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大勢:京廣發展軸與渝廈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
該基地憑藉優越的區位條件,是衡陽順應新時期轉型發展需求、實現二次崛起的核心區域,它將引領衡陽再次崛起。
旨在通過產業植入與升級轉型,將白沙綠島打造成為: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區和城鄉統籌美麗生態田園新區。
規劃發展戰略:引領衡陽經濟轉型與品質提升
基於問題及目標導向,我們結合「以水定城、以田定城,以產定城」思路,規劃提出「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戰略:
▲以水定城、以田定城、以產定城
1. 生態為底:生態築網,構建基地發展本底框架
▲生態融合: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通過劃定城市藍綠線,實現由「粗放利用」向「因勢利導」的低衝擊開發模式轉變。
2. 生產為綱:構建產業體系,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以科旅融合為特色的湖南軍民融合戰略新高地
我們分析國家及區域層面產業發展環境,認為衡陽應打造梯級城市,承上啟下,構建產業轉移價值轉換中樞的發展路徑。
並提出產業定位為:「打造以科旅融合為特色的湖南軍民融合戰略新高地」 。
▲產業體系構建:一主、兩翼、N個配套
從外部產業轉移和政府產業規劃等機會出發,通過篩選,策劃基地形成「一主、兩翼、N個配套」 的主導產業體系。
3. 生活為本:以人為本,塑造衡陽人居環境宜居典範
▲由「蔓延擴張」向「組團集聚」田園式空間布局
空間格局方面:推進基地單元滾動開發,由「蔓延擴張」向「組團集聚」的田園式空間布局轉變。
綜合交通方面:實施交通分流,打造慢行濱江田園綠島。
城鄉統籌方面:實現由「城鄉分治」向「城鄉融合」的空間統籌布局轉變。
文化旅遊方面:塑造白沙綠島文化品牌,打造文旅休閒高地。
「生態智島·田園綠城」規劃方案
用地布局結構
1. 規劃結構:形成 「一脈兩帶、一軸一環、三園九區」。
▲總體空間功能結構
一脈為貫穿中心區域的生態綠脈,兩帶為湘江沿線的綠島田園風光帶和湘江極限風光帶;
一軸為聯動市縣發展的融城發展軸;一環為串聯各產業組團的產城聯動發展環。
三園為重點塑造的白沙綠島農園、文化主題公園、未來科技公園3個景觀公園。
2. 用地布局:空間布局上進一步細化為6大組團、3個特色小鎮。
▲融合之城、宜居之城、田園之城
形成體現多元混合,濱水集聚、生態融合、城鄉一體的用地布局方案,打造湘江之畔產城融合、生態美麗、城鄉和諧的田園綠島。
城市設計
1. 平面布局
2. 空間形態
天際線方面注重濱江、蒸湘南路、綠島大道等天際線和界面律動變化,突出地標,塑造豐富多彩的城市天際線。
建築風貌方面劃分5大風貌控制區,挖掘衡陽建築風貌特色基因,進行建築風貌引導。
3. 公共開放空間
▲打造活力岸線,5分鐘慢行可達
以濱湘江生態景觀帶對接綠地系統,實現5分鐘慢行可達的生態綠地網絡。
結合主題劃分為城市活力、文化展示和生態休閒段3類,通過地形改造和功能植入,塑造變化豐富的親水岸線,打造湘江流域最美濱水岸線。
4. 生態低碳
▲規劃基地碳匯綠地和水域佔總用地量達到約59%
通過地形分析,匯水組織,海綿機制等分析,構建基地海綿系統,以低衝擊開發模式,打造衡陽綠色低碳城區的先進樣板。
▲結合水系,搭建低衝擊開發框架,打造重要的海綿體和有序藍綠網絡
5. 綜合交通
採用「快交通、慢生活」交通模式,踐行密路網小街區理念,打造「公交+慢行」的交通環境。
6. 實施管控
創作部門:HD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
技術指導:蔣滌非、肖勇
項目總負責:趙學彬
項目組成員:黃文欽、李聖、周逢武、高倫、柳爍、李可琪、胡鵬亮、黃子瑜、李婷、杜恩澤、郭宇凡、陳丹婷、謝凱等
作者|黃文欽
來源 |HD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