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
從小巧精緻的上船跳,到處處有花香的秀山島;從「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美麗庭院,到連點成線特色鮮明的美麗示範帶……
從山水美到村居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
從獲得省鄉村振興考核優秀、省生態文明示範縣、「兩美」浙江特色體驗地,到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等榮譽……
走進蓬萊仙島——岱山,一幅集綠水青山生態美、鄉愁記憶人文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產業興旺經濟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撲面而來。
作為浙江自貿試驗區主戰場之一,岱山正在努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美海島風景。岱山認真落實省市決策部署,聚焦打贏「兩戰」,全面深化「三服務」,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縣主要經濟指標走在前列。1~6月份,岱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6%,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25.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均列全市第一。
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 村口處處是風景
沙洋的風箏牆繪、徐福文化村的篆書村名、江窯湖的白牆黑瓦……沿著岱山濱海風情美麗鄉村示範線,一個個別具匠心又各具特色的村莊,帶給人滿心驚喜。
在2013年成功創建省美麗鄉村先進縣的基礎上,2017年、2018年,岱山又連續兩年被省市評為美麗鄉村建設考核優秀、鄉村振興考核優秀縣。三次捧得省「五水共治」工作優秀縣「大禹鼎」,並榮獲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浙江省漁農村垃圾分類優勝縣等榮譽。2019年,岱山又以全省第二的高排位獲評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走出了一條具有海島特色的新時代美麗鄉村之路。
規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龍頭。自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岱山縣先後完成《岱山縣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岱山縣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規劃(2017-2021)》《岱山縣濱海風情示範線建設規劃》等多項規劃,確保了鄉村振興建有方向、評有標準、管有辦法。
規劃引領,岱山縣緊緊圍繞美麗鄉鎮、示範線、精品村、美麗庭院、美麗村口等「五美」建設目標,重點打造岱西鎮雙合村、岱東鎮上船跳、秀山鄉秀東村等重點村的整體提升項目,鄉村生態環境、生活品質、鄉風文明等得到有效提升。
上船跳景區,坐落在岱山縣城通往「鹿欄晴沙」景區路邊,村子一度空心化。這幾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窯洞酒吧、不老泉、方言牆、紅藻溼地園、百畝花海等一批網紅打卡地應運而生。尤其是隨著「海上花開」民宿在上船跳開張,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向縱深推進,美麗經濟「海上花開」的景象,在岱山早已不再鮮見。民宿經濟,已成為撬動當地產業振興的一個支點。岱山大力發展民宿經濟,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岱山縣漁農家樂民宿發展扶持辦法》《岱山縣支持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全縣民宿從2017年76家增加到目前204家,增長168%,截至目前累計建成省市級漁農家(民宿)特色村8個,完成A級景區村15個,其中3A景區村莊4個。2019年漁家樂接待遊客115萬人次,營業收入1.18億元,吸納從業人員1140餘人。
鄉村發展要尋找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岱山做活「網際網路+」文章。結合魚鯗乾貨、鮮活梭子蟹、鹽漬花生等特色漁農產品,岱山積極引導漁農民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帶動生產、服務、物流等其他三產,努力實現「漁農民在家創業也能致富」的新型業態發展模式。目前全縣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點157家、電商服務村2個。高亭鎮江南村32名賦閒在家的漁嫂開展線上銷售自家漁船捕來的海產品,2019年實現銷售額約500萬元,人均增收3.5萬元。實施電商平臺建設,成功引入「魚通鮮」電商平臺,入駐漁船700餘艘,採購商入駐5000多家,實現交易額1.2億元。農村電子商務日益成為漁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做強項目引擎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從舟山本島三江碼頭出發,向北航行約1小時到達黃澤山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油罐,一個個油品泊位依次排開……
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位於岱山縣北部海域,緊鄰國際主航道,可滿足30萬噸級船舶通航,也是長三角區域對外開放的重要海上門戶和通道。5月12日,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1號泊位迎來滿載10萬噸原油的外籍油輪克拉斯諾達號的首次靠泊卸貨,這也是該儲運基地第一次接靠原油油船。
浙江自貿試驗區近三分之二的面積,就在岱山區域。岱山,正加快推進國家戰略舉措落地。
登高俯瞰魚山島,山丘與海岸線之間的平地上,林立著巨型石化生產設施、塔吊和密密麻麻的活動板房,5萬餘人在這裡熱火朝天地緊張施工。部分煉化設施已投入運行。
綠色石化基地是建設「重要窗口」的標誌性大平臺。
5年前,魚山島默默無聞,常住人口僅有500人,已開發面積僅約6.7平方公裡;如今,島上已開發面積達26平方公裡,最多時有8萬人奮戰在建設工地上。
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規劃總面積41平方公裡,分三期開發。其中,一、二期為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730億元。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是目前世界上投資最大的單體產業項目,也是迄今國內民營企業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2015年6月,一期項目開工建設,2019年12月底全面投產,形成了2000萬噸/年煉化能力,實現了「十年任務四年完成」的建設目標,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浙江速度」。投產以來,一期項目累計加工原油1608萬噸,產值488.6億元,有效提升了芳烴等高端化工品自給率。二期項目將對標世界最高水平,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預計2021年投產。三期開發15平方公裡,將謀划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形成世界級綜合、現代的石化產業基地。
石化項目如火如荼建設的同時,國際化招商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立足於石化產業鏈,綠色石化基地正開展國際化招商,招引高端化工產業項目,從而打造以原油精煉為基礎產品,以乙烯、芳烴等國內緊缺的高端化工品為特色的上下遊一體化產業鏈,加強中下遊配套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加快形成國際一流的石化產業集群。
憑藉綠色石化基地溢出效應,圍繞黃澤山、雙子山、六條溪等自貿試驗區重點區塊,岱山精準開展油氣產業項目招商,吸金效應逐漸顯現,12家石化相關企業落戶岱山新材料產業園。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9年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中,岱山居第3位。
目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眼下,岱山縣正以「重要開放高地、綜合港口樞紐、特色海洋產業基地、長三角海上花園城」為功能定位,著力推動城市能級和功能品質全新一躍,深度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格局。
「岱山將依託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大力發展船用保稅燃料油加注業務,近距離承接洋山港溢出效應,推動基地與洋山港的聯動。」岱山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還將加快推進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聯動上海金山區、寧波鎮海區等產業,融入長三角區域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群。
用心用情「三服務」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上門服務,就近辦理,政府想得越來越周到了。」近日,在岱山縣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浙江瑞程石化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裔勝感慨,以前諮詢辦理相關事項,得去15公裡外的岱山縣行政服務中心,或麻煩開發區工作人員代跑辦理,如今距離企業幾百米就可快速高效辦結。
該中心的設立是岱山縣「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大園區、大項目」延伸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心位於岱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一樓大廳,面向岱山重點項目和開發區企業,搭建專門的審批平臺和渠道,就近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實行「6+X」窗口進駐模式,覆蓋發改、經信、住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等企業投資項目板塊業務,以及市場監管、稅務、社保等涉企業務。
「除每星期二和星期四上午,相關審批職能單位進駐到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外,其他時間,若企業有需求,我們也會根據預約,安排有關單位為企業提供服務。」岱山縣審招辦相關負責人說。
優化營商環境,岱山用心用情做好「三服務」。尤其今年疫情以來,全縣機關幹部下企業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建立服務企業三級工作專班,組成「一線百人團」化身「防疫指導員」「駐企服務員」「企業代辦員」下沉企業實地、項目一線,構建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建立完善閉環管理工作機制。今年以來,全縣錄入「浙江省『三服務』小管家」服務總數1035條,已辦結1018條,辦結率98.36%,其中企業數518條、群眾數269條、基層數248條。
針對企業招工難問題,組織開展「雲上招才」「線上面試」「專車一站式接送」等,保障企業順利生產。6月9日下午,岱山縣2020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浙江海洋大學舉行,重點組織了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舟山惠生海洋工程等5家企業參會,共推出石化設備設計技術員、助理會計、石化設備銷售等20餘個崗位,當天招聘會一共接待求職者40餘人。
針對疫情導致物流不暢問題,開通物流專渡,保障企業原材料和產品進出。為解決企業復工物流難題,岱山將省際航線「岱山竹嶼至小洋山」客滾航線復航列為「三服務」重點問題,明確責任人,掛圖作戰。2月20日,該航線復航,解決了轄區內多家企業產品運出和原材料進來難題。
針對企業融資難,組織開展金融「三服務」專項行動。前段時間,金鑫海綿製品有限公司獲得了1000萬元專項貸款,用於生產醫療車的座椅配件。這是企業享受「銀稅互動」紅利的一個縮影。今年1至5月,岱山縣稅務局與縣內2家銀行金融機構合作,28家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享受到「銀稅互動」紅利,信用貸款餘額1300萬元。
數位化轉型
提升縣域治理水平
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岱山縣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拓寬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秩序化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將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在東沙鎮橋頭村下街,有居民向網格員反映,自家附近下水道年久失修,出現堵塞。在了解情況後,網格員向居民們現場承諾,會儘快解決這一問題。專職網格員作為基層治理的「微細胞」,使不少「政府管不好、幹部管不了、社會無人管」的難題得到了妥善處理。東沙鎮還依託社區活動中心、文化禮堂、閒置房屋等場地,在每個網格內建立一個「網格·家」,居民可在「網格·家」內就近尋求網格員幫助。
為更好廣泛發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7月10日,岱山「東海漁嫂」漁安員聯盟和「東海漁嫂」城管員聯盟兩支隊伍成立。前者擔負參與轄區漁業安全防範、港口碼頭治安巡邏、勸導制止涉漁違法違規行為等相關職責,後者將進一步發揮城管員工作的擴散、延伸、輻射效應,帶動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陸上有網格,海上有「智能」。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岱山全面落實漁船智慧化管理,有效築牢疫情防控海上防線。岱東鎮打造「海上楓橋」防疫版,首推「一地通辦」服務,24小時為漁船老大提供員工入舟申請、隔離政策普及、復工申請代辦等8大事項服務;引導漁船「抱團防疫」,實行海上疫情防控「按組管理、網格排查」;團結「東海漁嫂」力量,推進聯防聯治。利用海上交管系統精準掌握往來商船動態,嚴格實行船上人員不上岸、岸上人員不上船、船岸人員不接觸「三不」原則,保障港口、碼頭安全運行。
漁業科技是實現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去年以來,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持續推進「漁業科技示範船」建設,轉變過去拼資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生產方式,通過智能設備上船、保鮮設備安裝、機器換人等方式,引領海洋捕撈漁船向規範化、標準化、智能化發展。「浙岱漁12253」是一艘以拖蝦作業為主的漁船。該漁船去年投入約50萬元,按照建設要求,對駕控臺、速凍冷藏設備、廚衛、魚艙等設施實施升級改造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