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國名] 馬來西亞(Malaysia)。

  [面積] 330257平方公裡。

  [人口] 2773萬(馬統計局2008年9月5日)。其中馬來人68.7%,華人23.2%,印度人6.9%,其他種族1.2%。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約137.93萬(200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統計)。

  [國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米贊·扎伊納爾·阿比丁(TUANKU MIZAN ZAINAL ABIDIN Ibni Almarhum Muhamud Mudtan Billah Shah),2006年12月13日就任第13任最高元首,2007年4月26日登基。

  [重要節日]全國各地大小節日約有上百個,政府規定的全國性節日有10個,即:國慶(又稱獨立日,8月31日)、元旦、開齋節、春節、哈芝節、屠妖節、五一節、聖誕節、衛塞節、現任最高元首誕辰。除少數節日日期固定外,其餘節日的具體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一公布。

  [簡況]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裡。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二次大戰中,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中國同馬來西亞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兩國於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建交後,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進入90年代,中馬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全面展開,並取得豐碩成果。

  兩國高層互訪和接觸頻繁。江澤民主席(1994年)、李鵬總理(1990、1997年)、朱鎔基總理(1999年)、李瑞環政協主席(1995年)、胡錦濤副主席(2002年)、姜春雲副委員長(2002年)、李嵐清副總理(2003年)、吳邦國委員長(2005年)、溫家寶總理(2005年)等分別訪馬。馬前四任最高元首阿茲蘭(1990、1991年)、賈阿法(1997年)、薩拉赫丁(2001年)和西拉傑丁(2005年)先後訪華。前總理馬哈蒂爾在職期間也多次訪華。2004年5月,巴達維總理正式訪華並出席兩國建交30周年慶祝活動。雙方發表《聯合公報》,一致同意推進兩國戰略性合作。

  2006年3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訪馬。10月,巴達維總理赴南寧出席紀念中國-東協建立對話夥伴關係15周年峰會,溫家寶總理予以會見。2007年4月,馬下議長拉姆利應吳邦國委員長邀請訪華。2008年8月,馬最高元首米贊來華出席奧運會開幕式。10月,馬總理巴達維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200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訪馬。6月,應溫家寶總理邀請,馬總理納吉布正式訪華。雙方籤署中馬《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等合作文件,並舉辦一系列建交35周年慶祝活動。 11月,胡錦濤主席對馬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籤署了多份合作文件。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訪馬。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訪馬。4月3日至6日,馬上議長王弗明訪華。4月8日至11日,馬前總理巴達維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當選論壇新一屆理事。

  中方在馬來西亞古晉設有總領館,馬方在中國上海、廣州、昆明和香港設有總領館。

  二、雙邊貿易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兩國籤有《避免雙重徵稅協定》、《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海運協定》、《民用航空運輸協定》等10餘項經貿合作協議。1988年成立經貿聯委會,迄已舉行8次會議。2002年4月成立中馬雙邊商業理事會。

  2009年中馬貿易額519.6億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中方出口196.3億美元,同比下降8.5%,進口323.3億美元,同比增長0.7%。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協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截至2009年底,馬實際對華投資53.6億美元,我在馬投資3.79億美元。中國自馬進口主要商品有集成電路、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和塑料製品等;中國向馬出口主要商品有計算機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服裝和紡織品等。

  兩國金融合作成效顯著。2000年,中國銀行和馬來亞銀行分別在吉隆坡和上海互設分行。200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籤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三、其它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兩國在科技、教育、文化、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順利發展。1992年籤署《科技合作協定》,成立科技聯委會,迄已舉行3次會議。雙方還籤署了《廣播電視節目合作和交流協定》(1992年),《促進中馬體育交流、提高體育水平的諒解備忘錄》(1993年),《教育交流諒解備忘錄》(1997年),《文化合作協定》(1999年),《中馬航空合作諒解備忘錄》(2002年),《空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協定》(2003年),《在外交和國際關係教育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2004年)等合作協議。2005年,雙方籤署了《衛生合作諒解備忘錄》,並續籤了《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9年,兩國籤署《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中國在馬留學生已達萬人,馬赴華留學生近千人。新華社、中新社在吉隆坡設立分社,中央電視臺4套和9套節目在馬落地,《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馬出版發行。江蘇省與馬六甲州、廈門市與檳城市分別結為友好省市。

  雙方籤署了《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2009年馬來華人數105.9萬人次,中國訪馬60.9萬人次。中國已成為馬海外主要客源國之一。

  1995年,兩國互設武官處,軍事交往增多,兩國海軍軍艦多次互訪。2002年,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過境馬來西亞,與馬國防部長納吉布舉行會晤。2003年9月,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梁光烈訪馬。2004年7月,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過境訪問馬來西亞,與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會晤。馬海軍軍艦訪問上海。9月,馬派員來華觀摩我軍事演習。2005年9月,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華期間兩國籤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12月,中方派團參加了馬國際海空展。我軍事科學院代表團訪馬。2006年4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訪馬。5月,總參謀長助理章沁生少將率團訪馬,雙方舉行了首次防務磋商。 2009年7月,馬武裝部隊司令阿齊茲上將訪華。

  四、雙邊關係中的問題

  兩國對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歸屬問題有爭議。雙方多次表示,將共同致力於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根據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公認的國際法準則,積極尋求以雙邊友好協商和談判的方式解決有關爭議。雙方還表示願積極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後續行動。

  五、重要雙邊文件

  1974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訪華,周恩來總理與其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於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99年5月,馬來西亞外長賽義德·哈密德訪華,唐家璇外長與其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的聯合聲明》。

  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訪問馬來西亞,與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來西亞聯合公報》。

  2009年6月,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訪華。楊潔篪外長與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關於中馬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

相關焦點

  • 印度尼西亞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 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海岸線長54,716公裡(世界銀行數據)。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氣溫 25 ℃- 27 ℃。  公元 3 至 7 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出現強大的麻喏巴歇(滿者伯夷)封建帝國。
  • 泰國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與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接壤,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年均氣溫27℃。   公元1238年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1896年英法籤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衝國。
  • 紐西蘭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中國同紐西蘭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和重要互訪   中國與紐西蘭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後,雙邊關係發展順利,兩國領導人保持頻繁互訪與接觸。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新。期間,江澤民主席分別與博伊斯總督、希普利總理舉行會見與會談。雙方對中新建交二十七年來兩國關係的順利發展以及兩國關係在各個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表示滿意,並一致同意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中新關係。
  • 韓國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訪問期間,朱總理與金大中總統舉行了正式會談,就雙邊關係、朝鮮半島形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許多共識。雙方一致同意將中韓合作夥伴關係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階段。此外,朱總理還會見了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總理李漢東和主要政黨領導人等政界人士,同韓國經濟四團體領導人等經濟界著名人士廣泛接觸,在韓國經濟四團體舉行的午餐會上發表了題為「走向全面合作的中韓關係」的講演。
  • 柬埔寨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中國同柬埔寨的關係   一、 政治關係  中柬兩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1958年7月19日兩國正式建交。長期以來,中國幾代領導人與西哈努克國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兩國關係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55年4月,西哈努克親王在萬隆亞非會議上與周恩來總理結識。50至60年代,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曾多次率團訪柬。
  • 新加坡馬來西亞領導人同意加強雙邊合作關係
    新華網新加坡5月22日電 (記者張永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2日與來訪的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進行了會晤。雙方一致同意進一步加強雙邊友好合作關係,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加強兩國更為緊密的合作尤為重要。李顯龍在會談後與納吉布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他與首次以總理身份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的納吉布進行了具有豐富成果的會談,並討論了涵蓋廣泛的雙邊合作議題。
  •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探討重啟經濟強化雙邊關係
    原標題:王瑞傑與馬國財長探討 重啟經濟強化雙邊關係 來源:聯合早報《聯合早報》5月21日報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將從下月起解封,兩國財長昨天通過視訊,探討如何在重啟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之際,強化雙邊合作關係。
  • 中國同馬來西亞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兩國於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建交後,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1999年,兩國籤署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的聯合聲明。2004年,兩國領導人就發展中馬戰略性合作達成共識。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高層互訪和接觸頻繁。
  • 中國與新加坡雙邊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兩國於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關係。建交以來,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楊尚昆主席(1993年)、江澤民主席(1994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1995年)、李鵬總理(1997年)、朱?
  • 馬來西亞總理:馬中雙邊關係處於高水平 歡迎更多中企前來投資
    原標題:馬來西亞總理:馬中雙邊關係處於高水平 歡迎更多中企前來投資   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26日在臉書稱,馬來西亞向來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
  •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馬中雙邊關係將進入新紀元
    此舉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紀元,為中馬關係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這是個勇敢、重大的決定,它的實現推動了東南亞其他國家與中國建交的進程。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兩國關係從此便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些為兩國建交付出辛勤汗水的人們是有遠見的,但他們一定沒有想到兩國關係會像今天這樣如此枝繁葉茂的發展。我堅信保持良好的中馬關係意義重大,我也曾以不同的身份多次訪問中國。--作為副首相,國防部長和教育部長。
  • 市場開發|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貿易及進出口產品分析
    本篇我們會介紹中馬雙邊貿易額、差額情況、雙方進出口產品及未來趨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2019年中馬雙邊貿易額761.0億美元馬來西亞作為東協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隨著中國與東協之間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東協現已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中國與馬來西亞經貿關係繼續加強
    新華網吉隆坡12月10日電綜述:中馬經貿關係繼續加強  記者熊平 陳麗華  中國與馬來西亞自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馬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國與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不斷發展,雙方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呈現出良好勢頭。
  • 中國與馬來西亞關係
    【與中國關係】中馬兩國之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往來。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商人就去馬來半島從事商業活動。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馬來西亞成為東協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馬建交以來,兩國不斷拓展和深化雙邊關係,給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繁榮與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廣泛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安全、和諧與發展。  2004年5月,巴達維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確立戰略性合作關係。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馬來西亞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 日本概況及與中國雙邊關係
    中國同日本的關係   一、政治關係   (一)邦交正常化時間   1972年9月29日,雙方發表《中日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常化。   (二)戰後關係概況   【四十年代】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 馬來西亞概況
    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大英國協的關係──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
  • 背景資料:馬來西亞概況(附圖)
    背景資料:馬來西亞概況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大英國協的關係──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
  • 中國與斯裡蘭卡雙邊關係
    一、 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中斯友好交往歷史悠久。中國史稱斯裡蘭卡為師(獅)子國或僧伽羅國。公元410年,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從印度赴斯遊學兩年,取回佛教經典並著有《佛國記》一書。明代航海家鄭和曾多次抵斯。15世紀,斯一王子訪問北京,回國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被明皇賜姓為世,其後代現仍在泉州和臺灣定居。斯淪為西方殖民地後,中斯關係一度中斷。
  • 2019上半年中國與泰國雙邊貿易概況:貨物進出口額同比下降4.1%(表)
    一、2019年1-6月泰國貨物貿易概況  二、2019年1-6月中泰雙邊貿易概況  據泰國海關統計,1-6月,泰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381.5億美元,下降4.1%。
  • 2019上半年中國與泰國雙邊貿易概況:貨物進出口額同比下降4.1%
    一、2019年1-6月泰國貨物貿易概況據泰國海關統計,2019年1-6月,泰國貨物進出口額為2433.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二、2019年1-6月中泰雙邊貿易概況據泰國海關統計,1-6月,泰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381.5億美元,下降4.1%。其中,泰國對中國出口137.5億美元,下降9.2%,佔泰國出口總額的11.2%;泰國自中國進口243.9億美元,下降0.9%,佔泰國進口總額的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