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風景名勝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九江市南36公裡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裡,東西寬約20公裡。
景區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在古代,廬山最有代表性的地點便是秀峰,這是因為其歷代交通便利,廬山上面到清朝末期才有人到達。秀峰不僅風景優美,氣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詩讚曰:「山瀑兩道瀉,木葉四時春。日螟不知去,魚鳥會留人。」
龍潭,所謂龍潭就是廬山瀑布一支流水流入此潭中。潭水碧青如玉,明沏見底,水中遊魚可數,但據說深不可測。宋代南康軍守李亦的篆體「龍」字,字體就達4米見方,獨懸龍潭石壁。
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廬山,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
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秀峰景區是一個單獨的景區,並不在廬山大景區之內。秀峰由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等幾個山峰組成,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其實是寫於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