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銷43個國家和地區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為期4天的第24屆陽光紀錄片節28日在法國西部海濱城市拉羅謝爾落下帷幕。以「科學與知識」為主題的本屆紀錄片節匯集了50多個國家的近2000名專業人士,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參展,其規模超過往年。

  活動期間,中國、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設立的展臺引人注目,眾多業內人士前來諮詢、洽談。中國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舉行的專場推介會更是吸引了國際各大紀錄片製作機構和播出平臺的200多位高管參加。該頻道推出10部最新原創紀錄片,包括《舌尖上的中國》《茶》《絲路》《瓷路》和《牡丹》,其中《舌尖上的中國》已行銷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

  據主辦方介紹,歐洲紀錄片市場在經歷了4年低迷後,2013年出現回升跡象,與此同時,亞洲市場的表現令人振奮。今年3月19日至22日,陽光紀錄片節組委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第四次舉辦亞洲專場,幾乎每個亞洲國家都有代表前來參會,盛況空前。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上的中國》已銷43個國家和地區
    據新華社法國拉羅謝爾6月28日電 (記者劉塞軍)為期4天的第24屆陽光紀錄片節28日在法國西部海濱城市拉羅謝爾落下帷幕
  • 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的「節奏」美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具體闡釋其解說「節奏」中的韻律之美與迴環之美,為紀錄片解說的有聲語言創作提供理論指引。 關鍵詞: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節奏;韻律;迴環 近年來,隨著紀錄片製作水平的提高和創作經驗的積累,紀錄片解說在眾多紀錄片創作元素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 10部高分的國產紀錄片,它們的鏡頭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今天,小愛就要給大家安利10部高分類的國產紀錄片,而且它們的鏡頭完全不輸《舌尖上的中國》製作,處處透露出高級感的鏡頭美學以及未曾發現但又感同身受的魅力之處。先來說說《舌尖上的中國》的三部曲。其實,相比於《舌尖上的中國》,有太多的紀錄片的鏡頭感和現實意義更值得觀眾去欣賞,相信接下來的9部紀錄片推薦可以讓大家為小愛點個讚哈!《我在故宮修文物》:匠人精神的傳承在鏡頭美學上,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絲毫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 有夢花居——紀錄片賞析之《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經典臺詞《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共七集。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該紀錄片引起社會巨大反響,好評如潮。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海外熱播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海外熱播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播以來,不僅在國內廣受好評,在亞洲華語圈甚至是歐美地區也引發熱議。拍攝者行走於中華大地的天南海北,尋味、品味,畫面極具觀賞性,不僅展現了一幅地大物博的美食地圖,更重要的是發掘出食物背後的民族特色與文化個性。
  •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部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紀錄片!
    提起中國紀錄片,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但小久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是另一部傳播文化中國魅力、傳遞時代中國活力的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請燒壺水,泡杯茶,和小久一起,追述茶的前世今生。
  • 《舌尖上的英國》走紅 模仿中國紀錄片風格(圖)
    《舌尖上的英國》走紅 模仿中國紀錄片風格(圖) 2014-05-20 14:48:45  據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以中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為靈感,兩名英國男子自拍兩分鐘短片《舌尖上的英國》,迅速走紅網絡,引發很多網友評論。
  • 10部高分的國產紀錄片,它們的鏡頭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今天,小愛就要給大家安利10部高分類的國產紀錄片,而且它們的鏡頭完全不輸《舌尖上的中國》製作,處處透露出高級感的鏡頭美學以及未曾發現但又感同身受的魅力之處。先來說說《舌尖上的中國》的三部曲。其實,相比於《舌尖上的中國》,有太多的紀錄片的鏡頭感和現實意義更值得觀眾去欣賞,相信接下來的9部紀錄片推薦可以讓大家為小愛點個讚哈!《我在故宮修文物》:匠人精神的傳承在鏡頭美學上,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絲毫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不得不追的紀錄片
    美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美食總是治癒我們的身心而舌尖上的中國
  • 湄洲媽祖分靈萬那杜 足跡已遍布五大洲43個國家和地區
    至此,媽祖足跡遍布五大洲43個國家和地區,其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同時也助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圖為恭請媽祖分靈萬那杜現場。眾人遵循古制,在通贊的主持下,依次向媽祖金身行三獻禮、割香鞠火禮和頒發分靈證書。  據鄭玉鵬介紹,萬那杜共和國是大洋洲的一個島國,總人口30萬左右,目前有華人1000多人,其中莆籍的有百餘人。他祖籍涵江江口,從小就知道媽祖是海上和平女神。但之前媽祖還沒有分靈到萬那杜共和國,當地華人都希望能夠從祖廟分靈媽祖過去,把媽祖文化傳播到南太平洋西部,讓世界更多人一起感受媽祖的大愛。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
    在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之際,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19日晚間首播,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了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部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紀錄片!
    提起中國紀錄片,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但小久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是另一部傳播文化中國魅力、傳遞時代中國活力的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請燒壺水,泡杯茶,和小久一起,追述茶的前世今生。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原標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19日晚首播。第一集《器》講述了美食產生於鍋、刀、灶、案、籠、壇等器皿器具的烹飪技術發展變化。
  • 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央視紀錄頻道推出首部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新華網北京頻道5月11日電(記者公磊)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首部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於14日正式播出,該片也是紀錄頻道繼《故宮100》和《春晚》之後的又一部原創大片。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紀錄片貼地飛行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是紀錄片首次以爆款的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只是幾年前紀錄片內容尚掌握在電視臺手中,直到視頻網站開始齊齊發力,它才真正成為大眾日常消費的選擇之一。 時至今日,紀錄片外延仿佛擴大了,形式也不似印象中「古板」的樣子。而受眾觀看習慣和傳播媒介的更改也給紀錄片的製作、運營帶來改變。
  • 製作堪比BBC,口碑媲美《舌尖》,國產優秀紀錄片,你看過哪些?
    文/王阿姨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前兩季的《舌尖》風靡全球,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相信這一部也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以前說起紀錄片,很多人都想到BBC,其實,國產紀錄片中也有不少佳作,小編特意為大家精選了其中的10部。
  • 《舌尖上的中國2》總導演陳曉卿:國內自然科學類紀錄片拍不好 因...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觀眾的期待中拉開大幕。這部讓觀眾不停用紙巾擦口水和眼淚的清新紀錄片的總導演,是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製作的最後階段,陳曉卿在辦公室接受著名科普網站果殼網「瘦駝」採訪。當被問及「拍片子的時候跟國內科研人員的溝通是否順暢」時,陳曉卿表示:「溝通沒有問題。
  • 比舌尖上的中國更受好評的紀錄片,一定是有一個價值3萬的文案
    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直被很多人所喜愛,特別是第一季剛播出的時候,簡直堪稱國寶級的紀錄片。而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已經放映了7集了,看了前幾集之後,舌尖3貌似在朋友圈中的口碑並不怎麼樣,今天我也抽時間去看了一下,跟以往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也許就是這種慣用的手法,讓許多人審美疲勞了吧,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紀錄片,題材新穎,場景優美,文案炸裂。一起來看看吧。
  • 舌尖上的新年什麼時候上映?電影版舌尖定檔
    據介紹,這部美食紀錄片電影將圍繞「新年」、「春節」、「年夜飯」的主題,把中國十餘個地區的春節美食搬上大銀幕,其中「2/3的出鏡美食是最資深的吃貨都未必熟悉的」。藝術總監陳曉卿表示,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淡,希望用這樣一部講春節美食的電影向自己記憶中的新年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