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紅袍、肉桂、水仙三者之間基本的區別!

2021-02-26 追尋先賢足跡

水仙武夷巖茶當家品種之一:無性系、小喬木型、大葉類、晚生種。

水仙成品茶特徵:條索肥壯(壯實)、色澤烏綠潤帶寶色、葉背常現沙粒,葉基主脈寬扁明顯,香幽長似蘭花,棕葉響,香味濃醇而厚回味甘爽,湯色濃豔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葉底軟亮、硃砂紅邊明顯,耐衝泡。

水仙屬於半喬木型的,葉片大而肥厚,是武夷山的傳統名茶,內質香氣濃鬱清淳,如幽蘭意蘊悠長。滋味甘清爽口,湯色濃豔,葉片肥嫩明淨。

水仙,很優美的,名字,聞其名便能知其香,蘭花香味,與肉桂相比,比較柔和。水仙條索肥壯(壯實)、色澤烏綠潤帶寶色、葉背常現沙粒,葉基主脈寬扁明顯,香幽長似蘭花,棕葉響,香味濃醇而厚回味甘爽,湯色濃豔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葉底軟亮、硃砂紅邊明顯,耐衝泡。

老樅水仙樹齡30--50年以上,「老樅味」明顯,巖韻烈,香氣中等,湯色金黃,橙黃。滋味甘滑甜爽,極耐泡,水中可以聞到了老樅水仙特有的類似老茶樹根的香味。

肉桂和水仙最明顯的便是在這湯色上。肉桂紅、水仙黃!

肉桂原為武夷名樅之一,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由於它的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肉桂"。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質優異,性狀穩定。是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且被外地廣為引種。在多次國家級名優茶評比中,作為巖茶典型代表參評,均獲金獎。九十年代後武夷巖茶躋身於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異質。出口港澳、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依據地理保護標誌管理相關規定:武夷巖茶是指在武夷山行政區域內種植的適於的茶樹品種。以特定工藝加工生產的茶葉稱為武夷巖茶。

一、傳統型(桂皮香)

肉桂的桂皮香,是品種的香氣,不論那座山頭、那個山場種出來的肉桂,都有此香氣。

查閱資料,我們不難發現肉桂的香氣特點:

香氣辛銳、持久,品種香明顯備。

傳統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衝泡四、五次仍有餘香。

相比之下,現在想要喝到純正的、傳統的桂皮香肉桂比較難,如果茶友們還未感受過桂皮的香氣,不妨可以到超市買一些桂皮感受一下,那種香氣就傳統肉桂的香氣。

二、花香

近年來,花香的肉桂橫空出世,受到了不少新茶的喜歡。

肉桂的花香,有別於水仙、瑞香、金牡丹、奇蘭等香氣。

肉桂的花香,是屬於沉鬱型的,香氣濃鬱、甜蜜、沉穩。

現在想要喝一泡花香肉桂,反而不是太難的一件事,因為製作工藝的緣故,在肉桂中都能夠捕捉到花香的存在。

三、果香

說到果香肉桂,很多人一定聽說過水蜜桃香的肉桂。

這種香氣,在製作的時候通過重發酵就能夠實現,重發酵的肉桂,烘焙過後就是果香了。

果香肉桂通常前幾道都是果香高揚,而後轉為花香,最後轉成木質香。

肉桂不同的香氣,主要還是和它的製作工藝有關。

發酵輕,焙火輕,肉桂偏花香

發酵重,焙火重,肉桂偏果香

輕中火的肉桂花香顯,主要呈現出蘭花香和梔子花香。

中足火的肉桂果香顯,主要是一些類似蜜餞的香氣。

肉桂和水仙最明顯的便是在這湯色上。肉桂紅、水仙黃!

幹茶條索壯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大紅袍和前兩款茶比較,是更具鮮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韻更加具有變化感,給人活力四射的感覺。

有「巖茶之王」之美譽,其品質優異獨具特色,是從名叢中單列出來的名叢(是名叢之首和公認的武夷茶王)。「巖韻」極為明顯。滋味清醇、香氣馥鬱。大紅袍為武夷巖茶中單列出來的一個種類,既然稱為大紅袍它所達到的香氣,滋味就應該在一般的武夷巖茶之上。外形條索緊結、壯實、稍扭曲。

巖韻明顯、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餘香。湯色清澈豔麗、呈深橙黃色。其品質還必須穩定,在香氣與滋味上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武夷巖茶之代表。

除了共同的特徵巖韻之外。

大紅袍主要的成分是奇丹或者北鬥,而奇丹、北鬥的茶口感綿甜,滋味悠長,這是大紅袍的主要特徵,如果有拼配,那要看拼入的茶顯出什麼香調了。

肉桂的話,茶勁較足,顯出花果香或者桂皮香,茶湯裡帶有明顯的辛辣感。

水仙的話,茶顯出特有的蘭花香,而且水仙茶的甜味夾帶著特殊的鮮甜感。

歡迎關注我們公眾號,分享經典,感受中國茶文化魅力!

閱讀 513

相關焦點

  • 烏龍茶---武夷巖茶之肉桂、水仙、大紅袍
    武夷巖茶種類眾多,今天先說一下肉桂、水仙、大紅袍。武夷巖茶肉桂、水仙、大紅袍都屬於武夷巖茶一類,是以武夷山茶區優良茶樹品種命名,其中肉桂、水仙屬於無性繁殖,大紅袍是經長期選育並無性繁殖進行推廣,與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並列五大名縱
  • 巖茶品種成百上千,為何大家只知道大紅袍、水仙、肉桂?
    春節期間,去往武夷山的周邊城市走親訪友,經常會聊到武夷山的茶葉,很多朋友平時還喝點茶,但說起武夷山的茶葉,他們確實只知道大紅袍、水仙、肉桂,更甚者,連武夷巖茶是這些茶品的總稱都不知。我不知該高興還是該失落了。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舉子高中狀元後將皇帝御賜紅袍蓋於茶樹之上,故得(大紅袍)之名。大紅袍外形緊結、壯實,葉底軟亮勻齊,葉邊帶硃砂色,色澤帶寶色或油潤,湯色橙黃明亮顯金圈。香氣利,濃長、馥鬱,具幽蘭之盛,滋味醇厚,帶有巖韻。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
  • 「茶中之王」 的大紅袍和醇不過水仙的肉桂茶,有何區別?
    武夷肉桂茶與大紅袍,均屬於烏龍茶類,為半發酵茶;兩者都為無性系品種,主產地又都在武夷山地區,同為烏龍茶,衝泡後的滋味也兼具「巖韻」,且製作工藝上,也大同小異。而肉桂茶與大紅袍哪個好?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 肉桂不是香料,水仙不是花,來武夷山慢遊才知道什麼是茶香之旅
    2005年大紅袍巖茶拍賣出了20克20.8萬元的天價,折算成一公斤上千萬,讓人咋舌。很多老茶客都是因為大紅袍巖茶而來武夷山景區旅遊的,就想看看比黃金還貴的茶長什麼樣。大紅袍、流香澗、慧苑寺、鷹嘴巖、水簾洞……,還可以通往牛欄坑、倒水坑、天心永樂禪寺。這就是武夷山巖茶的核心產地,老茶客津津樂道的三坑兩澗。你聽過的關於武夷山正巖茶的傳奇故事都出自於此, 老茶客們夢想中的聖地。
  • 武夷山出的茶都是大紅袍?肉桂是加工工藝?網友:沒文化真可怕
    在眾多的討論中,也有人提到現在市場上所能購買到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不過是一個名稱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母樹大紅袍,都是經過幾代扦插後的茶葉了,能喝到二代的都算是幸運,武夷山茶葉的加工程序也不少,主要包括奇蘭、水仙、肉桂等。之所以選擇這條討論出來,是因為它代表了很多人對武夷山茶葉的誤解。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逐一的介紹不同的品種之間,以及它們之間,分別有什麼樣的香氣與滋味。實在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為了減少宣傳成本。於是不少的品種茶,被裝進了大紅袍的泡袋內出售。久而久之,大紅袍就成了廣義的品種茶指代。但是,發展到現在,武夷巖茶的三大當家品種,除了大紅袍之外,還包括著肉桂和水仙。論其知名度,在巖茶的圈子裡,這三種茶的名氣,不相上下。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而大紅袍,則擁有著巖茶茶王的地位。
  • 茶友們心心念念的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標準是什麼?
    然,若是茶香上只呈現單一桂皮香的肉桂,未免喝著太過於單調和死板。對於那些在桂皮香本味的基礎上,多了些花香、果香的肉桂來說,風味則顯得更為精彩,就像一個豐富有趣的靈魂般,實在難得。區別於傳統口味的花香型肉桂、果香型肉桂,要是因為「不夠標準」,就被一棍子打死,那未免太可惜了吧。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為:大紅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正巖是指在武夷山內巖茶生長環境好的山巖(也就是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和浯源澗)。其巖谷陡崖,遮蔭條件好,谷底清泉細流,夏季日照短,冬季溫差小。正巖茶園土壤通透性能好,茶品巖韻明顯。水肉大就是水仙、肉桂、大紅袍,同屬於閩北烏龍,也是武夷巖茶的代表。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商品大紅袍是允許拼配的,水仙肉桂卻不可以。水仙是小喬木,成品茶條索肥壯、色澤烏綠潤帶寶色、葉背常現沙粒,香幽長似蘭花,濃醇,湯色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耐衝泡。
  • 一泡大紅袍、水仙、肉桂能喝到幾種香?
    本文以巖茶圈最流行的大紅袍、水仙、肉桂為例,分別解讀一泡茶該具備什麼樣的香氣。《2》巖茶的香氣,除了會受到本身品種的影響,還會受到種植地點、製作工藝的影響。先來簡單說說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具備的品種香。
  • 如何區分武夷巖茶中的水仙與肉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作為烏龍茶的一個茶種,武夷巖茶自己又可以劃分出水仙、肉桂、奇種、名樅與大紅袍五個類別。今天小約就來和大家講一講,武夷巖茶中的水仙和肉桂到底有什麼區別。第一, 水仙和肉桂的樹種不同。水仙是小喬木型大葉種,肉桂是大灌木中葉種。不過作為一般茶客,我們基本不會到產茶區去看茶樹,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第二, 採摘的時間不同。
  • 大紅袍、水仙、肉桂,當下武夷巖茶最適合喝的,是它!
    久居大都市,還感受不到這種秋夜的寒涼,要是到山裡去,下半夜可是要蓋棉被的,不論是太姥山還是武夷山,亦然。這個季節,穿一件長衫是極好的,柔柔的秋風吹動,吹得裙擺輕輕晃動,沒得緊。在這個季節下,總忍住要約上二三好友品茶,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秋意涼涼,不少茶友問:現在到了喝巖茶最好的時節嗎?可以喝巖茶了嗎?
  • 不僅僅是大紅袍、水仙、肉桂,說說武夷巖茶中的奇種
    武夷山自古產茶。產好茶。遠在大宋朝,北苑貢茶園在建甌的時候,武夷山就開始有茶樹種植了。只是那時候,大宋朝的皇帝們喜歡的,是採下白茶、建甌水仙和矮腳烏龍上的茶芽,做成的蒸青綠茶餅。而對於武夷山這些茶樹的芽頭們,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 武夷巖茶在過去都叫大紅袍?肉桂、水仙、名叢只是它新的稱呼?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到外面吃飯,不巧聽到隔壁包間有人在聊武夷山的茶,高聲闊談,穿牆而來。一人在說:我剛從武夷山回來,原來真正的大紅袍從始至終就只有景區裡的那幾棵樹,現在還不讓採了,外面賣的都是忽悠人的,全是假茶。
  •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最美還屬牛馬肉!
    近年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九龍窠、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遊巖、仙掌巖、響聲巖、百花巖、竹窠、碧石等地,並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廣,現在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之一(武夷巖茶分:大紅袍、名叢、水仙、肉桂、奇種)。
  • 武夷山大紅袍的三類區分
    【導讀】目前市場上各類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真正是有一定的區分的,有分為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以及拼配商品大紅袍
  • 高山流水大紅袍,慢遊細品武夷山
    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福建武夷山主景區,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高山流水大紅袍」,只是武夷山旅遊的精華,而想走進它、認清它,則需「慢遊細品武夷山」。海拔408m,基本是武夷山必攀登的山峰,山上下約40分鐘至1.5小時。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地勢險峻。登頂遠眺、俯視風景皆美,給人無比的心曠神怡。峰澗有高差約120米的瀑布,墜落峰底變為「仙浴潭。峰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山上有一「美齡宮」,曾擬做蔣先生夫婦來此遊玩下榻的「行宮」。
  • 武夷山大紅袍的現狀一二
    說起大紅袍,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武夷山。武夷山本就山清水秀,是一個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大紅袍作為武夷山的特產,早已經隨著茶葉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而聲名鵲起。但是現在市面上到處可見大紅袍的包裝,但是口感口味各不相同。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接下來,我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