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小學開展國學教育活動

2020-12-20 中國教育在線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北京東城小學於近日開展國學教育,使小學生快樂背古詩,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探索國學教育 建設文明東城從娃娃抓起

  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古詩詞、書法、楹聯等內容,引導學生們廣泛閱讀古今文學名著,作為中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素材。

  從東城區教委了解到,近年來,東城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國學教育探索。本學期,史家小學教師張聰代表本市,參加全國首屆語文教學大賽,其執教的《伯牙絕弦》一課,通過組合閱讀形式,把國學經典與教材文本相組合,榮獲本屆大賽特等獎。

  區教師研修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室主任蔣傑英介紹,今年3月,《弟子規新解》經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列為地方教材。目前,《弟子規新解》已走進東城區30所小學。此外,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素養,東城區開展了組合閱讀教學方式研究,重點關注國學經典與教材文本之間的聯繫。組合閱讀為課堂帶來了一篇文章變多篇文章的新格局,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

  快樂背古詩 寓教於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09中學小學部有個室內活動特別受歡迎。這個特別的活動就是集背誦、音樂欣賞為一體的「快樂背古詩」。在該校近日開展的教學觀摩會上,該校小學部的孩子們手舞足蹈,快來背古詩,給參加會議的260多名教育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孩子們都是109中學小學部的二年級學生,為方便孩子記憶,學校獨創了一套古詩操。2013年一年,孩子們做著操,竟輕鬆背下了70首古詩和10篇古文。校長劉炳輝計劃將二年級古詩背誦篇目增至80首,之後每年逐漸增加,孩子們小學畢業時能背出10萬字古詩文。「從去年(2013年)9月開始,每天早上7:40-7:50,學生們在教室跟著音樂節拍快樂背古詩。」小學部主管校長王衛軍介紹,活動開展以來,二年級的學生已經能背誦近百首古詩,一年級學生能背誦30餘首古詩,預計小學五年內可完成大約十萬字的背誦量。為了加深學生們對古詩詞的理解,2014年9月,學校在小學部的一、二年級開設了國學校本課程,每周一節。課上,老師為學生們講解背誦過的古詩詞,結合古詩詞延展國學教育。下學期,學校計劃推出由本校教師編寫的國學校本系列教材。該教材分5冊,一至五年級每年級一冊,內容涵蓋唐詩、宋詞、經典古文和《論語》等國學讀本。

  東城區和平裡一小語文教師趙瀛最近正在給六年級學生教授課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是印第安人首領西雅圖的一篇演講稿,表達了對故土的眷戀。由於印第安距離學生太過遙遠,趙瀛就引導孩子們關注北京,在講到「善待河水」時,老師就讓孩子們了解北京缺水的現實以及南水北調的艱辛;當講到「照管空氣」時,老師就和學生們說起了「霧霾」,讓學生們了解清潔空氣的重要。

  在國學校本課之外,學校還開設了書法校本課,每周一節,經過一年的硬筆書法訓練,如今二年級的學生已開始學習軟筆書法。王衛軍告訴記者,學校希望通過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子們熱愛古詩詞,從小培養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培育愛國熱情,長大成為文明有禮的北京東城人。而讓國學文化走進孩子們的生活,需要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本學期末,學校將向每位家長贈送《論語新解》一書,希望家長了解更多的國學文化。

相關焦點

  • 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教育活動
    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7個國家憲法日,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於11月30日拉開了2020年憲法宣傳周的序幕,組織開展以「憲法在我心中 爭做守法少年」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普法講座11月30日下午,劉陽老師在班校會上向全校師生介紹了本次憲法宣傳周的系列活動。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法治副校長、石景山區檢察院的盧然檢察官為全校師生進行主題為「《民法典》——守護未成年人成長」的法治講座。
  •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交流團到瀘西開展交流合作
    人民網瀘西1月6日電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書記馮洪榮、東城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麗萍、東城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段勇等18人組成的交流團到瀘西開展交流,並籤訂對口友好協作協議。 東城區教育委員會交流團在深入實地考察雲南技師學院瀘西分院、瀘源高中、明德小學的基礎上,與瀘西陪同代表深入交流雙方教育實際,協商籤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與瀘西縣教育局友好合作協議》、《北京市東城區教委 瀘西縣教育局對口協作工作協議》。
  • 北京市臺聯接待臺灣臺東縣關山小學師生來訪
    北京市臺聯接待臺東關山小學師生來訪。(北京臺聯 農世傑 攝)  中國臺灣網4月22日北京訊 為充分依託自身親情鄉情優勢,推動京臺兩地校際交流向廣泛化常態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擴大島內學校參與範圍,深化交流內容,自4月20日至4月25日,北京市臺聯邀請臺灣臺東縣關山小學師生一行24人來京,開展為期6天的專題交流活動。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無論是教學牆上的「樂以忘憂,琴書盡攬山中趣;敏而好學,桃李能觀世外天」「鳥欲高飛先振翅,我求上進多讀書」的錚錚誓言,還是寢室內的「靜雅千般韻律,清高一品蘭香」「虛懷如谷心期竹,高格如蘭意慕松」的儒雅情操;無論是「聖賢路」「求索路」的路文化,還是雕刻著「人皆可以為堯舜」等詩詞的石頭文化,國學教育無處不在,悄無聲息地潤浸著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 走進「錦簇園」 體驗勞動之美——彭州市東城小學豐收節活動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愛勞動、尚節儉,愛思考、勤動手的優良品行,磨鍊學生的意志,12月4日,彭州市東城小學組織學生開展了「有勞動,有收穫」為主題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初秋東城小學種植的各種蔬菜都已成熟,長勢喜人,實踐基地裡傳來了師生們慶祝豐收的歡歌笑語。東城小學專門設置校園勞動實踐基地《錦簇園》,把課堂延伸到種植園,使學生不僅掌握田間勞動的技能,還樹立起正確的勞動道德思想觀,珍惜勞動果實,體驗勞動的快樂。
  • 芙蓉山小學辦國學教育 能聽古箏學《弟子規》
    當你踏進芙蓉山小學的大門,你一定會由衷地感慨,在深巷裡竟然還有這等滿園幽雅的一所學校。這裡定會讓你覺得古樸雅致,心靈滌蕩。」芙蓉山小學校長李帆說。  充滿書家聖賢氣息的芙蓉學堂、古韻悠悠的《弟子規》全文牆、開放的傳統文化長廊 、訴說文化的國學樓、師生們創作的幅幅書法國畫作品……芙蓉山小學於1954年在芙蓉山舊廟基礎上建成,當時僅有木板教室四間,教師在廟宇的偏廈裡辦公 。
  • 迎中秋 慶國慶——彭州市東城小學2020年國慶節系列活動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彭州市東城小學開展「迎中秋 慶國慶」系列活動。在周一進行升國旗儀式,同學們看到冉冉起的國旗,一起大聲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利用班會課對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教育;同學們圍繞「我和我的國」「愛成都 迎大運」的主題,精心製作內容充實、構思新穎、畫面美觀、文字優美的手抄報;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在國慶節當天每人吃一碗熱騰騰的「國慶面」,許下了他們心中對祖國最美好的祝願,用實際行動向國慶獻禮。
  • 國學經典悄然回歸蕪湖課堂 學生古詩文教育成為必修課
    3、教研同步:將國學經典誦讀與各學校開展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學校領導與教師要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交流,努力提高國學經典誦讀的效果。4、有效整合:學校要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班隊活動緊密結合,與少先隊、團支部活動緊密結合,與家校互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全校德育工作的合力作用,注重過程,講求實效,優化效果。
  •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第一中心小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11月23日,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第一中心小學黨總支開展十一月份主題黨日活動。活動以「黨建重引領 黨建走在前」為主題,分別在中心校支部、慶國完小支部、北頓垡完小支部召開,全體黨員參加。學校黨總支書記張江濤同志參加中心校支部活動,現場做微黨課《淺談黨建與業務融合的路徑與方法》,提出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四個切入點和「四微」活動載體,將陽光黨建貫徹到學校的方方面面,用實際行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總支圍繞著「陽光黨建」核心文化品牌,分組研討黨建與業務「六結合」的方式方法。
  • 北京市十大小學
    該學校被評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電教優類校」、「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北大附小
  • 天全縣城廂鎮東城社區組織開展黨性教育暨主題黨日活動
    四川新聞網雅安4月19日訊(李瓊會 王榮 文/圖)4月17日,天全縣城廂鎮東城社區黨委、社區關工委組織該社區40名黨員同志、社區關工委老同志到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組織開展黨性教育暨主題黨日活動,現場追尋紅軍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同時,學習宣講天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第三次會議精神。
  • 輪臺縣國學教育進課堂讓中小學生知忠孝仁愛
    輪臺縣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黃衛主席在該縣教育系統檢查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在全縣15所中小學、16900餘名學生中全面開展了以「傳承文化經典,弘揚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國學教育進課堂活動。
  • 北京市有哪些小學,哪些比較好?
    5、史家小學(東城)——比較有名的小學,也是北京東部最好的小學,重視英語,離二中較近,口碑好,新校(在朝陽門內)硬體很好、是小學高年級部,老校(在史家胡同)是一、二年級,學校參與外事活動的機會很多。9、育民小學(西城)——位於復興門,前身是中央財政部子弟學校。今年11月1日,剛剛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建校50周年校慶活動。學校是全國唯一的小學超常兒童教育試驗基地,學校超常兒童教育已有10多年歷史,取得豐碩成果。畢業的前3屆學生,全部考入北京八中。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八中少年班。學校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
  • 光碟行動,不負「糧」心,東城師生合力同行
    東城區各學校把勤儉節約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積極開展家校共育,鼓勵學生把好習慣帶回家,和家庭成員一起踐行「光碟」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燈市口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結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校組織開展了「光碟行動」系列教育活動,例如「節糧行動,我堅持」活動、「我是光碟小達人」活動等。
  • 臺東縣海端小學師生參訪北京市少年宮 感受素質教育成果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 (覃博雅 王彪)在北京市臺聯的協調安排下,臺東縣海端小學師生參訪團一行3日前往北京之行的第二站——北京市少年宮,通過與北京市的同齡學生開展民俗匯演和才藝互動的方式,了解大陸地區青少年文化素質的培養情況。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張萍接待了參訪團一行。
  • 北京東城:實施文化強區戰略 建設全國文化中心集中展示區
    成功舉辦第六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包括國學展示、交流、體驗、傳播四大板塊22場主題活動。其中,作為國學節亮點活動之一的「國粹溯源 華夏留芳」國子監10周年大師講壇,邀請陳來、樓宇烈等5位國學大家進行授課,吸引近千名文化領域專家、文化機構負責人及文創企業家現場聆聽,近338.9萬網友在線觀看,為廣大市民奉上一席內容豐富的國學盛宴。
  • 北京市順義區板橋小學師生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教育活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市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1949年建校,作為北京市四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學校之一,學校全體師生接受北京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邀請,參加了5月30日在北京市少年宮舉辦的"少年心 中國夢——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暨'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
  • 水口小學開展「美好『食』光」主題教育活動
    水口小學開展「美好『食』光」主題教育活動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王志雲  2020年12月21日 10:49 雲陽網訊(通訊員 魏東)近日,水口小學開展「美好『食』光」主題教育活動,引領全體師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樹立文明用餐新理念。
  • 東城發布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地圖
    會上,發布了《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地圖》,來自景東學區的教師代表和學生進行了18節學科滲透德育課程的展示。地圖將與實踐課程融合此次發布的《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地圖》,分為小學版和中學版。
  • 北京市臺聯「牽線」臺東縣海端小學師生參訪海澱區七一小學
    人民網6月6日電 (覃博雅、王彪)在北京市臺聯的協調下,臺東縣海端小學師生5日來到海澱區七一小學開展為期一天的參訪交流活動。 海澱區七一小學校長張建芬表示,七一小學作為北京市涉臺基地校,始終將積極促進兩岸青少年的彼此了解和對中華文化的共同傳承為己任,並力圖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落實到青少年層面,衷心希望通過教學分享與文化交流來促進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