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山小學辦國學教育 能聽古箏學《弟子規》

2020-12-18 半島網官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當你踏進芙蓉山小學的大門,你一定會由衷地感慨,在深巷裡竟然還有這等滿園幽雅的一所學校。這裡定會讓你覺得古樸雅致,心靈滌蕩。」芙蓉山小學校長李帆說。

  充滿書家聖賢氣息的芙蓉學堂、古韻悠悠的《弟子規》全文牆、開放的傳統文化長廊 、訴說文化的國學樓、師生們創作的幅幅書法國畫作品……芙蓉山小學於1954年在芙蓉山舊廟基礎上建成,當時僅有木板教室四間,教師在廟宇的偏廈裡辦公 。近5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學校非但舊貌變新顏,還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校風。

  李帆校長說,學校不僅非常重視學生的智育,還開始抓學生的德育。近年來,學校提出了「情智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建設一所個性特徵顯著、傳統文化內涵豐厚的現代化品牌學校」為辦學目標,以「傳統文化教育」為抓手,通過校園環境外顯中國傳統文化、課堂教學傳授經典文化、教育活動滲透文化傳統三大載體,讓傳統文化成為學校文化的建構特色。

  在芙蓉山小學校園內,有一座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寶貴歷史遺蹟百年大殿——全聖觀,李校長說:「在青島,有一座遺留在校園內的百年道觀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它為我們的環境創造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我們將這裡建設成為學校課程專用處室——芙蓉學堂。學堂正中懸掛著大教育家孔子的畫像,教書育人的牌匾高高在上,周邊牆壁陳列著老子、墨子、荀子等先哲們的畫像,每個桌臺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我們的學生就在這裡上國學課。」李校長說,2005年學校還開發了《國學典籍的誦讀與習字》課程。

  在芙蓉山小學,學生們除了每周都上國學課,還要接受「三餐」文化,「三餐文化」就是早上誦讀課程典籍,讓孩子在琅琅的讀書聲中與「文明」結伴;中午誦唐詩宋詞,讓孩子每日與聖賢相約;晚上誦文學經典,讓孩子們走進名著與名人握手。此外,學校還通過評選「經典書寫明星」、「誦讀大王」等活動,激勵帶動學生的誦讀興趣和積極性。

  李帆校長說:「傳統文化教育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概念。然而,它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支點在哪裡?每一個教育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實踐性解讀。我們芙蓉山小學就是這樣一所致力於傳統文化教育探索的成長型學校。我們大膽從該項課程入手,帶動了學校質量與品質的整體提升。」「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學校將堅持以奠定學生人生根基,打造學生健全人格為己任,注重學生的根基教育,力爭課程教育成果走特色辦學之路。文/圖  見習記者 王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東城小學開展國學教育活動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北京東城小學於近日開展國學教育,使小學生快樂背古詩,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無論是教學牆上的「樂以忘憂,琴書盡攬山中趣;敏而好學,桃李能觀世外天」「鳥欲高飛先振翅,我求上進多讀書」的錚錚誓言,還是寢室內的「靜雅千般韻律,清高一品蘭香」「虛懷如谷心期竹,高格如蘭意慕松」的儒雅情操;無論是「聖賢路」「求索路」的路文化,還是雕刻著「人皆可以為堯舜」等詩詞的石頭文化,國學教育無處不在,悄無聲息地潤浸著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 凡訓蒙,須講究——《弟子規》引發國學啟蒙教育新思考
    卓忠偉攝/光明圖片   當下,兒童學國學儼然成為一種潮流。不少小學、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都會選擇《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作為孩子國學啟蒙的必讀書目。然而,對於這份被長期使用的「國學書單」,不少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前,因「是否適合作為孩子的國學啟蒙讀物」引發的網絡大討論,使《弟子規》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弟子規》是否可以成為孩子的國學啟蒙讀物?
  • 國學創智遊戲《弟子規》在上海推出,用生動情景傳授做人做事
    《弟子規樂園》上線後創造多項國內第一,它是國內首款用情境遊戲演繹國學經典的兒童創智遊戲,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參與研發創作的教育應用,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參與真人配音製作的APP,它更是一款關注德行教育的應用。       《弟子規樂園》是由上海市婦聯直屬的上海市市立幼兒園與信息技術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平板端兒童教育應用。
  • 輪臺縣國學教育進課堂讓中小學生知忠孝仁愛
    《弟子規》中「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等5個篇章。該縣國學教育以《三字經》、《弟子規》、《四書》以及百家講壇著名講師於丹的《忠和恕》等文學經典為基本內容,初中和小學學生側重《三字經》和《弟子規》,高中學生側重《四書》和《忠和恕》。
  • 武漢「國學經典大講堂」開講 家長跟著誦讀《弟子規》
    3月19日上午,在礄口區東方紅小學語文老師吳芹的指導下,數百名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誦讀學習《弟子規》——首場「國學經典大講堂」開講。「國學經典大講堂」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長江日報聯合舉辦,今年將定期走進中小學,邀請優秀教師帶領學生和家長們一同誦讀國學經典。
  • 藁城南營鎮中心小學舉行《弟子規》誦讀比賽
    誦國學經典,促養成教育。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檢測學生讀背《弟子規》的熟練程度,激發學生讀背興趣。2020年12月15日上午,我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弟子規》誦讀比賽。
  • 《弟子規》該不該讀 幼兒園國學惹爭議
    每次早課前,小朋友們統一著漢服,拜孔子,背誦《弟子規》,這是這家以國學為特色的私立教育機構的開課儀式。  家長李女士說,老師囑咐每個在校小孩要捎帶一名好朋友參加,帶人者有獎品,估計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更多家長送孩子去他們那兒上學。  在江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幼兒教育市場,國學已成為一些私立幼兒園和周末培優班、興趣班招生的重要宣傳賣點。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對原文刪節
    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通過審查   《弟子規新解》將在小學推廣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19所小學試點,今年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有望在全市小學推廣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刪節
    :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19所小學試點,今年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有望在全市小學推廣。在導行和活動平臺兩個板塊中,教材也以原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將領會的內容延伸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媽媽病了,我能為她做點什麼」等。  國家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為《〈弟子規〉新解》做序時評價:「進行新的解讀無疑是必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傳統教育資源注入現代精神,使其在新的時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刪減原文
    本報訊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從2007年起在東城開始試點的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此前,曾有外地教育部門禁止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據《〈弟子規〉新解》編委會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對原文刪減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從2007年起在東城開始試點的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此前,曾有外地教育部門禁止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據《〈弟子規〉新解》編委會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 北京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刪節原文
    《〈弟子規〉新解》中的一頁(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北京日報報導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在導行和活動平臺兩個板塊中,教材也以原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將領會的內容延伸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媽媽病了,我能為她做點什麼」等。國家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為《〈弟子規〉新解》做序時評價:「進行新的解讀無疑是必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傳統教育資源注入現代精神,使其在新的時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深圳小學開國學教育 《大學》《中庸》列為課程
    人民網深圳4月29日電 記者胡謀報導:昨日,在深圳卓雅小學的國學教育展示會上,2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老師隨便點出《中庸》、《大學》等文章中的某個句子後,竟能熟練地接著背誦出後面的文章。據老師介紹,該校80%的學生基本能達到同樣的水平。另據了解,目前深圳市已有25所幼兒園、中小學開展了這種國學教育。
  • 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價值理念與路徑探析
    二、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的價值理念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核心價值理念和追求的文化體現,廣博豐富,深奧精微。幼兒從小接觸國學知識,不僅能提升感知能力、啟迪思維智慧,還能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孝老愛親等中國傳統道德品質,為今後的人生之路夯實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全國首套小學「國學操」誕生 邊做邊讀<弟子規>
    再配上《漁舟唱晚》的背景音樂,一邊「做操」一邊大聲朗誦國學名篇或者名句……昨日,記者獲悉,我市雙眼井小學耗時數月,創作出了一套「國學操」,將體操和國學的誦讀融二為一。據悉,這是目前全國第一套「國學操」。  昨日上午,在該校操場上,幾十名學生代表正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練習該套體操。喇叭裡面播放著由古箏彈奏的《漁舟唱晚》和童聲朗誦的《弟子規》合成的「體操旋律」音樂,極富古典韻味。
  • 源清小學「七彩童星」國學開學 關愛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教育
    受聘的兩位書法家現場揮毫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 《二十四孝》、《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國學精粹,將成為昆明市盤龍區源清小學各年級學生必修的「經典誦讀」課程。3月28日,「七彩童星·夢想從這裡開始」國學開學儀式在源清小學舉行,共青團昆明市委書記周樂、雲南省青基會監察辦主任魏春出席。源清愛心班項目由共青團盤龍區委、昆明市大學生愛心家園協會主辦,昆明市盤龍區源清小學、春城支教志願者大隊承辦。創新德育途徑 用國學經典培養孩子優良品行源清小學坐落在昆明北部客運站旁的大波村,處於城郊結合地段。
  • 北京擬在全市小學推廣《弟子規》
    【財新網】(實習記者 黃仁澤)近日,記者從北京市教育部門獲悉:北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 《〈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今年3月終審後,有望今秋新學年到來之際在全市小學推廣
  • 河北勞教人員興起國學熱 相互傳唱「弟子規」
    河北勞教人員興起國學熱 相互傳唱「弟子規」    中新網石家莊9月30日電(黃芳 郭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數百名身著統一制服的勞教人員整齊劃一地將國學經典「弟子規」吟背如流。
  • 北京小學傳承國學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1月15日下午14時,北京小學「行君子品 做有德人」《弟子規》文藝演出在北京小學本部禮堂舉行。來自北京小學教育集團長陽分校、紅山分校和天寧寺分校的600多位師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共同觀看了這場由北京小學本部6個班188名一年級新生表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