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們會介紹中馬雙邊貿易額、差額情況、雙方進出口產品及未來趨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9年中馬雙邊貿易額761.0億美元
馬來西亞作為東協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隨著中國與東協之間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東協現已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基於中馬深厚的關係基礎,以及馬來西亞政府繼續支持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決心,預計中馬雙邊貿易合作將得到持續推動。
2019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61.0億美元,下降2.3%。
馬來西亞對中國一直保持貿易逆差態勢
2013-2019年間,馬來西亞對中國一直保持貿易逆差態勢,且貿易逆差總體有擴大趨勢。
據馬來西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337.0億美元,下降2.2%,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4.2%,增加0.6個百分點。從中國進口423.9億美元,下降2.5%,佔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7%,增加0.8個百分點。馬方貿易逆差86.9億美元。
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機電產品、礦產品、塑料是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
機電產品為馬來西亞對華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2019年出口額為135.1億美元,下降9.7%,佔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0.1%。
礦產品為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的第二大類商品,2019年出口額59.1億美元,下降5.0%,佔馬來西亞對華出口總額的17.5%。
塑料和橡膠是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的第三大類商品,出口額40.7億美元,增長3.2%,佔馬來西亞對華出口總額的12.1%。
從馬來西亞對全球出口與對中國出口的產品比較來看:
第一,馬來西亞出口全球市場和中國的產品均以機電產品為主,但主要是零部件產品,而非最終產品。
第二,馬來西亞出口到中國的塑料、橡膠產品金額佔比明顯高於對全球市場的出口佔比,主要是因為中國交通運輸與汽車工業發達,對於上遊塑料、橡膠原材料需求相對旺盛。
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賤金屬、礦產品
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前三位分別為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礦產品。
其中,機電產品進口額為206.4美元,下降4.6%,佔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7%。賤金屬及製品進口額為39.9億美元,下降18.0%,佔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總額的9.4%。礦產品進口額為31.2億美元,增長29.4%,佔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總額的7.4%。
中馬雙邊貿易發展趨勢
中馬兩國在資源構成、產業結構和貿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補性很強,為兩國間貿易奠定了基礎。預計未來中馬兩國貿易或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中馬貿易互補性依然明顯。
第二,中馬貿易結構持續優化。目前,中國自馬進口主要商品有集成電路、計算機及其零部件、礦物燃料、棕油和塑料製品等;中國向馬出口主要商品有計算機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服裝和紡織品、粗鋼、銅及製品等。
第三,中馬產業內貿易不斷加強。目前,機電產品成為中馬雙方貿易的主要產品,其中電子產品增長速度尤為明顯,同時兩國貿易中中間產品數額大增。預計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馬產業內貿易將持續加強。
第四,新興產業或將成為中馬貿易新熱點。未來中馬貿易或從以往注重基建合作向強調科創合作轉變,新興產業或將成為中馬貿易新熱點。
來源:上海特普沃德國際物流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