證,並不建議剛入門的車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