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幫菜一絕,食材挑剔、烹藝繁複、形美味鮮——八寶鴨

2020-12-14 聚府食堂

本幫菜一絕,食材挑剔、烹藝繁複、形美味鮮——八寶鴨

八寶鴨是蘇州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滬菜。但以上海城隍廟上海老飯店烹製的為最佳,故被美食家譽為席上一絕而馳名中外。在民間飲食方面,八寶一般表示食材的豐富龐雜,也有喜慶吉祥的寓意。除了八寶飯,在上海頗有人緣的八寶鴨也表達了同樣意思。八寶鴨絕對是從內而外的華美,春節團圓大菜之一!做法也有不同,有用蒸的,有用煮的……各家各法吧!

首先是材料的準備,這道菜的材料需求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對菜的品種要求有點高。主料雖然只需要準備好一隻老鴨和150克左右的糯米,但是輔料還是有些多的。具體包括紅棗、香菇、火腿肉、胡蘿蔔、蓮子,還有生薑、料酒、老抽、蔥、雞精和香料

將肥壯嫩鴨宰殺治淨,劈開背脊,剪去鴨腳,入沸水鍋焯水後撈出洗淨,瀝乾,在鴨身上抹上醬油;將筍丁,肉丁,火腿丁,慄子丁,雞肫丁,冬菇丁,蓮子,蝦米,糯米飯放入碗內,加紹酒,醬油,白糖,味精,拌和成餡放入鴨肚內,背朝上放入盛器,上籠蒸三四小時,至鴨肉酥爛時取出翻扣在盤中;炒鍋燒熱,下豬油,將蝦仁滑熟取出,鍋內留油少許,放筍片,冬菇片,加醬油少許,蒸鴨原汁適量,燒沸後放蝦仁和熟青豆,下溼澱粉少許勾芡,淋上豬油,出鍋澆在鴨身上即成。

製備八寶鴨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將肥鴨子開膛洗淨填了八寶,讓才還空空的鴨膛瞬間復又飽滿了起來,豐腴繁錦叫人憧憬。隨後要用棉線收口,耗了時間去慢火細蒸,這樣才能讓鴨腹內 的八寶燜熟後,既有著自身的口感、香氣和風味,又能與鴨肉鴨脂的香味纏綿交融、柔膩合一。而蒸也不可太過,蒸到酥爛便是其恰到好處,若果過火變為扒爛反而不美。除此之外,作為本幫菜的主將之一,紅亮的色、稠厚的汁也是必須。這就要靠著上好的頭抽秋油趁熱抹上,為八寶鴨均勻掛紅;蒸鴨時浸出的汁水回鍋調味調芡收緊,澆汁才能濃稠綿厚。

八寶鴨是蘇州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滬菜。但以上海城隍廟上海老飯店烹製的為最佳,故被美食家譽為席上一絕而馳名中外。據透露,上海老飯店目前每天銷售的八寶鴨都在百份以上。

上海人都知道,上海老飯店的是走味道好經濟實惠的初心,菜色融合了蘇、浙、皖烹調特色之所長,且一改濃油赤醬,而是重原味、重烹調,豐富了本幫菜的內涵,早就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上海風味,深受上海人青睞。所以,每到過年,年夜飯也都是預訂火爆。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幫菜,除了蝦子大烏參,還有八寶鴨值得一提
    上海本幫菜,除了蝦子大烏參,還有八寶鴨值得一提上海本幫菜,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並不突出,但是也是因為上海的經濟,逐漸成為了「美食天堂」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道上海「本幫菜蝦子大烏參號稱「天下第一參」,是上海第一名菜,由老牌本幫菜館「德興館」所研發。上海人原不吃海參,卻因為這道菜的卓爾不群,而漸漸讓海參出現在餐桌上。大烏參不易發泡,經名廚楊和生反覆摸索後,終於將烏參泡發,加入筍片、鮮湯、調味料,製成風味腴美的「紅燒烏參」,極獲好評,後來為增加鮮度,而取用蝦子調味;將筍片改成蔥段,加高湯熬煮,燒成蝦子大烏參。推出後因酥爛而完整,口感鮮濃,名揚滬江,歷久不衰。
  • 上海好吃到一絕的8大本幫菜,全吃過口福不淺
    那麼上海有哪些好吃到一絕的本幫菜呢?本幫菜是什麼?本幫菜是上海人結合淮揚菜等多個菜系融合而成的菜系,主要特點是油濃、醬紅,鹽淡適中,風味原汁原味,醇香可口。本幫菜頂流:1、八寶鴨八寶鴨是上海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滬菜、蘇菜。八寶鴨是用帶骨鴨開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裡,封以玻璃紙蒸熟,鴨形豐腴飽滿,原汁鮮美,出籠時再澆上用蒸鴨原滷調製的蝦仁和青豆,滿堂皆香。
  • 四道「最經典」的上海本幫菜,吃完就一個字「鮮」!你都吃過嗎?
    上海本幫菜是江南地區最有特色的一個飲食流派,而且也代表了南方的特色口味,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道最經典的上海本幫菜! 第一個,八寶鴨 八寶鴨可以說是上海當地最出名的一道傳統美食了,甚至被美食家譽為「席上一絕」,其實這道八寶鴨是將豌豆、火腿等八種食材塞滿鴨子的肚子
  • 真假八寶鴨
    八寶鴨是本幫菜的代表菜之一,滬上一種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八寶鴨,早在1887年出版的《滬遊雜記·酒館》中就有記載。現以上海城隍廟老飯店烹製最佳,深受食客歡迎。該店原來沒有八寶鴨、八寶雞供應。據說在上世紀30年代,有一位老顧客建議該店經營此類菜餚。
  • 上海本幫菜泰鬥 "三林本幫菜館"
    他們,就是浦東新區區級非遺「三林本幫菜」的傳承人——李明福一家。李家五代為廚,專注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後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李大師後被上海餐飲界公認為「上海菜的泰鬥」和「本幫菜一代宗師」,「國寶級烹飪大師」,「舌尖上的本幫菜泰鬥」,「鏟刀幫廚神」等多項神級榮譽。
  • 比起所謂米其林餐廳,上海本幫菜更能抓住你的胃口,好吃又實惠
    上海本地的菜被稱為「本幫菜」,這是上海地區的原創菜,只要是外來的菜,不管是高端還是低端,均被稱為「外幫菜」。本幫菜十分具有上海特色,口感軟糯,味道鮮甜,很受上海人的歡迎。本幫菜也沒有什麼很衝的味道,適合很多人食用。油爆蝦油爆蝦是上海著名的特色菜,也是一道經典的本幫菜。
  • 舌尖上的上海,最值得品嘗的10道本幫菜
    中國南北菜系林立,都是以地方命名,魯菜、川菜、湘菜、蘇菜、粵菜……唯獨上海菜特立獨行,冠以「本幫」,其實本幫就是本地幫派的意思。20世紀初,上海匯聚了蘇、錫、常、寧、徽等16個地方風味,上海人稱之為蘇幫菜、徽幫菜,而對本地風味,則稱為本幫菜。
  • 黃浦江畔十裡洋場,傲氣的上海人,為什麼那麼熱愛本幫菜?
    中國南北菜系林立,都是以地方命名,魯菜、川菜、湘菜、蘇菜、粵菜……唯獨上海菜特立獨行,冠以「本幫」,其實本幫就是本地幫派的意思。20世紀初,上海匯聚了蘇、錫、常、寧、徽等16個地方風味,上海人稱之為蘇幫菜、徽幫菜,而對本地風味,則稱為本幫菜。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1460〉
    水手美食,面向專業廚師,我們與您一起分享最潮流美食,特色菜,創新菜,融合菜,意境菜。精品點菜單,各大城市婚宴單。各類醬汁。
  • 舌尖上的非遺「上海本幫菜」
    而現在地方菜大多以「菜系」相稱,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名詞。可上海人習慣稱本地土生土長的上海菜為「本幫菜」,這也是為了區別川、揚、湘、魯等外幫菜而言。為什麼不稱「上海菜系」呢?因為外幫菜在上海紮根數十年,經過逐步改進、發展,在色、香、味、形方面已適應了上海口味,這種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統稱「海派菜系」。為了以示區別,原來的」本幫菜「還保持原名,這樣兩者不會混淆。
  • 傳承百年本幫味道 這家寶藏本幫菜館榮歸浦東!
    作為老飯店回歸浦東的首店,其傳承了老飯店的百年本幫「基因」,與浦西豫園商城總店交相輝映,成為浦東地區品嘗本幫菜的美食新地標,續寫滬上餐飲老字號發展的又一全新篇章。初心不改 榮歸浦東 今天(12月20日),上海老飯店在創始人張氏夫婦的故鄉浦東全新出發,以煥然一新的品牌新形象承載百年本幫匠心,打造浦東地區品賞地道本幫風味的好去處。
  • 上海本幫菜泰鬥 「三林本幫菜館」,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他們,就是浦東新區區級非遺「三林本幫菜」的傳承人——李明福一家。 李家五代為廚,專注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後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
  • 上海「十大私藏本幫菜」!年夜飯就照這個準備了!
    中國八大菜系魯、川、蘇、粵、閩、浙、湘、徽,雖然滬菜不在名列上,但上海的美食照樣自成一派,足不出滬味達世界~不過在小編心目中當屬「十大本幫名菜」的,它們一定榜上有名。能夠登頂第①名的,必須是肥而不膩的紅燒肉!!在上海人的味道記憶裡,都有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
  • "十大鄉土文化符號"出爐 本幫菜、西宮榜上有名
    據《勞動報》報導,發源於老城廂的上海本幫菜無疑是最有上海「腔調」的美食,上海老飯店、德興館、綠波廊等聞名的本幫菜老飯店都在黃浦區,黃浦區當仁不讓地將本幫菜評選為本區鄉土文化符號。7月下旬,上海市16個區各自評選的「十大鄉土文化符號」陸續出爐,記者獲悉,在這次評選中本幫菜、老鳳祥、阿婆茶、江南絲竹、精武體育會、外灘、思南路、金山城市沙灘、嘉定圖書館、廣富林遺址古文化遺產、西宮等榜上有名。  上海老飯店掌門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任德峰曾為無數名人、國內外政要做過菜,他說:「只有先做好普通百姓吃的菜,才能做好總統的菜。」
  • 上海這幾個本幫菜,色味俱全,吃完回味無窮,快來看看你吃過幾樣
    本幫菜是上海菜的別稱,是江南吳越特色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所謂本幫,即本地。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後為適應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餚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
  • 老上海人為什麼吃四川八寶鴨,老上海的八寶鴨怎麼做呢?哪個好吃
    它與傳統的八寶鴨不同,傳統的八寶鴨都是濃油赤醬的,然而它油炸完直接撈出來,看上去賣相併不是很好看,有一點乾巴巴的感覺,但是吃起來卻大有不同。很多顧客紛紛提到這隻八寶鴨吃起來又香又糯。還保留著本幫菜味裡面的一大特點,甜。梅龍鎮酒家本身的歷史淵源就起源於是海派川菜,所以結合本幫的海派風味以及川味便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 中國各地美食小吃盤點之上海,本幫菜裡的美味佳餚
    上海簡稱「滬」,上海菜又名滬菜,所謂本幫菜,本幫也就是本地,本幫菜也是上海菜的別稱。上海菜是中國的地方風味菜之一,在江南傳統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上海本地菜與外地菜長期共存,相互影響,便在原來本地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以上海和蘇錫風味為主體併兼有各地風味的上海風味菜體系。
  • 上海老飯店裡 一席本幫菜"腔調"過大年[圖]
    「作為老上海味道的一種具體載體,本幫菜當然必須是'哈有腔調'的。」說這話的是任德峰,上海老飯店總經理兼總廚,本幫菜第四代傳人。在他眼裡,本幫菜的腔調,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活化石,是申城百姓味蕾上的集體記憶。  相對於魯菜的古樸典雅、淮揚菜的精工細作、粵菜的富中求貴,本幫菜始終定位於「專業級的平民菜」。
  • 三林本幫菜
    >朱成墜上海本幫菜尤以三林本幫菜為代表。可以說,上海本幫菜來源於和脫胎於三林本幫菜。李林根之子、李伯榮三林本幫菜傳人、國家級烹飪大師李伯榮,廣採博覽,大膽嘗試,中西南北,共冶一爐,在傳統的烹飪技法,燉、燜、煨、炊、燒、熗、煎基礎上,採用烙、烘、烤、灼、扒等其它烹飪手法,創新和發展了三林本幫菜。2008年三林本幫菜被列入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江蘇特色美食「八寶鴨」,採用多種食材做成,肉感細膩香甜
    「八寶鴨」是江蘇地區的一款名菜,這款美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有一群十分喜歡這款美食的群眾,這款菜餚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而且製作也十分考究,在乾隆時期,這是一款宮廷名菜,得到了皇室們的普遍喜愛。八寶鴨的製作方法「八寶鴨」作為一款宮廷御菜製作的工藝絲毫不馬虎,無論是在選材還是在製作的過程中,這款美食都以高標準來衡量,這也是這款美食成為我們大家口中的談資的一大原因。下面我就來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八寶鴨」的製作方法,讓大家在家也能有機會嘗試一下這款曾經的宮廷御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