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選「市中心的老房子」還是「郊區的新房」?這個問題是挺有意思的,也是我們很多剛需們實際面臨的問題,最近二十年是我們國家城鎮化最快的二十年,過去沒有過,未來也不會有,城鎮化有兩個標誌,第一是人口從農村向城鎮聚集,第二是城鎮的物理空間被不斷擴展。
幾乎所有的城市原老城區都是比較破舊的,即便是後來有新建的建築,但是整體而言都是顯舊,道路狹窄,甚至都沒有電梯,但是老城區最大的優勢就是基本都是一個城市的中心,配套非常成熟,交通也便利。
而很多城市為了推動新城區的發展,往往會選擇將行政部門搬離老城區,搬到新城區,這樣以身作則,吸引新的人口到新城區居住,帶動新城區的發展。新城區的規劃基本都是現代化的,非常漂亮,道路寬敞,小區環境優美,城市街道整齊劃一,充滿了現代城市氣息,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剛開始沒什麼人氣,交通也不太方便,距離市中心較遠,配套也不完善。
南京的建鄴區相對鼓樓區完全是兩個世界,杭州的濱江區也是極具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深圳的南山區的城市建設在深圳也是首屈一指,當然現在新城區應該是到光明了。上海的浦東原來也是郊區。
這些新建的城區到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培養人氣,有的可能時間長達10年之久,所以在新城區可能就得忍受長時間的「不方便」,而且新城區的房價往往還比較貴,老城區的老房子價格反倒是比較便宜,比如深圳的羅湖區的房價和南山就差了很遠,甚至比寶安都低不少,未來恐怕也被光明超越了。
政府的規劃從來都是著眼於未來,所以在筆者看來,如果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建議是選擇新城區的房子,當然這個也要和你的工作事業聯繫起來做綜合的考慮,現在舊改非常難做,老城區的房子如果不做改造價值很難提升,但是現在舊城改造的成本非常高,一般的房企都不願意去做這個事情,這個就導致現在很多的城市的舊城區無法實施大規模的改造,所以這些區域的房子價值想提升太難了,除非未來政策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